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韩国剧 非常律师禹英禑

    非常律师禹英禑

    评分:
    0.0很差

    分类:韩国剧韩国2022

    主演:朴恩斌,姜泰伍,姜其永,全裴修,白智媛,陈庆,朱贤英,河允庆,朱仲赫,林成宰 

    导演:刘仁值 

    猜你喜欢

     剧照

    非常律师禹英禑 剧照 NO.1非常律师禹英禑 剧照 NO.2非常律师禹英禑 剧照 NO.3非常律师禹英禑 剧照 NO.4非常律师禹英禑 剧照 NO.5非常律师禹英禑 剧照 NO.6非常律师禹英禑 剧照 NO.16非常律师禹英禑 剧照 NO.17非常律师禹英禑 剧照 NO.18非常律师禹英禑 剧照 NO.19非常律师禹英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作为顶级律所的新人和女性自闭症患者,才华横溢的律师禹英禑应对着法庭内外的各种挑战。

     长篇影评

     1 ) 独特又温暖的鲸鱼女孩,像深海一样清凉的夏日必看剧(更新:轻描淡写却力挽狂澜?大结局成功的3点关键)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在ENA和Netflix播出的新剧《奇怪的律师禹英禑》(又译《非常律师禹英禑》),以单元剧的形式,讲述了患有亚斯伯格综合征的天才新人律师禹英禑,在大型律所中以特别的视角处理案件的温暖故事。

    亚斯伯格综合征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具有与自闭症同样的社交障碍,表现为局限的兴趣、重复且刻板的活动方式。《Move to Heaven:我是遗物整理师》中的韩可鲁便是这类人设。

    本剧不仅画风清新脱俗、温暖可爱,导演在第一集用极短的篇幅清晰地塑造主角形象与性格、确定人物关系,非常会抓重点叙事,让观众快速投入到剧情中。

    开篇便交代禹英禑最喜欢的鲸鱼,她的房间里布满了鲸鱼元素,各种鲸鱼摆件充满童趣,从手部特写等肢体语言开始,引起观众对主角的好奇。

    第一天上班路,因为拥挤的地铁而感到不安的禹英禑,听着鲸鱼的声音恢复宁静,巨物一般的鲸鱼漂浮在列车上空,这一充满想象力的画面,让我联想到日本插画师物久保的《温暖的怪兽》

    这一幕不仅向观众展现了禹英禑的独特又奇幻的内心世界,同时表现她此刻心理上获得的巨大安定感

    禹英禑的上司一开始并不相信她能胜任律师工作,但在发现了她的能力后,会及时给予认可夸奖,虚心反省自己并为不妥当的措辞道歉。一个善良、有人情味的上司形象就立住了。

    男主俊浩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从一开始就以平等无差别的态度对待禹英禑。

    当爸爸和崔秀妍都提醒禹英禑上班时不要说什么话,不能怎么怎么样,尤其不能谈鲸鱼话题,因为那样会显得很奇怪。

    禹英禑不会过旋转门,一般人可能视而不见,或是像崔秀研一样,良心过不去而出手相助:“你不会走旁边的门吗?”

    旋转门在这里是一个象征。

    但俊浩会想办法鼓励禹英禑克服问题,耐心地陪着她找节奏,暖男人设真的加分。

    把过旋转门形容成跳华尔兹,导演擅用特写镜头、倾斜镜头以及柔焦,配合轻快的背景音乐,来渲染这一特别的浪漫场面,原本再平凡不过的旋转门变成了梦幻的圆舞曲!

    不得不夸赞韩剧的浪漫戏永远能玩出新花样~

    而且,俊浩愿意和禹英禑聊鲸鱼话题,即使旁人会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们,他也始终没有打断她的话,还会给予反应。

    比起让禹英禑去适应外界的目光,并用大众的思维去规范她,像俊浩一样接受她原原本本的样子,承认她是特别的,这样的人也很难得遇到。

    人们总是因为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和偏颇的评价而小心翼翼的活着,但活着活着也会认知到这世界上有各种独特的存在,比如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在你眼中一定是世上最独特的,为什么禹英禑不能成为某个人眼中独特而美丽的存在呢?

    看着禹英禑和她周边的人物而思考这些问题时,似乎也是让自己放下偏见、跳脱出固有思维模式的契机!

    第二集借着调查案子,看到禹英禑穿上婚纱的样子,任谁看了都会被迷住吧?

    虽然现在禹英禑除了鲸鱼其他都没兴趣,但其实随着一集一个案子的进展,也是不知道怎么辨识情感的禹英禑慢慢体验各种情感的过程。

    不会察言观色、不会辨别情感的禹英禑,反而能透过现象,直抵他人的内心本质,关心其他律师都忽略的感性部分。

    第一集的案子算是入门级,比较简单,在其他律师眼中是安静坐着都能判缓刑的案子,而禹英禑关注的是无收入的被告老人无法继承配偶财产的危机。

    作为律师不只考虑当下审判的胜败,有长远的眼光看到后续的影响,才是真正的让委托人利益最大化。

    查案过程中,鲸鱼脑筋急转弯的比喻,还有灵感乍现的时候鲸鱼出水的蒙太奇手法,为原本严肃的律政题材增添了新奇的可爱趣味,这是不同于其他律政剧的地方。

    禹英禑在第一个案子中体验愧疚、感激,也看到了一些爱的模样:怕吵醒对方而轻轻拉窗帘的体贴。

    当案子胜诉,俊浩兴奋地进来告诉她这个好消息,一个小细节是禹英禑没能显露出喜悦的表情,只是很冷静地对他道谢,这里俊浩的表情稍微有点小失落。

    这是因为她不太会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家里需要依靠爸爸做的“表情包”。

    当被告老人拥抱她时,特写僵硬绷直的手指表达不知所措的内心,禹英禑不知道怎么拥抱别人,怎么回应别人的感情,但她的手指有些犹豫地“着陆”在对方背上、轻轻触碰,开始小心翼翼地模仿对方的动作,朴恩斌演员细腻的肢体语言表演十分有层次感。

    这是禹英禑体验情感、学习表达情感的第一步。

    第二集的案子稍复杂一点,比第一个案子可看性高——婚礼上新娘的婚纱不慎滑落走光,新娘爸爸对酒店提起诉讼,要求索赔10亿韩元。

    律师们从精神损失赔偿到土地赠予赔偿的思路转换过程,再到新娘实现真正的独立,选择撤回诉讼、公开出柜的结局,也算是一波三折了。

    浓缩在一集的篇幅,又能讲清楚故事,也做到节奏适当、详略得当,可以让人轻松观看。

    第二集就收视率翻倍,创下ENA台历史最高收视,真不是闹着玩儿的~

    禹英禑也由第二个案子对“独立”有了新的认识。

    因为是独立的大人,所以不需要爸爸牵着,但是希望爸爸结婚,所以要把捧花送给他,英禑真是可爱的小天使~

    这段也能看出,禹英禑的独特思考是不受这个社会固有思维限制的,因此她可以自己诠释,并赋予事物新的意义!光是看着也觉得治愈~

    个人强烈推荐这部新剧,在闷热的夏天带来深海鲸鱼一般宁静和清凉的《奇怪的律师禹英雨》~

    ——————————————————

    ——————————————————

    更新: 自闭症浪漫化?三部鲸鱼纪录片,拒绝鲸豚表演!

    部分观众看过前2集,认为这部剧有把自闭症浪漫化,甚至“美化”的倾向,并提醒旁人现实中的多数自闭症人士并不像禹英禑一样高功能,更多是无法自理甚至更严重的情况。

    第3集的案例就光速打脸!

    这集的委托人是一个喜欢企鹅朋秀(Pengsoo是韩国教育电台EBS推出的卡通角色,Pororo的后辈~)的重度自闭症男孩,精神年龄大约在6-10岁之间,无法像禹英禑一样生活自理,无法正常沟通,时刻需要家人照看。

    他就是部分观众所说的“现实大多数”自闭症患者,比《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中的哥哥病情还要严重许多,甚至表现出暴力行为

    某一天被归家的父母亲眼目睹他正在殴打亲哥哥,而不幸身亡的哥哥是名校医学生,引起了热议,有网友留言“医学生死了,留下自闭儿”获赞299个。

    网友们对自闭症人士的歧视言论,同样刺痛着禹英禑。

    大众对自闭症人士带有偏见、歧视的刻板印象,自然也不会去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在没人给发工资的前提下,谁会去主动学习、了解一件自己本身不关心,甚至厌恶的事呢?

    剧中并没有忽略这一点,虽然郑明锡律师是个善良友爱的好上司,一开始他也对自闭症人士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去问老板“履历第二页”,随后经过案子,他认可了禹英禑作为律师的能力并及时反省自己。

    第3集,郑明锡律师指定禹英禑接手自闭症患者案件时,说了这样的话。

    这一句台词体现出2点内容,第一,作为大律师,就算没接手过自闭症委托人,可连自闭症正式名称都不知道?

    因为在接触禹英禑之前,他也和别人一样在乎那“履历第二页”,对自闭症知识无关心。

    第二,因为不了解其中的差别,单纯地认为自闭症和自闭症之间应该好沟通一些?

    但禹英禑也没遇过,只能回家向老爸取经,就有了下面这一段唱歌环节,喜剧效果拉满。

    表面上,唱歌的沟通方式失败了,他们没能获得在法庭上有用的证言。但确实打开了企鹅男孩的心门。

    某天,他独自一人搭出租车来找禹英禑他们,说要唱歌。有个可爱的小细节,这次他换了帽子,帽子上写着“朋嗨”(Peng-Ha,펭하),这是企鹅男孩在和他的鲸鱼朋友打招呼呢~

    道具组满分认证!

    对自闭症的思考,台词真的非常发人深省!

    如果看了这集,还能觉得是电视剧浪漫化、甚至“美化”自闭症吗?

    我并非否定现实的严峻,反而是这种“区别”的言论,正在否定这部剧为社会带来的积极意义——

    放下对自闭症的刻板印象,从自闭症正式名称开始、从“禹英雨”这个人开始,了解自闭症相关知识把,对世界上“非常”的存在,少一点异样眼光,多一些同理心。

    可我从那些“浪漫化、美化”评论中看到的潜台词是——电视剧是电视剧,现实中自闭症人士可怕多了,给家庭带来多少痛苦,别把他们想得都这么可爱······所以即使看了剧觉得禹英禑很可爱,也别把她和现实中自闭症人士混为一谈?

    试问这不是来自潜意识根深蒂固的差别化吗?这样怎么可能消除刻板印象呢?

    作为大众艺术的电视剧,自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观众的想法,这部剧处理自闭症题材时所做的是第一步,通过有趣的故事和人设,介绍给观众认识这个特别的群体,让观众产生兴趣和关心。

    就像禹英禑说鲸鱼,如果听了她说的让你对鲸鱼有兴趣,应该会自己去查鲸鱼纪录片之类的?即出于自发地主动学习、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那么你一定能更进一步发现,鲸鱼表演是如何危害它们的生命,而各个国家对鲸鱼表演的态度和处理机制是什么?存在什么漏洞和缺陷?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社会为何缺乏对自闭症的客观且深度的正确认知、缺乏相应的福利机制和充足的社会资源协助?难道不是卡在“第一步”有刻板印象、与我无关、漠不关心吗?

    回到剧情,经过禹英禑和俊浩的亲身试验,发现医学生哥哥试图上吊自缢,被自闭症弟弟目睹,弟弟着急救人导致哥哥背部着地多处骨折,并非是想杀人,而是要救人。

    这个案子用更贴近现实大多数的自闭症患者形象,再次强调不要对他们有刻板印象!

    同时,自杀的医学生与救人的自闭儿,除了戏剧化的冲突性,也尖锐地直指社会目光最势利的一面,生命的价值真的能这样分出高低吗?

    顺便一提,这里的小细节,禹英禑每次进门前有数数的习惯手势嘛,后面的俊浩也举着手跟着数起来,超可爱~

    这就是对喜欢的人的镜像动作(Mirror Effect)吗?心理学上无意识的小动作模仿是喜欢对方的表现。

    还有两人找证据,也像是在跳华尔兹,呼应了第一集旋转门动作,这里禹英禑还翘起小脚,“舞步”有几分优美~

    第4集,更是通过禹英禑被校园霸凌的回忆,展现了禹英雨因为自闭症而遭遇的不公待遇。

    即使她是第一名,还是被同学叫做“低能儿”,只有班上最反叛的孩子和她站在一边儿——到底谁是正常人,谁又是“非常”呢?

    尤其看到在食堂被欺负的情景,才知道她后来只吃紫菜包饭的一部分原因是“安全感”,直到进了律师事务所都还每天自己带便当···

    不公待遇不仅仅发生在学校,即使是法学院第一名、考试将近满分,也没有律所要雇她,待业半年多。

    而且她也很难在爸爸的餐厅工作,因为会跟客人讲鲸鱼话题······

    这次被录用,明显和老板是禹爸的后辈有关,看她下雨的晚上特意找来店里,感觉过去和他们一家有渊源。如果不是这样,一轮被刷掉的禹英禑,可能很难步入法律界了。

    在法庭上也遭到检察官针对,这里的倾斜镜头代表禹英禑内心惊慌失措的状态。

    虽然画风清新可爱,内容却不止于“童话”,案件比起前两集更加复杂,传达的观点也越来越广!

    比如第4集看日落时,禹英禑又对俊浩说起最爱的鲸鱼,谈到了鲸豚表演的议题。

    关于鲸鱼,我简单推荐3部纪录片:

    1、《鲸鱼的秘密》(2021),詹姆斯·卡梅隆担任制作人,西格尼·韦弗担任旁白,豆瓣9.4分。

    主要是介绍鲸鱼的生活环境、习性、如何捕食之类,画风很治愈,剧中禹英禑灵光一现时的鲸鱼出水镜头,有一些就出自这个纪录片。

    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国家地理的人潜水拍摄虎鲸,一头虎鲸叼着鳐鱼游过来,邀请人类“共进晚餐”,看了一会儿才把鳐鱼重新叼走,似乎在说:“你要是不吃,我就拿走啦~”

    2、《黑鲸》(2013),以2010年美国弗洛里达海洋世界发生的惨剧为切入点,资深训鲸员道恩·布兰切被一只名为提里库姆的虎鲸拖入水池杀死······

    不止一次,虎鲸提里库姆一共杀死了3个人。

    还有类似的多桩惨剧发生在海洋馆理,为什么虎鲸会杀死人类?

    为什么这些虎鲸的杀戮行为只存在于海洋馆,野外攻击人类的案例却连一例都没有?

    本该生活在海洋中的虎鲸,被囚禁在小小的一方水池,被迫表演供人类取乐、盈利······

    虎鲸悲剧的事件之下,透出人类贪婪狂妄的本性。

    3、《Long Gone Wild》(2019),一部超级小众的纪录片,内容和《黑鲸》类似,都是讲人类(海洋馆)对鲸鱼的残害,不同的是,这一部其中有提到我国这方面现状,值得关注。

    纪录片中出现了一个5岁的小女孩,她坐的充气小船绑在背鳍上拉着走,这是在中国鲸鱼表演的一部分。事实上,这非常危险!

    我国很多海洋馆至今还有鲸豚表演,如果去某点评上搜搜,几天前还有晒表演现场的图片,以及留下“表演很精彩”的评论······

    纪录片中有这样一句话——“鲸豚表演是告诉孩子们,践踏自然是没问题的。”

    光在这里说“拒绝鲸豚表演”、“拒绝动物表演”显得有些无力,也无法阻止众多家长带小孩去海洋馆看表演······

    但我还是想说,如果因为《禹英禑》,对鲸鱼稍稍有点感兴趣而去看看这些纪录片的话,我们可爱的“鲸鱼女孩”应该会非常非常开心的,就像这样~

    ——————————————————

    ——————————————————

    更新: 《奇怪的律师禹英禑》5-6集揭律师伦理困境,李俊浩喜欢禹英禑的原因?

    以童话治愈系风格启航的“小鲸鱼”,随着案件难度逐集递增,编剧并未让禹英禑乘胜追击,而是“转舵”向现实场景落地。

    借由“冒失鲁莽禹英禑”和“权谋诡计权敏宇”的对峙,不仅揭开律师的职业伦理困境一角,也能看到天才禹英禑作为新进律师的不足,令某些批评者的“神化”之说不攻自破。

    5、6集的案子有一个共性,从整体裁判结果来,委托人都获得了利益最大化——梨花成功垄断市场,脱北者获缓刑,但是从禹英禑的角度,这两个案子都“输”得很彻底!

    尤其是第5集,一整集都没有出现鲸鱼,没有灵光一现,只有求胜心切,关键契机正是委托人黄杜庸的这句话。当禹英禑提议要证人出席,黄部长要给权敏宇律师打电话,体现出他不信任也不尊重眼前的律师禹英禑。

    禹英禑想要打败讨人厌的对手律师权敏宇,一时心急,在明明看出对方在说谎的情况下,教证人如何做伪证不被识破。

    向日葵替换律师伦理纲领的场景很有讽刺性。

    向日葵原本含有“信念”的寓意,但在黄部长这里成了“赚大钱”的象征,他一边说着“这应该不需要了”,一边把原本的“信念”摘下来,替换上“利益”的标志。

    律师伦理纲常不需要了,赚大钱才是实际。权敏宇的办公室早已挂好了向日葵画,表明了他的立场。

    权敏宇的观点是一种立场。

    这恰恰是很现实的律师职业伦理困境,正义与功利、结果正义与程序正义,如何权衡?

    这个案子涉及的只是利益,如果涉及的是人命,问题就会更加尖锐。

    如果今天委托人是一个杀人犯呢?作为律师的禹英禑和权敏宇的立场,会有不同吗?

    前4集的案子委托人都是受害、受冤屈的一方,所以禹英禑自然是站在伸张正义的一边,而第5集委托人角色反转,加上权敏宇的催化、金刚的质问,“小鲸鱼”的信念迎来了一次考验。

    最终禹英禑将那副向日葵拿下来,经过一次教训重新确认了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不过,“让真相大白的优秀的律师”这句话有待商榷。

    金刚的立场可以理解但不该道德绑架对方律师。而且,有时候让真相大白,恰恰是以“无法成为优秀律师”为代价达成的。

    看了文智媛编剧的前作《证人》,我总觉得有一天遇到杀人犯委托人的话,禹英禑会当庭反水······

    如果说第5集禹英禑的挫败是因为求胜心切,那么第6集就是投入了过度的“意志”,而忽略了她的原本优势——冷静洞察事物本质核心的能力。

    第6集脱北者被判缓刑的核心是“自首”,可崔秀妍太感情用事,禹英禑则是意志太强烈,加上也有部分投射“鲸鱼妈妈”的感情,两人一直往复杂的方向钻牛角尖,反而忽略了本质。

    部长法官的话一针见血,“凭好胜心打官司”和“有志者事竞成”刚好就是第5、6集禹英禑的盲点!

    意志强烈、认真热血是好的,但是两个都需要“wo~wo~”,冷静下来,慢下来。

    这个案子也侧面反应了韩国社会对脱北者的偏见问题。明明被害者被丈夫持续家暴,而医生因为偏见,做出了有偏颇的专业鉴定,把伤情一味地推给脱北者。

    第2集的同性、第3集的自闭症,再到第6集的脱北者,通过各种身份的委托人,关怀各种社会议题与少数群体,让大众对他们少一些偏见。

    同时,这部剧的配角人物塑造也十分丰满。

    第6集的部长法官在开庭之前和检察官、律师闲谈祖籍,韩国文化中不仅讲究前后辈,还特别讲究“地缘”、“学缘”,但这些是与案件无关的事,不光地缘判断人品,得知崔秀妍父亲是后辈就态度变好······

    一系列行为给人印象就是一板一眼的“老顽固”

    当禹英禑她们冒失地找上门,法官没有被说服,反而非常生气地指责了她们一顿,感觉一定没有转机了,就像郑明锡律师说的:“我们都还没开始,答案就已经揭晓了。”

    但最终,在律师辩护一团乱、陪审员一致认为有罪的情况下,法官还是考虑到被告人自首等情事,做出了缓刑的裁决。

    法官的人物形象一下变得丰满起来,虽然有点老顽固又凶巴巴,但绝对公正、讲情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还有郑明锡的冤家张胜准律师,第3集自闭症案件看他对待大客户的态度,与第6集这里一致,张胜准是一个很有实力,但名利金钱至上的律师,就像是权敏宇律师的进阶版!

    张胜准-权敏宇,郑明锡-禹英禑,可以简单分出这两派不同风格的律师,一边是功利,一边是正义。

    小细节看出权敏宇律师的行事作风,为了讨好委托人一口气喝光桑葚汁;故意提军队话题和委托人套近乎,顺便排挤没服役的禹英禑;临走的时候还顺手又拿了一瓶桑葚汁······

    还有向上司邀功,拉踩禹英禑,表面公平竞争,背后因为嫉妒禹英禑有能力而欺负她。

    他说“抱歉,我可能忘了”的样子,就和那些一边说着“哦,抱歉”,一边故意霸凌禹英禑的高中同学没两样。

    因为是现实中职场比较常见的类型而受到广泛讨论,韩网评价权敏宇——“说没有偏见的话,有点像掺杂着笑话的感觉。”

    “因为是电视剧所以后面会改变,现实中这种人不会改变。”

    反而是李俊浩这样的人物在现实中越来越稀有。

    处事圆滑、待人亲切但有边界感,不会随便和人共享喜欢的东西,对待禹英禑明显和其他异性不同,会特别关心,但不是因为她有自闭症,而是异性的吸引,从第2集试穿婚纱那里就完全被迷住了。

    韩网说李俊浩因为禹英禑漂亮而心动的设定反而很好。

    因为在律所工作一定见过很多精明、能力出众的女性,既不是因为能力,也从来没有因“同情还是爱情”而苦恼过,因为漂亮而心动、越来越在意的设定反而很真挚,也很贴合现实。

    因为现实中看别人长得漂亮/帅气而心动是十分常见的,很多电视剧可能害怕拍得肤浅而避免这一点,但是在禹英禑的世界里,别人眼中最平凡不过的事,可能是最难做到或得到的。

    比如别人都不会当一回儿事的旋转门,对她来说就是需要帮助和克服的难题;

    别人可能觉得肤浅的“因为漂亮所以喜欢”,对她来说是难以遇到的经历。

    因为大多数人在看到她的漂亮之前,先看到的是她的自闭症,然后就会把她从异性中排除。

    “应该不可能是禹英禑。”真的只是权敏宇没眼力见儿吗?他完全没想过李俊浩喜欢的对象是禹英禑,第一个就排除在外。认为自闭症无法恋爱,也是偏见吧?

    两人聊天话题越来越多,从一开始只有鲸鱼可说,到聊怎么辨认说谎,聊自闭症的世界是如何的,李俊浩表示这些都很有用处,他想多了解一些禹英禑。

    当禹英禑受挫感到羞愧,李俊浩完美诠释“爱是想触碰却又收回的手”,因为他知道她不喜欢肢体接触。

    禹英禑也认为李俊浩长得帅,还克服了“世界上最困难的事”——对视

    两人的感情线越来越甜~

    未播出片段中,那个被扔掉的礼物又被捡了回来,是一个海洋波纹投影灯!

    虽然没有鲸鱼妈妈,但是幸好,小鲸鱼遇到了属于她的那片海~

    ————————————————————

    ————————————————————

    更新:浪漫与政治:被禹英禑激怒的“权敏宇们”?本质是“相对剥夺感”

    (为求严谨,往后剧评中自闭症一词改为正式名称“孤独症”)

    所有事情都有政治考量,但也永远会有浪漫的一面。

    昭德洞的案子,与主角们的性格描写、禹英禑和太守美的关系微妙地交织并行,案件与主题紧密相连,充满了政治与浪漫的博弈,让这部剧的格局也如同收视率一般升华。

    我觉得尤其有趣的是,剧中权谋诡计权敏宇和春日暖阳崔秀妍的博弈,也照进了现实。

    编剧似乎是预判了观众的预判一般,创作出了权敏宇这样的角色,引出关于“歧视与反向歧视”的社会话语。

    意外地,现实中的“权敏宇们”似乎格外多,下图是韩网的一篇热帖(机翻),被韩网友嘲讽是“权敏宇躲在网吧写出来的”评论。我认为这篇是在类似言论中很典型的一篇。

    三行摘要(大意):

    1、禹英禑可以被看作是孤独症人士?

    2、创作者和观众对现实的孤独症并不关心,就只是(因为英禑很可爱)疼爱她不是吗?

    3、既然是拿“可爱”来消费的电视剧,为什么要进行社会议论?

    这3点几乎就是讨厌这部剧的“权敏宇们”的全部论点了吧?

    在这之前,我已经写过3篇剧评推荐、分析这部剧的优点,也反驳过“孤独症浪漫化”的观点。但不管从什么角度探讨,总是存在一些前提上的反驳。让我深深地感觉到,现实中的“权敏宇们”真的无处不在啊······

    第一点其实很好解,有没有孤独症,是医学诊断,不是“鉴定师”看一看,和自己认知中的孤独症表现不相符,就下判断的事。

    再者,很明显“权敏宇们”陷入了一种“选择性公平”的固定思维中,完全忽略了禹英禑的困难,是他们从没经历也从未想过的事。

    旋转门在剧中是一个困难的象征,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不当一回事儿的旋转门,却是禹英禑迈入职场的第一个困难。

    第4集董家三兄弟案,郑明锡问:“你知道让拥有14年律师资历的我感到最为难的东西是什么吗?”

    (李俊浩宠溺的笑容)

    禹英禑认真苦恼了一下,回答:“旋转门?”她不是在开玩笑,她真的觉得旋转门很难。

    她的困难和其他人不一样罢了!

    而“权敏宇们”根本看不到这些,李俊浩却会主动帮助她,还会说一句:“这个门是不是很不好走?”

    这句台词真的很妙!除了帮忙时的“现在可以进来了”、“现在可以出去了”,俊浩和英禑真正产生对话第一句台词是这句!

    “这个门是不是很不好走?”

    是和对方站在同一边,表达共情意味的搭话。他注意到她有困难,帮助了她,还站在她立场上这样说,这样表达意思是门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

    第二次过旋转门之前,英禑说到了旋转门的缺点,然后俊浩思考了一下提出“华尔兹”方法,他没有忽略她觉得不便和困难的事,而是和她站在同一边,帮她找到突破的方法。

    李俊浩是行动派,从一开始就已经和禹英禑站在同一边了。

    积极意义上,俊浩可以看作一个正面教材,如果现实中遇见“禹英禑们”,我们也能像俊浩一样行事,温暖地对待,和他们站在同一边就好了。

    如果说俊浩是和英禑站在一起的辅助者形象,那么崔秀妍就更像是英禑的辩护者。

    崔秀妍和权敏宇的两种相反立场就像是在“开庭辩论”。

    我在文智媛编剧前作《证人》的影评里也提过:律师身份的设定隐含着“为孤独症辩护、正名,向大众传达着他们的真相”这层深刻含义。

    这部剧延续了这层含义,并加入了权敏宇这样的典型角色,戏里戏外形呼应。权敏宇不是投射自我认同和共情的角色,而是使人反省自身的角色。

    但是从一些“权敏宇们”的言论看来,即使电视剧中的权敏宇在后期可能会改变,现实中的权敏宇们却不容易抛开他们的认知。

    他们看不到李俊浩和崔秀妍为了禹英禑,对抗偏见歧视的努力。他们只看到禹英禑可爱漂亮又惹人喜爱的表面,然后通过自己的浅薄认知去否定这种可能性。

    仿佛只有当弱者以凄惨的形象出现,才能被认定是现实客观的描述,才能承认她的确是遭到歧视的弱者并施舍同情。如果她表现出强势、优秀、可爱的一面,就拒绝承认她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现实,并产生“相对剥夺感”(心理学术语,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

    戏里戏外“权敏宇们”的相对剥夺感、卑劣的心态都被编剧预判、拿捏,并尖锐地展现,而他们只有躲在电脑前面,无能诉说着自己被掠夺的愤怒,从源头上否定一切。

    回到政治和浪漫的关系,凡事都有政治考量,多点政治,少点浪漫,为什么这部剧如此受欢迎?英禑可爱漂亮、天才的设定、轻松治愈的风格,的确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考量

    反之,如果主人公不可爱、看着很可怜,基调也沉重悲伤、充满了挫败和绝望,收视率和话题度还会是现在这样吗?

    还有一点,认为“一个戏剧人物就可以代表一整个群体?”这样的想法本身,不也是“刻板印象”?

    如果谁认为禹英禑就是全世界所有孤独症人士的代名词,这才是真的“前提有误”

    编剧在创作时不仅参考了很多真实案件,还处处留有深意,比如8集朴树的象征意义。

    朴树主要生活在干湿地区的交界处,多见河流与海陆交界处,生活在海里的小鲸鱼不能去山上找妈妈,但以朴树作为交汇点,一起度过的瞬间是温情而浪漫的。

    而这部剧最大的象征——鲸鱼,本身有自由的、富有追求的、勇往直前的、独一无二的寓意,在与孤独症有关的书籍中,还有一本就叫做《给他鲸鱼就好》主要讲述就是如何善用兴趣引导孤独症孩子。

    现在唯一能和禹英禑谈论鲸鱼话题的人就是李俊浩,爸爸叫英禑上班时不要谈鲸鱼,郑明锡一开始就对鲸鱼无关心,崔秀妍止步于巴基鲸,而俊浩是有方法地在引导,和英禑商量只在午餐时谈论鲸鱼,既满足了英禑谈论鲸鱼的兴趣,又绑定午餐约会,自然地引导聊其他话题,现在已经进展到能聊心动话题啦,李俊浩真的是一只FOX~~

    总之,“权敏宇们”的言论虽然让人气愤,但也是有意义的讨论,“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这些讨论让我们更加了解真实的世界中,对孤独症的认知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但不去做新的尝试,永远在否定,就比较有利于偏见消除吗?

    《奇怪的律师禹英禑》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题材的创新处理,政治与浪漫的平衡展现、以及深入浅出的主题表达,才得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大众了解孤独症,迈出消除偏见歧视的第一步,就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正向引导。

    这样的作品不值得社会讨论?究竟怎样的作品才值得讨论呢?

    ————————————————————

    ————————————————————

    更新:

    《奇怪的律师禹英禑》9、10集共同点?弱势群体的话语权:解放与爱情

    第9、10集在趣味和甜蜜中掺杂了苦涩与沉重的主题。

    新奇但能带来深刻省思的案件,苹果酒一样清爽但上瘾的感情线,在这两集中交织、呼应。比起前面独立的案件,9、10集的两个案子之间,明显有着更复杂而微妙的联系。

    首先两个案子的共同点

    1、两位被告人都要坐牢了,但方屁噗、杨程日是绝对的加害者吗?

    2、作为被害者的12名孩子们以及申彗英都不希望加害者受到处罚,甚至喜欢、爱恋对方。

    3、未成年者、身心障碍人士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困境

    4、比起政治考量,相信“真心”且为之辩护的禹英禑。

    前两点可以看出,9、10集的加害者与被害者的对立处境被模糊处理了,善恶分明、是非对错,在这里都不是清晰可辨的。

    方屁噗想要“解放儿童”,看似荒唐无厘头,背后折射出韩国教育的现状与悲剧。他的哲学、他的反抗不能说是错的,但在法律角度,他的行为却是明明白白的犯罪。

    孩子们、像孩子一样纯真善良的禹英禑都能理解,唯独大人们无法理解的方屁噗,是妈妈眼中“心理生病的傻孩子”、医生眼中的“妄想症患者”

    到底是谁病了?难道不是为了名利不顾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大人们?正如《少年法庭》里那句台词:“大人们的私欲正在无情践踏孩子们的未来。”

    这一集中鲸鱼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出现,意义自然也有所不同。庭审过程中,禹英禑看到了一头背鳍严重衰竭的虎鲸“游”进了法庭。

    虎鲸被困在一方水池做愚蠢的鲸鱼表演,就像孩子们被困在上锁补习班,没有自由,健康也岌岌可危。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另外一种解法——这头虎鲸正是方屁噗本人的象征。

    有着“海洋霸主”之称的虎鲸,英文名是Killer Whale而被称为“杀人鲸”,而这样强大的鲸鱼被困在小小的海洋馆,身心健康都备受摧残,背鳍严重弯曲,后来有一只叫做“提里库姆”的虎鲸杀了人,人们都觉得它疯了。

    再看方屁噗,首尔大出身,是妈妈炫耀的资本,想必妈妈开“上锁补习班”的方法,一定是在自己儿子身上训练出来的成果,他也曾是被困的孩子啊······

    外人眼里像虎鲸一样厉害又优秀的人,某一天却自诩是儿童解放军总司令,诱拐了一车孩子去山上只为玩游戏,所以人们说他疯了。

    虎鲸在狭窄的法庭中游了一圈,停在禹英禑面前,镜头特写它的头,我们看到了它黢黑身体上小而明亮的眼睛,它似乎正在向英禑传达什么,因为英禑的表情,就好像是懂了什么。

    它\他究竟是想说什么,才会露出那种表情呢?

    在方屁噗的脸上,我看到了那头虎鲸的表情——它\他觉得有点神奇,眼前这个有些“奇怪的”律师,她真的读懂了“奇怪的”自己的真心。

    在法官和同事看来,禹英禑正在做不利于被告的辩护,使得被告无法减刑,但方屁噗的表情却像是获得了“解放”

    最终审判,方屁噗为解放儿童最后一次引吭高歌,与孩子们拥抱在一起,同时那头虎鲸也慢慢地“游”出法庭,禹英禑眼眶湿润,与它挥手告别。

    虎鲸获得了自由离开法庭,象征方屁噗心灵上获得自由、不受法庭本身的束缚。

    不知道他会被判几年?这是唯一一个没有演出判决的案子。因为他的理念并没有被法官“裁决”,至于身体的不自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另外,那头虎鲸与方屁噗的共同点还有一个:海洋馆和法庭都是人为建立的有秩序的场所。秩序就带来限制。在海洋馆,虎鲸必须听从人类指令做出动作;在法庭,一切必须依法律行事。可是虎鲸本是属于大自然的,方屁噗打破了某种“秩序”独自活在“解放”的世界中。

    所以当它离开法庭时,外面不再昏黄,而是一片光明,而他的最后一个镜头,也是笑着和孩子们告别的。

    这个案子写得很好的一点是,留白的处理——方屁噗原来的名字、他的悲惨经历、脸上的伤、实刑几年,通通都被省略了。

    比起“个人”的塑造,着力点放在了他的理念上,因为他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是正在受害的孩子们的未来。

    他是本案的加害者没错,但不要忘记他也是那种教育的受害者,就像那头背鳍衰竭的虎鲸。

    可是,令我感到真正悲伤又沉重的是,很可惜这种“解放”在现实生活就是一种“妄想”。“儿童解放军总司令”都去坐牢了,回归现实的孩子们究竟能获得解放吗?他们能从此不上补习班、去玩游戏?

    就算方妈妈有良心发现的可能,但家长们显然不会,连孩子们出席庭审的机会都是郑明锡他们用首尔大律师观摩体验的说辞忽悠来的,家长们深受名利欲望洗脑,只要这种教育的模式不改变,还会有其他家“上锁班”,家长们依旧会趋之若鹜。

    提到“解放”,不免会想到另一部剧《我的解放日志》,如果说那是平凡的成年人在精神困境里寻找突破;那么这个案子的范围就是弱势群体——儿童,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都遭遇困境,究竟该如何解放?

    第9集的孩子们和第10集的身心障碍人士,都是弱势群体。这个案子更加复杂,案件本身的走向影响着禹英禑自己对恋爱的思考,它是普通人和身心障碍人士结合中最糟糕的一种情况。

    这集一开始就让我联想到李沧东导演的经典电影《绿洲》,讲述一个刚出狱的男人遇见了一个重度脑麻痹的女人,他一时起了色心,试图性侵这个无法动弹的残疾人。但是随着两人的相处,慢慢对彼此产生了爱情,然而这是绝对无法被世人认证的爱情······

    杨程日对申彗英,究竟是为了满足私欲的利用,还是真的爱情?这点没有明确地描述,但能够确定的是申彗英认为那是爱情,并且多次表示不希望杨程日受到处罚。

    禹英禑叫申彗英自己做判断,申彗英说是爱情,但是别人都说不是。

    被害者本人认为被告并不是加害者,但是法律不能给予认可。因为她是身心障碍人士。

    禹英禑因为代入自己情感,或许有一个差异点被忽视了,虽然申彗英妈妈说话很难听,但是的确她和申彗英并不是同一种障碍,情况不同。

    英禑是高功能,她完全具备自己判断的能力,无论是职场还是爱情,她的自主能力都明显比申彗英强,她具体地知道自己什么能接受、什么不能,而不只是情绪的感知。比如牵手不能超过57秒的事。

    而申彗英的智力相当于小孩子,她的判断能力、自主能力,还有专家说的自我保护能力,可能真的是缺乏的状态。

    我相信她是真的陷入爱情,但她有可能分不清性关系和性侵害区别的质疑也是合理的,那么法律就要保护弱势群体因为缺乏这些而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面对爱情,连一般人都会感到困惑、纠结、难以说明,却要一个身障人士向世人证明爱情的存在,这真的太强人所难了。

    面对性关系,其他成年人甚至可以在没有爱情的情况下一夜情(这里英禑说秀妍身上有酒味并且没换衣服,暗示她可能与夜店遇见的男人发生关系。)但是身障人士即使说是自愿,也被认为是性侵。

    或许没有详细描写杨程日心理的原因,是要把话语权给弱势群体——希望每一个人都有解放的勇气,和说爱的权利。因此这里英禑坚持辩护,她相信的不是杨程日的真心,而是申彗英的真心。

    她也意识到申彗英遇见的困境,不仅是来自加害者的,包含社会施加给他们的照顾变成了压力,甚至可能是逆向歧视?编剧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至于杨程日到底爱不爱,动机纯粹与否,我觉得不是特别重要,总之,如果他是真心的,就应该做出真心的举动;如果他不是牛郎一样的混蛋,就不要做出像牛郎一样的混蛋行为让人误会。

    杨程日这个人物更大的作用在于,他是李俊浩的对照组——再火热、甜蜜的恋爱,如果没有尊重、不懂克制,都不是好的爱情。

    看看俊浩真心是什么,又是如何行动的。

    李俊浩的纠结犹豫不是优柔寡断,而是谨慎小心的体现,一方面是这个人物本身性格就是这样,因此也比较圆滑、懂分寸和注重私人领地。

    尤其李俊浩面对禹英禑时的语气词,常常会有那种“啊······是”、“诶······啊”,他回答之前总有一个反应的时间。我想这是演技的一?

     2 ) 【看剧笔记】写恋爱中的伤心与遗憾:“期待落空”从来套路却管用

    《非常律师禹英雨》,虽然“自闭症天才女律师”这个设定有点过于主角光环,但整部剧依然充满了人文关怀,并很注重平等感。

    剧中爱情的部分也写得简单却有波折。用了一些电视剧的常用套路,但的确非常管用。

    在爱情故事中,世俗原因造成的分离(如一方出轨,两人之间信息不对造成了误会...)带来的伤心感通常都是很足的。但“都是在为对方考虑,却还是要分离”,更易让人感到心痛和遗憾。

    本剧第13,14集两集讲了一个单元故事,而其中关于【期待落空】这一笔也设计得很好。

    女主禹英雨非常喜欢鲸鱼和海豚(这个设计点也是常见且巧妙,和她的自闭症相结合,设计出了非常多动人的情节和台词。所以,在人物阶段,设计好一个人的爱好,通常可以给人物带来不少加分)

    这一集的前情是女主禹英雨和男主李竣浩已经表明心意进入恋爱阶段了。(PS,我也很喜欢这部剧传达出的女性重视工作,而“我喜欢你,是因为你就是你”的观点)。

    在这一集里,团队一起去济州岛出差接官司项目,而他俩从去之前就决定了要去海边看海豚。

    【看海豚】这个事件,也已经在前头的戏做了很多铺垫:

    女主强调过海豚并不合适生活在水族馆,而这三只海豚属于首尔水族馆放归,此时正生活在济州岛附近海域,有特别之处;男女主还一起参与过保护海豚的环保抗议活动,一起做了“关于如何认出这三只海豚问答”等。

    所有的铺垫,都旨在提升了这件事的期待值。

    两人到了济州岛,去了两次海边都没有看到海豚。(继续提高期待值,也让观众更希望女主能看见它们)

    这时,男主把女主带到姐姐家做客,听到男主姐姐跟他说“你得找个能照顾你,让你幸福的人”。女主受到打击,第一次开始思考两人的关系是否合适。这是第一次“助推”。

    与此同时。女主的律师boss爆出罹患胃癌,他的前妻来了,给了第二次助推:

    前妻告诉女主自己当初的离婚理由,就是“他看我的眼神一潭死水,但和你们说工作就很有活力。在他身边,我觉得很孤独”。

    于是女主深夜打电话问自己的爸爸:“我是能给他幸福的人吗?”(出发点都是为对方着想)

    紧接着,她就在海边提出了分手。

    结果还没聊两句,她想到了案子上的事儿,立刻整个人进入思考状态(和她的boss一摸一样)。

    女主转身就走,而男主则在后头崩溃了----作为自闭症患者的恋人,他尽管已经走进了她的内心,但也确实很难走进她的思维模式。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海边。这时,那只海豚一跃出水,但是她们谁都没有看到。

    至此,【期待落空】达成。

    因为有了前头的各种铺垫,所以这一笔就蛮戳心。

    并且,还点了一下之前的一个主题,与人沟通本就很难,而与自闭症患者沟通则更加艰难。

    这一部剧里,真的有很多会让人在感动后去思考的地方。而一个好的环境,也一定是一个各种群体都能平等的环境。

    很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也能做出这样的故事。

     3 ) 《非常律师禹英禑》——几个案件漫谈

    之前这部剧相当火,我也就跟随潮流看了几集,确实很好看,里面最大的一个观点就是崇尚包容。故事主线相当简单,就是一个自闭症的女孩当上律师之后,处理各种法律案件,遇到各种麻烦,最终实现个人成长的故事。

    接下来我挑了几个我比较感兴趣的案件,来聊我的收获。

    1)自闭症弟弟涉嫌杀害兄弟——真正的自闭症是什么样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自闭症弟弟涉嫌杀害哥哥的故事,因为嫌疑人是自闭症患者,所以上级就安排了女主禹英禑来处理这个案件。

    但是如同自闭症另一个比较浪漫的名字,星星的孩子,这个名字虽然非常的美丽,但实际上包含了一个诅咒,一个无法逾越的事实,这些孩子就如同天上的星星,我们只能远远看到他们,却永远无法触摸到他们,而禹英禑和那个嫌疑犯虽然同为自闭症患者,他们两者本身也如同在两颗不同的行星上,是无法相互了解的。

    这里剧集做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对比,禹英禑虽然也是自闭症患者,但是她是这种症状里比较特殊的一种情况,她拥有生活自理的能力,甚至拥有比较高的智商,可以考上法学院,甚至当上律师,这是我们普通人眼里,自闭症该有的样子,一种刻板印象,自闭症患者是一个孤僻的天才。

    但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闭症绝大多数是案件中的另一个人——涉嫌杀害哥哥的自闭症患者。自闭症患者绝大多数的智商发育不完善,是无法正常与外界沟通的,而这种症状并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好转,他们的养育者一直处于巨大的精神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中。

    所以剧集通过这种对比还原了星星的孩子的真实现状,这一点就非常可贵。虽然大家赋予了这个名字给这种疾病,但是我们是需要看到这种这种包装后的真相。虽然我们人类社会是需要奇迹的,但是为了希望,然后希望落空,这种绝望是更加残忍的,我觉得这部剧集在撕破这层包装纸,告诉我们真正的自闭症是什么样的,这一点其实是非常可贵的。

    2)征收拆迁案件——生活中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而除了这个案件,还有一个案件我印象十分深刻。(哈哈哈,中间撇下这篇文章,“”然后忘记了这篇文章,不记得哪个案件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了)

    对,就讲我昨天看的那个案件,是一个关于拆迁的事件,里长深深地眷恋家乡,所以对于横贯家园的公路,他深感不满,要求政府相关部门重新规划土地,可以通过地下道路来保护地面景观。

    这个案件的处理过程倒也没有多光怪陆离,引人注目,我想讨论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政治”,或者说这个词以更切近我们生活的面貌出现——“关系”,我是一个90后,从小我就非常痛恨“关系”这两个字。

    我家是一个小县城,其实在这样的地方,就是关系当道的交往圈。读小学时,老师就开始有势利眼的区分,家长送了礼,小朋友就能当班干部,这种势力是非常明显,四年级分班之后,我被分到了其他班,上一个班主任还慵懒地靠在门框上,然后说着“嗯,我不想要的都分走了”,然后摇摇摆摆地走出教室。然后到了五年级,我妈就开始给老师送礼,然后那个班主任对于我的关注,就开始蹭蹭蹭地往上走。

    这里就是浅谈一下,我自己对“关系”这两个字的初体验。而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却是一个更加难以捉摸的事情,剧集中,禹英禑的委托人们的处境,因为对方律师的一系列操作,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囧境,他们被这个小村庄人们的淳朴打动,被这里的美丽风光打动,所以他们想要三位法官来到这里,身临其境,去保护这一片净土。

    但是三位法官来到这里的时候,天公不作美,雨天让人的心情怎么也美好不起来,能击穿人内心的美好风光,在浮躁的人心里,变得阴郁起来,更让禹英禑一方绝望的是,当初淳朴的村民们也倒戈另外一方,被更高昂的拆迁费所诱惑。禹英禑一方彻底处于被动的局面。

    而就在难以破局的时刻,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出现——政治(即关系),这个事件的转机随之而来。禹英禑在法庭上提出法官是利益关系人,需要回避。而证据就是在于法官来到那个村庄的当天,打的伞就是某房开盘的时候送给参加促销会的人们(我这个表述,还真是啰嗦),所以法官很有可能就是利益相关的人。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房子涨价,这种利益关系很有可能直接将其他的东西盖住,毕竟某一棵大树的死活,哪有自己的房子涨价来得香。这就是政治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体现。

    3)残疾人性侵事件——真正的自由意志到底是什么?

    里面还有一个案例非常特殊,就是关于残疾人谈恋爱的案例。案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有轻度智障的女孩,用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女孩有着二十多岁的身体,但是心智停留在12岁左右,她与一个健康人士谈恋爱,被母亲发现,母亲害怕孩子被人欺骗,便让孩子一纸诉状将男人告到法庭,男人最终因为强制性侵的罪名进入监狱,被判两年。

    这类事情在我们国内属于禁忌题材,很少被搬上银幕,但是韩国却有不少关于残疾人相关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下次再讲,挖个坑),但是这样的题材却是非常重要,即便是比较小的群体,缺少发言权的群体,也是需要发声。我们需要学会去解决此类问题,当然也需要去保护这个群体。

    案例中的女孩看起来外表非常正常,只是在说话表达时,会显示出自己的不同之处,在男人因为自己的证词被拘留时,她就找到禹英禑表示,自己是爱男人的,不想让他坐牢。禹英禑要求她出庭作证,女孩也欣然表示愿意。

    但是在法庭上,却被检察院的话直接堵住,在她与男人的相处过程中,她明显发觉不舒服,但是男人却一再以爱之名引诱女孩与他发生性关系。虽然她还是顺从了,但是这种心理上的压力很快诱发了她生理上的不适,她疯狂地挠手背,手被她自己挠得血迹斑斑。她与男人发生关系的事情,由此被她的母亲发现。

    这里面牵涉的问题是非常多,且有争议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轻度智障的女孩是否有自由意志,是否具备行动能力,(可能用词会不太准确),这一点是非常难界定。我国的法律规定,如果对方不具备行动能力,强行发生关系,那么强制对方的那一方,就有可能被控强奸。韩国的法律在这一点上,也大同小异。

    那么残障人士的自由意志这一点又怎么去衡量?她们的权益保障是否会与她们本人的意志相冲突,她们的意志又是否能表现出她们本人自身的诉求,这些都是非常难以界定的事情。但仅仅就这个案件来说,最终的结果还是让人接受的,就像案件中的心理咨询的咨询师对女孩这样的残障人士的认识,相对于正常人,他们对于外界的爱的需求可能更加大,想要得到爱,所以一旦得到这种感觉,他们就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投入这样的恋爱中。

    即便对方并不是良人,对方可能用她的信用卡,她本身都不会觉得这件事情有问题,所以这个时候是需要社会上法律这道屏障,去保护弱势人群。

    但是我们的尺度是需要去把握,我们社会建立的各种屏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弱者,不能本末倒置,最终为了惩罚做了错事的人,伤害弱者,这个尺度是非常难把控,需要真正把换位思考,记得初心,才能将伤害降至最小,并惩罚相应责任人。不然就会出现强权的情况。

    4)滑落的婚纱——什么是真正的独立

    其实奇怪的律师里面的剧集内容都非常值得讨论,我想在这里讨论的滑落的婚纱,这个案子其实讲的是一个非常小的事件,新娘的婚纱在结婚典礼的时候突然滑落,露出大片的肌肤,肌肤上露出一个观世音菩萨的纹身,整件事情就是这样,而事情带给新娘的不仅仅是尴尬,还关乎一个信仰的问题。

    新郎这边的大家长信奉基督教,看到新娘背上的观世音菩萨的纹身,马上表示要退婚,所以此次尴尬事件不仅是一件社死的尴尬事件,而更是发展到了影响新郎新娘关系是否能继续的大事件。

    不过从我的描述也能看出来,双方的婚姻并不是由婚姻当事人决定的,而是由双方的大家长拍板决定的,双方都是有钱的人家,婚姻是他们交换利益的工具,婚姻双方也是懵懂的棋子罢了,这是一场政治联姻。所以我想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婚姻的问题。

    记得我在一部纪录片里曾经看到一个观点,生而巨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里面提出了一个我从来没有听过的观念。他们从小就知道婚前协议的重要性,这是他们生而巨富最大的一个体验。

    婚姻是一种不以血缘关系得以维系的关系,它是一种以法律关系固定的关系,它影响的方面非常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财产关系,婚后,双方的合法所得是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而有钱人则利用这样一点,去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很多人选择了强强联合的政治婚姻,而不是选择和弱势的一方结合,去稀释自己的财产。而片中的男女主就是如此,双方的结合是有利于他们对各自经济地位的巩固。

    但是这样的婚姻是缺少感情基础的,虽然双方在金钱上十分适配,但是男女间缺乏基本的感情,这样的婚姻很难维系,但是也不排除婚后发现双方特别契合的情况。但更多情况就是貌合神离。

    但是双方的年轻人不一定有足够的实力去与家庭抗衡,他们从小到大生活优渥,不一定能完全独立,所以根本没有与家庭的意愿相抗衡的能力,年轻人可能有这样相抗衡的心思,但是比起失去家庭的庇护,外界的无形压力更大。所以她们还是选择了服从。

    就像剧集中的新娘,她的房间里一张和新郎的合影都没有,她对新郎并没有过多眷恋,对于父亲的不忿,执意要打官司,让酒店方赔偿他们的精神赔偿,她也是仅仅是配合而已。

    虽然明明是她自己的事情,但是父亲却习惯性地做她的主,她也习惯了这种关系,毕竟在这样的家庭里,她从小到大过的就是这样舒适的生活,她既然享受了家庭的庇护,自然是需要付出自己的服从,去努力地成为父母最终眼中理想中的模样。

    她作为这样人人艳羡中的存在而长大,但是到了婚姻的当口,她终于认识到事情的发展变得有点不对劲,她在这样的家庭关系里完全失去了自我,明明是她的官司,但是父亲表达完了诉求,律师便起身送父亲,甚至没有人在意她的想法。

    故事的最后是一个非常有点反转的故事,兜兜转转,原来婚纱滑落是新娘的自导自演,她勇敢地撤销了诉讼的请求,终于让众人清楚当事人是她。她承认了自己爱的人,也许故事的结局从来不是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一个幸福故事的开端一定是我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做属于自己的决定,我们人生的并没有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只要不后悔,都是好的决定。

    5)女性职工遭遇公司的恶意辞退——女性在职场上的困境

    第12集——这一集我觉得是这个剧集里面特别有意义的一集,说的是女性职工遭遇公司的恶意辞退。其实在现在这个社会中,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就拿我们的社会而言,我们经历了长期男权社会,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的时间尚且不长,相配套的社会制度本来就不完善,这直接导致了女性在职场上的困境。

    但是对于女性主义,我的了解也不深刻,但是我觉得直面这个问题的存在并不是在揭伤疤。在这个剧集中,其实这个公司的初衷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降低成本,他们想通过主动劝退女员工的方式,再用合理的方式将这些员工再返聘回来,就这样巧妙地将正式员工合法地变成派遣人员,也就是所谓的外包人员,这样的操作,可以大幅减少公司的运营成本。

    但是这种方式的卑鄙的地方在于,公司公司利用的是女性的一个立场问题,他们选中的好摆弄的女性是所谓的双职工中的女性,他们威逼利诱,如果夫妻两人都是在职员工,那么如果女性想要继续工作,那么就要让男性停薪留职,这种巧妙的方法很大程度规避了涉及的女性歧视,我不是说夫妻当中的男性想要继续工作,女性就得停薪留职哦,这种变换主语的方法,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规避了法律上的风险。

    而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让女性在这样的选择中处于下风。剧集中100名(数字并不确切)女性都主动选择离职,只有两名女性不愿意接受这个方案,转头将公司告上法庭。98:2的悬殊比例中,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不容忽视,女性在职场中确实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最终故事的结局是,女性们在这场官司中失败了,大型的公司在这样的诉讼中本来就拥有比劳动者更多的资源,更何况公司的这场“阴谋”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算计。所以女性们败诉了。

    而进行到这里,女性们的互助让我十分动容,留在公司的女性作为证人上庭与被辞职的女性们对质,女性迫害女性是无可奈何的妥协,出了法庭,她们还是能相互拥抱相互取暖,即便最后官司失败,她们也能直面痛苦,准备下一次的官司。能理解女性困境的人终究还是女性。

    其实看到这个故事的结局之后,我以为禹英禑会认识到自己除了泰山和汪洋这样的大型律所,还能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选择站到弱者的阵营里面,去为一个理想社会去奋斗。

    6)互联网企业的个人信息泄露——有点自由发挥

    最后一个案子,互联网企业的个人信息泄露,然后导致大额罚款的案件,说实在话,可能讲得不太通顺,可能也是因为最后要把钩子连上,然后就有一点牵强。

    最后金汤匙的烦恼,也有一点烦人,弟弟因为犯了错,告诉妈妈,想要妈妈让他接受应有的惩罚,结果妈妈因为要竞选法务部部长的位置,然后将这件事情压下去,然后姐姐出面说服妈妈,妈妈让弟弟作证,并退出法务部的竞选。

    说实在话,这一段剧情看得我有点难受,难受的点就在于,金汤匙让普通人最不忿的并不是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拥有财富,而是他们本来就拥有选择权。普通人犯罪自首,哪有说什么“我去警察局自首了,但是因为我妈妈的势力太大了,根本没有一个人盘问我,抓我”,根本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也不存在妈妈能为我了事的情况,普通人直接拘留然后盘问。

    所以事情的吊诡之处就在于,金汤匙们的选项之多,让人感觉到不适,最后因为妈妈妥协,没有送走弟弟,然后居然就洗白了,仿佛利用权势操作所谓的相关机关,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然后还有说一句,我的妈妈教育我的方式,和普通的金汤匙不一样,我有错,她真教育我,这……观点看得我瞠目咋舌,他们的所作所为本来就凌驾于法律之上,就因为他们最后出于内心的一点愧疚,然后上庭作证,就能把他们凌驾于法律上的事情抹除,最后退出竞选,事情就结束了。

    只能说这个故事的出发点是很好,但是这根主线的设置,却让我十分不舒服,当然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所谓的钱权交易的事情,但是那些都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暗疮,如果就这样大喇喇地放进电视剧里,我就觉得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以上是我觉得非常难以接受的一个点,而以下则是我觉得最不能接受的逻辑。

    之前,我以为女主是因为得了自闭症所以才被母亲抛弃,结果只是因为她父母两人身份阶层的差距,两人才被迫分手。我当时看到事情的原委时,就觉得有点不舒服。两人谈恋爱,女方意外怀孕,男方跪着求女方生下这个孩子,还说只要女方生下这个孩子,以后就从女方面前消失,这个逻辑本来就非常牵强。

    首先不管在哪个国家,生育权本来就是女性的一个权利,没有人能强迫女性生育,即便是孩子的父亲也没有这项权力,因为生育孩子是用女性的身体完成的。所以当年女主的妈妈即便想打掉这个孩子,这也是女性的一个权利。

    然后男方主动提出要从女方面前消失,这是两人达成一致的条件,然后男方凭什么在多年之后,指着女方的鼻子骂,说女方不负责任,说实在话,女主的身世的主线真是一个大bug。仿佛女主没有拥有一个上层社会的血脉,就不能凸显其高贵一样,有一种化不开的封建观念在里面,让人觉得不适。

    多年之后,女主长大还要成为父亲去指责母亲的一个工具,就让人觉得十分莫名其妙。本来女性与男性的身体构造不一样,在剧集中,不管怎么样,女主的母亲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去生育这个孩子的,第一,她十月怀胎,在大学期间生下了这个孩子,第二,她是主动提出独自生下这个孩子,所以和一般的渣爹不一样,她是一个女性,所以事情看起来就非常不舒服。

    如果这个事件变成女性被抛弃,女性独自抚养孩子,就变得更为合理,只能说,太膈应了。甚至说,如果母亲是因为英禑患上自闭症,这个理由,我都觉得比剧中只因为门楣差距,然后分离,我更加能接受。

    所有的原因都归于男性与女性的生理方面的差距,女性怀孕生子,本来这个事情就具有极大的风险,更何况一个名门望族的女孩未婚生子,她是需要付出极大代价的,如果男性要求这个女性生孩子,并提出了以后独自抚养的条件,那么我觉得这个男性是需要承担这个责任的,因为女性原本是不愿意生下这个孩子的。这件事情的逻辑是这样的。

    不过我这个说法,也是我自己的想法,毕竟抚养孩子这件事被认为是父母的天职,母亲抛弃孩子,没有抚养孩子,这件事情本身就被责难,但总觉得剧集的逻辑,有点不对劲,我又无法找到另外的文章去支持这个论点,暂且当做,是我自己的一家之语。

    如果之后找到相关的证据去支持我的观点,再说吧。

    其实里面有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其实可以去作为一个辩题去展开,就是女性的生育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女性生育权到底是由谁掌握?

    你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显而易见吗?掌握在女性自己手里,答案在各国不同的法律体系下,是有不同的。例如在半年前的美国(时间不确切),法院就通过一个议案,女性不能堕胎。实际上在现在这个社会,这种结论是非常令人错愕。

    女性身体是自己的,为何不能自行决定自己是否生育?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讨论的,但是感觉现在知识积累十分有限,所以讨论起来感觉素材太少了。

    反正就剧集而说,当年女主的母亲本来不想生下女主,但是在女主的爸爸的坚持下,硬要生下这个孩子,所以两人达成一致,孩子生下来,女主的爸爸便要在女主的妈妈面前消失。

    突然又想到《都挺好》里面的明玉的处境,当年她的母亲嫁给她的父亲,不过是为了一个所谓的城市户口,后面她觉得丈夫太不成器,与初恋重逢,便想抛弃家庭,但是不料自己却怀上了孩子,这才打消抛弃家庭的念头,但她虽然被迫将这个孩子生下来,但是她却将人生的不如意十之八九的怨气都转嫁给了这个孩子。

    这何尝不是因为生育权导致的悲剧。这些权力到底应该掌握在谁的手里,女性到底要怎么才能捍卫生育权?

     4 ) 成也1988,败也1988,难得的高立意被拍成了披着治愈外衣的爽剧(长文预警)

    (22.07.31,22.08.21在文末分别更新了「对评论区质疑的统一回复」和「对此剧社会意义的反思」)

    【说在前面】

    面对负面评价,不在少数的此剧剧粉们都有出奇一致的想法: “实际什么样重要吗?我们觉得可爱和赏心悦目就够了。我们更多关注了、努力做到不歧视了不就很好了?” 格格不入并不赏心悦目,它往往因为歧视而显得满目疮痍。

    所以这句辩解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倘若我们所有表达的主语都是「我们」,倘若我们仅仅用「我们」自以为存在却压根不合理的标准(可爱)去衡量和理解自闭症,那「我们」表面上的关注,带来的只会是更加深刻的误解、更加困难的沟通。

    那么,歧视又怎么可能不随之加重? 在少数群体试图沟通时,最让他们无助的莫过于,你一面以自以为懂为由张开了原本闭着的嘴巴,一面以你不关心为由捂上了原本打开的耳朵,并为这种全新的状态自我感动和满足。

    -----

    22.07.07初评:

    我在上一篇剧评里提到,最近的韩剧不过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儿,客观来说,这部作品的水平只能达到7分上下。(考虑到它描绘的刻板印象带来的恶劣影响,我现在甚至觉得这个分数都太宽容,具体见22.08.21更新。)

    其实,如果把这部剧的前两集做成电影,再稍加修饰,我倒觉得不失为一部佳作。不过电视剧的分量时长不同,用后面的14集稀释内容,反倒让这部剧的节奏变得拖沓,注水剧情也缺乏紧凑合理的逻辑,整体略显拉胯了。 剧情中最大的败笔在上一篇剧评里也稍有提及。其实从观众的反响中,也能够看出,男主和男二的设置也是一个很大的bug。

    戏剧性,向来是确定人物在一个故事中重要性的核心因素。戏剧性何以体现?看的就是人物所背负的戏剧冲突的丰富性。而戏剧冲突最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人物的心理成长曲线。

    这部剧中,女主的成长自然十分重要,但是,周围人因为她的出现,逐渐消除偏见的过程,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看点和泪点。倘若两条线都兼顾到了,这剧的治愈指数肯定爆棚。

    所以,这部剧的理想配置是,除了自闭症女主之外的另一个主角(无所谓男女),最好是冷血且自恋的天才型律师,或是不学无术的降落伞型人才(总之应该在律所里有相当的话语权),从完全不理解女主,阻碍女主的律师之路,到逐渐认可、钦佩她,消除偏见,不但用自己看似毒舌、但其实中肯的批评挖苦帮助女主逐渐融入真实的社会,也让自己也变得更加包容、更加谦逊。由此,两人的经历形成互文。

    而主角三号,则承担起爹妈系宠溺任务,得益于过去的一些自身经历,可以设身处地理解女主的难处,随时呵护女主强大的内心,推动剧情,也保证人物类型多元化。但是由于这种人物,在电视剧所展示的故事主线上,是不存在成长空间的,除了回忆中可能有一些让ta懊悔的小故事,也就没别的太多亮点了,所以注定不能是核心主角。

    其他配角自然可以分为两类,理解女主的和不理解的,且后者理应多于前者。这样才能照进现实,表达少数群体的不易,制造泪点,感化观众,增进大家对于少数们的理解。

    然而此剧败就败在,不但人物设置完全跑偏(几乎全员大好人),而且主要的冲突都用前30分钟全部讲完了。。。

    原本最具戏剧冲突的设置,也就是对少数群体的偏见,被主要安排在了男二身上,(这就解释了为啥大家反而狂舞女主男二cp,理由就是男二其实承担了此剧的主要戏剧冲突,更有看点,吸引眼球)。

    可要命的是,男二从拒绝到妥协,只听了上司的几句话,前后用了不到2分钟。随后为了导入第一件案例,直接以试用的名义开始实操。普通律师进入律所以后,尚且还要有数月甚至数年的实习和打杂经历,一个沟通存在问题的女主,居然进来就直接上手接案子了?这真的是一个所谓的国内数一数二的律所的运作模式吗?

    正是因为剧情过于悬浮,所以其中的很多真正打动人的细节,比如,女主怎样在成长路上被人无端取笑,怎样经历了无数次的面试失利,怎样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沟通不便造成误解,怎样在最初的几次案件中(因为既无经验又太特别)被委托人嫌弃拒绝,全都被略去不表。偶尔穿插的一丢丢回忆,完全是杯水车薪,整部剧的泪点仍旧大打折扣。

    比如我泪点这么低的人,看到现在只有第一集的旋转门有一丝感动,但都没有掉泪。其实这个旋转门情节,我也觉得编剧把它放错了位置。

    我倒觉得这个情节放在最后一集的结尾不错。在此之前女主始终只会走侧门,甚至可能会因为拒绝走正门而耽误工作(戏剧冲突就又有了)。而当两位主角真正消除了隔阂、真正彼此认可后,也在两个人都变成更好的自己之后,用共同跨过正门这样一个委婉的方式,暗示她们未来也合着彼此的节拍,共同进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不过为什么编剧要把这个放在第一集呢?很明显,他在偷懒。电视剧虽然是艺术品,但也同样是商品。编剧自然希望开局有利,所以把卖相最好的情节赶紧全都祭出来了。(换句话说,他能想出来的高光情节也就那么几个。)

    编剧的偷懒,也可以从男二这个真·男主快速妥协里看出来。男二很快就同意给女主安排案件,可以用他在律所的话语权不高来解释。但是从剧情设置来说,这本身就消解的戏剧冲突,冲淡了剧情的浓度。

    倘若他话语权多一些,就可以让女主经历更多的委屈,也能更好地体验骨感的真实社会。毕竟现实有多残酷,是不是全员皆善人,看剧的社畜们心里明白得很。

    但是,如果剧情要这样编,就需要有更加严密的前后逻辑和人物关系网,难度自然变大。这显然不如十几分钟交代剧情,随后写十几个松散的、彼此没什么关系的、每次一小时都绰绰有余的法律小故事来得轻松。

    因为编剧的偷懒,这本来很好的立意,就被编成了四不像。既没有深刻写实性的感染和教化意义,也所讲的案件也完全达不到真正的政律水准,案情同质化严重,全都以温情为导向。三个案件下来,我都是在案情讲述阶段就已经猜到结局,毫无悬念可言。一方面,观众看到第三集已经略显审美疲劳了,另一方面,还是那句话,顶级律所的律师能力就这?难道还赶不上观众这些外行?

    比如,第三集,男二需要和自闭症被告沟通,竟然主要依靠新手律师的知识。我一个法律小白都知道,律师都分不同领域,而他作为一名相关领域的身经百战的老手律师,既没接触过类似的被告、原告和涉案人员,也并未通过自主学习,对这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做到基本认识和了解,甚至在手下招到这样一个员工之后都不知道搜搜百度百科,居然连名字都说不全(男二第三集里的原话),这样的学习能力,是怎么在顶级律所生存到30多岁没被辞退的?

    最后,为什么要提1988呢?因为1988是申氏爽剧模式的鼻祖,是韩剧量产肤浅的温情的开始。申氏爽剧的一大特点是用“人间有真情”包装高度同质化的内容。

    其实申导演的特点,我一开始并未发现,甚至一度十分享受这份感动。这把温情牌逐渐把申导演推向成功,让韩式温情彻底火了一把。

    不过因为他几部作品拍下来毫无进步,所以在不断他炒冷饭的过程中,短板便逐渐暴露了出来。

    申的作品,概括起来无外乎是“有一个地方(无所谓胡同,监狱或者医院),有很多好人,偶尔还有一两个坏人,但是这些坏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人都相互帮助,也不会变坏,而是越来越好,大家皆大欢喜”。

    这一点,在申元浩的机智系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正是这一点,让他的机医二扑了,第三季直接流产。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冲突,没有缺点,也就自然被剥夺了成长的空间,以及自我成长的独特性。

    在胡同中的人,医院里的职员,还有监狱中的罪犯,他们的心路几乎并无二致。让几个医生变成几名其他公司的职员、或者医学生、普通大学生,我相信他们想要组乐队还是要忙里偷闲。让一群罪犯变成一群员高中生、住集体宿舍的公司职员,来一个机智校园/公司生活,似乎也毫不违和。

    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程度,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偶像剧。校园偶像剧里都还有个能搞出事来的恶毒配角来推动剧情,申剧中的恶人甚至完全成了衬托一众出厂即顶配的主角们的背景板。结果就是一整部剧下来,从头到尾都如老太太的裹脚布一般,没完没了毫无意义地来回重复:“好人们真好,心也好,命也好,实力也好,好人们好就是真的好”。

    就算心地再善良,实力再优秀,在社会上的经历也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才是真是的人生。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没有人出生即顶配,任何进步都是用痛苦换来的。像这种出场自带光环、不需要自我成长就能走到最后的电视剧,只能是主角开了金手指的二流爽剧。

    新手律师英宇,借助编剧的金手指,在前二十分钟之内成功收服律所所有相关职员,在日后的剧情中作为团宠左右拼杀,依靠同行衬托,头顶光环解开一个个毫无悬念的案件,成为所谓的顶级律所的中流砥柱。这样的设定,恕我有些吃不动。

    在这种强行温情的语境下,再耐心的细节堆砌,再细致的演员演技,也不过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毕竟,缺乏真正个性化的世界观和自恰的人物成长路线做基础,所谓的拍摄细节和演员演技基本不体现导演和编剧的创作功力,那充其量只能算与创作无关的匠人精神。

    申元浩和1988的成功,让韩剧尝到了这种廉价的、没有高潮、缺乏冲突的温情爽剧模式的甜头。

    不过,温情让观众入坑,没有厚度的温情也很难不让人快速下头。往后的韩剧想要突破这层创作舒适圈,在之前已有的创作高度上更上一层楼,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

    22.07.31更新

    我不是经常上豆瓣,今天上来发现居然有挺多人关注这篇影评,在下深感荣幸🙏

    所以顺便更新,回复几个我觉得有必要回答一下的质疑~

    1. 对于商业剧不必构建冲突的质疑:

    怎么说呢,我觉得作品商业价值的高低,完全掩盖不了它艺术价值有限的事实。更何况,商业剧也不是没有更加厚重的作品,单看之前更加成功的韩剧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说实话,因为自己不感兴趣,就说人物逻辑和艺术价值不重要,把是否解压当作评价作品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而用“没有必要”也“没人关心”来否定我这种视角的讨论,我觉得这样说挺没道理也挺霸道的。

    有人看剧就是为了解压,而我更偏向于边看边想,这完全是个人需求偏好。所以我尝试从我关注的视角去评价这部剧的bug,和你不关心它艺术价值高低,貌似并不矛盾吧?

    不同人关心的视角本来就是不同的。看评论区就能发现,也有人是喜欢借助影视作品代入思考的,虽然可能大多数都和我一样,不是从业人员,不完全专业,但也愿意去讨论艺术手法。所以以偏概全地说大多数人看剧都不思考背后逻辑,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所以说,我比较抵触所谓的「普通观众焦点」的说法。我觉得大家都一样是普通观众吧?我也好像也并不算什么特殊观众啊😂打着「尊重」之名行不尊重之实的各位,实在让我有些看不懂了。我虽然不喜欢对线式的一一反驳,不等于我看不懂阴阳怪气啊。

    如果仅仅看法和你不同,而就要在潜台词里被打上【太挑剔】的【异类】标签,受到各种奇怪的侮辱和攻击,那这部剧仅剩的一些意义--告诉我们尊重不同--岂不是也被抹杀了?

    2. 对于所谓的好故事不应该有冲突,有冲突就会狗血的问题:

    热知识,真正的好故事,就是从戏剧冲突中来的。没有冲突就没所谓好故事。没冲突就像是流水账,平铺直叙缺乏戏剧张力。可以说本剧有的就是这种流水账特质。 必须要澄清的是,狗血是说塑造的冲突低劣、不合逻辑,我觉得这和没有戏剧冲突完全是两回事。冲突设置不高明不算成功的好故事,戏剧性不足也同样不能算,两者并不矛盾。 换句话说,狗血的确不能与高质有效的戏剧冲突相提并论,但也同样不能用狗血给平铺直叙的流水账作挡箭牌。

    看到不少评论指责我的设想很土,我觉得咱既然都是观剧达人,大可不必睁着眼睛说瞎话吧。且不说古早的、非韩国的,就说前不久的Move to heaven,里面不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降落伞空降遗物整理公司引发的故事吗?只不过他空降的资本不在于有真金白银钱,而在于和小男主之间曲折但独一无二的血缘关系--他是唯一在世的亲人。这其实也不过是降落伞类型某种变体而已。只要编剧功力了得,把人物设定得巧妙合理,观众自然吃得下。怎么会土嘛~

    毕竟艺术的本质,本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由于各种偏见产生误解冲突,之后在双方努力下逐渐化解、共同成长的过程呈现。我还真想不出来哪一部优质作品不是这样展开的。如果一定要说我设想的冲突是套用了哪部剧的情节,那我大概套用了所有好剧共同的情节吧。

    3. 对于剧情设定的理解:

    说女主是全方位第一,这我可就要笑了。。咱评价的时候可别双标哦。

    评论有说到,旋转门情节是为她后来进门数数做铺垫的。如果说她因为进了几次旋转门,就开始害怕公司内部所有的门,那我很难不怀疑她的智商有问题。可是,稍微关注一下自闭症谱系中的分类就能知道,女主患的是沟通能力低、但智商高的自闭症类型。可剧中的她连旋转门和双开门都分不清,莫名降智,和高智商人设相冲,这难道不是剧情bug吗?符合她全方位第一的设定吗?

    (根据最新评论更正:女主数数是因为上学时候被80过。不过个人觉得这也不影响结论。我觉得高智商的人,初中经历过80,她也许一辈子会都对「人」有戒心,但是不至于经历了高中大学,到了上班的时候怕「门」。连这么简单的因果关系都搞不懂,好像还是有点太降智了。)

    而在工作能力方面,剧情设定她就是沟通存在障碍的。沟通能力又是律师的必备能力之一,就算不存在歧视,她在这方面也理应接受比普通律师更多的磨炼,才能达到差不多的水平。走马上任怎么也说不过去。 换个角度说,如果女主连沟通方面都比常人优秀了,那请问设定为自闭症的意义何在呢?是为了告诉大家,自闭症的沟通能力也可以比普通人还好?这科学吗?

    4. 对于人性:

    有人说,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时候,人总是适当善意的。这点我十分认同。但是问题是,如果认为剧中女主没有危害到其他人的利益,这个想法本身就太天真了。

    精英阶层的一大特点,就是永远保有一种莫名的社会优越感。接触过法律圈就会知道,这个圈子就是一个典型的精英圈。他们那种中产阶级的布尔乔亚式思维,决定了他们十分热衷于在心中自主规定社会强弱秩序。而他们对于弱者的关怀,只有在弱者处于劣势的时候才会呈现出来。这份关怀其中暗含的,就是他们对于本阶层的优越感。

    在剧中,这样一大群精英之中,突然进来了一个行为古怪思维跳脱的异类,成为了他们同阶层的一份子。那么,这个进入的行为本身,就已经足够被看做一种对他们的社会边界的侵犯。因为这严重破坏了他们自认为强的心理边界。

    换句话说,他们一看到这位非常律师,会马上在心中响起警报:怎么回事?我们是精英的群体,为什么会有这种看起来如此不同的人混进来?这样的人在我们的圈子里,岂不是拉低了我们这个圈子高大上的精英形象?

    面对这样的侵犯,这个群体一定会排斥异类以保障自己的心理防线。而他们在和女主的交往中逐渐“破防”的过程,本来也应该是本剧的一大看点。剧中这种集体无动于衷,毫无波澜的温情职场剧走向,至少我个人看来,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5. 最后,我之所以写这个影评,是因为这部剧从立意来讲多少有些可取之处。我的初衷,是希望未来的作品能够更深入、更真实地让大家理解少数群体,进而思考如何给他们提供更加实际可行的帮助。

    所以,我的很多评价,都是在尝试探讨如何通过戏剧的方式,呈现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的某种可能。要问我的很多设想是不是最优解?我觉得这肯定不用说啦。我一个外行,怎么能赶上专业编剧呢?我吐槽的原因,是因为觉得现在的逻辑水平都赶不上我这个外行的想法。

    我相信这类作品的设定初衷绝不是为了说明,自闭症不需要任何社会的耐心帮助和理解,就能做到比普通人更好。但是反观这部剧,呈现出来的却除了开挂还是开挂。女主的工作过程中没有真正深刻的误解也没有真正棘手的困难,有的都是三两句话可以化解的纸老虎。 可是,如果自闭症们真的有这么优秀的生存条件,那还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关怀什么呢?

    -----

    22.08.21

    实在是服了某些所谓的剧粉了,我甚至搞不清你们到底是剧粉还是剧黑。这部剧有没有社会意义?我觉得激起讨论就算是有。但是它能够吸引到的粉丝真的是和剧本身一样让我大跌眼镜。评论区骂猪的,讽刺我自以为是井底之蛙的,以及抱团喝倒彩的,你们确定不是在给这剧招黑吗?

    试问这部剧的积极意义是什么?难道不是在试图告诉你们要尊重异类吗?怎么写一个和你们意见不同的剧评,就开始人身攻击了?剧里面因为你们女儿和别人不一样而欺负她的反派,你们是怎么评价的来着?

    真是不好意思,需要提醒你们一下,你们现在就在做和剧中反派一样的事。

    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明白一点:异类之所以为异类,并不是真有什么不一样。他们之所以「显得」不同,是因为我们已经在拿着「大多数」作为参照系和他们比照了。没有对比,就没什么所谓的同与不同。所谓异类,不过是每个人心中自己规定了「自己」的边界,进而规定了边界外的「异己」。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同,没什么真正的感同身受,也就没有人心中没有「异己」。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更加宽容,努力去正视每个人背后的心酸,尽可能去消除自我边界,消除心中的「异己」误区。所以真诚奉劝恶评们,不用总是高高在上地自认为看得最懂。我们看法不同,不过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同一部剧的一体两面而已。不存在谁的说法更对,没必要阴阳怪气,好不好?

    另外,说实话我自己的性格有点类似于好多人提到的谢耳朵。所以,作为一个某种程度上的异类,我的确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个编剧对社会异类(非贬义)的浪漫化有多么让人不舒服。

    社会异类也有对生存的渴望。他们和任何一个人普通人一样,也都一样渴望得到周遭的认可。所以那些被你们称为可爱的动作,对于一个真正的异类来说,可能是他想做又不想做的纠结、想改又改不掉的痛苦。你的一个不经意的笑容,你一个随随便便的不耐烦的表情,在对于努力融入他人的异类眼里,都是一把刀子,狠狠地割在他们存有无限不安的心上。

    把他人的痛苦浪漫化,就好像你闺蜜把你刚刚失恋的痛彻心扉(注意:并不是你已经满血复活云淡风轻了之后,而是在你还刻骨铭心伤心欲绝的时候),轻描淡写地当做谈资讲给别人听。亲眼目睹那一刻,看到朋友把你想要忘记爱人却无能,想要追回旧爱却无法的苦楚,像一个浪漫故事一样若无其事声情并茂地讲出来,你会觉得温馨吗?

    当然不会。轮到你自己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这种所谓的浪漫化处理方式,只会让你觉得你的感受从根本上被忽视了,你被别人当成了一个笑话!因为你希望得到的呼应是,哪怕一句话不说,却对你的感受给予发自内心的正视。什么叫「正视」?正视是说,虽然我可能不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你的想法,但我知道,你也是一个合理存在的人,你的想法基于你的生活,它一定有迹可循;它对你而言,就和我的想法对我而言一样,也具有合理性。

    用不明所以且不容置疑的“可爱”来定义对方的行为,并不是一句夸赞,而是对对方的痛苦做出的最恶毒的亵渎。因为它看起来充满善意,却全然不基于对你痛苦的理解之上。这话对于说话人而言,也许是自认为充满善意的,可对于听话人而言,却是毫无真情实感到令人可怕。它甚至比一句虚伪的客套话更加令人感到无力。因为它建立在一种自以为是的共情之上,进而让你的试图辩驳,都变成了对所谓的善意的曲解。

    它用看起来最充满善意的方式,彻底抹杀掉了你试图沟通的所有努力。用自以为是的态度,让你感受到无尽的恶意与凉薄,让彼此相互理解的最后一点可能性,都消耗殆尽。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真正接触过、经历着自闭的人,往往会说这部剧完全没有促进沟通,反而加深了彼此理解的鸿沟。

    所以看到这部剧后来的走向,我觉得说它消费少数群体一点不过分。且不说编剧对自闭症的理解连皮毛都算不上,刻画出的女主表征在重度和轻型自闭之间反复横跳。就说少数群体受歧视的问题本身吧,距离解决还有十万八千里呢,这边就先安排上这种隔靴搔痒的电视剧了?

    所以至少在我个人看来,它所谓的积极意义,有是有,但我还真看不到太多。因为它虽然能引发讨论,却并没有能力将讨论引导上合理的方向。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你能在这部电视剧下看到如此两极分化的评论。其实这种分化和割裂很难不让人思考,为什么一部旨在促进理解的电视剧,却把「自闭相关群体」和「无关群体」完全隔绝在了两个阵营,让后者无视前者的真实经历,反而拒绝倾听前者的真心倾诉,对不认可所谓「可爱」的言论加以讨伐辱骂?

    比如我这里就有最生动的例子。请看我这篇剧评下的评论。这算得上与本剧最直接相关了吧?各位恶评剧粉,你们电视也看过了,还自认为比谁都看得明白了,认为自己心中充满善意了,所以,受到感化了吗?如果真被感化了还会对我这个异类的剧评毫无尊重恶意满满吗?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大恶意呢?

    我可以给各位提供两个思路:第一,你们根本没看懂剧里所谓的包容;第二,这剧压根就没告诉你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包容。

    哦,当然,也有可能你们明明啥都懂,但调皮的你们偏偏要玩高级黑。

    面对负面评价,这部剧的剧粉的话术出奇地一致:

    “实际什么样重要吗?我们觉得可爱和赏心悦目就够了。我们更多关注了、努力做到不歧视了不就很好了?”

    格格不入并不赏心悦目,它往往因为歧视而显得满目疮痍。

    所以这话本身就是悖论。

    倘若我们所有的表达,出发点都是「我们」,倘若我们仅仅用「我们」自以为存在却压根不合理的标准(可爱)去衡量和理解自闭症,那我们关注带来的只会是更加深刻的误解、更加困难的沟通。

    那么,歧视怎么可能不随之加重?

    当「我们」自以为是的理解,让他们原本就铺满荆棘的生活,迎来更多猎奇的侧目的时候,当「我们」自以为是的呵护,给他们原本就无处安放的内心带来更多压力的时候,

    由这部剧错误的描绘和歪曲的导向引来的,我们的关注,积极意义又何在?

    在少数群体试图沟通时,最让他们无助的莫过于,你开始一面以自以为懂为由张开了原本闭着的嘴巴,一面以你不关心为由捂上了原本打开的耳朵,并为这种全新的状态自我感动和满足。

    所以,我还想再问你一次,这部剧到底是促进了理解,还是在加深了隔阂?

     5 ) 禹英雨活出了我们梦想中的样子

    不论禹英雨走到哪里,她似乎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论禹英雨做什么事情,她似乎都显得有些傻里傻气;不论禹英雨出现在哪个场合,她似乎都显得戏份太足。 陌生人都与她保持距离,碎言碎语,指指点点,而熟悉她的人,无不被她的魅力所感染,为她的能力所征服。 了解她,才会发现格格不入是因为天才往往都不拘一格;了解她,才会体会傻里傻气是因为智者时常都大智若愚;了解她,才会懂得戏份太足是因为英雄本身就散发着万丈光芒。 我们羡慕禹英雨,不仅仅是羡慕她的一目十行;我们喜欢禹英雨,不仅仅是喜欢她的楚楚可怜。我们羡慕和喜欢的更是禹英雨的率真,是她活出了我们梦想中的样子: 虽然胆子很小,每次坐电梯和走旋转门都要给自己加油打气,但是却能够勇敢地问出“你喜欢我是不是事实”;虽然需要照顾,却拉着行李箱决定离开爸爸开始自己作为成年人的生活;虽然心绪万千,却在生母问是否怨恨她时说那天两个人在树下聊天很开心,红着眼睛说自己一直想见妈妈...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很聪明很独立很懂人情世故,然后我们又总是用自以为精湛的表演包装自己的心思。我们活着很累,仿佛被看透了就是输了。 其实,像禹英雨这样,勇敢地接受自我,坚定地相信自我,真诚地展现自我,才是最纯粹而快乐的生活。

     6 ) 一切的爱都有迹可循:细捋他们的爱情线~导演按头磕的快乐难道不想有吗?

    这部演员们的演技真的很细腻,所以感觉很真实。让我忍不住真情实感的第一次磕上男女主cp。

    看完四集回头重刷细捋男女主感情线的时候发现,所有的伏笔就在那里!再次拾取的过程真的很有趣,分享一下~

    第一集:

    一:相见·初印象(场景:旋转门初见)

    这是女主对男主的第一眼,为第四集说他很帅做了铺垫

    男主出场的第一瞬间,就让我好感满满~只有善良温暖的他才会看见我们可爱的女主。最后才会顺理成章的由眼入心。

    相见
    二刷的时候,反复重看,这时候的表情还是客气疏离的
    客气疏离的表情特写

    二.相识·交换姓名(场景:旋转门再见)

    相识

    这段和男主共情了,我有时候看到眼睛明亮的孩子,都会忍不住的喜欢。

    所以我感觉他现在是觉得眼前的这个眼神纯挚的女孩很特别却又有点可爱的。

    对比第一次一起走旋转门的样子,男主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更加亲近女主了。
    出了旋转门后,他露出了这个表情,好像在说“啊,被女主可爱到了”

    --男主对女主的了解度+3%—名字有趣,有点可爱的女孩子呢。--

    三.相处·了解的第一步(场景:医院)

    眼疾手快保护女主

    这里其实不算一个糖点,只能说明男主擅长察言观色,反应会很快。给男主的优秀点赞!

    我们在路上看到澄澈的天空,奇特的云朵,绽放的花朵,都会心生喜欢。男主在这个时候最多就是这种心态,在初印象里给新同事贴了一个“可爱”的标签而已。

    这里的表情是在女主一顿输出之后的侧目的特写

    男主是情商很高的人,他长袖善舞蹈,人缘很好,所有人都会跟他友好招呼。

    好人缘的人,观察力是很卓越的。所以,男主出了旋转门是只出了旋转门吗?明明是走向了爱情的康庄大道!他已经开始在观察这个女孩子了,开始目的很纯,也许就是习惯的获取信息,但是结果很美,成为了爱的契机。

    回头看剧的时候,才会发现,导演给的每一个特写都是有意义的,男主的感情并不是见色起意,而是细水长流水到渠成的。

    又一个表情特写,截图下来对比,就会发现男主被女主的话触动了

    --这个时候,男主对女主的了解+5%—是专业优秀的心思细腻柔软的律师呢。--

    四:相处·了解中(场景:回到律所)

    回到律所后女主的劲爆的直接复述这里又是一个特写,这个时候男主在想什么?

    这个时候,男主开始“听见”女主了。证据就是👇🏻截图表现出的大型双标现场,哈哈

    别的律师发言时虽然认真但是面无表情的转笔
    女主说话时,男主开始提笔写字&转头专心听,即使手空着,也不转笔了

    --了解进度+3%—意外的伶俐善言的女孩呢--

    五:相熟·了解中(场景:法院首开庭)

    担心的表情特写

    在这个场景里,男主的表情特写里还有一个咬牙抿嘴的特写,如此情真意切,让我突然意识到,男主对女主的在意程度已经从普通新同事到比较熟的一个组里共事的伙伴了的程度。

    不过这种无意识的行为状态,可以看出,男主是有好感而不自知的。

    当女主说深爱法律的时候,男主这是欣赏的目光吧或者被迷住了?哈哈
    每次看到男主这一脸被可爱到的表情,就很想笑,这就是磕cp的快乐呀

    --了解进度+ 5%—是深爱法律有信仰的可爱女孩呢--

    六:相熟·保护欲(场景:法院再开庭)

    这个动作,恨不得冲上去保护女主了

    这段情境里有男主三处担心的表情特写,正好对应了这段剧情的三处转折。

    截图的这张能看到男主的焦灼。男主对女主的保护欲真不小。日益增强的保护欲,也是浇灌爱情的营养液。

    后来的剧集里经常会发现女主在向前走的每一步,都跟着男主一个表情特写,导演太会了,太好磕了。

    --感情进度+10—不自觉的在意带来的强大保护欲

    七:相熟·同频(场景:办公室+三次开庭)

    和女主同步表情了。居然同频了。都会觉得熨斗是抹香鲸。

    这段剧情应该是男女主感情线的第一个小高潮了吧。

    男主来找在加班的女主。而且看上去没有什么目的性的就来了。且还没话找话聊,绞尽脑汁想了一个熨斗像抹香鲸的话题来吸引女主跟他说话。就很想笑~

    又是一个被可爱到的特写
    这个笑是“窃喜”吗?

    当商定在两人独处的时候可以聊鲸鱼的事情。男主的表情居然是这样的?这就“窃喜”上了吗?

    这段剧情里虽然男主着急的手指蘸口水去翻页的动作很埋汰,但是很显目的能看出他很急很想跟上女主的聊天节凑。

    这一段最闪的一个词就是“同频”在下一段剧情三次开庭中也提现的淋漓尽致。

    女主用文件夹盖住脸的时候男主用手盖住了脸
    女主听到医生的断定后有一个松了一口气的甩手动作,男主同频了

    在这段剧情里,男主急她所急,忧她所忧,喜她所喜。不仅是看上去的肢体语言上的同频,更是男主动心了的具象表现。

    --感情进度15%—你和我能同频❤️

    八:相熟·恭喜你(场景:女主办公室)

    过分的喜形于色

    这是开播以来男主被看到的最大最夸张的表情了。由此可知,男主是多么的为女主高兴。

    普通同事间,根本不会有如此大的情绪波动。这段强调了,不仅是“同频”,男主的情绪已经被女主牢牢掌控了。动情,也是牵动情绪的原因呀。

    -感情进度5%—你牵动着我的情绪❤️

    第一集回顾完毕。到处为止男主对女主的感情进度自然,顺理成章的循序渐进着。大概在进度条的30%左右。

    我的逻辑是,对一个人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程度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感情的萌发。目前在男主这里,对女主的感情至少是自然而然的“友达”。这里面应该包含了一定的特定的情感萌芽在里面。

    发芽生长的样子最美了。

    未完待续——

    第二集:

    //movie.douban.com/review/14511495/

     7 ) 太守美错在哪里:100%的生育风险,加上1000%的养育责任配重?

    1.

    这个剧我是本来是很喜欢的,在第14集之前,我一直追得很愉快并能给到4星。虽然在第8集出现了身世梗,但也认为是一般的韩剧俗梗烂梗,无所谓了。但在最后的两集,太守美要竞选法务部长,政敌的狙击政略是:1,年青时非婚生女,未负养育之责。2,对儿子管教无方(儿子行为违法了,但其实挺好)。从女儿的角度上,她抛弃了孩子,未尽养育之责。从儿子的角度看,她没能言行合一,不能给他一个“正义”的榜样。作为一个母亲,她要面对的是“责任”与“道德”的双重要求。

    乍一看这个很合理——“妈妈”不是应当有这样的责任底线和道德底线吗?接着逻辑转换了下:如果没达到这样一个“好妈妈”的标准,那应该严格地进行自我反省,没有一点资格当法务部长了。

    但我又觉得很困惑,如果是一个男性,他要当官僚体制内的法务部长一职,那么他像大禹一样完全没有承担实际上的养育责任,三年过其门不入,是完全被理解的吧?儿子没管好就是一票否决的大丑闻,好像也不至于……

    在通俗文艺作品,就是要迎合以及规训大众的道德想象的作品里,“母职”是对一个成为母亲的女性的第一要求,如果她未尽母职,那么将面临着巨大的道德批判以及事业风险——这在一个前面还出现了为女性权益鼓与呼的段落的剧集里,显得颇为讽刺。

    2.

    回顾下太守美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境况之中。当年大学时,她因为纯纯的恋情而怀孕,又因为现实的考量而分手——分手之时,因为男友的恳请,她生下了孩子,男友当时的承诺是:孩子只是他想要的爱情的留念,在情感与生活层面上,他极度地需要这个孩子,作为他的人生的支柱,换言之,太守美并没有这个需求,但也许是因为爱,以及某种欠疚与补偿(因为剧情实际上是比较狗血的,只能这么找补)?她生下了这个孩子,为此付出的是两年的时间和生育的风险。男方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拥有了一个孩子(这是他选择的人生,这个人生本身也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有亲情和着落的),但在20多年之后,他依然义正辞严地谴责太守美“抛弃”了这个孩子,他索取了,他得到了,并且太守美还为此付出了时间和身体的巨大成本,但事实上,他内心从来都觉得太守美是“抛弃”了孩子,那么,如果太守美不抛弃,岂不是就是他成功地用这个孩子绑定了白富美?(这里我很诛心,事实上我也支持禹爸爸的生育权,他们双方认同在禹父独立抚养孩子的前提下,太守美仅负生育之责的话,我觉得他基于情感的诉求也可以被认可),但在对方承担了生育责任的前提下,直接就将养育责任连带上,生而不养是最大的过错,这就非常地言而无信了——一开始他向太守养索取的生育,并以不养育为条件,但得到了生育后,他说不养育不行了,不养育就是原罪。

    对于父母来说,生而不养确实是原罪,但是我们现在要回到“生”的意愿上来。如果一个女性,她其实并没有意愿生,这个生为她带来的只是风险没有收益,比如时间,比如学业,比如工作,她因为某种“生而不养”的承诺去付出自己的身体与时间了,最后反而让自己落在道德深渊中,这是合理的吗?

    当年的太守美太年青了。她没有意识到,对女性来说,“生而不养”不是一个选项。生了就必须养,养的要求是多重的,如果哪一块没做好,都将面临沉重的指摘,这个指摘不只来自于外部,还来自于子女,就像太守美,最后她面临的是女儿与儿子的指摘。

    3.

    生的成本很大,是生死的风险与至少两年(怀孕/生产/恢复)的身体投入,但比起养,生简直还算不上什么,养是日复一日的付出,是至少十八年的养育与教育责任,风险是,不一定养得好,教得好。因为年青女孩,她其实对生育和养育可能是一无所知的,可能是完全不胜任的。但只是被推到了母亲的位置上,而推她过去的是什么呢?像禹爸爸这样,因为爱情而希望太守美生孩子,应该是很少数。最大多数的,其实是人类社会需要源源不断的孩子来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而女性是劳动力的生产工具。并且,连带地,要承担养育责任。

    比如说美国的堕胎法案,中间有生命界限的争议,有宗教因素的影响,但女性为什么有那么庞大的堕胎需求呢?说实在话,两年以及死在产床上的风险都可以冒,但在不合适的年龄,不合适的条件下生下孩子,是既负不好养育责任,又可能毁了自己的人生的。如果不允许女性堕胎,但是社会可以接过养育孩子的责任,甚至也没有人一定要冒堕胎的风险。很多年青女性比太守美更清醒些:生而不养是不可能的,养是跟着生来的,这个责任有激素的,道德的,社会风俗的重重层面的加持,简直是无处遁逃。电影《正发生》里的女孩比太守美清醒得多,她只有教育可以作为走向独立的途径,她没法选择为一个还未出生的胎儿去付出她的人生,她首先要自己受教育,要工作,才可能在拥有自己的人生的情况下去生孩子。

    在不谈谁来养孩子的情况下,只谈不能堕胎,无论用什么生命的意义去掩饰,都是对女性的人生的漠视和剥削。

    4.

    回到太守美错在哪里,“生而不养”是她的错。

    但她更大的错是:一开始就不该生。她天真地允诺了一份无法兑现的,有违“良俗”的口头协议。

    很标题党地把养育责任写成1000%,因为在太守美的女儿与儿子的诉求是加乘的,是圣母式的,是一种无限责任。

    5.

    身在一个父权制社会中,各种隐形洗脑来得猝不及防。在包装成大女主的,为女权立言的作品里,经常发现里头包裹着坚不可催的利男,以及标榜女权而只是算计的女利。

    我不是反婚反育保平安派,人生与命运都很复杂,包括这个剧集,如果是以前,我估计能因为最后两集直接打一星,但很多事情,都是进行中的,复杂的,看到最糟糕的可能是什么,最危险的处境是什么,但还是有好的可能性,有思考与行动的余地吧。

     短评

    看之前:这么高分?看之后:祖国的恋爱片编剧跪下来向中国观众道歉吧!

    9分钟前
    • 11是只拉布拉多
    • 力荐

    感觉8分合理,9分也太高了……女主演技好、人设好,也就这两个优点了。其他角色过于脸谱化,为了突出女主,同事、上司、检方,都显得业务能力不足。

    11分钟前
    • 330
    • 推荐

    不愧是你啊,必须五颗星的朴恩斌!全员演技在线,收视率屡创新高。cp线说实话接受无能 ——不能说烂尾吧,只能说后劲不足了。不过这才是正常韩剧效应。话说,希望导演编剧们能给朴恩斌一次正常的恋爱,别无所求。

    14分钟前
    • 马丁路人金
    • 力荐

    好可爱好可爱好可爱呀!我已经爱死了朴恩斌这个娃娃头,企鹅步和2倍速噼里啪啦说话的调调!感觉跟李帝勋那部遗物整理师的男主人设好像哦。超高的智商,小孩子的行为举止。又可爱又暖心又治愈。/恩斌的演技再再再一次把我狠狠地惊艳到了!怎么会把一个患有先天性自闭症的律师演绎得如此惟妙惟肖!以至于我都忘了她叫朴恩斌了!她就是禹英雨本人啊!!超可爱的禹英雨!超可爱的朴恩斌!超可爱的电视剧!!

    15分钟前
    • 🦊👀
    • 力荐

    好暖啊!自闭症天才女律师的故事,比以往的暗黑系律政剧好看多了!

    18分钟前
    • 肥界
    • 推荐

    妈呀,女主太可爱啦🥳其实姜其永也可以演男主的呀🤓他俩都很可爱

    19分钟前
    • Q
    • 力荐

    看到鲸鱼在车厢外飞的画面,就觉得韩剧真的好厉害,总是能给我新的悸动。

    23分钟前
    • 郭小月
    • 推荐

    每次过旋转门都是和你跳的一支舞,天哪好喜欢这种细微的浪漫。

    27分钟前
    • 韩春花
    • 力荐

    暖心治愈+证律小案件 目前为止都好喜欢 女主的演技一点也不突兀 (自闭症让我想起了海洋天堂…眼泪哗啦哗啦)律师领队因为刑法民法那点对女主改观的时候 bgm一响直接泪奔…氛围塑造的太好了 没有赘言 想要表达的尽出 节奏恰到好处!我们自立自强可爱善良 简单纯真的喜欢鲸鱼的女主 偶尔还很好笑kkk(女主竟然是죄송하…完全没认出来!!剧抛脸

    30分钟前
    • 头脑机灵
    • 力荐

    唯一有点bug的是案件太简单好猜了 每次刚陈述完案件观众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了还要看一群“顶级律师检察官们傻乎乎的看不到盲点最后被天才女主一点即破”,感觉在侮辱观众智商。当成无脑剧看的话演员的演技在线,有搞笑有爱情蛮好看的

    32分钟前
    • 全成就奶黄包
    • 推荐

    一个连什么是死都不懂的傻瓜,却生怕我会死,这竟成为了我的安慰。

    37分钟前
    • 当当当当
    • 推荐

    黑吃黑、多伦多、石榴石、文言文、盐酸盐、王中王、大哥大、奥利奥、卡夫卡、花非花、乔琪乔、高乐高、盖中盖、美廉美、人上人、天外天、黄记煌、北海北、圆明园、碟中谍…

    41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片头便是取向狙击!时不时冒出的🐳😇朴恩斌饰演记忆力超群的自闭症律师,台词功底很棒!自我介绍那段好可爱哈哈!被普及好多🐳知识🥰谁能拒绝🐳控的可爱少女呢---自从男主被分手起人设在我心里开始崩盘…编剧想将男主神化(比如深思熟虑才开始交往),可是被分手时的“无能咆哮”让人觉得这前期的思考有些肤浅,以及后期的冷战多少给这个人设拉低分…再加之男主的演技越看越拉胯…后几集真的把前期积攒的好感拉没…不过最后还是有圆回来,猫咪和猫奴的说法用来形容男女主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猫奴愿意无条件对亲爱的小猫咪好,只因为喜欢;而猫咪在这无条件包容的爱护下学会了喜欢,亦是希望能让对方幸福,不感到孤单!再加之与第一集的呼应,我又开始期待第二季了!不过希望第二季里男主能精进演技或编剧扎实研究事业线🙏🏻

    43分钟前
    • Yohol.
    • 推荐

    过于浪漫化自闭症,也是一种暴力和反向歧视。和机智医生系列相似,近年来这种抽离现实的、去政治化又极度政治正确的温情作品总受到过分的追捧。追捧背后两国相似的心理机制反倒更让人感兴趣。

    48分钟前
    • lejson
    • 还行

    我想大声对我们的导演和编剧说,不要什么火拍什么,仙侠剧,大女主戏,拍的都是千篇一律。就不能拍点不一样,十几亿发生的故事还不如人家几千万故事多。

    52分钟前
    • 随风吧
    • 力荐

    喜欢豆瓣这个译名《非常律师禹英雨》,看了好多平台上的译名都是“奇怪律师禹英雨”。自闭症不是“奇怪”。

    54分钟前
    • 🐨
    • 还行

    朴恩斌进步最大的一部戏,要得奖。

    57分钟前
    • JuliaJulie
    • 力荐

    律政剧最重要的是:案子吸引人或者发人深思!第一集还可以,女主和谁都可以组CP的节奏……同僚关系要比隔壁吴秀才幸运的多……

    59分钟前
    • Justina
    • 推荐

    让我看看 磕耿直🐳小可爱和怨种上司朴轻率的还有谁?( ・ิω・)ノ

    1小时前
    • 陶阡陌
    • 力荐

    女主台词发音很好 演技大发 法庭戏热血 节奏很快 恩斌真的是剧抛演技 搞笑又温情的治愈轻喜剧 很适合打工人下班看~希望后续剧情稳住

    1小时前
    • 三分甜加冰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