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奇幻片 与神同行:罪与罚

    与神同行:罪与罚

    评分:
    0.0很差

    分类:奇幻片韩国2017

    主演:河正宇,车太贤,朱智勋,金香起,金东旭,芮秀贞,李政宰,吴达洙,林元熙,都暻秀,张光,郑海钧,金荷娜,金海淑,金秀安,马东锡 

    导演:金容华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猎神:冬日之战

    • HD中字

      出招吧!看不剑!

    • HD中字

      封神榜:托塔天王

    • HD中字

      奇门斗法

    • HD

      诛仙1

    • HD中字

      潘神的迷宫

    • HD中字

      楼兰传说:幽灵军队

    • HD

      黄皮子坟

     剧照

    与神同行:罪与罚 剧照 NO.1与神同行:罪与罚 剧照 NO.2与神同行:罪与罚 剧照 NO.3与神同行:罪与罚 剧照 NO.4与神同行:罪与罚 剧照 NO.5与神同行:罪与罚 剧照 NO.6与神同行:罪与罚 剧照 NO.16与神同行:罪与罚 剧照 NO.17与神同行:罪与罚 剧照 NO.18与神同行:罪与罚 剧照 NO.19与神同行:罪与罚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阴间有法,所有亡者在死后的49天内都要经过七次审判——分别在杀人狱、懒惰狱、欺骗狱、不义狱、背叛狱、暴力狱、天伦狱中进行,只有通过了七次审判宣告无罪的亡者,才有获得新生的机会。  消防员金子洪在一场火灾当中为了救一名女孩而不幸牺牲。地狱使者解怨脉和德春出现在了金子洪的面前。尽管金子洪无法相信自己的死亡,却被德春一脸严肃地告知自己既是亡者、又是贵人。在通往地狱的入口,金子洪遇到了在初军门等着自己的另一位使者江林。他掌管着解怨脉和德春两位使者,同时也将在子洪即将接受的七次审判中为子洪进行辩护。  原来倘若阎罗大王在1000年内令49位亡者得以往生,三位使者也可以重新投胎至凡间。他们相信第48位亡者——19年来出现的这位贵人金子洪是可以顺利重获新生的。然而在各地狱里,金子洪的过去接二连三地出现,原来这位贵人也依然有“不能说的秘密”。

     长篇影评

     1 ) 道德拷问的鼓声

    (文/杨时旸)

    《与神同行》备受瞩目不只是因为河正宇、车太贤、李政宰等等一众大牌的参演,也不只是因为400亿韩元以及六年时间的高成本投入,更多的或许在于它巧妙的叙述方式,以及让一个老旧故事重焕新生的本领。从类型上讲,它应该属于奇幻范畴无疑,但最终你会发现,奇幻不过是个有意选择的容器,盛装的仍然是现实中的故事和人性中的纠缠——亲情、家庭、道德、背叛与救赎,当这一切被用另一个视角重新关照,似乎也会幻化意外的光彩。从这个角度而言,《与神同行》更像一场“借壳上市”,只是它借用的壳和被叙述的内里相得益彰地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它有着简单的结构,线性推进几场终极审判,冥界与现实世界的交织纠缠,回溯了男主角金自鸿的一生。作为消防员的金自鸿因公牺牲,如此大义之人被以“贵人”身份接引至阴界,历经审问和刑责之后才能转世,三位辩护者本以为这一次算是接到了一个顺利的“案子”,到没想到却牵引出诸多残酷的秘密。

    作为一部“漫改片”,《与神同行》在一些人物角色的设置上保留了漫画式特征,那些奇怪的妆容、插科打诨、作怪逗趣的表演方式见仁见智,有人觉得它深谙漫改精髓,有人觉得实在迷之尴尬,刨除这些细枝末节的争议,其实这个故事最有趣之处是它完成了一次类型糅杂的混合把控实验,这么说吧,它几乎囊括了一切标准的商业片类型——冥途公路片、地狱辩护人、韩国式法庭戏、多重反转的犯罪悬疑、家庭剧、催泪悲剧,最终将这一切都包裹在一个到处充满特效的奇幻灾难故事中。这一切类型混搭却并没有显得混杂,没有相互抵牾和冲突,而是此消彼长地完成了一次交响式的配合。这是电影工业技术把控能力的一次实验。而在技术层面之外,《与神同行》在内容是上还完成了一次新瓶如何装旧酒的尝试。

    从故事本体去看,它所叙述的一切都是平时散见于韩国电影和韩剧中最俗常的设定——一个穷困单亲家庭,重病的母亲养育兄弟二人,底层生活的残酷压得人无法喘息,甚至于在最绝望的时刻,金自鸿想杀死母亲,然后兄弟二人一起赴死以求解脱。最终,他没有下手,而是选择了逃离,此后15年间,作为消防员的他用英勇救人和不断给母亲写信寄钱的方式寻求心理慰藉。你看,这是一种典型的重感情的戏码,高度的戏剧性,甚至点染着典型的韩剧狗血风。但它巧妙的用另外的结构和倒叙方式削弱了狗血的强度。从开场去看,它像无聊的歌颂消防员大爱无疆的设定,金自鸿是一个无懈可击,完美到虚假的人设,而这个角色逐渐崩塌解体,再逐步重建。所以,剥离炫目的特效、CG以及噱头式的冥界审判,它的内核是一部标准的商业片的设定。从平衡开始,打破平衡,最终让分崩的重组,让裂痕弥合。

    原本,母亲是存在感最弱的一个角色,但最终变成了最强的情感阀门,一直以来她都知晓儿子当年想要弑母的人伦大错,却把一切都深藏于心。这成为了高潮戏码的助推器。当年的人伦之殇谁都不会忘记,只是有人装作不知情,有人装作没发生。所以,审判终究是要到来的。

    这场冥界审判显然不能用“迷信”这一类概念去粗暴的框定,它更像是超越俗世律法的一种精神意义上的道德拷问,一种根植于内心的自我审讯。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死亡之后的那场49天的审判并非来自冥界的主宰者,那些判官和辩护人更像是金自鸿自己分裂出的化身,化身中有些为自己竭力辩白,有些对自己苛以刑求,毫无保留的交付与自我撕裂之后,重新得以和母亲完成了一场精神意义上的对话,倾吐所有郁结,得到真心宽恕。这苍白冥途更像一桩宏大梦境,得以从高处反观现实与俗世。我们都装点过生活也装扮过自己,但终究要面对光洁表面之下的罪与罚,只有自己知道来自内心深处的道德拷问的鼓声从未停歇。我们经由一场场自我审判和偿还,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2 ) 别说我,我就是很难受

    没有看过漫画,电影整体的观感几乎是难受。用在阴间流水账的审判经历串联起一家人生活中的多个温情故事。车太贤很符合废柴孝子的设定,一直看他的片子都感觉人物特别亲切,这是很好的地方,河正宇等实力派发挥也正常。只不过相较于呈现出来的模式,我给你更想单纯的看车太贤在阳间的生活画面,或者河正宇不要面子的耍帅,拆开来,我都没意见,只是合在一起不想买账

     3 ) 所有母亲,都是与孩子一路同行、一生相伴的女神。

    以家庭为主题的电影非常之多,几乎快要成为当今商业片的标配,甚至恐怖片都要聚焦家庭。这样的电影太多了,所以不同电影之间差距也非常之大,有的直击心灵,有的索然无味。

    《与神同行》就属于前者,透过母亲希望儿子回家看看的愿望,传达“一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的理念,引发无数观众泪目,堪称最适合一家人观看的电影之一。

    电影由河正宇、车太贤、朱智勋、李政宰、吴达洙、都暻秀、金荷娜等人主演,可以说是全明星阵容。

    电影不仅阵容强大,而且视听效果惊艳,同时剧情感人肺腑,不少观众看得泣不成声,堪称催泪瓦斯。

    刚开始你只是觉得特效好,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剧情比特效更好。

    当我们的奇幻片还停留在装疯卖傻、哗众取宠、连最基本的故事都讲不好的时候,甚至都没几部拿得出手的奇幻片,反观韩国的奇幻片已经开始了对人性的探讨,其差距可见一斑。

    单说电影这一领域,我们还真没有称呼他们为“棒子”的资格。

    《与神同行》凭借极佳的口碑,上映16天观影人次就突破了1000万,现在已经成为韩国影史票房第二名,仅次于2014年的《鸣梁海战》。

    这些年来,韩国电影的质量是越来越好,佳作层出不穷:《辩护人》《熔炉》《素媛》《恐怖直播》《7号房的礼物》《新世界》……

    而且韩国电影对情感的把控炉火纯青,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能让你热泪盈眶。

    《与神同行》虽然是奇幻片,但内核还是家庭、亲情。

    电影通过对金自鸿进行杀人、懒惰、谎言、不义、背叛、暴力、天伦的七重审判,成功塑造金自鸿的人物形象。

    他善良,他在一次火灾中冒着生命危险整整救了八人,被人们称为英雄,而他舍己救人的事迹还有许多。

    他勤劳,他身兼数职,白天当消防员,晚上在餐厅工作,还要清洗澡堂、熬夜当代驾……他生前没有休息过一天,直到死后才终于解脱。

    而他之所以这么辛苦,是因为他有患病需要治疗的老母亲,以及还在上学的弟弟。如果不他努力赚钱,他的家人就无法活到现在。

    他温暖,在消防员同事牺牲后,他为了不让同事的孩子智妍伤心,他常常会假装成同事给智妍写信:爸爸会一直守护在你的身边。不要生病,要好好生活……

    尽管智妍知道金自鸿是骗她的,但她却非常受到鼓舞,重新点燃了希望,不仅听从老师的话,也和同学相处得很好,即便父亲牺牲,她也相信父亲一直陪伴在她身边。

    金自鸿甚至给母亲写谎言信,比如他被野猪咬伤,谎称是跟儿子玩闹导致的;比如为了让生病的母亲坚持活下去,单身的他在信中告诉母亲,他已经结婚生子,生活得非常幸福。

    正因为这些谎言,他的母亲才能击退病魔,幸福的生活。

    假如金自鸿对母亲说出实话,说他为了母亲的医药费身兼数职、日夜操劳,说不定他母亲的病痛就不会痊愈。

    但他小时候和弟弟打架,甚至试图用枕头捂死母亲的行为,让判官怒火攻心,誓要狠狠地惩罚他;而屡次帮助金自鸿的差使,也忍无可忍,认为他打弟弟、企图杀害母亲的做法没有任何被原谅的可能。

    包括我作为观众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两项举动,直接给金自鸿判了第二次死刑。

    然而事情的真相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充满感动和泪点,引发无数观众痛哭流涕,泪流不止。

    看完电影,观众不仅没有责怪金自鸿,反而感同身受,涕泗横流,纷纷给出好评,还有的观众表示自己哭了七八次。

    《与神同行》仿佛是一部悬疑片,充满反转和意外,你能猜到开头,但猜不到结局;你能猜到结局,也猜不到过程,扣人心弦,高潮迭起。

    同时,电影也非常贴近生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为了家人,金自鸿心甘情愿地辛苦工作、吃苦耐劳,只要家人过得幸福,他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甚至他直到临死前也拼命抱着火灾中的孩子,然后从高空跌落,背部落地,牺牲自己挽救了孩子的性命。

    他善良、正直、勤劳、无私,他昼夜不停地工作,几乎没有休息,但他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母亲和弟弟。

    电影中金自鸿的经历直击心灵,是无数人的真实写照。

    多少时候,我们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要让家人过得更好;又有多少时候,父母努力打拼,是为了给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金自鸿任劳任怨、鞠躬尽瘁,具有接近完美的人格,这样十足的好人在现实中是没有的,毕竟电影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尽管他试图杀害母亲,但对于病入膏肓的母亲而言,死亡反而是一种解脱。金自鸿觉得一家三口失去了希望,只能在阴间再做家人。这样的逻辑看似不可理喻,但如果你能用心感受金自鸿一家的贫穷、卑微、困难、痛苦,你就能理解金自鸿的做法。

    不仅如此,金自鸿一家三口都是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好人。

    金自鸿的弟弟也会维护母亲,在母亲受到伤害的时候怒火攻心,睚眦必报,绝不容忍别人对母亲有半点不好。

    母亲同样让人感动,她为了孩子含辛茹苦,不求回报,十年如一日地默默付出。

    她从不责怪孩子,反而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认为是自己没有能力让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你们两个什么错的都没有,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这个妈妈的错。

    其实,她哪有什么错,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正如世间所有的母亲一样,奉献、辛苦、无私、伟大!

    最让人感动的是母子梦中相见。

    母亲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只有自己死去才能让孩子更加轻松。她心里像被钉了一颗大钉子,内心煎熬地生活至今,把那天的记忆深深埋在心底,一直在等那个只因罪恶感而离家再也不回的儿子。

    事实上母亲不都是如此吗,她要的不是你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而是团团圆圆、共享天伦之乐;她要的不是你离家出走十五年,而是你在身边陪伴、同甘共苦。毕竟,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

    正因为她不能说话,她只能默默承担所有的苦难,把所有的伤痛藏在心里,从不将负能量传递给孩子;而正是在梦中,她才终于把平时不愿吐露的心声表达出来。

    如果不是托梦,可能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她的内心想法。

    如果不是这部电影,可能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天下母亲为孩子做了多大牺牲。

    尽管整部电影都是地狱、鬼神的描写,但本质上是无处不在的对亲情、家庭的刻画,处处透着无疆的大爱和浓厚的人情味,让人看得声泪俱下同时又感到非常治愈。

    天下母亲都像电影中那样,表面上戏份不多,丝毫不起眼,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为她就是低调做事,默默无闻。

    她身体羸弱,却是孩子最稳固的后盾;

    她骨瘦如柴,却是孩子最坚实的壁垒。

    她行将就木,却是孩子最明亮的灯塔,正如灯塔始终帮助迷路的小船照亮前程;

    她病入膏肓,却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正如港湾一直等待漂泊的小船靠岸回家。

    表面上她只是电影里的配角,但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她才是真正的主角;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她才是电影里的“神”。

    “神”不是李德春、解怨脉、江林,也不是判官、大王、阎王,而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为所有母亲都是与孩子一路同行、一生相伴的女神。

     4 ) 地獄無間的惡與罪罰;審判背後的愛與救贖,交織成發人省思的動人之作

    電影對照現世提出的兩種困境:各個當事人的善意因果層層相連,世代的悲劇難以擺脫;放到現代,也正是法的判決,在根本上難以企及的兩個層次。

    近年韓國電影除了資源豐沛,在題材、製作上更逐漸有許多先步亞洲的大膽嘗試。《與神同行》改編自同名漫畫系列的電影,花了六年的時間製作、拍攝,斥資更是超過400億韓元,金容華導演除了在特效上的超高預算、演員的華麗陣容外,實際觀影正片後,更覺得無論結構、象徵、轉折與社會省思都做得相當出眾。而在公開的幕後製作中更可以看到以水、火、鐵、冰、鏡、空氣、沙等自然元素,所呈現的七種地獄樣貌,加上令人歎為觀止的視覺特效,大大滿足大眾對於地獄的想像。 【轉世前的七場審判:地獄宇宙觀】 全片的宇宙觀本源於佛經寫道,人死後要經歷殺人、懶惰、說謊、不義、背叛、暴力、天倫的七道審判,才能再度轉世。身為消防員的金自鴻,因為一次救災的意外於火場殉職,在他死亡的同時,出現了三位地獄使者,要幫助他同行,通過七場審判。 整部片一大高明之處,在於同時形塑「陰間」與現實的距離與親密感。地獄審判的規則簡易分為宣讀罪狀的判官,辯護的地獄使者和宣布判決的大王,遙遙對應了現代法庭檢察官、律師、法官的三角色。同樣巧妙的設計,把地獄的各種器物時空設定在距離現代約莫數十年前,新舊不一,同樣有山車、纜車、舊式電腦交織在壯闊的山河雪地荒漠中,人物的服裝亦古今夾雜,製造出有別於傳統地獄陰溼驚悚的形象,給觀者一種新的,時空不定的紛亂感與玄妙感。另要以畫面去形塑陰間的工作是相當困難的,大量運用亙古不變的、廣闊的自然景觀,將生死邊界染上自然的雄偉、浩大與不可測。同時在後期與人間幾次接壤的橋段,也能連接得無有違和感。 【所謂「貴人」:高貴的死亡】 金自鴻在剛被帶到陰間同時,就被使者扣上了「貴人」的光環。貴人意味著高貴的死亡,說明一名消防員的殉職似乎再懇切不過,但正當三位使者以為可以輕易地度過所有審判同時,越來越多問題,伴隨著對金自鴻生命的疑問一一化成惡鬼浮現。 就劇情的結構來說,這樣的設定是相當工整的、典型的關卡、英雄電影。主角是與眾不同的被選中者,而關卡非常明確(甚至在開影前就已經宣告的),要順利通過七級審判。在每一個地獄審判的連接,片中都用了非常敏捷、緊湊的節奏,並以不同的步調變化減少一層層事件的重複感;而因為身為「貴人」的身份,金自鴻直接被免除了冰凍之刑的不義地獄審判,以及破碎之刑的背叛地獄,對於全片的節奏來說,也是一個相當機敏的選擇:讓其餘的審判擴增在兩小時片長的佔比篇幅,增加其情節的深度與前後粘結伏筆,同時也沒有遺落向七七四十九天審判致敬的形式美。 【冤死鬼現身:弟弟金秀鴻之死】 原先平順的劍樹林橫越,忽然因為冤死鬼的出現,擾亂了陰間萬千惡獸,帶來一場大風暴。同樣驚呆的三位使者,也逐漸對金自鴻單純良善的身世產生了困惑,因為冤死鬼的出現代表死者家人遭遇不測,同時承受了不白之冤。這件事也使得使者之首江林,不得不暫回人間調查,以應付接下來大王的審判。冤死鬼的復仇之怒會使陰陽界大亂,也會讓金自鴻的轉世之路難行。經歷喬裝推敲之後,江林驚訝地發現冤死的,竟是金自鴻尚未退伍的弟弟。 支線的展開,並無可避免地穿梭原本七審判的架構。而展開的金秀鴻的一生其實體現了《與》全片第一個重要的概念:人的善惡是脈絡的,與他人不可分的。另弟弟金秀鴻死於同隊關懷兵元東延的擦槍走火,而元東延因為怯懦的個性,是隊伍上長期被霸凌、貼標籤的弱兵。中尉在趕到意外現場後,卻因為貪婪之心,害怕影響自己的升官之路而選擇湮滅證據,怎知金秀鴻被掩埋的時候並未死透,活活受了一天活埋的凌遲,而變成充滿恨意的冤魂。 【暴力與天倫地獄:家庭的悲劇】 按照使者啟程前的說明,七場審判的順序,是按照罪行由小到大而排列的。隨著貴人金自鴻的審判進入最後兩關,他未知的、最深層的罪行指控也即將被揭露。判官讀出了他在中學的一個夜半,曾經毆打營養不良,嬌弱的弟弟。金自鴻無從辯解。而在德春試圖默讀最後一場天倫審判的內容同時,竟不可置信地發現金自鴻在中學那年,曾意圖殺害瘖啞的母親與弟弟再自殺,於未遂後因罪惡展開了離家十五年,寄錢回家無顏面對家庭的生活。

    陰間審判律法第一條,在生前取得當事人原諒之罪,無罪。金自鴻竟就這麼通過了所有的審判,轉世為人。

    【三位地獄使者在旅程中的定位】 身為三位地獄使者,江林、解怨脈、李德春在角色的設計上,各有各重要的劇情推動位置,以及媒介的溝通功能。李德春具有默讀訴狀的能力,代表著使者的溫柔與堅強。解怨脈明快,對生死有絕對理性的乾脆,而身為使者之首的江林,反而時時受著陽間情感的誘惑,一次一次禁不住陰陽兩界人的情感,去干預生死,甚至執意馴服並復活了原本應該被消滅的冤鬼金秀鴻。而江林跟解怨脈不曾停息過的內部爭執,也正反映對於生死,宇宙觀(理性)與觀眾方(感性)的不停碰撞。在江林一次一次違例,只想幫生死人進行和解、償願的過程中,給予的同時也令觀眾省思,感性的生死觀使在世者增添了什麼?抑或失去了什麼? 【惡的重量:金秀鴻的怨恨風暴】 當自鴻在進行岌岌可危天倫審判的另一邊,金秀鴻的靈魂正看著母親為了自己的冤枉,以隻身走進軍營抗議的畫面。而當親眼見到自私的中尉在羞憤下推倒母親的畫面之後,原先,作為交換條件所放下的復仇怨恨,全在那一刻失控爆發了。電影最美的是詮釋怨恨的具象化。以龐大風暴演繹一個人在盛怒的絕望之下,砸毀一切的本能,摧毀陰陽兩界一切戒律,使所有碎片胡亂碰爛。回顧金秀鴻的一生,只有無盡的苦與恨,生來接受困窘殘缺的家庭,瘖啞的母親,罪惡逃走的哥哥,軍旅作為他實踐法官夢想的基石,卻在幽閉的環境裡因為種種失誤與私利枉送性命。這種一生壓抑奮力,終是功虧一簣的毒怨爆裂開來,成為毀天滅地的力量。而隱喻上,真實世界裡的我們,比起平板的金自鴻,大多數人更像是生在世代悲劇裡,生來就只能面對無數逆變,奮力仍一再被擊潰的金秀鴻。金秀鴻毀天地的怨怒另一方面也像是全片編者對於當代青年的憐憫,在貧富歪斜、集體主義、封建陳規的韓國社會裡,人們一生下來註定是承擔無數惡意的逆襲。 【愛的重量:母親的最終諒解】 天倫地獄的辯護無疑功敗垂成,德春急於阻擋欲使金自鴻陷入無邊流沙的判決宣佈,情急下對閻王吼出:你什麼都不懂。但閻王反駁以無人知曉,最殘酷的真相:當晚母親是清醒,知曉也接受自己將以這樣子死去。這是金自鴻永遠無法抹平的遺憾,對母親的歉意,也使他自願沉降於無底的刑罰。卻是,托夢裡,母親說話了,無邊的愛包覆了這些大惡、小惡,母親早原諒了親生孩子的錯,母親把錯都往自己的殘缺背攬,悲傷獨自收束。 【以陰喻陽,對當代法的省思】 探究全片帶來的旨意,陰間審判被設定為一個純道德的、理想中的一種審判形式。但隨著劇情推展,大王跟判官也各有自己的私慾與怠惰,是相當牴觸的。好的虛構文本,所反映的問題該與真實社會連結,在此轉折,或許這趟地獄之旅,編者意在言外想點出現世法庭判決的種種困境。 對照劇中提出的兩種困境:各個當事人的善意因果層層相連,世代的悲劇難以擺脫;放到現代,也正是法的判決,在根本上難以企及的兩個層次。除了在地獄象徵性使用的「業鏡」,不同舉證所會引起的迥異判決,各種事件因果相連所產生的偵查、審判的困難,以及判得了當下要素,無法透過判決解決一整個社會的困境,這種種,不也正是被一般民眾期待為「理想」的現代司法形式,難以解套的缺陷?而在這種種的缺陷之下,或許一切善惡都會被模糊以及失誤,但唯有原諒,可以彌平一場愛、恨與罪惡拉扯出的裂痕。《摘自:陳詠崴》

    東方文化自古都有地獄之說,據傳中國自從周朝以前就有陰曹地府之說,只是無論在哪一個文化體系底下,都認為掌管陰間的閻羅王能一眼識破亡者功過,予之公正判決。《與神同行》的陰間概念基本上是我們東方人熟知的「因果業報」和「轉世輪迴」理論,但卻結合了現代司法訴訟體系的「檢、辯、審」三大機制,加上陰間世界不但有神話色彩的景像,亦有科技特色的設備融合其中,因此共構成一幅「 現代與傳統交織的奇觀 」,頗帶點後現代的創意風格。 若深入體會《與神同行》的主題,會有罪與罰背後的愛與救贖的強烈感受。以片頭揭示的《佛說壽生經》角度來看,亡者在陰間的審判可視為「因(罪)果(罰)報應」的天地定律。然而,罪有「形式和實質要件」之分,男主角行為上雖有程度不一的「形式要件該當性」,但絕無構成實質要件的具體內涵,所以這就形成了《與神同行》劇情衝突點最大的來源。因為這種「形式與實質」的對立帶出了「公平正義的真正內涵到底為何」的辯證(「動機、手段和目的」之間的價值競合),但人生誰能無過?有過是否等於有罪?有罪是否等於一定違反公義法則?有心之過是否值得獲取原諒?無心之過需不需要兩造之間的互為理解與接納?以上都是《與神同行》大加著墨之處,不但強化了劇情張力,加上法律與情理之間的衝撞火花極強,所以也給予了觀眾有別於「法庭冰冷」和「陰間絕望」的溫暖氛圍。 此外,正反雙方辯論的過程更觸及了「令人動容的真相」,所以每一關「罪與罰」的審判所揭露的事實都是感人的獨立事件(別有隱情的兄弟鬩牆、同袍間的信任與背叛、母子對彼此的犧牲付出),其共同點都是「愛中有悲、因悲犧牲、生命救贖」的特色,最後再統整於「家庭親情」的劇情架構之下,不但產生了極大的情感渲染力,也加強了劇情的厚度。

    「貴人」的死亡最終仍換來了轉世成功,卻如此悲哀,歸因於親情犧牲的愛,劇情設計上,為原本只有是與非的結局做了一個極為淒美的歧出:一個名實不相符的勝利,弟弟與哥哥在夢中與母親和解,但無邊的遺憾仍難填滿,生命已逝。

    《西遊記》現多被視為奇幻巨著,但故事情節實為作者吳承恩對時政的巧妙針砭。而《與神同行》卻有如現代韓國版的《西遊記》。好比劇中判官,一搭一唱,不求事實真相,只見自身仕途。掌管說謊地獄的泰山大王行事魯莽,草率下令以極刑懲治被告。說實在的,陪伴著金自鴻的三位使者,也顯然不是天生樂於助人者,而是深知護送貴人轉世,能為自己爭取到投胎機緣,才會如此奮不顧身。更值得令人玩味的是,解怨脈還曾說道,如果自己要投胎轉世,也得挑個富二代,否則不如留在陰間快活,也呼應了金自鴻死時表明不願投胎的相同感受。顯然,韓國嚴重的階級問題連死人都有共鳴,寧死也不願回去受罪。這也更直白顯示了其故事核心精神絕非怪力亂神,而是諷喻韓國當下時局。 2010 年曾爆發一起韓國第三大集團 SK 集團創始人之姪因為僱傭問題而舉棍暴打油罐車司機十幾下,邊打邊喊價,如「這一棍 300 萬韓元」。在四年後,大韓航空社長之女以乘客身分搭乘自家飛機,只因為空服員在未請示她的情況下提供了她夏威夷果仁,且沒有拆開包裝倒在碟子上,便要求飛機折返,並當場趕出座艙長。連串事件皆引發全國憤慨,使得韓國財閥世襲問題一再被擺上檯面。不只財閥。2016 年,韓國更爆發時任總統朴槿惠的一連醜聞,其親密友人崔順實之女得以走後門進入名校。反觀,像是金自鴻這般為了撫養年邁母親、栽培弟弟當法官不惜燃燒生命的平民百姓,哪怕再辛勤努力,也只能維持生活所需。事實上,金自鴻其實就是一個完人,綜觀全片劇情,發現如此全然良善之人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但編導如此編排的理由,不難理解,無非是想要供多數觀者心理投射,彷彿在提醒大家:你我都是金自鴻。 另有關軍中霸凌問題,在電影裡處理得較為隱晦,但一樣放大了長官為免影響升官,而不惜遮掩罪行的劇情。這段情節同樣也呼應了韓國部隊當中的種種黑幕,依據過往的一項統計,從 2012 年至 2016 年,軍中每四天便會折損一人,六成是自殺,且真相未明。 一如《韓語:택시운전사/택시運轉士;英語:A Taxi Driver,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等多部韓國商業電影,《與神同行》不僅僅是大規模的商業製作,更對社會議題多有指涉。先是引人入勝,接著耐人尋味。至於為何身兼本片編導的金容華要將漫畫原創主角平凡上班族改為消防員孝子,又有暗渡陳倉之意。實際上,金容華是韓國影壇出名的孝子,他年幼時為了籌措母親的住院費,休學在菜市場賣醃鹹魚長達七年之久,直到母親與父親接連過世後,仍要償還家裡債務,還得撫養家中兩個弟弟。他獲獎無數的大學畢業製作《鹹鯖魚》便是在講述當年他持家照顧母親的故事。因此,他在《與神同行》顯然夾帶著了他對母親的思念,情感特為真誠懇切,金自鴻也是金容華自己。 我們活著的人誰也沒有到過彼岸,藉著《與神同行》我們渡過冥河,遊歷了一趟地獄。人生有太多灰色地帶,無純粹的好人或壞人。在善與惡、罪與罰、天堂與地獄間都是人心的顯現,而非客觀的事實。也或許在“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的因果循環法則中,一切都是自由意志的選擇,是個人栽種的結果,與死後獎懲無關。所有的行為在行惡或行善當下,即已決定未來的走向,換而言之,人是自己業力的結果…。本片進一步提醒了每個觀影的人“生命有限,要珍惜當下”,心懷慈悲善待一切,不怕受傷地去愛,還要及時與自己和他人和解。

     5 ) 设定吸引,但无法共情

    按理说这种地狱设定应该很戳中我才对,但完全没有被感动到,太奇怪了。
    所以我认真反省了一下,结论是剧情的逻辑和价值观跟佛教的大背景有差异,也很难让我“共情”。

    比如或自私或浅薄的使者2和使者3,帮贵人转世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中间那些动不动就想撂挑子的幼稚斗气和泄露弟弟变成冤魂的反智,都有点缺乏足够的动机,为了推动情节而制造矛盾。
    比如那两个判官,为什么这么符号化地浅薄地希望被告被判刑?而且判刑没有依据,想5年就5年想50年就50年?是为了说明地狱的判决就是这么随意任性吗?
    比如因为没救到同事内疚而假扮同事写信给他女儿,这种自以为是的欺骗为什么能被原谅,片中的理由不能令我信服。
    比如那个误杀同伴的新兵,把埋尸地点标示出来交给死者的聋哑母亲有什么用?母亲不报警而去只身闯军营这种情节,我也是挺佩服导演编剧为了煽情和推动情节而不顾逻辑的。
    比如弟弟最后对新兵说的那句话,在我看来毫无作用,编剧你确定这样就能拯救一个人想杀死自己的负罪感?
    比如使者队长的武器到底能不能缚住冤魂,使者和冤魂的战斗力到底如何判定,导演除了特效之外没有任何说明,让人摸不着头脑。
    比如杀人未遂的罪名,就因为母亲原谅了就在地狱免于处罚?这个设定跟佛教或传统价值观完全不一样啊喂。我还以为会有什么反转,结果这个审判这样就结束了。

    最重要的是,主角的性格特质很矛盾,行事动机很令人费解。
    因为母亲生病家里没钱就想杀了母亲和弟弟然后自杀,被弟弟发现就对弟弟拳打脚踢往死里打,然后丢下昏迷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离家出走(就算寄回钱他们该怎么生活啊喂)。
    这些外归因、愤怒指向内部、暴力倾向、容易习得性无助的特质,都是深层次的人格特质,很难改变。
    而片中到了后15年,主角一转眼就超级大变身:超越极限地勤奋努力、为了救人(和猫)不顾自身安危(这个情节最不合逻辑,为了赚钱或赎罪都不能解释)、被地狱判为正义贵人。
    不是说转变不可能,但这种转变并不是一个离家出走和负罪感就能解释得通的,人物最基本的行事动机都不成立,让观众如何共情。

    或者这就是有文化差异?
    最后,对佛教有一定了解的应该都不会喜欢这电影。
    唯一有兴趣的是使者队长那条线,相对完整,可以成立,希望第二部不要崩坏。

     6 ) [与神同行]中的地狱啊,是个杂糅品

    火是不灭的,审判也是不止的。

    “[与神同行],看哭了吗?”

    听说,这是前段时间韩国人之间,最潮的一句见面问候语

    上映16天,即突破千万观影人次(要知道,韩国总人口也只有5千多万);票房居于韩国影史第二

    呵,难怪。

    ©[与神同行]海报

    佛教文化里有18重地狱说,[与神同行]取其七,说这个凡人死后啊,都要经过7重地狱的每场审判。

    审判全部通过者,才能投胎转世,否则,将会落入地狱之中受苦。

    于是,围绕着老好人消防员死后的地狱审判,以及为他做辩护的3位地狱使者们发生的故事。

    就成了影片的内容。

    ©[与神同行]中,懒惰狱中的惩罚场景

    杀人、懒惰、欺骗、不义、背叛、暴力与天伦,7场地狱审判的设定,既散发着浓浓的漫画中二感

    又杂糅了东方佛教地狱观,和西方基督教里的七宗罪教义。

    算得上,是一个以“地狱”概念为核心的有趣世界观设定了。

    01.

    地獄,民間文化裏的受刑地

    要说,[与神同行]虽然虚构了个7重地狱的死后世界,不过,对我们可一点都不新鲜。

    毕竟,“18层地狱”的古老传说,可是从乡间笑谈到影视剧的化用,哪儿都常见得很。

    这当然要拜一部“民间奇书”《玉历宝钞》所赐。

    传说中,《玉历宝钞》是宋朝一名法号“淡痴”的修行者在游历地府后,从地府带出的小册子。

    ©《玉历宝钞》封面

    其实呢,这本小册子大概成书于清雍正时期,是一本杂糅了各方民间传说的“劝善书”。

    假托古人名义写作,实际上与佛法并无关系

    虽然,是假;但,它流传广啊。

    于是,直到现在,坊间所传的、关于“18层地狱”的种种景观,大部分都来自这本《玉历宝钞》。

    《玉历宝钞》完成了一个佛法没做到的事,将地狱制度化。

    它在里面详细介绍了十殿阎罗的组织和形式流程,以及对生前各种罪行的处罚方法。

    ©《玉历宝钞》中的地狱场景

    其插图本还有堪称cult大片的、对各种酷刑的精彩摹画。

    至于逻辑嘛,就是简单粗暴的“做什么坏事,受什么惩罚。”

    比如,杀生的让他上刀山地狱,抢劫的让他下油锅地狱,造谣的让他去蒸笼地狱...等等,诸如此类。

    至此,“地狱”一词在民间文化里,就成为死后受刑地的代名词。

    这也几乎成为了我们文化里(几乎是整个亚洲文化)的一种基本观念

    韩国人拍漫改[与神同行]关于地狱的设定里,骨子里仍是这一套。

    生前杀人者堕入杀人狱,施暴者堕入暴力狱,不孝者堕入天伦狱...

    ©[与神同行]中的地狱一景

    只有道德完美主义者,才能获得投胎转世的机会。

    所以说,其实[与神同行]内在宣扬的价值观,是非常保守稳固的那一套,落脚点是最东方式的孝义

    往前回溯近60年。

    1960年,日式恐怖片先驱中川信夫曾拍过一部[地狱],讲的虽然也是因果报应、循环往复的那一套。

    ©[地狱]海报

    但中川信夫明显高明得多。

    一场宴会上,集体中毒而亡,堕入地狱之中,后半场的地狱景观,各人要面对各自的罪与罚。

    有人复仇谋杀、有人肇事逃逸、有人利欲熏心...但导演直指的,是60年代日本战后人的异化。

    ©[地狱]一景

    地狱里刺眼的血红、沸腾的油锅、倒悬的尸体,将东方文化里对地狱场景的想象悉数还原。

    那一番充满了异色美感和诡谲狂乱地狱图景,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02.

    從陰間到地獄,地獄概念的演變

    民间文化里说“阴间”和“地狱”,大概是等同用的。其实,两个词不仅有着微妙的差异。

    甚至,在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之前,我们是压根没有“地狱”概念的

    在此之前,人死后的世界,有“黄泉”、“幽冥”、“幽都”之说。

    《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里有著名的典故“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而楚辞《招魂》中说:“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甚或直接用道家的概念“阴间”。

    ©那时候,传说中管理死生的是“泰山府君”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的大规模传入,天界地狱、六道轮回等概念也随同佛教,一起进入了我们文化。

    地狱,梵语是niraya,音译是“泥犁”或“泥犁耶”,本意是“无有”,是指没有喜乐的地方。

    其实,在佛教概念里,地狱并非是人死后的唯一归宿。

    地狱道,只是众生轮回生死的六道之一

    六道分为三善道:天、人、和阿修罗,和三恶道:畜生、饿鬼和地狱。

    ©六道轮回图

    具体轮转到哪一道,就看个人的修行造业了。

    而民间文化里的“18层地狱”,基本是脱胎于佛教的四大地狱说

    具体分为八大热地狱、八大寒地狱、近边地狱及孤独地狱四大类别。

    ©用了这个设定的,如《鬼灯的冷彻》中,八热地狱之一

    除孤独地狱外,其他地狱均为众生之集体共同业力所创造的,而造作最重恶业者,将会投生于地狱道中。

    佛教里的地狱道,经过《玉历宝钞》等民间劝善书的通俗化和重新演绎——

    而有了人死后受刑地的“地狱”概念。

    但佛教里的地狱道,如果要和民间文化里所说的“地狱”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它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受刑观念。

    ©地狱道仍然是有寿命的人

    佛法讲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和简单粗暴的“因恶受罚、因善庇佑”观念并不是一码事。

    而我们民间文化里,将地狱赋予了更多受刑惩戒的观念,始终是出于一种教化目的。

    03.

    受刑,將審判帶入地獄

    《玉历宝钞》里的地狱,是官层分明,审、判与受刑合一之地

    搬演的是法家刑名法术的那一套。

    而在[与神同行]里,地狱里的审判,不仅仅学了基督教的七宗罪,还有了西方审判制度里的原、被告

    ©[与神同行]里审判场景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些已经与最初佛教里的地狱道相去甚远了

    毕竟佛教里,是没有审判一说的。

    古代法家讲求重刑,轻罪重刑、严刑酷罚。

    基本上也成为了民间文化里地狱重刑主义的重要来源。

    而在基督教里,始终更为强调的,是神的审判

    最著名的,《启示录》里详细描绘了“末日审判”的景象,凡信仰者上天堂,不被救赎者丢入火湖中。

    要知道,基督教里的地狱,就是一片火海的景观

    ©比如[康斯坦丁]里,地狱的火海景象

    火是不灭的,审判也是不止的。

    所以,地狱是一个杂糅品

    不论是[与神同行]中,取东西方文化进行的杂糅,还是我们朴素观念里所熟知的「地狱」——

    它脱胎于佛教,又在时光与变迁中,换了另一个模样。

    -

    作者/卷卷毛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7 ) 值得一看(对电影涉及到的地狱世界观做了相关的了解)

    先说下这个电影的特效真的很不错,我真的没有看出来任何五毛的感觉,毕竟投资600亿韩元(人民币三亿多),能是像《爵迹》那样的感人画风吗? 再说豪华的演员阵容:首先是河正宇,第一次看他的电影是《恐怖直播》,瞬间被他的演技和颜值征服,他不是那种小鲜肉般水嫩可爱的诱人,而是成熟男性以及演技炸裂的那种诱人。后来又看过他的《黄海》《追击者》《隧道》,不得不说,河正宇对小人物的驾驭无懈可击。这次《与神同行》饰演正义的使者江林,果然又没让我失望——犀利的表情与哭技让人赞不绝口;其次是车太贤,一直喜欢看他的喜剧片如《我的野蛮女友》《极速绯闻》《开心家族》等不仅中国观众熟知并且不断翻拍过的作品。而这次一反常态,不再饰演傻憨的中年大叔,而是一个心中只有忏悔为家人呕心沥血的悲剧人物,高超的演技不禁让人一次次流泪;金香起,童星出身,之前没有看过她的作品,长的极像《小时代》中的唐宛如(谢依霖),笑起来的神情以及发型等等,当然金香起的演技是更胜一筹(饰演月值使者李德春),也更可爱,算是电影的一大看点;朱智勋,在《奸臣》中有过出色的表现,拿掉胡子后明显年轻帅气了许多,饰演的角色日值使者解怨脉也在电影中占有重要地位;李政宰,也是比较受中国人欢迎的韩星,在电影饰演阴间大佬阎王,虽然是乞丐般的造型出场但仍然掩盖不了他的魅力;吴达洙,韩国黄金配角,不用多说;芮秀贞,饰演两兄弟的母亲,整个电影只有一句台词,但是用表情及动作征服了所有人。其他还能看见诸如金海淑、张光、马东锡、李璟荣、金秀安等眼熟明星客串。当然演技最差的还要数饰演一等兵的小伙,夸张做作得演技让我觉得像杨洋附体(那点在舞厅喝酒跳舞让我想起《左耳》中相似的场景)。饰演金秀鸿的金东旭演技也可圈可点。

    卡司阵容

    再说说电影涉及到的地狱七重审判。说到七重地狱,人们可能容易想到西方圣经的七宗罪,但是七宗罪的罪行分别是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暴食、淫欲,美国甚至还拍过相关的惊悚犯罪电影《七宗罪》。而《与神同行》中涉及到的七层地狱分别是杀人、懒惰、欺骗、不义、背叛、暴力、天伦,这其实是改编自中国民间神话“十八层地狱”(拔舌地狱、剪刀地狱、铁树地狱、孽镜地狱、蒸笼地狱、铜柱地狱、刀山地狱、冰山地狱、油锅地狱、牛坑地狱、春臼地狱、血池地狱、枉死地狱、磔形地狱、火山地狱、石墨地狱、刀锯地狱),只不过由于剧情需要从中抽出七层并经过相应修改,也并不是完全相同,如铁树地狱在电影中只是作为上一个地狱到下一个地狱的过渡带,且每一层地狱涉及到的罪行比较单一,只涉及某项(如电影中的杀人地狱只审判是否杀人)。当然,从阎王、判官、天伦地狱(审判是否对父母孝敬)等元素可以看出浓浓的中国民间传说和传统文化,而七重审判又借鉴了西方的“七宗罪”(电影为水、火、铁、冰、镜、空气、沙七种元素),所以也可以这部电影是中西结合。关于地狱和七宗罪具体可以参考//baike.baidu.com/item/%E5%8D%81%E5%85%AB%E5%B1%82%E5%9C%B0%E7%8B%B1/163607?fr=aladdin //www.zhihu.com/question/22448556 //baike.baidu.com/item/%E4%B8%83%E5%AE%97%E7%BD%AA/29700

    再说剧情,在某种程度上有些过度煽情,这也是韩国电影的老套路。也有几处细节上的问题(或者说是坑):三个使者负责一个死人的审判,那么每天这么多人死掉,那使者岂不是死者的三倍比死人还多;使者生前也是人,那他们如何成为了使者,并且为什么会没有之前的记忆,为何河正宇饰演的江林使者又会记得;在这一层关押数十年的死者出狱后是否会继续进入下层地狱的审判,如果死在地狱中又会怎么样(看样子不会死,只会不断地体验痛苦);审判如此难通过,那每天这么多人出生又如何解释;阎罗王为何要考研江林使者,和江林使者又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下部应该会解释)。最后马东锡饰演家神的彩蛋应该又预示下一部一种新的阴间职业(?)的登场。 为了更好的理解电影,我甚至去看了漫画原著(韩国漫画家周浩旻所绘,画风简朴,但在韩国极受欢迎),发现基本和电影不同,比如三位使者只负责护送死者灵魂去往地狱,到达地狱后又去前往其他死者的死亡地点“勾魂”,而死者灵魂要在地狱中由分配的相应律师(根据生前所为,行善越多律师越强)为其辩护,通过七重审判,转世投胎。在阴间的“现代化”方面,漫画中展现的更多(如通往阴间的交通工具为地铁,电影中则为时空洞),随处可见的小贩、律师事务所、汽车、ETC专用通道、电脑、宾馆、游轮、拖拉机等现代元素层出不穷,而电影也只有刷卡通道、电子仪器、缆车等几处现代化元素展现,总体更偏向传说中的地狱;甚至主人公的身份也不同(电影中是无私奉献的消防员,漫画中只是一个普通善良、死于过度应酬饮酒的企业职工);并且漫画喜剧元素较多,电影更偏煽情;漫画讽刺性更强,电影相对比较少(敷衍的判官、为自己私欲的使者们和朴中尉、不明事理便下达判决的大王等等比较明显的几处);再然后就是漫画中需通过审判的地狱顺序一定,并且更忠于民间传说中的十八层地狱(漫画中七层地狱为刀山地狱、䦆汤地狱、寒冰地狱、剑树地狱、拔舌地狱、毒舌地狱、刀锯地狱)。最后,漫画中也提到了地狱十王,如果在49天内没有通过七位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的审判,那么接下来还要花三年时间去与剩下三位王(平等王、都市王、转轮王)进行周旋,但电影中似乎并没有提到剩下的三个王。当然阎罗王依然是十王之首(也是第一个到达阴间的人),但真正掌管阴间的是皇帝的大儿子大别王(弟弟小别王统领阳间)。详细的对比可参照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80106205401609.html

    漫画版《与神同行》

    总之,这绝对算得上一部有诚意值得一看的电影。期待第二部。

     短评

    韩国人怎么老这样,鬼怪是搞一个能毁天灭地的神出来跟18岁少女谈恋爱,这部又是用地球爆炸级的特效来讲三口之家温情小故事……

    4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阴阳两界如此之大的场景设定,加上如此闪亮的卡司团队,却依然没有逃出韩影套路式催泪的窠臼。但是,在最终母子梦中相见这样的戏码的轰炸下,我还是没出息的忽略了它所有的缺点,自己终究还是哭成SB...也许,这就是韩国电影吧,无论规模多大,始终不会远离“人情味”这个主题。

    7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杀人、懒惰、欺骗、不义、背判、暴力、天伦,通过这七次审判宣告无罪的亡者,可以转世。哈,按照这要求... 那些口念阿弥陀佛的盆友们可以断了转世的念头了

    11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剧情碎了一地啊,导演完全推不动这个设定,地狱线刚开始还挺新鲜,后面就太无聊了,好几处说略过就略过了,跟闹着玩似的。现实这条线就更傻缺了,这妈投胎之前肯定没想到地狱生活更美好,死受罪总比活受罪强啊!总之很难看,完全无法入戏。

    13分钟前
    • 羚羊的灵魂
    • 还行

    不是说好的死了就可以解脱了吗

    18分钟前
    • z
    • 还行

    9.3/10 整片的人物刻画问题和Bug有,开场的审判也易黑人问号;但整片渐入佳境,最终铸就年度电影。超优质节奏感加刺激的动作场面完全入戏,再加上完美揉入的本土特色,感动与眼福并享,成功盖掉缺点。在完美结局的情况下,再用转折与彩蛋将对第二部的期待值拉到最高,国内同类型又被甩了。

    21分钟前
    • Seok97
    • 力荐

    两星半。这片要是国产铁定会被骂到渣也不剩吧,什么牛鬼蛇神、都市打斗、堆积特效之类的,再时不时冒出几句冷笑话(尤其前半段),根本就是国产烂片标配嘛,唯一值得一提的只有亲情这个万金油,不过也实在太滥用了。

    24分钟前
    • 柯里昂
    • 较差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世间留不住,独有情不死。

    28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每一審都讓人有很深的省思尤其是最後一段希望我們都能把握人生的每一刻不要讓死後留下遺憾和悔恨

    30分钟前
    • baochen
    • 推荐

    把子洪和兵长设定成兄弟,放大亲情算是改编的亮点。虽然遗憾没有了律师,但使者戏份多了也是件好事。韩国少见的大制作奇幻电影,算是个里程碑了。

    34分钟前
    • 暖晴
    • 力荐

    结尾太催泪了,所以原谅之前的狗血和各种任性设定吧

    3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这个人已经死了,为什么还是一副想死的表情?天伦之情的煽情大招,强烈奏效(包括对我本人),但本质上,对这一家三口人,真的太残酷了。消防员与士兵的角色,是现实中,束缚在体制与救人的囚困之中,于是乎,活得不像自己了,也找不到自己。电影是另一个世界的使者,真的。

    4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原本以为会是俗套的歌功颂德消防员的剧情,结果却是探讨人性本善与恶,愤怒与绝望。最后妈妈原来什么都知道将剧情推向了最高潮,电影院啜泣声一片。坏人也没有得到严惩,但是妈妈失去了两个儿子,空留一个电饭煲又有什么用呢,真的是残忍至极。

    42分钟前
    • 我亦鬼也
    • 力荐

    其實應該算是很誠意了,快兩個半小時的片長裡面塞了很足的特效、動作、情節、人物、場景、世界觀,然後還能穩妥妥的把故事交代清楚,尤其冤死鬼一段的動作戲,華麗與節奏感超英趕美了。但是男主角的表現實在乏味,他的個性基本是缺失的,所以當謎底揭開時,他的表現反而沒有弟弟來得說服人。

    47分钟前
    • 化學超爛男子
    • 还行

    左边右边的观众,都泪流成河。我在流泪的间隙里,望着光速飞行的河正宇满眼星星。

    52分钟前
    • 嘉凉
    • 力荐

    用韩国影史最贵的成本和最多的特效来安利最东方的亲情,冲着里面的孝道我给四星,至于七重审判、原告被告这些不伦不类cos西方的玩意儿就算了吧。车太贤rio惨,戏份快被河正宇和金东旭抢光了。都暻秀的角色我好像get到了...基情!?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天下母亲都像电影中那样,戏份不多,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为她就是低调做事,默默无闻。身体羸弱,却是孩子最坚韧的后盾;骨瘦如柴,却是孩子最坚实的壁垒。表面上母亲只是电影里的配角,但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她才是真正的主角,她才是电影里的“神”。因为所有母亲都是与孩子一路同行、一生相伴的女神。

    1小时前
    • 朝暮雪
    • 推荐

    只想看穿禁欲系阴间制服的河正宇与雷点萌点齐飞的阎王李政宰的故事线!!!

    1小时前
    • 妙脆吱吱
    • 还行

    比影片本身更需要深究的,是它作为韩国影史票房第二背后的国民心态。

    1小时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真好!有笑有泪有思考。人们自古就对after life有着各种想象,此生未尽的心愿想要在来世实现。地狱的审判,善恶的界限。。。在这部电影里将死后的世界描绘得既严酷又温情。河正宇一如既往的有型,朱智勋长腿逆天搞笑呆萌。特效和表演都非常棒,真正值得高票房的好作品,希望能顺利过审啊!

    1小时前
    • 拉赫玛尼诺妇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