• 当前位置:首页 韩国剧 衣袖红镶边

    衣袖红镶边

    评分:
    0.0很差

    分类:韩国剧韩国2021

    主演:李俊昊,李世荣,姜勋,李德华 ,朴智英,张熙珍,张慧珍,曹熙奉,金江珉,李恩泉,河律莉,徐孝琳,姜末琴,权玄彬,李敏芝,车美京,裴济基,吴代焕,曺承希 

    导演:郑知仁 

    猜你喜欢

     剧照

    衣袖红镶边 剧照 NO.1衣袖红镶边 剧照 NO.2衣袖红镶边 剧照 NO.3衣袖红镶边 剧照 NO.4衣袖红镶边 剧照 NO.5衣袖红镶边 剧照 NO.6衣袖红镶边 剧照 NO.16衣袖红镶边 剧照 NO.17衣袖红镶边 剧照 NO.18衣袖红镶边 剧照 NO.19衣袖红镶边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该剧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向往过自己想要的人生的宫女,与将国家立于爱情之上的君王之间悲切的宫廷罗曼史。  当努力想成为圣君的李祘(李俊昊 饰),遇见想要追求自己幸福的宫女成德任(李世荣 饰),两人会给彼此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衣袖红镶边》的剧名取自宫女的服饰,朝鲜宫女的衣袖,全都是以红色镶边的。剧中男女主角历史原型,是朝鲜第22代王正祖李祘和由宫女成长为内命妇最高品级正一品嫔的宜嫔成氏。

     长篇影评

     1 ) 《思悼》后来的故事:历史本身往往比演义和意淫更残酷

    1.2注:经评论提醒,本文多处被“独立鱼电影”直接抄去用了。特此声明:本文在本片在国内还没什么浪花时首发于(//mp.weixin.qq.com/s/wDzKLaCTEaiIWklx2Fs70Q)幕味儿微信公众号(11月23日),同日发表在本人的豆瓣,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洗稿。正在和幕味儿的编辑商量怎么办。

    1.3更新,独立鱼电影的人联系了我表示已经删除,详情见图。虽然没有公开道歉也没有赔偿,并没直接承认洗稿,但因为本人还有二十天就要出国忙得头脚倒悬暂时没精力继续关注这件事了,可能只能如此了……创作不易,洗稿可耻,感谢评论区那位提醒我的朋友。感谢替我投诉的盆友。

    分割线————

    在爱情故事的主线之外,始终有一条隐隐的暗线,即统治东亚文化圈千年之久的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所酿出的个体悲剧。无论是至高无上的王,还是金尊玉贵的王子,还是贫贱宫女,都各有其生存困境。这样的悲剧和这样的困境,我本想在《鹤唳华亭》中看到,《鹤唳华亭》却拍成了为反转而反转的烧脑剧,最后更是大笔一删砍掉了半部剧情。我又想在《清平乐》中看到,毕竟正午+张开宙已经是国产剧为数不多的质量保证。但《清平乐》也匪夷所思地拍成了“中学语文课本背诵全文”天团的流水账。反而是听起来就很像原著也确实是小言的《衣袖红镶边》,因为历史事实的加成,将儒家的悲剧内核贯穿始终。本文虽然以《衣袖红镶边》为入口,想讨论的其实是宫廷题材改编的悲悯和深度问题。

    《衣袖红镶边》的故事其实是曾经大热的《思悼》(2015)的延续。《思悼》是宋康昊和刘亚仁的飙戏之作,当年在韩国豪揽多项大奖,刘亚仁更凭《思悼》荣膺青龙影帝。《思悼》讲述朝鲜英祖大王和思悼世子父子相疑、离心终至兵戈相向,英祖大王将思悼世子活活饿死在米柜里的骇人故事。而英祖最终传位给思悼之子,后来的正祖大王,也即《衣袖红镶边》的男主。

    正祖是朝鲜历史上评价最高的明君之一。而《衣袖红镶边》里自始至终刻画他在祖父时而喜爱时而暴戾的无常中,在父亲不到30岁即被母亲和奶奶告发而被爷爷逼死的阴影中,战战兢兢地想要成为一位贤主的心路历程。于是他和女主,历史上宫女出身的宜嫔成氏的爱情线也并不突兀:

    年幼的正祖在奶奶去世时偷偷送别(因尊亲即是承认自己是罪人思悼之子)时初遇同样年幼的宫女成氏,自然如寒冬里一缕暖阳。长大后,正祖听到宫女成氏说书谈到“你的出生即注定了我的不幸”时,马上代入自己的经历——他的出生让本就对父亲思悼世子失望的英祖有了新的继承人选项。幼小的正祖由于这完全不以他意志为转移的情势而失去父爱,收获憎恨。

    于是《衣袖红镶边》里尽管也有认错身份(如《甄嬛传》甄嬛误认大橘猫为果子狸)和英雄救美这样小言的常见套路,其爱情线的推进却因为植根于人物的过往经历、性格特点和情感软肋而令人信服,甚至令人唏嘘。

    尽管《衣袖红镶边》的前几集不乏轻喜剧色彩,但只要搜索历史就会发现,宜嫔成氏和正祖所生的一儿一女先后夭折,成氏本人亦在尚年轻时即香消玉殒。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将看到,成氏不是疯狂开挂的大女主,甚至连大长今那样的亲友团也没有。

    这是因为朝鲜嫡庶制度极严,英祖之父在张禧嫔之祸后更订立传统:妾室不可立后。如此,身为宫女的成氏恪守本分,小心翼翼,从不逾矩,只望成为尚宫,年老出宫,保一世平安。第三集里,在君王之威面前,她像《一千零一夜》里那位王后般小心翼翼地讲故事,然后惶恐哭泣,以求自保。她的避宠不是甄嬛那般一边说着不愿进宫,一边心高气傲地吟出“嬛嬛一袅楚宫腰”。然而,这般清醒自知,最终也逃不过为爱站到正祖身边,然后儿女双亡,魂归幽渺。

    和我国流行的大女主剧不同,韩国的古装剧多半是憋屈的:思悼世子死后因为在米柜蜷曲得太久,只能把腿骨掰断才能将尸体放平。就连大女主剧的鼻祖《大长今》,结尾处大长今也被迫和爱人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可以想见,这样憋屈的故事,在中国恐怕一播就要被口诛笔伐,观众们捂着心脏无法接受。这也是《鹤唳华亭》和《清平乐》开播时万众瞩目,播出后口碑一落千丈的原因:既不能彻头彻尾保留原著的悲剧内核,又要强行上升到反封建的高度,最终人物形象分裂,粉丝互相攻讦。

    对此,笔者的一位盆友,密歇根大学主攻东亚史的Shushu姑娘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观点,“可能我们之前一直在国力上升期,阶级固化也不严重,是一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农民革命文化。而韩国与财阀政治相连的阶级固化,则决定了他们更能从文化上接受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无论这些权利和义务是否与个性相冲突。”

    而其他人,也各有各的辛酸悲苦。在第一集中,英祖大王回忆初见瑛嫔时,她的衣袖镶边火红火红的,令他心碎。因为衣袖红镶边是王的女人的标志,而他彼时只是一个宫女所生的卑贱王子,不曾想有一日也能君临天下。那一抹火红镶边恐怕寄托了一个年轻王子年轻时的不甘和野心。而这位陪伴了他一生的女人死去时,他想去告别都不合规矩而被劝谏。

    又或是老尚宫那句感慨:能在宫廷中死去的只有王族。而宫女无论生前享受过何等的荣华富贵,年老生病时就会被送出宫,然后肮脏而寒酸地死去。

    而最动人的当然是正祖本人的悲剧。自己的爷爷逼死了自己的父亲,自己的母亲和奶奶告发了自己的父亲,父亲的死亡直接将他推到万人之上的高位,早慧的他既有明君的理想,又过早习得阴暗的权术。历史本身往往比演义和意淫更残酷,正像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帝王手上也沾满鲜血,并没有《琅琊榜》里梅长苏那般自己干完见不得光的事儿来辅佐一个正直清白的帝王的谋士。而在这样的矛盾中,正祖也不出所料地失去了亲人、爱人和儿女,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感情。

    这是正祖和思悼的悲剧,又何尝不是父子不相知的汉武帝-戾太子的悲剧,何尝不是由秦王玄武门之变后贯穿整个唐史一代代父子相疑,宫变不休的悲剧,何尝不是康熙和废太子胤礽的悲剧。《思悼》里宋康昊饰演的英祖大王那句“你的存在就是叛逆”便道尽这由尊亲格局和权力等级所天然带来的悲剧。

    时代在改变,如果说欧洲的宫廷文学承担着缓和矛盾和训导民众的功能,那么当代宫廷题材影视作品的意义不仅仅是“反封建”三字可以概括。封建和等级制度之所以吃人,是因为不仅天子之下人人皆是奴才,天子本人亦是那个王座的奴才。人是如何被剥夺了属于人的一切,人是如何成为自己的敌人,这是异化的问题,是一切社会和文化批判的核心。而优秀的古代历史剧无不如此——

    《少年天子》里,被孝庄一手扶上王座的顺治看到人头落地的鲜血会吓得浑身发抖,面对挚爱董鄂妃离世前喊冷会哭着说“我真的没有办法了”。《雍正王朝》里饶是给雍正安排了邬思道这样的编剧外挂,也刻画出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彻骨孤独,虽说是“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实则是“人间万苦人最苦”。而对封建机器如何依靠惯性自行运转以致将所有个体吞噬其中刻画地更为深沉的《大明王朝》等剧,则因深奥而只有在B站还有人记得和回味了。

    《衣袖红镶边》的原著小说《衣袖红镶边》算是韩国的流行文学,类似晋江热文。其中的女性意识(如成氏不愿承宠为嫔,因为那样反而失去自由)无疑是韩国近年来女性意识觉醒和女权运动蓬勃发展的直接表现。这也足见缠绵悱恻的小言就不一定不能登大雅之堂。就像当年以今日尺度看来大胆又香艳的《大明宫词》和《大唐情史》反而寄寓了人文主义的深沉悲悯。

    尽管人们戏言“东亚三国手牵手,谁先平权谁是狗”有些夸张,但国内古装剧无论在人本意识还是女性意识方面的停滞甚至倒退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电视的大屏幕和手机的小屏幕都还充斥着人设是智谋无双剧情却步步依靠男人的伪“大女主”真·白莲花(如《芈月传》),以至于观众看得腻烦到偶尔出个黑莲花角色都能津津乐道。而那种口口声声“你屠我全族,我自杀以报仇”的“虐恋”故事(如《东宫》)竟然能骗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则更令人不解。

    不过想想一个IP要拍出来要经过各位金主爸爸基于大数据的指点,这里加点糖,那里加点虐,这里塞个英雄救美,那里来个“爱的魔力转圈圈”,女主不能害人,男主不能不忠犬……一番操作下来,古装剧的千奇百怪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愈读历史,愈会发现历史就是最好的编剧。像思悼世子和正祖大王这样的悲剧故事,中国历史随便一翻就是。但与儒家文化相连的那种深刻的悲剧性,竟然在韩国电视剧中得到了最清晰地体现?而这些故事一被搬上电视,就变得啼笑皆非:宋仁宗的“孤城闭”变成了岁月静好,明代宗和明英宗连带着钱皇后汪皇后的悲剧则成了大女主的背景板(《明妃传》)。这其中的荒谬离奇,不禁令人莞尔。

     2 ) 由德任想到《致橡树》。

    #衣袖红镶边 德任承恩那晚,袖子上是凌霄花。 忽然想她那时候的心情,应该就是舒婷的《致橡树》吧 她是真的很想作为树的形象和爱人站在一起,可惜爱人不懂。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3 ) 被名字耽误的正祖传

    正祖一生太硬了,生父思悼世子躁狂乱杀人,被祖父英祖关进米柜活活饿死。千难万险登上帝位,还接二连三死老婆,死儿子,太难了!就这人家还是朝鲜最后一代明君,正祖!还写书,足足186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学者型帝王,强! 正祖能有如此成就,其母惠庆宫洪氏功不可没。坚强又智慧,虽丈夫被处死,长子早夭,仍借娘家势力保全自己和次子,并送次子李祘在英祖膝下长大,引导李祘化解心中仇恨,敬仰祖父,胸怀天下,最终登上帝位,成为一代明君。惠庆宫晚年还成为宫廷畅销书作家,撰写《恨中录》客观描述思悼世子一事,为孙辈继任者化解迷思鼓励传承。 说回此剧,除了名字烂,剩下都是优点。史实背景,制作精良,服化道用心,音画动人。人物刻画,相比男主正祖,女主个性发展堪称诡异,儿时聪明善良,胆大心细,左右逢源,贵人运爆棚,怎么看都是上天的宠儿。等正祖继位后,就莫名其妙地变渣女,白瞎了宜嫔这个号,即不能爱自己也不能爱别人,一天到晚PUA正祖,最后还抑郁而终,说好的幸福的童年疗愈一生呢?就不能跟你婆婆学下么?

    全剧最悲伤的一幕,大妃背着屏幕问:宜嫔薨了?未曾得到的伙伴先自己而走,无可奈何,在这九重宫内…

    拜托国内各位影视剧编剧制作人,拍点类似短小精干的历史剧吧,上下五千年呢!

     4 ) 叙事的欲望与欲望的叙事

    按语同前,部分不能纳入前篇的角度另辟于此。 前篇为归纳整齐暂贴://movie.douban.com/review/14269771/?dt_dapp=1

    前篇中提到“语言的处身性”无论怎样强调都有被低估的可能,甚至恰恰发生在每一字成型的刹那。人(祘与德任)被日常包裹其肉身的语言塑造,并构建另一个世界——该世界、塑造他们的语言世界和纯经验世界宛如三幅同铰出的窗花,拥有或肖似或对立对称的波纹,但从不能完全重叠。它们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决定论或直线式的互相哺育,毋宁说类似武侠小说中内功轮递,气脉周流不息。这是德任的力量远比肉眼可见的、社会坐标里的赋值强大的原因,她背后矗峙着整个世界的力量。在她从具备自我意识起便刻刻构筑、不肯稍息的世界中,有被贬山野见到女鬼的官员(志怪惯用题材,与苦闷现实对立的凄悚幽冥是对生死边界的横跨),有女扮男装闯荡江湖的侠士(对性别/生活方式界限的打破)……德任口述不停(是述者而非作者的阶段)中的所有文本,均不断越过极限。人类学可以给欧洲流传久远的红舞鞋故事提供多少版本?但从未见过一个版本是鞋带系在舌头上。成德任面对的诱惑正是舌尖上的红鞋,这诱惑或许比传说本身还要古老。在她,其终不成为诱惑的缘故应是她无比顺服了它:诱惑自然地衍化为欲望,对叙事的欲望。

    如果将被欲望的滋荣构筑出的世界视作第一朵窗花,和其他两朵(处身语言世界&纯经验世界)间的第一种关系会是:填补、斧正、功利上的有所助益(或总括为“改变”)。剧中数次千钧一发之境,德任挟叙述之力搫天分地:如世孙布下杀虎之阵,托请她以讲书聚集宫女以免混乱,此时叙事承担的职能是吸引和确立外部秩序;如蒙中殿传召、伴翁主共读抄书,此时叙事负载的是将另个维度的光华引渡到身心俱受限的女性面前的重量;如英祖屡屡遗忘,德任自语“你要等要忍”,终于借一个“由语言重建的时刻”脱险——而这是一束更大的回声,其声源令人轻易想起关于叙事者身份最好的寄喻(allegorie),《一千零一夜》与山鲁佐德。

    山鲁佐德面对嗜杀新妻的国王山奴亚,自告奋勇成为新妇。夜中寝榻并不充斥着激情和最终的暴虐,而代以精彩卓绝的故事。有两个说法:一是山鲁佐德在鸡鸣前绝不透露结局,二是她只讲开头和结局,高潮空缺。无论何径,国王在聆听的焦灼中连续千夜不再杀人,以至解悟,立山鲁佐德为后,国内重归宁和。早期叙事类似“正本清源”的习惯里,除了《伊利昂纪》“歌唱吧女神歌唱帕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式的、将诗人权能直秉自神的框架,怕不会有框架比《一千零一夜》更宏大了:尘世的生灭与地上王国的和平。

    山鲁佐德叙述的欲望,是与自身性命存续的欲望共轭的;而替代国王的施暴、指向他者的死的欲望的,是对完美故事的渴念。叙事在此变成一张生死的双面牌。若我们再投向别个版本的枝节,山鲁佐德甚至还为山奴亚生下孩子,那纯文字与虚构的权力之外,官能肉体因素亦不缺,简直凑齐了生死爱欲的四角麻将桌。有趣的是,此版即使提到产子也不过寥寥数语,像是深恐属肉身的一角会打灭叙事的幻光。然而不可忽略“生殖/孕育”与“叙述/创作”的天然关联,《会饮》中既是籍此使“可朽的人具有不朽的性质”,又有德里达在Dissémination、hymen等词中把玩的词源游戏。真正的婴儿和繁殖的文本、编织的口语,框外的叙事者更看重的显是后者。

    站在不同版本的两径岔口,前者不断推后的结局代表“延宕”,后者空置的高潮代表“缺席”。二者兼述了语言和欲望的本质。国王山奴亚几可称所有狂热读者的原型、所有“在欲者/贪婪原罪”的大祭司,他以对至佳叙事的欲求横扫了一切现实因素(比如难道不需要睡眠时间?难道再纵逸的感官享受也无法吸引他?比如国内不会有变乱?)触碰想象中整全(wholeness )/高潮的指尖不是一个突起的痉挛高度、不像骤至峰顶旋即收归的音符,它在强力叙事者山鲁佐德的引导下绵延作一根天际线;叙事者又是成了怎样一位挟卷欲望对象随时逃离的神。同样的天际线也曾在对德任的故事感兴趣的英祖头顶闪烁,君王指望驯服自己的欲望、追逐欲望的本体,哪怕只是靠简单一听。

    两位女子在故事中役使的叙述之力还有一个更大的向度,即前文所说这股力所属世界对经验世界的“斧正”。国王山奴亚滥杀,这最直接的暴行已经构成对任一政体/普遍伦理的威胁;英祖因病忘却曾许下的诺言与赐书,疾病质疑了其作为健全人的能力(判断力记忆力等等,一个缺乏状态下可能的“失格”),可能毁弃的诺言动摇了其作为君主的资质(一种不匹配)。她们直面的风险不但与己攸关(山鲁佐德会丧命、成德任会背负偷窃之冤名),且俱在不同层面上动摇了现世的一部分:公正性,城邦/政权的合法性,善恶的尺度等等。因此她们凭借故事来扭转便绝非讲滥了的“文学的现实功用/文道论/文学的劝谕性”等,这些直接作用于表层的东西不必动用“世界”一词。是一种更微妙、更浸润式的影响:即叙事中暗含了一个应然本然的态势。滥杀子民/暴力/背弃/冤狱等等是扭曲后的应然,它们在叙事的应然前要回归本源。这里像有把康德无限简化的味道,但大概不是错觉,它是一个非常简明的作者叙事者&读者听者接受者的通力合作,在一个(不管自主与否)共同认可的伦理下进行的欲望之旅。直到两个世界的欲望开始共振,我们还能隐隐看到一个世界对另一个的侵入——如祘的“年糕风波”。

    中殿亲手做的年糕被和缓翁主有意挑弄后成为可能有伤英祖健康的食物,英祖将选择权交给祘,德任不动声色地提示应劝其勿食。此中似乎没有故事也没有文本的力量,却恰表明了两个世界的对照。祘的世界建立在等级、章程、样本、规则、套式……之上。换成中古的大词,叫礼法,类似词汇还可继续造下去,总之grand narrative的一整套家族相似。是君权父权等宏观权力直接具像化的世界,该世界的语言是套板反应式、偏向纯理论化教条化的语言,这导致祘对人心人情的理解并非对“人的情感”的体验性理解,而是对“情感的范本”的认知化理解(不是说祘无共情力,在苛酷环境下他对人心幽微的体认已到相当地步)。他和德任在面对真正人情的第一反应中,永远有所谓“隔与不隔”之别。成德任的外部世界并不是无森严权力,但经年建筑出的另一空间为她支撑起一个更游动、更贴近的位置:这贴近对世上任一人都普遍生效。所以她懂英祖惜己惧死的心态、懂共通情感中的必然。这就是叙事支持的世界对纯理论/单薄经验世界的校正。类似亚氏《诗学》中对应然&共相的总结。世孙在来自这一世界的德任面前,是近乎天真无力的。

    窗花间的第二种关系是:抵御/抗衡。《一千零一夜》的框型叙事结构后继有人,典例即为薄伽丘《十日谈》。青春少艾的男女们在乡间别墅轮流讲故事,但念及此等春风啼鸟的氛围外头是瘟疫横肆,难免于极端不谐中生出一股接近瑰谲的张力。几个故事中的时空、少男女们相处的时空和纯外界时空完全割裂抛置,叙事统率的疆域是一片Heterotopia(异托邦),语言不仅像护身符、挡住外部灾异的结界,更有几分含混的抵抗力。对比剧中,德任在宫女生活中遭遇不快时,除却与友人倾诉,则立刻乞援于话本故事;稗官小说对全体宫中人尤其是女性恒久不变的强引力,以及德任凭说书本事见宠于上……是因为在“王宫这座很华丽的监狱”(中殿语,彼时已是王大妃)中,这是一个更深广的天地,一个唯一能由下层、由女性所自主结构、且共享的世界。叙事的世界如此平等,它只向想象力、灵瞬及言辞的游弋俯首,权力的沟壑哪怕不能在里头完全弭平,权力的步伐也最大限度地驻于其外了。倾听德任故事的宫人、内命妇乃至君上,共做千古伤心人。德任及(不论阶级的)女性们面临困厄时向这个世界转身,仿佛不只能视作一种逃避与自我转嫁,至少对叙事主体成德任来说,也是一种自觉自知的抗衡。这世界与她的行起坐卧同生,文本本体和生活体验赋予其生殖力,不息的抗衡姿态是游牧式的。德任比祘预估的更不可拘禁,这份自由的保证还不全源于抗争的主观意志,是她的确拥有一个外力难以剥夺的世界。

    假若成德任做一个蓄力最大的弹跳——跳出,我们该说这是超升还是降格?总之,若她真的跳出了那条线,会来到窗花们的第三种关系:吞噬/替换。类似鲍德里亚hyperreal(超真实)的逻辑(理路上当然不完全贴合,暂借类比),叙事所托生的世界把纯经验世界纳入腹中,甚或取而代之,接着比摹仿/替代/仿真更进一步。当代生活诚然已是该过程的超完成态,不过文学史上典例更熟:有堂吉诃德,有女吉诃德阿拉贝拉。建构世界对客观现象界的篡位,可视为一种狄奥尼索斯的欢醉(实践版的Le Plasir du texte)。但成德任不为,或说不能——她的叙事绝大情况下有两个特征:即时性和利他性。前者效果前篇提过(接受者的存在空前明确且影响极其直接);后者,尽管韦恩布斯一向讥嘲那些声称“完全不为读者”的写作根本不存在,德任也不是没有从自己的讲述中获得乐趣,但几乎次次由直达目的驱动的叙事到底还是很罕见的——德任的叙事正属于这一种。剧中最精彩的两次莫过于对阵英祖,又可引入一对主题:叙事与记忆(容后详述)。根据英祖(及众多听众)的反应来调整讲述的内容、节奏、语调,甚至囊括四肢、眼珠的转动、表情牵扯出的纹路,成德任的叙述多出一截表演性。只是表演吗?还有巫祭性质的引诱力、操控力。巫师必得坚信己身魔质和身后所依的世界的存在,同时做其操控范围唯一的局外人。德任不得不入乎其内超乎其外,是深谙叙事之力却不做它奴隶的人。

    本雅明讲,要想使一个故事能深深地嵌入接受者的记忆中,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摒弃细致的心理分析,做到简洁凝练。这是以故事介入/生成记忆,那以故事反向追缉记忆呢?且看帮英祖“寻回记忆”两段(此处还有个阶段的细小蜕变:德任从讲述他人作品话本故事的“述而不作”真正取得了“创作者”的身份),开头均借环境/气氛切入:“冰块融化的凉气”“潮湿闷热”“烛光的跃动”“壬午年的那天也像今天这样电闪雷鸣”……只有环境,和环境中行动的人。而环境的快速营建,全部诉诸于感官。“融化”的缓慢动态和“烛光”的快速跳动,冰与火,光与暗,触觉、视觉、听觉……这些引信般的五感之综合好比普鲁斯特的小玛德莱娜,味觉漩涡之后沉入逝去的时光,但德任不愧是无师自通本雅明之简凝的叙事者。她不做巧致的精神分析,不揣度,不代入;还明了卢卡奇的“描写”与“叙述”之分,描写亦一语即停,只为了调动。

    眼耳鼻舌身意的全面调动是另一面:欲望的叙事。

    再顺手扯书名,正如勒内•基拉尔有本《欲望几何学》,欲望也有自己的文法。笔者暂不做镜头语言分析(19岁以后有意不弄这块了),拟从纯文本角度谈谈剧中对欲望的叙述/呈现。

    德任与祘彻底相识相认前,“世孙”和“老虎东宫”是两枚空洞的符号。后者已注入些许情感判断的意蕴,但是集体情感(直系下属宫人们)的一部分。祘尚未在德任处取得“人”的位置,常现于原著/剧本台词中的是“听说”“据说”;就连初始祘以兼司书的假身份和德任相交,德任朦胧意动中联系宫中宫外遍传的“花美男”传说,如此种种,统统偏向虚构的产物。欲望对象/意念外指的他人从一开始便是一个语言建筑物。宫规中对主君名讳的敬避,使这一命名&身份对应的空缺一直到十分后期才填补上。令现代人难以想见(曾在剧集专组就见到不少类似提问:是bug吗?一直不知道名字?)的是男女主互相不通姓名地恋慕了这样久(自然这里对姓名知晓程度的不对称也是权力的不对称,宫中的标签&位置远大于个体姓名)!而在二人相认的拉锯战里,反复出现的是阻断/遮蔽。例如遥隔的书筵、递交检讨时必撂下的帷幔、和最后关头举起的扇面。世孙的形象被掩住、世孙形象揭露的一刻被推延,我们和德任一道进入了一个过于熟稔的句式,一个欲念增殖的文段(她会否发现自己成为话本中都有的悬念/倒错设置?)。

    同时一种感官的缺位会翻倍强调另一种感官。帷幔与窗纸蒙蔽了视觉,听觉的界域便膨胀了:原著中数次提及东宫“细腻又成熟的玉音”。“身处狭窄的暗间,声音弹到墙壁上便会嗡嗡作响,所以她没有感受出东宫平日特有的娓娓道来的风格。也没有产生东宫每说完一句话时,那种微妙的令人不舍结束的心情”。相似情态可与《史记》里“子见南子”做个对读:“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无形无质,更无实事,夫子持守昭朗无一可诋处,但最悠渺轻薄的意欲就是这点依稀环佩音了。与包法利夫人那架马车狂放的行经路线、不停攀升的速度不同(机械/工具毕竟体外),东方的“欲”是贴身勾勒、无墨迹可循的线条。

    无交谈无动静的关头,遂任触觉做主宰:剧中手的特写不可胜数。茨威格短篇中对赌徒那只诡魅之手的刻画,力证手可做人类的第二颗心。它对外界那么勤敏的感知、那么满溢独立的自我表达冲动,简直像扒去表皮的一堆末梢放在暴风口。《爱华妲夫人》不过由巴塔耶多提供了几种关于“触摸”的激越图景。特写中指尖扯出的衣褶(关系&张力之弦的直接喻体)、指根舒张又无力回缩的抖颤(精神斗争的约略彰示)、沿发肤而下的抚摸(顺应自然肌理的叙情)、临到实体又静止的悬停(默许了欲求对象的自行逃逸&含蓄自抑之后喷薄之前精微平衡的一刹)……而这一切归结到一个象征意涵极重的动作:空中战栗着的一抓一握一拢。那即是欲望的形状。

    风的轨迹在幡的掣动中见出,飞绕马蹄的轻捷蝶翼是花香的现形,同理爱欲也知悉山水画的法则。留白处是最剧烈处,不可见的在场、无限前驱续动涵括了或揽镜自照同义反复、或必求回应的恋人絮语。如同《项狄传》的空白页/全黑页,或《源氏物语》的《云隐》章。光源氏的隐居/逝世如何能落得一个切实可陈的结局呢?整部关于渴慕(不管渴慕的是何者)的文本最好也保留天光云色后的缄默。

    末处正祖深殿独坐,整理宜嫔的遗物,睹物思人固然是东方文学中已近母题(motif)的部分,但迁移如何完成的?(物——人)完全的缺丧与至高的、充溢的在场是一体两面:当祘手捧德任做宫人的衣物时,不再能直触的肢体成为欲望之链上的朽结,一碰化尘,微尘反而弥散了整个空间。正是这实存中的0,破去现时现世成为形而上的+∞,祘被“德任的领域”笼盖了,他无比清晰地感知到“德任的存在”:“你原来是这么瘦小”(从前被日常琐碎的表皮掩盖的事实,一个去蔽);和“是我恋慕了这样的你”(自我欲望对象的再认识,“这样的”也是旨丰意远的)。且不谈这里故人故衣对《艳歌行》《诗经》等的回望,剧集综艺受访里有个有意思的细节:祘的扮演者李俊昊说拍这段时因为闻到了宫女服上“宜嫔”平时用的香水,所以入戏哭得更伤心了。

    ——再度现身的感官-欲望叙事。旧衣是对失落的触觉的一种外壳般指涉,“醉拍春衫惜旧香”的旧香属嗅觉,过剩的嗅觉作为对不满的触/视觉的弥补,第无数次拟构了对象,使第四堵墙内外/生死之间的欲望的浪潮得以接续推进。相似情形亦存于汉武帝和李夫人间:李夫人去后武帝未能忘怀,《汉武内传》《拾遗记》《述异记》中皆载有月氏进香(其名返魂、振灵、马精等等不一而足),帝王焚香招魂,唯见夫人帘间动荡的幽影。“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超兮西征,屑兮不见。浸淫惝恍,寂兮无音。思若流波,怛兮在心。”“不见、无音”是感官/实体的空乏,“流波、在心”是欲望的恒在,故依旧要“西征”。又念及李夫人死前绝不向武帝转过脸去,此为洞悉了欲望的真质。她将自己化作一个永不降临、永不可固定把玩掌中的峰值,剔除“人”质,成“欲”本身,李夫人要是提笔开口,讲故事应该也不赖。

    我无意过度放大“叙事”和“建构的世界”为德任供给的东西,因为这在结构性的铁的逻辑面前像一种太轻的文化想象。语言堆砌的乐天可导向致命的无知。德任于祘,是像东宫书库壁画上的蝴蝶对猫,是月上姮娥对凡间君王,她拥有的比祘最后愿意设想、能设想的确实都还要多得多。设若这算一份胜利的话,又是何其惨痛的胜利。最终仍是被定格摄取去了同一幅画中、从绝对美的领域走向实在界的大荒漠,共在乃至归属。德任的每次抉择都蕴藏多份,不同份在不同世界(三朵窗花)中的投影也不同,祘是在最后的最后才学会了另一个世界的选择:选择与你一同的这个瞬间。延宕在此终止,欲者对被欲者最后的一扑,结束了那状态——惯例借个书名:《在期待之中》。只要“在欲”,便永在期待之中。而薇依还讲过,爱是一种方向而非精神状态(即便她语境里的爱与纯粹爱欲无涉)为何祘选择的瞬间成为永恒?这是一个收摄了二人过去、爆破了二人未来(隐喻的“死”,此世时间已结束)的瞬间,个人弥赛亚已莅临,线性编年时间也退场了。作为叙事主体/欲望客体都画上句点,叙事的欲望和欲望的叙事自啮其尾,在圆环中坍缩。

     5 ) 关于“我给老板表忠心,老板让我当四奶”这件事

    不吐不快。

    被弹幕中质问女主为何一再拒绝王的后宫邀请搞崩溃了,这些人要是钻进电视剧,怕不是恨不得立刻摁着洗干净包裹着送上龙床。

    你算谁,人家是王?

    对权势的跪舔,对自我的泯灭都罢了,没有骨头的狗想躺着别人也懒得踢你一脚,问题是你还在那儿汪汪汪。

    女主为什么要拒绝?

    当你凭着自己的本事,如履薄冰又胆大心细在这个王宫里谋的自己的一份差事,日日夜夜兢兢业业,时时处处精进自己,和小姐妹一起欢笑一起成长,还有爱护自己的直属上司,偶尔有些偷懒干活的同事,算了都替她们干了。

    正好王还是个明君,也不天天让人996,剩下的时间还能和小姐妹们野餐,没什么太大的野心,小日子过的风生水起,说不定老一点还能升职加薪,像现在的直属上司一样。

    然而老板想让你当四奶。

    王已经有了政治联姻的中殿(王后),权臣的妹妹,又新纳了另外一个权臣撑腰的和嫔,然后对着你说,你对公司不惜性命的付出(天天自愿007)让本王大为震撼,这样的人才怎能不爱上作为男人的本王,你做本王的四奶吧,公司的事你也不用管了,从此当全职主妇天天生孩子吧!

    然后你就欢欣鼓舞要答应了?

    你可知新婚姻法?

    你可知全职主妇家务没有价值?

    更何况,你多年宫中生活,深知宫斗险恶,王可以看重你,却不会看重你的小姐妹,你以为你老公深爱着谈恋爱多作也包容,没想到婚后就希望你委屈就全伺候婆婆。

    是的,爱,很爱。

    王深夜痛哭的时候,看见了会怜惜;王身处险境的时候,会挺身而出想办法救出他;王成功了,因为说了一句赞成王处理罪犯,结果谋害王的罪犯是王的亲人,而感到伴君如伴虎。

    所以不如相忘于江湖,选择拒绝。

    王已经有天下,还有接续不断的后宫,他事业成功、家庭和谐,就差一点爱情,进度99%,就差你那一点1%,而他的1%是你的全部,是你的事业毁灭,是你的自由消失,是你之前一砖一瓦一笔一画一分一秒一颦一笑堆积起来所有时光的轰然塌陷。

    你,难道不拒绝吗?

    看看男二就知道了。

    他也从小陪伴在君王身边,用无数聪明机智的谎言构筑通向王权的独木桥,当然他也有自己的野心,然而功成名就之后的一句“从未当他是自己人”,彻底粉碎了他。

    有弹幕说他不是“男二”而是“女二”,他嫉妒女主在王心目中的位置,就好像女人争宠一般。

    可惜这么说的人,看待的角度分明是反了。

    男二之所以嫉妒女主,是因为在你老板面前,他和你一样能干,甚至比你更能干,你是他的竞争对手!

    说男二是女二这种说法,恰恰是没有看清女主的工作价值,她给王传密信,为了王数次发挥自己的谈判才能,她和男二一样,在构建通往王权的独木桥。

    恰恰是男二发现了她的价值,而视她为竞争对手,对她防范、忌惮,色诱她,构陷她。

    这不是争宠,这就是竞争。

    而这样处心积虑的男二,终究失败了,因为王觉得他不够善良,不能理解自己的仁政,一味暗黑手段。暗黑手段是登上王位之前的必要之举,之后,就见不得人了。

    而聪明的女主,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说希望王惩罚所有谋害他的人,就是说错了话,见微知著,她能够感受到之后的危险。如果你真爱一个人,对方却掌握着你的生死,难道你要站在他身边天天测试自己能活多长吗?

    这是爱情剧吗?

    不是,这是历史剧。

    观史使人明智,而这,又不仅仅是历史,是现代编剧把现代女性的所想寄托在了女主身上,是现代女性对自我的肯定,让她一次次拒绝,这也是唯有现代女性才能有的价值观和选择。

    而弹幕中,那些不理解为什么拒绝的人,急于让女主变成后宫一员的人,是千百年来封建思想的完美宿主。

    不知道为什么,从《东宫》、《雪滴花》再到《衣袖红镶边》,我本是去看爱情,最终字里行间都写着:

    女人啊,不要选择爱情。

     6 ) 以诗传情的古典美(更新镜头语言分析、人物分析,细节隐喻分析)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衣袖红镶边》讲述了朝鲜正祖李祘和宫女成德任的故事。

    饰演李祘的李俊昊演员说:“如果说(电影《李祘》)那时是李祘的生平传记,那这次是宫女的故事,从宫女的视角看待王世孙,这个视角是非常有趣的要素。”

    从题目到内容,以女性视角揭示的浪漫悲剧史,强调宫女成德任的自我意识。同时导演用唯美的镜头语言,尤其是对空间的调度十分亮眼,延伸出一个个充满暧昧气息但又克制的想象空间,又擅用特写镜头。创造了史剧特有的古典、含蓄之美。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场戏,是祘被禁足时,德任在门外读起了《诗经》: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惠而好我,携手同车。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两人虽隔着一扇门,但心意却从未像此刻一样贴近过。这段从台词到拍摄,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是我觉得目前为止最精彩的段落,比“沐浴”名场面还耐看。

    德任说选了自己喜欢的章节,一首诗的选择,加上平淡的一句台词,却暗藏着两层意义。

    一是德任选了她喜欢的诗,而不是觉得祘可能喜欢,也没有问祘想听哪一节,体现了德任的自我意识。

    二是含蓄地传情。《诗经》里讲爱情的诗比较多,德任却选了一首表面看是逃亡诗的《北风》,所以祘试探她:“你是知道意思才读的吗?”

    朱熹在《诗集传》解释过这首:“言北风雨雪,以比国家危乱将至,而气象愁惨也。故欲与其相好之人,去而避之。”

    和祘理解的“与爱我之人携手离去”有相近的意涵。与前面祘上课时学的《蒹葭》相比,更显出这首《北风》所表达情感之含蓄。

    而且,德任在解释到“惠而好我”时停顿了,祘接着解释“与爱我之人”,并在下一段诗中重复了一次。

    这段感情中,祘是比较主动而坚定的一方,她没能说出的爱意,他可以毫不吝啬地重复两次。也与祘后面告白两次相符。

    从导演拍摄的层面,这段戏最重要的就是影子,影子加深了含蓄传情的效果,看不见却比面对面还要心动。

    花絮中导演为了影子呈现的效果好看,特别给祘垫高了4层坐垫。

    场景十分简洁没有多余的背景,正反就是一个门的背景,实际的门是关的,但“心门”是敞开的,但因为没有相见的关系,两人之间虽有暧昧又是十分克制的。或许也是因为没面对面,才克制得了。

    看得出导演在现场非常细致、严谨地把握好每个场景,包含小细节,几乎每一场戏都会先彩排,导演拿着剧本在旁边看演员演一遍,从男女主到老戏骨李德华都100%配合导演的方式,从花絮就感觉得到拍摄现场的用心。

    上一次在别剧的花絮中看到用这种方式排戏的是申娜妍导演,她的作品已经获得今年百想艺术大赏的最佳作品了。明年也看好“小衣袖”~

    同时,这段戏导演大量使用表达情感的特写镜头,使画面重点聚焦在人物的脸上,也就是聚焦在他们的情感上,是很考验演员细节演技的部分。

    从以诗传情,这种氛围和一直延续到了祘表壮志,德任忍不住推门进来,对祘表明守护之心。

    对于正隐忍着痛苦的祘来说,德任的“守护”是比任何告白都有力量的。一开始听到是怀疑,当德任解释后,祘真的被感动到了,恰到好处落下的一滴泪,是这段戏完美的ending~

    比起读诗的段落,另一个名场面也很好地诠释唯美而含蓄的古典美。就是会让人翻来覆去回放无数遍的名场面“沐浴戏”了。

    这段的空间也相对狭窄、简单,也正因局促感令两人气氛更加尴尬,水蒸汽让整个空间显得十分朦胧,而铺满花瓣的晃动的水象征着涌动的情欲。

    透光的帘子和摇曳的蜡烛,都渲染着这一段暧昧的气氛。还有他若隐若现的湿衣服,露出的腹肌,沾了水珠的手特写和眼神特写······无一不在表达着美和情绪。

    导演调度将空间的作用发挥到最佳,利用布景道具、细节特写镜头渲染出了这场戏的极致氛围感。

    ----------------------------------------------------------------

    ---------------------------------------------------------------

    更新:

    上一篇我分析了《衣袖》的两处闪光点,一是女性视角,二是唯美的镜头语言

    如今剧已落幕,这两处亮点不仅贯穿始终,更成为了《衣袖》的结局深入人心、余韵悠长的核心点。

    结局出现了许多前后呼应的画面,有的是被强调的、着重刻画的,有的只是一个镜头带过,隐藏在细节中。

    例如导演巧用水中的倒影,婉转地表达了人物的心境变化,其中藏了很多小细节。

    最初,两人相认就是透过水中倒影,水常常用来象征情感,最初的水面澄澈如镜,周围绿树环绕,正是春夏好时节。

    水映出他们各自的处境和内心,祘的爱慕像水一样澄净,显露无疑,掉入水中的扇子打乱了心绪,但水面很快又恢复明净,无论他的身份是什么,他都是喜欢德任的。

    而德任通过倒影,第一次看清了两人真实身份的差异,后来她由内而外一直抗拒的,不就是这种明摆着的,因为身份而注定无法对等的爱吗?

    15集结尾,经过祘不断地告白,德任终于给出一次回应,她抓住了祘的红袍衣袖,这个动作是她不小心跑出来的真心,水中的倒影证明这一刻她是真心的、情感先于理智做出的选择。

    可是德任成为后宫之后,她目送伙伴出宫的场景,重点是放在她与自己告别的一幕。但那之后,独留一人在桥边的一幕也充满了余韵,周围不再是绿树,一点夏意也无,而是枯黄的树叶正凋谢的萧瑟之秋,应了OST《放开你的手》中“微风拂过,就连花叶也一一凋零”这句歌词。

    这个远景镜头让德任显得格外落寞、冷清,撒满了落叶水面看起来也不再澄澈,也几乎没有水波,变得混沌而死寂,正是她内心的写照:一潭死水般的后宫生活。

    再后来,德任不在了,这次换王一个人站在桥边,物是人非。同样是一个远景,可以看到一个细节,右边的树已经是一片光秃秃的枯枝。失去了挚爱的祘,就像这巨大的枯木,虽然仍然挺拔地、顽强地站着,但已失去生机。

    虽然不是同一年发生的故事,但也顺应了季节的特征,爱意萌发的春夏、苦等而走向孤独的秋、德任离去后变得枯寒的冬······

    导演用季节变迁的细节,一方面暗示时间流逝,一方面暗示人物的心境变化。

    水面上成对的鸳鸯更衬托出王的孤寂,画面越美越是残忍,此时的水面也是混沌的,当年的清澈是再也回不来了。

    特别的是,导演不仅用剪辑手法切入回忆画面,而是巧妙地运用光影,让情绪衔接得更自然。这一幕因水中波纹流动,祘的脸上一直有微微的波光在闪动,正映出他内心变幻的思绪。

    除了水中倒影,还有一点是唯美镜头语言的特别之处,导演擅长用俯角\鸟瞰镜头来表达宿命感、加强了悲剧性。

    先王英祖和提调尚宫的爱情,一直与祘德的爱情像是对照组般的存在。

    开头是提调尚宫告诉小时候的德任,宫女一生都是王的女人,死在宫里就是体面等等,强调了宫女的悲哀宿命。

    提调尚宫死去的时候,英祖也露出了悲恸的一面。导演用俯角从上往下拍两人一红一白、对错而卧的身体,明明两位都已年老,可这个角度看起来竟然像偶像剧男女主一样浪漫唯美。

    这个画面表达出英祖对尚宫并非没有情,但两人注定会错过,头朝向不同的方向,演员姿势的摆放有种倒错、颠倒之美,更加深了宿命的悲剧氛围。

    红、白的服装也和德任临终时一样,她穿着白衣,而祘穿着红龙袍。无论哪个女人离去,王都要继续活着,因为他不是一人的王,而是朝鲜百姓的王。导演用鸟瞰镜头表达了这一点。

    祘登基时,一人走上御道,缓缓走向大殿,这条路是漆黑险峻、庄严肃穆的,但不得不走。在鸟瞰镜头下,王只是小小的一个点,宫却很大,可因只有王能走上御道,因此在这一画面中,不是李祘,而是王的符号,走上御道,是王的天职,也是宿命。

    祘离开时,从御道反向而行,暗示他要卸下王的身份,做回李祘,王卸下身份,不就是将死之时吗?也为结局祘选择德任铺垫。只有死了才能做为李祘本人活着,也是王的宿命。

    前后稍微不同的是点亮的灯,意味着他在位已经完成了使命,做了很多利于百姓的贡献,也获得了一直反对自己的大臣的认可,可以功成身退了,是对历史上这位明君的肯定与致敬。

    祘弥留之际一幕,也是俯角镜头,唯一被照亮的是《诗经》。《诗经》代表的是祘与德任心意相通的爱,经过确认的爱。前后两次读《诗经·北风》是他们彼此确认心意的时刻。

    现在看来,台词中竟然没有最直白的“我爱你”,只用“恋慕”、“和你成为家人”、“惠而好我”等委婉的说辞,真的是极具诗意、古典美的表达。

    现在只有《诗经》处有光,祘的脸上没有光。暗示着他的生命即将结束,但他的灵魂会受到这微弱的亮光指引,回到他心之所向的,挚爱身边。

    同样,导演也用类似的镜头表达了宫女的宿命。英祖去世后,宫女们都患上了白色的丧服,在这个俯角镜头中,她们的裙摆和旁边的白衣在一起,就好像几团被揉皱丢弃的纸······

    在大殿的福妍因为失去了主人一度被赶出宫,也就是如果主人没了,作为附属品的宫女也变得毫无用处,因为宫女除了是王的女人,便没有其他意义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德任去世的场面中,没有这类象征悲剧宿命的,绝对的俯角\鸟瞰镜头,而多是特写镜头。尤其很细腻的一点,是特写随德任死去而凝固的泪水,和祘不断从鼻尖滴落的泪对比。

    一个已经不再流动,在死亡的瞬间停止了,一个像像泉水一样涌出,源源不断的、悠长的悲伤和悔意。

    回到镜头的设计,为什么不要渲染德任悲惨的宿命呢?答案就在她的最后一句话中。

    “您还不懂吗?如果我真的不情愿的话,不管用什么方法都会逃得远远的,最终留在您的身边,是我的选择,您不明白吗?”

    前面都在说导演拍摄的巧思,镜头语言的艺术性,而现在这一句“我的选择”体现的正是《衣袖》的另一点关键,女性视角、女性意识的觉醒。剧中德任的命运,是她自己的个人选择,现在很幸福,某天又会悲伤的生活。

    英熙的话,似乎也是德任未说出口的,英熙对她的选择表示不后悔:“我感受到了身为宫女不敢奢想的幸福,即使代价是死亡,我也在所不惜。”

    德任也没有后悔爱上祘,她可是说着“我自己更珍贵”的成德任啊,那样的德任与过去的自己告别时,高高地举起了手。

    我认为《衣袖》体现出的女性意识是非常珍贵的,尤其是在历史背景的古装剧中。正如大王大妃所说“后宫是华丽的监狱”,从宫女到大王大妃,无一不受困于王。在这样的环境中,德任追求自由、坚持自我选择的心一直都显得尤其珍贵。

    与《步步惊心》最本质的不同点就是,德任不是穿越而来,不是现代女性,而她拥有着超前的自我意识。但最终还是敌不过封建制度,是时代的悲哀。

    如果不选择更强大的人寻找庇护,她一定会被善妒的和嫔整死,如果投靠大王大妃,代表着背叛祘,这是说过要守护祘的德任绝对不能接受的事。

    从头到尾,德任从未怀疑过自己是祘的人,就像洪德老的“忠”是建立在从小与祘的“情”上的,而非政见相合。德任的“爱”,实际上和她的“忠”也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祘一直是她唯一的选择,就像封面剧照中直视镜头的德任一般,由自己选择的命运,她没有后悔。

    ----------------------------------------

    ---------------------------------------

    《衣袖》难得的一点是,在强调女性意识的同时,没有疏于对男性人物的刻画。对德任和祘的刻画力度几乎旗鼓相当。

    “王爱着宫女,但宫女究竟爱过王吗?”这个问题贯穿全局,直到德任临终前,王还是在问:“你从来不曾恋慕过我吗?就连丝毫的心意也不曾给过我吗?”

    德任恋慕祘这件事,祘是真的不懂吗?为什么直到她死还要反复确认呢?

    我的理解是,祘对“爱”有着深深的执念。来源于小时候,祘的父亲思悼世子的死对他影响太深。

    他不确定父亲是爱自己,还是讨厌自己,也不确定对他万般严厉的祖父是爱自己,还是根本看不见自己。

    所以有一个名场面是英祖痴呆发作,把祘错认成了思悼世子,祘很怨恨这点,就好像自己从不存在,只是父亲的影子,于是他终于爆发,声泪俱下地说:“就算一次也好,拜托看看我吧!”

    在这场戏中,自小习惯了隐忍的祘在众人面前大爆发,怨恨、委屈、痛苦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导演这段一直用晃动的镜头烘托紧张气氛和波动的情绪。

    这一幕更是用了一个倾斜镜头,重心朝祘那边倾斜下去了,单看截图的话,会有一种“祘快滑下去了”的视觉效果,其实这正是两人之间情感失衡、祘的心正摇摇欲坠的具象化表达。

    祘会在“家人”爱他、讨厌他之间反复横跳,因此需要通过实际的“确认”。

    对于思悼的“确认”是金藤之词,实际存在的物证让祘确认了思悼的父爱。当他听到英祖念完金藤之词,得知思悼用自己的命,保住世孙的位置后,他紧紧闭上了眼。

    获得“确认”的祘从表情看来,他并没有感到如释重负,还是痛苦的,多年的怨恨怎么能一笔勾销呢?

    对于祖父的“确认”是死前的忏悔。这场戏的台词也很有深意,英祖用“王”和“祖父”这两个身份分别对祘说了些话,以王的身份,交代祘成王的道理,然后又以祖父的身份让祘原谅,随后祖父死在了祘怀里。

    有意思的是,祘也从两种身份“世孙”与“祘”做出回应,先回应了“王”,再回应“祖父”,对王说“殿下抢走了父亲、抢走了祖母,一切都是因殿下而起,全都是殿下的错。”

    他作为世孙,表示不会原谅英祖。

    接下来不再是世孙对先王,而是祘对祖父,称呼变了,表情也变了,一下子眼睛闭起来像个小孩子一样哭着:“拜托您回来,我真的好害怕。”

    透过祖父的真心道歉,他得到了迟来的确认,祖父还是爱他的。

    两种身份的区别,可以说是“作为王的双重面孔”,直到死才能卸下王的身份,只作为他本人活着。

    祘是一个孤独的王,他内心渴望家人的爱,但因为每次都迟来的“确认”,家人的爱对于他来说是,明明渴求,却总是混杂着怨恨、疑惑、危险的不安定情感。

    这么看,“和你成为家人”并不是一句好听的情话,因“家人”对祘来说是更沉重、更复杂、更令他存疑的存在啊。

    他潜意识会通过反复确认自己有没有被德任爱,填补内心缺失的对爱的渴望和不被爱的恐惧。并不是到死都还不懂她的心。

    德任是那种认为如果不能拥有全部,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拥有才好。而祘是即使拥有了全部,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拥有家人的爱。

    这样的祘,为了成为德任的家人,他做了哪些努力呢?导演有意用服化的调度来暗示这点。

    当德任成为后宫,祘每每来找她,几乎都会换上“私服”,不穿龙袍。在这一方小小的院子里,他卸下君王的威严,想要成为德任平凡的夫君。

    但有几次重要时刻,来不及换,还是穿着龙袍就来了。

    第一次是得知德任身体不适很担心,急着来看;第二次是听到德任怀孕,安慰中殿后清晨还是过来看德任了;第三次就是德任临终,他跑着来见最后一面。

    尤其后两次真的很虐,他穿着龙袍,就像带着王的面具,代表此时是以君王的身份来的,显出与平常来看德任的区别,对比之下更残酷。

    即使他想努力成为德任的夫君,终究还是王啊。

    作为王,出于礼仪必须先去安慰中殿,即使德任死了也必须“没事”,毫无选择的、必须先把私情藏起来,要顾大局、顾百姓。

    那德任为什么在最后的时刻,不找祘,只要找姐妹们呢?真像庆熙说的只是在“虚势”吗?装作无情,让祘别再留恋。

    德任说祘还有百姓,可姐妹们只有她,她这么离去感觉愧对姐妹。

    一方面是德任真的很重情重义,她们承诺死后在一个地方等着彼此,英熙先去等了···或许德任想告诉姐妹们,不要难过,她会遵守承诺的。

    如果是这样理所当然的话,就算不说她们也会知道的。

    可她说了“愧疚”,或许德任不能遵守承诺了?因为最终在祘弥留的梦中,德任还是选择了在他身边,而不在别处······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祘。

    弥留之际他也终于能卸下君王的身份,只选择做德任一个人的夫君了。

    门的意象也用得很妙,两个世界的交界点。第一次推开门的祘并不知道那是一切走向不可控制的节点,还轻柔地亲手带上了门,走向了残忍的命运。

    第二次要推门离去时终于意识到了,不能再一次失去德任了。

    德任的话也很明显,催促他回去,越过那扇门,还能还阳。

    君王的双重面孔,代表着只有死才能卸下王的龙袍,换上舒适的衣服,做回他自己,也做属于德任一个人的夫君。

    现在,他终于凭借自己的意志,做出只为了自己的选择,他要留在与德任在一起的瞬间里。

    这里祘说了两次“请你爱我吧”,两次的情绪略有不同。

    第一次的表情和语气流露出的是爱意、柔情、思念,第二次的表情好像快哭了,包含着长久的岁月里没有她的委屈和可怜,仿佛在用眼神说着不要再推开我了,拜托······

    这个结局,既尊重了历史,也强调了剧中深刻描绘的爱情,残忍中留有安慰。在这个美得不像话的画面中,那年夏天的花如她曾经说过那样,盛开了。

    “就算是过去也好,是梦也好,是死亡也无妨,我只愿选择与你共度的这一刻,这瞬间,永远不变,这瞬间能持续永远。”

    每次一部剧结束,看到最后的字幕写“感谢这段时间收看某某剧的观众们”之类的话,就像在提醒我故事落幕了、该出戏了,每次看到这行字幕时也会有作为观众得到尊重的感觉。

    《衣袖》就是使观众感到满满地诚意和尊重的那种作品,从导演、编剧,到演员们细腻又扎实的演技、花絮中感受到的剧组的友爱,强劲的感染力充斥在戏里戏外。

    也许我入戏太深,对我而言《衣袖》不仅是一部好看的、拍得不错的剧,而是想真心感谢他们的程度,能用心创造出这样的作品。无论从叙事视角、人物刻画,或唯美的镜头语言、主题立意来说,《衣袖》都是非常饱满又深刻的艺术作品。

    唯美的、古典的、悲切的,让人又笑又哭的《衣袖》,不仅是表达了女性意识,女性在封建社会被禁锢的痛苦,也表现了作为王的孤独,至死才能做回自己的宿命感。最终还传达了“瞬间即永恒”的理念,起到了以史鉴今的效果,即使在瞬息变化的今天,也努力抓住当下瞬间的幸福吧~

    -----------------------------------------------------

    -----------------------------------------------------------------------------------

    隐喻分析:所有人的宿命,暗藏在前2集的细节中

    在一切都结束之后,再重新看《衣袖》第1、2集,已完全是不同心境。但值得重刷的理由是,在前两集中,藏着许多惊人的细节,隐喻了所有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仿佛一个即使知道了也无法避开的、宿命的循环······

    当小祘偷偷来看死去的祖母暎嫔,他因为曾怨恨祖母害死了父亲,觉得祖母一定会恨自己。这时小德任安慰他的台词值得寻味:

    “傻瓜,就是因为死了才懂啊,亡者全都知道,连你没说出口,暗藏的心意也知道,刚才在路上见到的灯火啊,明明有风,却没有一盏灯熄灭,代表暎嫔慈驾很高兴你来找她:快来,我很想你,天色很暗,小心循着灯火过来吧。”

    小德任聪慧通透的一席话抚慰了小祘,还用红衣袖替他擦拭眼泪。

    参照17集最后,祘在弥留之际,灵魂受到了《诗经》旁烛火的指引,得以回到德任身边,选择与她在一起,开始第N次告白。

    此时德任不再催促他离开,而是用洞悉一切的眼神,温柔地看着他,替他擦去眼泪,一句话也没说,还破天荒地主动吻了他。

    “亡者都知道”、“很高兴你来”、“我很想你”、“循着灯(烛)火”,小德任代替暎嫔所说的心声,隐喻着结局德任未表的心。

    无论是小宫女还是后宫嫔妃,陪他走一段路、替他擦拭泪水的,一直都是她,就像最初那样。黑夜中的光,是伴随着死亡的爱。

    回到第1集,小祘与小德任的对话被突然来访的英祖打断,英祖发现小德任长得像女儿和平翁主,便对她说起了往事,并第一次点题。

    原来暎嫔也曾是宫女,被英祖看上,成了后宫。

    对照德任与祘,他也是在登上宝座后得到了她,又疏于对她情绪的关心,最终失去了她,是不是因他也拥有了“如今世间万事皆能称心如意的错觉”呢?

    那时的小德任当然不会理解:“怎么是错觉呢?殿下您贵为君王,不就能够随心所欲吗?”

    这里英祖直接说出了作为王,不能随心所欲的事实:“王不能做的事,你可知有多少呀?”

    后来成王的祘印证了这点,即使听到德任怀孕消息,开心地冲出去,半路想到名分上的中殿,只好掉头去中殿那;面对丧子卧床不起的德任,他比起悲痛自己的儿子,必须先想着同样遭受疫病的百姓。

    最终不能随心所欲的英祖失去了暎嫔,祘失去了德任。把英祖的话,当成是祘说的话,是不是也能通呢?

    想着是祘在说:“寡人是真的失去她了啊,今后不会再有第二次了吧。”

    是的,为了不再有第二次,祘没推开那扇门。

    那晚之后,小祘想寻找不知名的小德任,他站在山上,意味着他处于高位,必须学会心怀天下,不能被私情影响,于是在这决心不再找她了。

    不过那时周围背景还是一片绿色,就像年幼的他一样充满生机,即使决心不再找,属于他的夏天还是会找到他。

    多年后,德任离世,导演用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镜头,远景拍背影强调格局、特写拍脸部以表决心。

    只是这时的周围环境,如同他的内心写照,已是一片荒凉死寂、失去生机的严冬。对比之下,更显出宿命的悲凉。

    下完决心,回去的路上小祘还自己念叨,德任不在更好,在自己身边,她就会有危险。不就是这么回事嘛?小时候这么明事理,怎么长大了就不管不顾,偏偏忍不住要把她绑在身边呢?

    小祘自言自语被小洪听见,小洪不知道是对小德任说的,错以为是对自己说的,还表示我会一直在你身边。从此奠定了洪德老跟德任的后续“争宠”问题。

    说到洪德老和德任,第2集两人初次见面的场景,很有意味。

    当初不知道,这不就是所谓的“狭路相逢”吗?不然设计在这里初遇的用意是什么?

    洪德老强调了这是一扇必须有一人让步的窄门,最终他退后了一步,让德任过去了。原来初见就隐喻着洪德老、德任的关系和结局了······

    洪德老总是嫉妒德任在祘身边,两人关系不好,后来两个人都被赶出宫,德任回宫之前,还特意找洪德老“炫耀”、气他。

    但洪德老死前,还是退了一步,写信给祘,告诉他《史记》那页是被德任撕掉的,让祘知道了原来小时候真正救他的人是谁,算是洪德老对德任“让步”了。

    这个人物的悲剧性也很饱满,花絮中导演说洪德老的忠要表现为爱,德任的爱要表现为忠。

    两人的共同点就是祘,而表现方式截然相反,所以注定有冲突,最终需要有一个人让步。

    再来,德任和祘长大后重新再遇见的第一个场景。

    德任在书房抄书,听见祘在隔壁上课,老师问祘,如果他不是王,是平凡匹夫呢?

    这组镜头是从德任的脸部特写,到祘的脸部特写的连续。从她的反应,到他的回答,再回到她的反应。她第一次听到祘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德任觉得比起传闻中的“东宫老虎”,好像也没那么不堪嘛?能说出这样话的祘,在她眼中很优秀。

    她边说边挂画,说完后拍了拍画中“橘猫”的屁股······不是传闻中凶恶的老虎,而是一只大橘猫?这就是德任对他的最初印象了。

    画中也有红色小花,时刻点题。猫抬头望着上方的蝴蝶,可能也是“橘猫祘”与“蝴蝶德”的小小隐喻吧。

    可惜他无法像猫一样温顺,德任也无法像蝴蝶一样自由。

    几年后,德任也许忘了祘的回答,也许只是期待他的回答会因她而改变?总之同样的问题又被抛出来。

    这次祘的反应和第一次不同,但答案也差不多,他依旧从没想过成为普通人。

    因为以他的阶级地位、生活环境、从小受到的教育、背负的责任,还有深怕一懈怠就变成父亲那样被抛弃的恐惧感······

    使他根本不敢想,对他来说,是1%的可能性都没有的事。当德任问他这个问题,他当然知道她的意思,可是回答不出她想要的答案,只能尴尬地苦笑说不知道。

    好听的话也不会说一句,欺负起来比谁都厉害,不是一直都是如此吗?就像当时没完没了的“反省文”······

    结局出现在遗物中的裱框反省文,并不是最终通过的反省文,第2集这里有特写。

    那是德任以为会最终通过的反省文,所以特别得意地给裱框起来、还贴上小红花,祘看了感叹“哎一古”,但是又不舍得破坏她“精致的反省文”,就另拿了一张白纸,写上不通过的理由。

    这个小细节在前面很甜,到了结局变成了遗物就更虐心。曾经捉弄她的一篇篇反省文,到头来却成了命运“捉弄”他的利器。

    在那个封建制度中,有能逃过命运捉弄的人吗?

    也许有人觉得,如果德任始终不承恩,最终会实现她的目标,正五品尚宫,就像活到了最后的庆熙那样,不受感情的牵绊,实现独立。

    但是残酷的事实却是,个人的意志,无论是王还是宫女,都是难以掌控的。即使庆熙现在是提调尚宫,等到祘一死,王朝更替,她就会被赶出宫,铁饭碗是不存在的。

    而祘很快就要死了······

    虽然在视频中没有那么明显,但是截图对比一下子就非常明显。

    最后一场戏,导演十分巧妙地运用光影的变化来暗示死亡。祘选择了留在这与德任在一起,放弃了还阳的机会,于是阴影笼罩在了他的脸上。他的脸渐渐变黑了,隐喻着在现实中祘已经死去。

    不得不佩服导演的巧思,含蓄的艺术表达手法!

    通过多处前后呼应、细节隐喻,使前面每一处埋下的甜蜜,在最后都化作悲伤的余韵,久久不能散去,也像是一个宿命的循环,承载着不幸命运的封建体制不断地更替着主人,吞噬了所有人的意志,而最终没能改变任何事。

    我想如果《衣袖》能给观众留下这样强劲的印象和深思的话,一定程度上也算做到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

    更新

    “我们现在说的是柑橘没错吗?”《衣袖红镶边》告白名场面

    前两天李俊昊演员在ins上发“喝了柑橘茶,两杯”,一下把我拉回了《衣袖》名场面之“我们现在说的是柑橘没错吗?”

    祘借柑橘表白心意,德任借柑橘正式拒绝祘的爱。这个场面回过头再重新看,也充满了细节与微妙的情绪,也是德任一次又一次拒绝祘的起点。

    这场戏,祘的衣服、背景环境、柑橘的颜色,全都是以青绿色为主的,就像他的心意一般青涩、恣意生长,祘正是无所顾忌、完全陷入的状态,一连说了三个“喜爱”。

    祘说这段话时,应该是在作诗,诗名为《荷塘》,或许是心里想着第一次见面落水的荷塘吗?

    镜头还特写了他正在写的字,“鲜红艳雪副”,也是时刻在点题“红”字~

    总之听到告白的德任眼中先是惊讶,随即闪过一丝喜悦,但更多是顾忌,不知怎么回应的犹豫。

    这时祘掏出了那粒珍贵的柑橘,同时又觉难为情,故意偏过头去不看她,躲避了德任直视他的目光。

    单手给、双手接的动作,从礼仪上无何厚非,显示了他们的从属关系。

    但是这里要给的东西,不是一般的物品而是代表爱意的柑橘,如果翻译一下祘的心理活动,大概会是“给你,我的爱,还不快接着”?

    这个给予的动作一开始就缺了平等的对待。德任接过来发现是珍贵的柑橘,表情多么开心呀,她强调了是不是特意拿给她这点。

    是专门为了她、刻意拿来的,这个点对她来说很重要。前面在人物分析篇仔细地讨论过,祘总是需要“确认”德任的爱。

    其实,德任也需要“确认”,自己对他来说是不是足够特别?足够珍贵?

    也许是上次在宫外,他说的“特别”让她有了期待。

    也许第一次“告白”是在宫外,他才比较容易说出自己的真心吗?

    这个镜头,简直是另一个世界,站在人来人往的喧嚣街道上,而他们只是其中最平凡的男人和女人罢了,就像后来的她最期待的那样。

    但是现在,祘太难为情了,口是心非,眼睛也不敢直视德任。随口说了“刚好剩一个”······帕布,还不如说“路上捡的”呢!

    就是一句违心之言,毁了这场告白。德任的表情瞬间暗淡下来,失望的眼神掩饰不住,露出一个勉强地苦笑,又很快凝固在脸上。

    对于德任来说,祘的爱是那珍贵的柑橘,而成为后宫,就是要和别的女人分享他“刚好剩下”的爱。

    这点是德任绝不能接受的,就从这里开始,德任狠了心要一次次地拒绝他。

    祘没意识到自己失言,并强迫德任收下他的爱。镜头特写了手部动作,他的大手紧紧地包裹着她,不容许拒绝,强硬地把自己的心给她。

    如同ost《像星星一样照亮你》中的那句歌词:“不熟练地将我的真心,展示给你看。”

    可是强硬的动作更激怒了德任,她突然像小刺猬一样竖起了身上的刺。现在,她感觉自己既不特别,也不珍贵;既没得到尊重,也没有拒绝的自由。

    其实德任的性格是“吃软不吃硬”,他先是说错话,好像施舍她一样;接着又摆出主人的架子,剥夺了她拒绝的自由,否认她意志的重要性。

    之前他夸奖她的时候,她不知笑得多开心呢~多说几句“辛苦你了”、“你是我的人”好听的话不行吗?

    虽然从祘的角度,他只是想把珍贵的东西全都给德任而已,从来都不是施舍,也不是剩下,而是从未和任何人分享过的、唯一的爱。

    就像他只带她来赏花,时隔多年再次盛开的、思悼世子死后一次也没有绽放过的,不是花,而是他的真心。

    又如在暗夜中,偷看开窗赏雨的她,而在角落独自绽放的梅花,是他悄悄敞开的真心。

    可惜,他总是将真心隐藏在书、花、水果这些无生命之物中。

    “我们现在···说的是柑橘没错吗?”

    这句台词真是神来之笔,珍贵的心没能送出去,小小的柑橘孤零零留在桌上没人要······含蓄地表达了祘意识到自己被拒绝的落寞。

    柑橘这个意象选得很妙,有的很酸,有的很甜,但没剥开之前,谁也不知道是酸是甜,就像是一段心意还不明朗的暧昧关系。

    祘拂袖而去,又气又委屈,跑去射箭,青筋暴起,这里又特写了被箭射穿的靶心,真可谓是“万箭穿心”!

    也许有人觉得是德任一直在逃避和拒绝祘。可在那之前,其实是他不止一次地先用贬低她的话、各种违心之言,以及强硬的行为,把德任推得更远。

     7 ) 李算深爱德任并被众人知晓的那一刻起,她的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

    有人问德任不承恩会怎么样。

    答:会先放出宫,但最终还是得回来,最好的结局是当一辈子大殿的至密尚宫,但这个概率小于1%。被李算深爱并被众人知晓之时,天性自由的德任的生命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倒计时。抛开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不说,李算爱她这是对她人身安全、精神自由最大的威胁,大妃说德任怕的其实是李算,可谓一针见血。

    以下是分析:首先,李算说要是今晚分开那就再也看不见他,即便是在大妃那里可能还是能见到。所以我猜是会把她放出宫。但我觉得作为李算最爱的女人,即便出宫了,她也有99%的概率难逃一劫。谁都可以用德任来胁迫李算,和嫔和大妃不就这么干了吗,其他闻到风声的男人只会比大妃更过分。李算说再也不见,但威胁到德任生命了,你看他见不见,所以即便出宫了,她八成还是得回来。因此作为从小浸泡在阳谋阴谋里的君主,李算很可能是对的,德任放在他身边最安全(单纯从被加害的概率大小来说),因为大家都知道李算深爱她,和嫔从眼神就观察出来了。德任作为李算现成的软肋,想拿捏她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多。

    貌似把她安排在大殿当至密尚宫,一辈子跟李算搞事业也行。但李算能不能按捺住想睡她生儿育女的心情是一回事,其他有名分的女人能不能容得下她又是另一回事。

    总之,德任跟李算真是一段既美又虐的孽缘。临死前愿望是下辈子跟李算擦肩而过的德任,也是琢磨透了这一切的人间清醒。

    李算的爱对她来说就是绞刑架,她对李算的爱,是不得不让自己上这个绞刑架的推力。所以下辈子不见李算的愿望,其实并不是气话或是埋怨,而仅仅是对于德任的个体幸福最理性的选择——不仅让李算无法爱上她,也要确保自己没有机会爱上李算。

     8 ) 衣袖红镶边:超脱时代的思想,造成了慧极必伤的悲剧

    伴随着《衣袖红镶边》的更新,祘和德任的故事也走到了悲剧的结尾。

    虽然说电视剧中有不少的bug,但瑕不掩瑜。这部剧有着难得精彩的感情主线,更重要的是,具有着真正的女性意志的思考。

    01 她超脱了宫女本身的意义

    在前面的剧情中花了大量的手笔去铺垫德任的性格。德任聪明机智又单纯率直,忠诚勇敢值得托付。

    德任的思想本身是超脱了宫女的本身。在伙伴们为成为正式的宫女开心的时候,德任却在烦恼自己为什么是宫女那?

    就算是宫女,穿着漂亮的衣服举行及笄礼也不过是服侍皇族的奴仆,一辈子战战兢兢。最重要的是,奴仆就是工具人,不需要有什么想法。而我却是拥有自己想法的人。

    就是德任坚信自己是有想法的人,她可以冒犯英祖下达的不许开门的命令,坚持开门想祘坦诚忠心,一介宫女却想要坚持的守护自己的主人。

    也正因为她是有想法有血肉的人,她做了不少宫女没有必要做的事情,比如多次为祘奔走,解决危机。

    德任的存在超脱了她作为宫女的本身意义——侍奉君王。她有自己的意志就是守护祘上位。

    02德任的安静自持

    电视剧里面提调尚宫和德任正好形成了一个对比。

    提调疯狂的想成为后宫,她认为后宫代表着这个宫阙的权贵阶级,成为王族享受特权,无需在老年悲惨的出宫死去。而德任在提调不断地画饼之中却坚定了自己不要成为后宫的想法。

    为了实现成为后宫的梦想,提调筹谋一切助推英祖登基,其间有情也有利。而德任,几经生死帮助祘顺利登基,却一直处于安静自持的态度,并没有利的目标,无论是成为后宫还是邀宠获得具体的利益。

    在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实社会中,德任的安静自持,坚守自我实在是超脱时代的存在。

    我爱你,所以我愿意倾尽全力守护你的梦想。但是我依旧是我,我也同样拥有自己的人生。这个立意是不是比起单纯地恋爱脑会高出很多那?

    03 慧极必伤 德任的聪明和超脱时代,在那个封建礼教加诸的时代注定会造成悲剧,而这也是德任悲剧的缘由之一。

    成为后宫意味着什么那?对于不少人来说,意味着地位、权势与君王爱宠。倘若生下元子,还可能会帮助自己的家族实现几代的复兴。

    因此,甄嬛对雍正没有了爱也能过,依旧可以曲意逢迎成为钮祜禄·甄嬛。

    我又想起了富察容音,就算是贵为皇后,却清楚地意识到了地位差别,先君臣后夫妻,故而她接连丧子却不能肆意哭泣,要被皇帝要求做一个贤后。最后以死来寻求个人的解放。

    对于德任来说,她清楚地明白成为后宫就是她不幸的开始。地位、权势与爱宠都不曾是她想要的。她想要的自由、朋友和家人都将尽皆失去。

    到了后来,德任还是选择接受成为了后宫,她知道王是爱她的,但也清楚地感知到自己曾经拥有的一起正在流逝。

    怀孕了,如果在普通的家庭她应该接受丈夫的疼爱与关怀。但是王不是她的夫君,王需要去安慰中殿。作为妾室的她不能够对王有所要求,有所期待。因此,她在怀孕时候本想交付给王的真心(荷包)并没有给出。

    儿子病危了,她无缘见面。因为还怀有身孕,王的继承人死去,大家都期待她生下新的继承人。儿子去世后,她没有办法尽情悲哀,因为还怀有身孕需要为孩子做依靠,同时作为享受百姓供奉的王族,不能过度顾影自怜。

    朋友死去,她无法向王请求保下朋友,王的铁面无私,自己的妾室身份都无法要求王做出有违法度的饶恕。

    她做到了将王放在首位,清醒且痛苦的接受孩子的离去、英熙的处死,最后消磨掉了自己的生存意志。她清楚的认识到两个人的悲剧原因,故此不愿与王在来世相见。

    04时代悲歌

    电视剧共有17集,在前15集中大家可以明显的看出,电视剧是以德任的视角来做主展现。但是在最后的两集中,德任已经不再是剧情的推动者,甚至说台词甚少。

    我认为这也正式映照了前面洪德老所说,我关心的是世孙(王)的心意,但是无人对宫女的心意在意。虽然提调说,宫女也是有自己意志的。

    德任成为后宫后,真的丧失了意志的表达,故此电视剧中王的思念成为17集的主线,也代表了她的心意人们无心过问(只有祘在乎,但是自己人为掩埋掉了)

    发糖的16集包含了很多的悲剧伏笔。承恩、盛宠、怀孕、册封,种种事宜放在其他的电视剧中,都该是欢天喜地,而在这里面,德任却总有一种哀切的忧伤,因为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什么。

    王因为老少论问题生气,在德仁处寻得一丝安慰。王躺在德任的腿上说,真幸福。德任说的是,您枕在我的膝盖上,我在受累,但是您很幸福是吗?王说幸福。德任恳切的抚摸王的脸庞,表情却异常悲伤。

    其实这段就是两个人感情的一个表现,总是一个人幸福而一个人受累。德任选择了王,自己承受了悲伤和苦难,而王却因为拥有德任而开心。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批判王和他的真心。

    造成这曲悲歌的原因,追根究底还是来源于时代在那个时代之下,德任和王的悲伤都是社会结构性暴力造成。

    结构性暴力主要是基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等传统因素对人的潜力的限制,具体包括:专制政体,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不平等关系、社会歧视等方面。

    王真切的爱着德任,但是王作为历史时代中的人始终有着自己的历史局限性。

    他是君王希望有朝一日庇护万民,但是依旧是有阶级观念的上位者。他的出身和经历并不能够让他置身处地的感受到德任的悲哀。他想要用将德任留在自己身边的方式保护她,却并不知后宫的生活对于德任来说犹如牢笼。

    从现代来看,我们可以说这就是人物的历史局限性。那么对于德任来说,她没办法在后宫生活就是因为她超脱那个时代的思想。

    甄嬛传中曾说,宫里的人算计着荣宠,算计着名位,难道不算计就不能活吗?

    这里告诉我们,不算计真的不能活。就算是德任坚持没有说出自己的爱意,努力让自己不要变得那么可悲,却依旧在这个后宫之中为她的爱情丧失了自己的意志和生命。

    05 尾语

    不少朋友看到最后都会非常悲伤,甚至有朋友陷入到了往日故事之中,可能会夜半emo。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演员和剧组的付出,让我们看到了这一部悲伤罗曼史。

    我相信让大家哭泣然后长久陷入悲伤并不是这部剧创作的本意。

    过往的太多电视剧中,将爱情作为主线塑造,一味地用男女主的付出来证明爱情的真切,以此让观众相信感情的真实存在。但是却很少有剧思考过,我们的人生难道除去爱情一无所有吗?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部难得有女性意志的电视剧。

    我们在《衣袖》这部剧中,清楚地感受到了男女主的爱情,女主的独立超脱以及他们因为时代的原因而造成的悲剧。我们看到里面这些历史人物的时代局限性或者是思想和时代的拉扯,才能更加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

    在我们的时代中,女性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着自由。我们有选择爱情,为爱不顾一切的权利,同样我们也有选择事业,奋斗独立生活的底气。

    所以,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时代吧!这样子,我们才能更好的往前看,过好我们的一生。同时有底气的和角色对话,德任、祘,如果你们生活在我们的时代,你们将会幸福的。

    声明:文章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出处见水印。

    再次声明:电视剧属于创作作品,和历史上有所出入,所以,电视剧不等于历史。同时,影评仅代表个人想法,同样代表不了电视剧。

     短评

    目前两集来说挺不错,不过小演员的表现会更亮眼些,成年女主的牙过于抢镜了,李俊昊的古装扮相好看,希望后面剧情不要拉胯。

    5分钟前
    • 阿拉小半
    • 推荐

    祘掐着德任脖子说你是我的的时候 我真的又爽又难过 这沉重的无法抗拒的 来自君王的爱 哎

    1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拥月后最好看的古偶韩剧了,男主居然是爱豆出身,这演技绝了,女主更适合后期隐忍悲伤的设定,英祖的老演员演技更是弥补了韩国小儿科宫斗的单薄,老爷子男主一飙戏氛围感瞬间厚重。

    14分钟前
    • mоmо
    • 力荐

    韩国人能把一个小言拍出儒家古典悲剧的感觉,就好像《思悼》里那种草木皆为我洒泪的荒谬和悲怆感,服气。

    16分钟前
    • Yinanaa
    • 还行

    整体制作 男主都很在线。女主儿童非常灵气,长大了李世荣的表情让我觉得她不适合演这种角色啊 僵硬 夸张 出戏….

    20分钟前
    • 琴心三叠
    • 还行

    看到16集不忍心再看。绝对精妙又绝对深刻的史剧作品,几乎是近一年的韩剧最佳了。自由的灵魂与禁锢的宫廷,爱自己的本能和爱他人的必然,这简直是现代婚姻缩影。

    25分钟前
    • Donuts🕳️
    • 力荐

    把女性追求独立却又在面对爱时选择牺牲的矛盾展现的非常好,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其实也是千年文化来身为女性的悲剧。真把一部小言拍出了深意。最喜欢16集最后两个人的那场对手戏。女主问男主有想过他如果不是君王两个人会如何吗?男主回答从未想过。 女主笑,说她曾不止一次的想过。男主抚摸她的鬓角,笑说宫女很适合她。 女主也笑,说男主的确也适合做君主。(女主的这几个笑都包含了极为复杂的情感 有对男主的爱意 也有无尽的悲凉和说不出口的委屈 )男主一生不会懂得女主为她放弃了什么,不会懂得为什么女主会思考这个问题,就像他自己所说从未想过。从未想过不是君主,从未想过女主想成为五品尚书宫女的梦想远比他觉得好的娘娘更为珍贵,因为那是一个女性的独立意志,不依附这个男权社会而存在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意志。

    29分钟前
    • Yol
    • 推荐

    《蓝色生死恋》之后哭得最多的一部剧。李俊昊的演技和绿衣服配蓝边儿真的太棒了。世荣妹妹少时演《九岁人生》今朝宫女扮相依然是少女模样。喜欢德仁做事情的完成度,每一件都做好,同侪中有刺客,最后女主还是去探视作别;即使再厌恶洪德老,离别时也为此前对他的恶语而道歉。也喜欢公主的养子要帮公主续命,给她请安的作别时刻

    30分钟前
    • 羊羊羊
    • 力荐

    不得不说韩国人在电视剧这件事上真的是牛逼。明明就是一个霸总言情剧,愣是拍出帝王之爱的无可奈何、历史洪流不可逆转、虽然我爱你,但是我的生命不能只有爱情,我自己才是自己的核心…最后套娃的结局真的展示了编剧的技术,在不能更改历史走向的前提下又要给观众一丝希望,设计的巧妙又新颖。求求了国产剧能不能提高提高标准,别男女主一见面之后这辈子就只有恋爱了啥都不考虑了。

    34分钟前
    • 南瓜苦瓜大列巴
    • 力荐

    李俊昊不容易啊,从偶像一步步走到今天,演技发挥地更好了,就是和女主不太搭的感觉,女主脸型怎么越来越不对称了

    37分钟前
    • 爱玫瑰的橄榄妹
    • 推荐

    这才是《步步惊心》的内核啊。“我珍视邸下,但我更珍视自己。”这样的女性独立价值观无论何时都令人动容。夸夸李俊昊的优秀演技,夸夸李仙姬的倾情献唱,还要夸夸编剧对结尾的处理。人生哪有永远的快乐永远的悲伤,人生却有永远的瞬间。

    40分钟前
    • 扮风
    • 推荐

    俊昊真的好适合古装

    44分钟前
    • 啊啊啊啊啊呆
    • 推荐

    小演员都很好,长大后女主的牙太醒目了,世孙还行,不过看一集就能知道后续剧情有点无趣

    46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古装韩剧一定要从小时候结缘开始,然后长大了见面不识,然后隐瞒身份,安通心意,解开年少相识之谜,更进一步。

    48分钟前
    • 保小罗
    • 力荐

    打动我的有两个镜头,一个是成为宜嫔的德任向还是宫女的自己挥手告别;另一个是李祘庄周梦蝶没有选择往外走而是选择和德任待在庭院

    49分钟前
    • Leung_Funfun
    • 力荐

    这剧配拿八分以上?

    54分钟前
    • 就enmm吃个瓜
    • 很差

    李俊昊 真的有点东西

    55分钟前
    • alanssyjj
    • 力荐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结局感到某种欣慰,没有happyending的完整结束。既不是爱情剧,也不是宫廷剧,是部想要聊聊女人这一生的剧。看得百感交集,女性是感情丰富的但更应该是爱惜自己的,好的爱情既有命中注定也有努力争取,女主终其一生都没有吐口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算是编剧借角色寄予的一点小倔强、小任性吧。绝对的女性剧,但男主刻画的也相当不错

    59分钟前
    • 莎翁笔下的精灵
    • 力荐

    德任用尽一生来诠释: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1小时前
    • Phyllis.L
    • 力荐

    因为是真实的历史改编所以看着会更有感觉。以及,你不得不感叹男主演技有点东西

    1小时前
    • 戈德里克山霸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