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杀死伊芙第二季

    杀死伊芙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英国,美国2019

    主演:吴珊卓,朱迪·科默,费奥纳·肖,肖恩·德兰尼,尼娜·索珊娅,朱利安·巴拉特,罗伊·贝克,保罗·布莱克维尔,爱德华·布卢梅尔,亨利·劳埃德-休斯,珊农·塔伯特,欧文·麦克唐纳,伊琳娜·莱蒂克,埃琳娜·沙雷,阿迪勒·阿赫塔尔 

    导演:丽莎·布吕尔曼,弗朗西斯卡·格蕾戈里妮,达蒙·托马斯 

    猜你喜欢

    • 完结

      名校风暴第五季

    • 更新至22集

      医院革命第四季

    • 全8集

      名校风暴第二季

    • 完结

      联邦调查局:通缉要犯第一季

    • 全8集

      名校风暴第三季

    • 已完结

      名校风暴第一季

    • 已完结

      名校风暴第四季

    • 完结

      名校风暴第六季

     剧照

    杀死伊芙第二季 剧照 NO.1杀死伊芙第二季 剧照 NO.2杀死伊芙第二季 剧照 NO.3杀死伊芙第二季 剧照 NO.4杀死伊芙第二季 剧照 NO.5杀死伊芙第二季 剧照 NO.6杀死伊芙第二季 剧照 NO.16杀死伊芙第二季 剧照 NO.17杀死伊芙第二季 剧照 NO.18杀死伊芙第二季 剧照 NO.19杀死伊芙第二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杀死伊芙》第二季将于2019年春天回归。尼娜·索珊娅、爱德华·布卢梅尔、朱利安·巴拉特加盟新季。第一季由吴珊卓、朱迪·科默等主演,讲述有精神病的刺客(科默饰)与英国安全局人员(吴珊卓饰)这两个聪明女人互相对对方着迷,并进行了一场史诗式的猫捉老鼠游戏。第二季目前正在欧洲拍摄。

     长篇影评

     1 ) Killing Eve第二季第一集Eve片段观后感

    (谨慎观看,严重剧透)

    总的来说还是很喜欢这一集的,承上启下,把上一季遗留的问题都提到了,尤其是,重点讲述了上一季结尾被捅事件后的两位当事人的境况以及这件事对他们的影响。

    很姬,而且很有爱。

    首先从Eve的发展来看。

    1.开头:

    在第一季发生30秒后。Eve匆忙从小变态的房间里逃离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她手里还握着那把捅伤小变态的刀。

    30秒前她是什么样的呢?

    这样的。

    这样的。

    和这样的。

    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候手里没有刀,那么刀呢!倒回去看可以发现,Eve把刀扔了。

    这就可以推断出,这30秒时间里,Eve可能随便洗了一下手上的血迹,去卧室捡了刺杀小变态的弹簧刀,然后穿上外套背上包就跑了,帽子也不要了。因为匆忙,也没有时间清理刀上血迹。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Eve要带上刀一起走呢?可能一方面是因为Eve虽然慌乱,但是很清醒,凶器必然是破案的关键,只有把握住凶器才能不会让其他人发现凶手。Eve此刻自我定义为“可能杀死小变态的凶手”所以她必须选择拿走弹簧刀。另一方面,结合后面安检那段Eve的反应,可能也就是本能的捡起刀就走。(这点我也不是很清楚,值得大家讨论)

    然后Eve看见了救护人员模样的人出现,Eve直觉的感觉到危险,所以她没有迟疑,第一时间选择了逃跑。在和他们错开之后,Eve亲眼目睹了他们开枪杀害了老太太,马上明白了那些人不是普通人,很可能是组织的人,于是Eve加快逃跑速度。在门口接到卡洛琳的电话,也马上挂掉,此刻紧张而慌乱。一心只想逃回家。

    关于,老太太是不是跟组织有关?我觉得当然还是有的,第一季结尾Eve去找小变态的时候她帮了不少忙。当时想猜想可能老太太是半个boss之类,还可能是所谓守门人?但当这一季谜底揭开的时候,才发现可能就是如她表现的一个单纯的监视者。那么可不可能是老太太给十二人组织通风报信说小变态回到了公寓,还有人在找她呢?(通过组织的人接电话可以看出他们的目标就是小变态)看十二人利落的开枪方式也不太像。总之。还是为可爱的老太太默哀。

    2.Eve的反应

    之后重点刻画了Eve的各种反应。

    第一,接到卡洛琳的电话,却在对方挂断后,说了真相。

    而且还是在一对正在求婚的小情侣面前。这样的安排也是很奇妙的。首先,更能突出Eve此刻所背负的巨大压力,让她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而没有注意身边世界,让自己变得与现实世界非常割裂。其次,可能也是一个喜剧效果吧。

    第二,表情凝重的称很多很多甜食,甚至还不让小朋友抢到不慎掉落的甜食。

    这场在很早之前的预告就被看遍的场面,可以说是最经典的剧透之一。光看预告的时候,我就联想起第一季小变态打翻小女孩冰淇淋场景,会觉得Eve越来越像小变态靠拢。在正剧里看到这段,除了表现Eve越来越黑暗和孩子气,也从侧面表现了此刻Eve的“精神变态指数也在蹭蹭的涨。”

    那么Eve为什么会选择买甜食而不是其他吃的呢?

    这个我去查了一下资料:

    人在有压力时,会分泌压力激素即糖皮质激素,它们能够直接作用于某些味觉(甜味、鲜味或苦味)的受体细胞,应激情况下会影响这些细胞对甜味或其他味觉的反应。其中,甜味受到压力的影响最大。有一些研究对处于应激和非应激状态的小鼠做了对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小鼠的味觉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增加了77%。该研究已发表在《神经科学》期刊上。对甜味的感知以及对甜食的摄取量,是通过人体分泌糖皮质激素激活味觉细胞中受体来施加影响的,压力越大影响也越大。另,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血清素生成,血清素是能让人高兴的。所以,吃了甜食会让人高兴。

    所以说,通过吃甜食这一个表现,发现Eve此刻真的是处于一种压力非常大的应激状态中。

    第三,过安检时候想起身上还有未清理的弹簧刀而忽视安检人员的呼叫自行跑到厕所处理凶器。

    仔细看这段,会发现,工作人员问口袋里有没有钥匙或珠宝,Eve在掏口袋的时候发现了弹簧刀还在自己口袋里。于是Eve迅速做出了反应。甚至没有跟安检人员说一下就光着脚跑向厕所。(这点也和Eve本来的人设性格很符合,遇事果断处理,毫无迟疑,即使是在这种状态下也一样,但同时也反映了Eve此时还是非常的紧张,像惊弓之鸟,害怕任何人发现自己的心态)

    而且还特别狼狈,在厕所还踩到了尿,也有可能是水。😂

    厕所处理凶器的时候,Eve很仔细,先擦干净了刀上的血迹再用卫生纸包着丢掉。这就表明,可能是天生的在犯罪方面处理脏物的敏感,在其他方面大大咧咧的Eve在这方面还是比较细心的。

    第四,自残

    在网上一个泛心理科普上查的人类自残缘由给出了以下解释:

    一个人伤害自己可能是以下原因:

    1.在内心非常混乱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有些人会通过制造身体上的疼痛,来重获对自己的思绪和想法的控制。

    2.自己做出了某些错事,感到无比愧疚,选择自我惩罚的方式缓解焦虑和悔恨(也可以用“对无能的反抗”来解释)。

    3.用自我伤害的行为去表达某些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想法或感受。

    4.有些人遭遇严重的创伤事件时会出现解离状态,感觉自己或世界是不真实的,此时的自我伤害是为了从这种麻木、虚幻的状态中脱离出来。

    5.有些人是为了追求快感,他们通常会在疼痛发生后的瞬间感受到强烈的快乐。

    6. 有些人在情绪特别高涨的时候(无论是高兴或者愤怒)会通过自我伤害来令自己平静下来,比如割手指。

    7. 有些人是用自残的痛苦逃避面对其他痛苦。

    8.更重要的是,自残也是找到控制感的简单通道。因为我能伤害自己,所以会觉得我某种程度上还是“有效”的,所以“我有效,我存在”,不会陷入完全消极被动的感受中;同时我只能被我自己伤害,我不怕被伤害,自残还会带来虚假的防御感,似乎可以借由此逃避那些真正被他人伤害的可能。

    我想Eve的这次短暂的自残行为,很可能就是一时的表现,感觉除了5其他条都很符合她现在的处境……所以Eve的自残行为是非常合理的一个安排。

    第五,草木皆兵

    对于陌生人的搭讪无比的警觉,对方稍微说一点“暧昧”的话,就第一时间想到跟组织有关,跟杀手有关。后来发现其实是被当做瘾君子后Eve夸张但放松的笑,就好像在说“只要不是那个破事儿有关的事,说我瘾君子也OK”。PS这点吴老师表情变化的演技很值得回味。

    最后的抓头继续爆笑,我理解的可能是Eve自己也发现自己反应过度的自嘲吧。

    第六 在火车上抚摸刻在桌上的心

    车厢的播报可以知道,这是发生在快到伦敦站的时候,Eve可能此时比在巴黎的心态要稍微放松了一点,毕竟英国是她家,到家后安全感也会上升一点。所以我想Eve比之前对现实世界环境的体验也要强了点。

    此时她此时发现了桌上的心。

    有些迟疑的,又带着颤抖的,Eve抚摸着心的刻痕,感受着她的轮廓。

    我们都知道心代表着什么,交付于真心,真心付出,用心感受,都是一个意义,心代表着本我就是最真实的自己。那么此刻摸着心的Eve想起谁了呢?我想应该是想起那一幕了。

    “两个人在巴黎的房间里,互相把对对方的真心娓娓道来,然后疲惫的瘫倒在床上,那个人犹如被自己驯服的小动物一般的乖巧,然而,自己还是带着恨意伤害了她。当那个人睁着惊恐的大眼睛,难以置信的说出“我真的是曾经喜欢过你,它好疼。”的时候,自己那种恨意顿时烟消云散,留下的只剩下悔恨。自己好想补救,好想帮助受伤的她,但是她还是逃离了自己。而现在,自身都难保,更别说去帮助那个还在被人追杀的你了。”

    所以,我们看到镜头里,Eve看向远方,再叹口气,可能带着悔恨,带着担心,满眼含着泪水。

    第七 初到家的Eve

    回到家的Eve果不其然的就像法国警方咨询有没有被捅伤的人。然后镜头在这时候专门拍摄了Eve和Niko的亲密合照的画面,与此刻无比担心小变态的Eve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她还会和Niko好吗?我觉得按照这些预示的话,真的很难。

    挂完电话的Eve环顾着家里。叹了口气。

    还是那熟悉的摆设熟悉的环境,还是那种让人有安全感的家的味道。

    然后她倚靠着墙壁,就像突然放心了的感觉一样,闭上眼睛,有种“我终于回来了”的感觉。

    结合后来Eve的表现,分析此时此刻Eve的心理。可能是带着暂时的安心,还有些许对Niko的愧疚,以及想要改变自己的状态。当然这种改变不是出于内心的,而是自己对自己的强迫,所以才有了后来“开开心心”给Niko做饭以求和解的做法,然而这种不随真我的假象,很快就被Niko识破。

    第八 佯装快乐

    独自做饭的Eve片段很值得细看。

    画面乍一眼看上去很欢乐。背景音乐也是,乍一听的欢快而积极,但专门去查了一下才知道这首歌也不简单,据说是具有非常讽刺的含义(但因为资料比较少,也完全查不到最准确的背景)。

    这个画面,看似快乐积极的Eve,变喝酒边做饭,动作轻快而透露着喜悦,而且还边听边唱着听似快乐积极的音乐。

    还有厨房操作台那异常多而隆起的蔬菜。配合着有节奏的咯哒咯哒切菜的声音。是不是顿时整个画面都阴暗下来了,变得毛骨悚然?

    然后,镜头给了Eve切菜的特写,诡异感顿时更加显著。

    刀起刀落,上一秒还笑着的Eve,下一秒突然沉下脸来,露出一种无比渴望的神情?

    慢慢的拂过刀面,把沾着的胡萝卜拨下来,之后还是轻轻的抚摸着刀面。

    配合着远处闪烁的灯光,显得异常恐怖。

    我想这绝对是Eve黑化的前兆。那种带着对杀戮的渴望的表情,让人不寒而栗。

    Niko的回家像是把Eve又拉回现实,交谈之中,Eve坚定了表示自己下午回归普通生活的决心。但Eve的表情可没有让人十分信服,这点,了解她的Niko也看的出来。

    直到Niko发现了所谓在烤箱的烤鸡,Eve佯装正常的假象才被扯破。接下来的Eve,回归到脆弱状态。

    第九 浴室里不接电话和惊恐

    如果说在巴黎时候Eve是当时压力巨大所致的精神失常,那么回到伦敦后的Eve应该是正式进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情况了吧。

    资料上显示:

    PTSD的概念是:外部事件触动个体——形成内部不良、片断、凌乱的信息——造成内心伤害。但外部却完整无缺,他人无法看到,自己有时也不能觉察。个体需要带着内在的创伤工作和生活,在一段时间后,或特定的扳机效应下出现适应障碍和精神痛苦,被称为PTSD。PTSD的症状是由战争创伤拓展到其他事件,增加了创伤性事件的数目和类别。比如医学事件、自然灾难、技术灾难、突发事故、暴力犯罪、恐怖袭击、情感虐待,等等。PTSD的三大核心表现为:

    1、 闯入性记忆(强迫反应)个体在清醒或睡眠时,创伤记忆强行进入脑海,以闪回或噩梦的形式重现当时的事件场景,使个体不断地重复体验当初的情绪和感觉,强烈程度也相差无几。

    2、 躲避反应:个体努力避免对经历过的创伤的谈话、回忆、询问,努力不去接触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人物,不去发生事件的地点,出现“遗忘”事件细节的情况,埋藏起原本关心的人和事物的情感,和他人保持距离,感到极为孤独,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

    3、 唤起反应:个体表现为容易发怒、容易受惊吓、失眠、紧张不安和焦虑、对小事反应过度,注意力不能集中。

    了解了这些,再看Eve接下来表现,就容易理解的多。

    看手:闯入性记忆

    看着这双手,仔细看指甲里还有干涸的血迹,联想到当时自己对小变态的杀戮。一遍一遍的在脑海里回顾。(仔细想切菜时候的抚摸刀面应该也有这个情况)

    不接电话:躲避反应

    本能的躲避与任何那场刺伤有关的人物和事件(想想之前突然特别开心的做饭也是这个反应吧)

    Niko一问她,就止不住的哭泣:换起反应

    此时的Eve无比脆弱,情绪易激动而且焦虑不安。所以她完全不可能好好的跟Niko沟通,把一切都说出来。

    后面还有两个细节。

    第一个是在浴室里当卡洛琳电话再次打来的时候,Eve把手缓慢伸出准备接电话,Niko立即阻止。

    然而Eve的反应是她不得不。但是她仍然没有接(虽然可能之后还是接了,要不然也不会有跟卡洛琳的会面)。所以说Eve是内心也是知道不能一味逃避的,这样想,Eve其实就是一个外表软弱内心强大的人。

    第二个是洗完澡后的Eve坐在床上。有一个陌生来电,Eve犹豫了一会儿然后接起。

    关于为什么她会接这个电话,我想了很久。

    1.作为cp粉,第一时间想到,可能Eve以为是小变态打来的。不管合不合理,也算是CP粉老母亲的心愿吧。😂

    2.不管是谁,就是想找人说说话,以转移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因为后来是推销窗户的人打的,她也没有挂断,而是热烈的想跟对方聊天。用跟陌生人交流的方式来逃避现有的环境也是出于应激状态下的反应吧。

    第十 和卡洛琳的见面

    说实话这点我没有怎么看懂。从第一季开始对卡洛琳的正邪属性就表示迟疑。从监狱摄像头看到了她和小变态的会面开始,就觉得此人可能是大boss,但这一季的平和,又给人一种莫非有别的故事?的想法。

    Eve一去就发现卡洛琳和小孩打成一片。

    这不仅让Eve吃惊,我也很吃惊。介于当时突然冒出来肯尼是她儿子,看到这个小孩我首先的想法可能也跟她有什么关系。

    不过和小孩和谐相处的卡洛琳,倒是跟之前在巴黎车站和小孩子争抢甜食的Eve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卡洛琳和Eve聊起了她爸,并指出那边的男泳池是“进行敏感话题的理想场所”接着轻描淡写的指出他爹是“会跟男孩做爱”,并且是“额外奖励”。然后下面就谈到了Eve擅自去巴黎的事情。

    仔细想想这些话,卡洛琳为什么要跟Eve说这些?我想会不会是话里话外的让Eve知道自己其实对她去巴黎的目的大致了解,也能猜出她和小变态不寻常关系的大概情况?好让Eve说出更多关于小变态的事情。(不过卡洛琳的话也不能分析太过,就像第一季她带着Eve去基地的时候说门口有个老鼠喝可乐,说实在,为什么她会说那句话,我到现在还没弄明白😂)

    接着卡洛琳提到了巴黎。仔细回味这段交谈会觉得卡洛琳说话真的特别有一套,不直接逼问而是百转千回。Eve于是就说了去巴黎找小变态的事情。卡洛琳因此顺利get到了小变态巴黎住址。虽然她自己也知道现在派人去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但是Eve对和小变态见面的事情守口如瓶。

    卡洛琳的表情明显是一脸的不相信,玩味的看着Eve。停顿很久才问起小变态公寓怎么样。

    Eve说了在她离开有医护人员出现杀死了对面老太太的事情。于是得到了十二人的清道夫和关于小变态现状的信息。

    卡洛琳接着询问了有没有什么小变态在哪的feeling。Eve也是回答的斩钉截铁。

    为什么Eve会对卡洛琳提及十二人的清理,但对她见到小变态的事情有所保留呢?我觉得第一和小变态的见面以及刺伤是比较私人的不好跟外界展开的,还有,最重要的是本质上Eve是不相信她的。

    接下来出现了很有戏剧性的一幕,刚才跟卡洛琳有说有笑的小男孩被一个男人强行拽走,Eve很紧张的站起来,而卡洛琳表示可能是小孩的父亲并表示从来不认识他。(是不是为了以此表示卡洛琳的冷酷无情,我也不得而知,只能看后期剧情发展吧)

    第十一 被重新招募

    卡洛琳后来安排了MI6对小变态巴黎的公寓进行搜查,且表达了重新重用Eve的想法。然后马上就带着Eve进入了新案件的调查。

    具体调查就不多说了,但是卡洛琳和Eve因为Eve回不回归调查这件事,产生了激烈的讨论,双方对对方直击心灵的拷问的这一段,真是太精彩了。

    首先Eve先发四连问(应该全部都是观众想知道的):

    接着卡洛琳回应三连问:

    再加上后来,卡洛琳对Eve直抓重心的说服。

    最后当然卡洛琳完胜。

    看下图,Niko让Eve告诉他发生了什么,她的回答就知道了。

    PS如果我们领导要都有卡洛琳这样的能力,那科室业务绝对飞涨。😂

    最后同情一下Niko,什么都没做错,就只是爱上了一个不平凡的人。

     2 ) Killing Eve第二季第五集观后感

    为全季的最中央,第五集不管是对人物的感情发展还是整个故事的进展,都应该是重中之重,所以不管第一季还是这一季,第五集都是“承上启下”的最关键。所以,在人物角色刻画的深入上或者在故事发展的叙述上,都会和前面几集有些不同。第一季第五集如此,这一季也是。作为第二季两位女主的首次正面“同框”之篇章,我其实是非常满意的,尽管由于官方的溜粉,让“以为有实质性进展”的小伙伴们大失所望,但是这剧本来就不是“姬情”剧,刻画的当然不只是流于表面的爱情呀。

    因为这集有两人实质的交流,再分两边进行解读会有些不妥,毕竟两个人即使不在一个空间,那种羁绊还是时时存在的,而且在第一次看生肉的时候,就感觉这一集细节非常多,需要仔细才能看明白。

    下面就从开篇开始看起:

    1.“come back?”VS“spoiled”

    开篇的洗车杀人让我感觉那个Villanelle真的回来了,别的不说,就是这杀人时候后充满“兴奋”的眼神,就像极了第一季时候,每次工作完后的开心的眼神。

    而另一边的Eve在审讯ghost遇到问题,完全撬不开对方的嘴。有趣的是,当她和Jess讨论审讯过程的时候,她希望的不是ghost好审讯而是希望她在工作上更“有趣”一些。这是很不正常的反应,所以Jess的脸色很难看,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某位一样有趣(我们都知道这里的someone指的Villanelle)”接着,Jess用了“被宠坏”来形容Eve。对于这个spoiled,我的理解,除了一部分指代“卡洛琳对Eve的宠爱?”(第三集时候Jess对Eve的评价)。另一部分,也是微妙的侧面反应Eve和Villanelle的相似性。在第二集里,Eve对Villanelle的描述中就专门提到了“spoilt”这个特征。

    接下来Jess突然出现了牙痛,并科普了“宝宝会从母亲牙齿里窃取钙质”的知识。这点不禁让我想起了第三集康斯坦丁的“好饿的毛毛虫”理论。那些可以充分的吞噬你,窃取你,利用你的东西,不管是“宝宝”还是“毛毛虫”,其实都像是那些“被宠坏”的事物,因为你的“宠爱”,和他们自带的贪婪,你给了她利用你的机会。这种特质,像极了Eve,那种所有都想为她所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特征。

    而最后,当Eve出去审讯ghost的时候,卡洛对Jess意味不明的眼神,更是将MI6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显露无疑。Jess和卡洛琳应该是对立关系,那Jess在对待Eve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态度呢?Jess到底是不是卧底呢?我还是很怀疑的。

    2.“the demon with no face!”VS"let's hire her!"

    当Eve get√到Villanelle江湖人称“无脸恶魔”的时候,镜头转向Villanelle正在公园和“活人雕塑”艺术家热烈对视。

    我发现这一段除了显示出Villanelle的“孩子气”外,如果把她无脸恶魔的称谓再和她毫无表情的和“活人雕塑”对视串联起来看的话,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点。

    脸上的表情肌是人类表达情绪的出口之一,“无脸”代表的没有表情,没有表情引申为没有情绪,结合对“无脸恶魔”的本身的含义,那么Villanelle本身指代的应该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代表死亡的毫无感情的杀手。而此刻这个本来应该毫无感情的杀手,却对和她一样没有表情的“雕塑”无比感兴趣。刚好说明了,对视本该的“自己”,而给她带来了巨大冲击。或者是一种“重新学习”。第一季的时候,Villanelle因为先天的情感缺乏,不懂得该如何表达情绪,所以还会现学如何摆出正确的笑容。而现在她却要重新“学习”如何毫无感情的表现。站在她的角度上,这真是挺“崩溃”的。

    上一集的结尾,Villanelle的情绪崩溃应该是她这样的主要原因。突然发生的情感变化,让Villanelle无所适从,她渴望回归到以前的她,但是那份无法放置的感情却让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也是后面接到杀死Eve的任务后从本能的反对到坦然接受任务的一个铺垫吧。

    这边的Eve在和去阿姆斯特丹调查“农场动物”谋杀案的Jess继续探讨如何让ghost招供。我个人觉得,Eve其实一直在想着Villanelle,她内心其实非常想见到她,要不然在审讯ghost的过程也不会老问起“其他女杀手”,也不会在对方问出“你想要什么”的时候,竟然问起Villanelle的事情。

    在和Jess一番讨论后竟然得出让自己做“诱饵”引出Villanelle的举措。这种完全不顾自己及周围人的安危的方法,真不是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方式。让人不得不怀疑起她的动机,破案当然是最重要的,那私人感情呢?难道没有一点私欲在作祟吗?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MI6的反应也比较好玩,Hugo和卡洛琳同意,其他人尤其是肯尼强烈反对。这里有个小细节,Hugo正在啃苹果。拿着别具含义的“禁果”说着“我觉得这想法不错”的画面,倒是非常有意思。

    3.like a dogVS not doing the boring stuff

    康斯坦丁和Villanelle一起来接任务的时候,有一个幕非常让人不舒服,就是康斯坦丁让Villanelle一个人在外面等着他,Villanelle不愿意,说他就准备像拴狗一样把她拴在外面吗?

    这句话让我无比心疼Villanelle。我觉得她自己其实是有所察觉的,所有人其实都在利用着她。那些表象的和谐关系和感情,在实际利益面前脆弱不堪,没有人是真的在乎她。我想这点也是为后面的grieving做铺垫吧。(后面Eve更有点过分,甚至连句真心的谢谢都不说)

    而另一边,正在为探案审讯苦恼的Eve,却被Jess问起有没有做过“走形式”的文书工作。随即发出“善意的提醒”。有人不希望她的纸质记录存在。换而言之就是其实Eve做的这一切是不会记录再案的,她的“命”有没有人在意?她万一出了事情,会不会有人予以帮助?都是值得怀疑的,我想起来,第一季被杀的比尔,到现在还被人当做在夜总会被抢的意外。所以Jess的担心也是出于正常的考虑。

    这点其实也是跟前面Villanelle自称“dog”相互呼应的,她们两个本质上其实非常相似的,都是其他人利用的对象。本质上都是孤单的那一类。其实彼此才是最好的存在,然而,此刻她们都没有这样想。

    4.“a joke?”VS“oh,god!I look awful!”

    当Villanelle发现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是Eve的时候,很自然的表达了“怀疑”“愤怒”和“拒绝”的情绪,这虽然让曾被她“杀”过的康斯坦丁心里不适,但这也说明在Villanelle心中,Eve还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尽管在上一集中,Eve让她伤透了心,她仍然是那个可以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唯独不能杀Eve的那个人。

    而此刻的Eve纠结的却是Hugo选了一张自己不好看的照片。这种反差,在搞笑的同时,让我不禁想到的是,Eve真的完全不在乎Villanelle么?这么在意自己在对方眼里的形象,不正是一种特别关注的表现么?

     3 ) 从荣格的观点拆解EV角色(第七集前的脑洞游戏)

    看到一个主创访谈,

    主创描述E是一个本能驱动的人,结合上下语境,再联想到V在整个剧集里都表现了典型的口唇期、童年期的特征,我意识到可能这个剧集的人物设定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精神分析学派特别是佛洛依德的本能学说的。

    于是,我去找了剧集的心理学顾问,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精神病学顾问Dr Mark Freestone的访谈以及介绍来看。

    访谈://www.qmul.ac.uk/media/news/2018/smd/interview-with-psychiatry-consultant-on-bbcs-killing-eve.html

    Dr Mark Freestone的履历及研究方向://www.qmul.ac.uk/wolfson/about-us/staff/profiles/freestonemark.html

    Dr Mark Freestone除了在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担任Senior Lecturer,还是精神病医生,曾为三家高危级别精神病院与一间监狱服务,同时也是一位精神分析师。

    综上,能部分印证本文开头的猜想,这个剧本很有精神分析的特征。

    于是,我开了个脑洞,我可不可以用精神分析学派另一位大师荣格的观点来简单拆解一下EV两个人物呢?

    需要事先说明的是,心理学有很多流派(人本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不止精神分析一家。也有很多对精神分析学派不认同的思想,因精神分析的不可证伪性,认为精神分析不能算正统的科学。所以并不是剧本或人物用了这个理论基础就有绝对的正确性。就像不同的心理学派都是在为人类探求自身心理寻求不同的角度和钥匙一样,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也是在表现或探求“人类”的各种可能性。

    所以,以下只是我的脑洞和拆解游戏。

    一、从荣格的“永恒少年”看V

    “永恒少年”是荣格复杂晦涩的原型理论中非常为人熟悉的一个原型。因为有太多的文艺作品呈现这一原型,贾宝玉、彼得潘、小王子、麦田里的守望者……

    “永恒少年”的特征:

    「永恒少年」是荣格理论中重要、常见的原型,表现为孩童、青少年的理想化样貌,青春不老、活力十足、精灵古怪、放荡不羁,让人又爱又恨;创意无限、敢爱敢恨、勇往直前、历险挑衅,叫人既妒且惧。——《永恒少年:从荣格观点探讨拒绝长大》序言作者:洪素珍

    V是不是也给了人一种“永恒少年”的迷人感觉,拒绝庸常的生活,不断寻求冒险刺激,很难预测很难管理,充满了青春期少年感,很有创意(猎杀),勇往直前(还有比追求捕猎自己的探员更找死的勇往直前么?)。

    永恒少年除了上述的好话以外,背面则是,很难持续坚持,对生活和自我有种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缺乏责任感,往往显得非常自我中心。永恒少年是拒绝长大的,你很难想象贾宝玉当奶爸,小王子变成中年大叔吧?

    我试想了下V到E的年纪,可能会有什么样子,完全想不出,感觉V如果持续保持目前状态,活不到E的年纪就能因自己的创意性行为被杀死或关进精神病院。

    永恒少年的形象经常被文艺作品塑造,但V多了一个前缀Psychopath Assassin。我仔细想了想流行文化里的文艺形象,好像只有“香水”里的小本钟有点接近,其他的类似人物就想不到了(主要自己还是看得少)。冷血精神病刺客永恒少年,确实很有独创性。

    二、从人格面具看EV

    人格面具Persona,相信很多玩游戏的人都知道Persona(女神异闻录),这个游戏从立项开始就是根据荣格的理论来设计的。

    想到这点是因为V的两场互助会的戏,及第七集预告里E问V,你知道你自己说的是真话还是撒谎吗?V回答不确定。

    荣格认为人类在潜意识中会遗传在人类的世代生活中积累的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包含了本能与原型,本能是原型的基础,而原型是本能的潜意识意象(外化的话可以产生直接的形象投射,比方说一里提到的永恒少年)

    人格面具则是原型中人格最外层的部分,会在与他人的交际场合中展现出来,并且有很多不同的面具。简单举例的话,就类似人本能的会在家人、师长、同事等不同的人际圈中展现不同的人格特征。

    这个部分的理论看起来很好理解,但实际上非常缠绕晦涩,我暂时也没法说自己真的理解或是判断到底这是玄学还是科学,看起来很玄学,但又时常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

    我很好奇,V是个看起来非常擅长学习他人的面具,戴上卸下的人。但这些诸多面具背后,她真实的人格是怎样?她自己知道吗?E表面正常,而这两场戏,V的台词同时类似做心理咨询,在不断提醒E,你真的是你自认的那个普通人吗?你的生活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除了听到之后恼羞成怒,你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吗?要为自己做点什么吗?

    这种精神病医治精神病的戏码,到底是会让人更精神病,还是编剧真的能为这两位角色找到条合理的出路?

    这一切都太让人好奇了,我已经做好烂尾的准备,但还是忍不住想看下去。

    三、从优势功能劣势功能看EV的人格类型

    荣格的优势功能劣势功能指的是意识类型。

    荣格认为人的态度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简单地理解内倾型的能量流向内心世界,较看重主体(自我),外倾型的能量则流向外在世界,较看重客体(客观世界或他人)。如下图所示

    荣格认为意识存在四种功能类型:

    思考thinking:对内容和意识的认知。

    情感feeling:主观喜恶的判断或评价。

    感官sensation:透过五官而有的知觉,能感知现实。

    直觉intuition:透过潜意识而有的知觉,能感知可能性。

    思考和情感都是区别、判断的理性功能,而感知和直觉都是感知作用的非理性功能(并非不理性,而是非关理性)。

    每一组里的两种功能都是互为相反的功能,亦即互相排斥。例如,以思考功能为主要功能(优势功能)的人,相反的情感功能就会发展不良,成为较不被意识到的劣势功能,但感官和直觉仍可以得到发展,成为辅助功能。

    参考下图,可以直观理解:

    每一种功能都有内外倾两种,比如外倾思考型的意思就是优势功能是外倾的思考功能,而其劣势功能就是相反的内倾情感功能。

    以上的内容来自《荣格心理分析》冯﹡法兰兹

    荣格的意识类型理论后续又被进一步发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招聘或者能力素质模型的MBTI职业十六型性格测试就是其中之一,相信很多人都做过。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人格类型是意识层面的功能划分,但具体的人在生活中的针对工作生活的能力则会受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工作背景等诸多因素影响,而在面对重大选择时又与价值观念、性格、环境等相关,并不是相同的人格类型就会有非常类似行为,相反,相同类型的人会作出各种各样的选择。道理就跟都是Psychopath,也并不是每一个都会去犯罪一样。

    我们没法拉E或者V出来做试题嘛,那我们就按剧集里的表现来简单划一下,EV二人的人格类型,看看会是怎样。

    首先来看看E的,

    E从开篇就非常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对外部世界反应迟钝,后续到第二季中越来越自我中心,可以看出很明显的内倾型倾向。

    四个功能中,其情感感知明显是较差的,经常发现不了周遭人的情绪感受,不止是对V,包括对老公、Kenny、Hugo这些同事在内,Kenny担心其安危找她谈话,SM戏第二天早餐谈话,叫错Hugo的名字都在体现这点。

    而E思考功能也并未展现出非常突出的部分,看很多观众都在吐槽这个悬疑剧没推理,全靠E铁口直断,还都是猜对的,应该就是指这点。这个剧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重逻辑推理的悬疑剧,一切的起因,全靠E的直觉,对比原著,第一季剧集的改编更是突出了这一点,把E由被迫接任原领导的工作直接改成了E在正式工作会议上跨级无根据乱猜,引起C的注意,实际的工作中这样的行为直线领导是会被E连累的。从这个时候起,E的自我中心已经有体现,但还不算明显。不过E的思考功能也不能算差,毕竟之前十几年的工作也是非常需要逻辑性和流程管理的,在寻找幽灵的过程中也有不错的表现。

    那在剩下的“直觉—感官”这一对功能中,先说下“直觉”,直觉是优势功能的人往往能作出一些“预言式”的判断,没有客观依据,就是预先梦到,感觉到会发生什么,而且还真的就发生了。

    从剧集里看E的直觉显然是尤其突出的,发展到第二季第三四集,什么隔着走廊房间门能感知到V,听到培根杀人就直觉是V,都能有所体现。但是,虽然E的直觉全是指向V这个客体,而我不倾向于将其划为“外倾直觉型”呢?其实注意一下就会发现,E神准的直觉只针对V,幽灵就是靠推理抓到的。而V跟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V能让E感受到自己内部深处,一直被E选择的庸常生活压抑的自己。E为什么对老公撒谎,只要跟自己黑暗面相关的事一概是即刻否认,编瞎话,因为E下意识是知道这点并极力回避的。而从E凭着零散的信息感觉到V的存在时,那种感觉就像,冥冥中某个我在某一个地方用我渴望的样子活着。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会忍住好奇不看看吗?现实有多无聊沉闷,E抓到V的渴望就有多强烈。其中还夹杂某种嫉妒的成分。可以说E很幸运,在现实世界中至少找到了可以安放自己这部分的客体,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是不会发掘自我或发现这样的客体。

    这里要说一下感官这一功能,感官指通过五感能发现的客观存在。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跟身边朋友常有这种现象,比方说我吧,同样对面一个小姑娘走过来,我可能只会注意到长短发这些明显的特征,而我的朋友就能看到衣服、包包、项链,甚至能认出什么牌子。同一个画面我可能只发现了五个信息点,而朋友可能是十个甚至二十个。

    如果我们假定,E是内倾直觉型的人,那她的劣势功能就是外倾感官型,那我们来看一下,这是否成立。

    我们倒回第一季,V在柏林追踪E,V几乎没有换脸上的造型,只有戴帽子不戴帽子的区别,在E周围出现了好几次,近距离地跟踪进了商店,还配了装监听的腰带挂试衣间门口,E可以毫无察觉。而Bill在路上被V撞了一下,就根据E的描述,察觉到不对。

    而E在第二季第六集开篇,C给她看的被捅进下水道的记者照片时,她的反应则是关心C口中的弟弟一次到底能捅几只老鼠进下水道(从她这个反应也能看到反社会人格的端倪)。

    剧集拍摄里表现一个人注意到什么,是很容易的,比方说特写,或是镜头从主体摇到被注意的客体。但拍没注意到什么还是不太容易,所以,我们从这些注意力的缺失表现可以大致推测,E的劣势功能为外倾感官型是可能性比较高的。

    综上,我们可以推测,E的人格类型为内倾直觉型,而辅助功能中思考稍强,情感较弱,而劣势功能为外倾感官型。

    再来看看V

    V表现出了极强的外倾型特征,对外部世界非常好奇。带着残忍的好奇。

    而在优势功能的判断上,我首先排除了“思考—情感”这一对。

    情感是主观喜恶,而直接连接的是对主体或客体的主观喜恶,包括了大量丰富的情绪。V是个很难与人共情体会不到情绪的Psychopath Assassin,而其自身的情感她最有感受的是愤怒和焦虑,其他的情感则让她更多觉得困惑。这一点K对她更能理解恨而不是爱的评价是非常到位的。

    而思考,这种严重依赖于定义、概念、外延、内涵的逻辑能力的认知能力,V显然经过训练以后有,但并不是她潜意识中依赖使用的能力。

    这样就又回到了“直觉—感官”这一对来。

    我们回到第一季第五集,经典的厨房戏。V注意到E冷得发抖,马上就提出让她换衣服(色心有还是有的,但注意不到挂着的假领子毛衣也不会有机会去脱);E很小幅度的动作V就能发现E藏刀的意图。在开篇翻冰淇淋的戏码里,还有V模仿他人的各种桥段里,在各种就地取材地杀人即兴表演中,都在展现她非常细微的观察能力,并且能现场利用。

    而直觉这块在剧中基本没有体现,说实话,我也想不出什么影视作品能拍出“内倾直觉”,“我没感觉到自己会发生什么”,感觉前面这句话都不通顺,可能还是我水平太弱了。

    综上,我们认为可以暂时将V归纳到“外倾感官型”,思考功能在其辅助功能中较强,而情感很弱,其劣势功能为“内倾直觉”。

    那现在把E和V放一起看看。

    E内倾直觉 VS V外倾感官

    ⇔双向箭头关系

    正好你的优势功能是我的劣势功能。

    V观察感受到E的同质性,并有直接验证,一个外倾型的人是不可能停止接触吸引其注意力的客体的,完全忍不住,并且她需要更接近与更多的观察角度。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合理解释为什么在第六集里,V开始展现的自律,有和E的不同的关系,她都愿意去尝试。

    荣格有一个观点,在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优势功能的使用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受到磨损,大概到了中年期,优势功能的效用会下降,而如果此时没有发展劣势功能,人生的很多麻烦就会开始。

    “劣势功能往往是让人最受苦的部分”——《荣格心理分析》冯法兰兹

    我们来看看E在第二季变得越来越自我中心,越来越被很多观众讨厌能不能从这方面得到解释。

    我相信十八岁以上的人都有类似的经验,自己的父母和长辈突然变得越来越“我执”,坚持自己的某些看法和做法,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仿佛停止了一般,其反面是大量吸收外部信息不管垃圾不垃圾,还要强迫你去接受。

    可以参考E和K在监听车那场戏,V在里面危机四伏,E监听中发现问题后不是马上解决,而是先跟K叨叨,怪罪V没按她的要求背书,她其实自己也不熟悉准备的资料,现翻都报不利索,还坚持强上。

    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很像会常说“我早跟你说过……”的父母,会把责任推给你背锅的直线小领导,会声色俱厉责罚你的老师。

    刚工作的时候,我个人是会很反感这些不理智的自私自利的行为,但现在年纪长了,开始能越来越理解明白这些行为背后可能会有的焦虑、恐惧。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很难碰到完美的人,我们都是在各自的处境中有各自的问题。

    很多的人都是这样优势功能磨损,而劣势功能未发展,年纪越大越受苦,看不到头。

    E看起来正在跑步进入这种“中年危机”的状态。在与V进入新关系后,显性的直觉似乎暂时没用,人就在身边,有时候还很听话。能看得出E对其他犯罪对象的个人兴趣度并不高。而感官这一块,她似乎根本没意识到,日常工作中连工作伙伴的名字都能叫错。

    在第二季中,编剧继续把E的人际支持抽掉。在心理咨询或是精神病的诊疗中,专业人员都会去关注案主或病患的社会支持,也即是情感连接的人。拥有越多元、数量越多的亲人朋友的支持和爱,则案主或病患康复的概率越高。而目前的剧集走向,E在被推向越来越孤立的暗处,自己在床上辗转睁眼天光的镜头都拍出来了(大部分精神问题的早期症状都有失眠),角色情绪现在必然是焦虑而困惑的。而越焦虑困惑,功能性就越差,直观表现就是精神不好,干不了活,想控制而无法控制,日常生活也受影响。她对周围人,包括V的态度,如果不发生剧情对角色的大转折,只会越来越差。

    我想第七八集,编剧再不编一段情节把E扇醒,让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个人物就很难产生合理的转化了。而且,这个一耳光一定要非常有力,合理,颠覆E对以往生活认知。我认为悬念点留在这里可能会让角色间的心理张力及剧情都更精彩些。

    而比较E和V的辅助功能,两个姑娘情感这块真的是,我只能表示扶额无语,且看她们怎么互相调教吧,这块如果剧情上有合理的铺垫,很可能第三季会出现“末路狂花”型的走向。但是怎么把情感的自我发现和剧情结合,而不是各线自表,则很考验编剧的功力,各线自表必然会带来剧情上的削弱,这个剧跨类型已经很多了,再多就散了。

    思考这块,两个角色都提供了不错的功能表现,则不赘述。

    从现在已播剧集看,V相对E的状态,更稳定,目标和心理动力更清晰。而按照一般剧集的编剧套路,戏眼需要放在矛盾点最多的角色身上,通过角色的转化升华推向故事的高潮。E在后续两集中要经受的打击考验不会少。

    影视作品中,最常见的两个方向是要么以故事为主体(数量最多,大部分流行作品都是),而与之相对的是以人物为主体(艺术电影特别是作者向的居多,著名的好莱坞导演罗伯特奥特曼曾经说过:不要给我讲故事,我需要的是人物)。

    KE剧集到目前为止特别是第一季,正好踩在两者之间,既有复杂的角色并花了大量镜头去呈现人物细节、状态,又在杂糅荒诞、悬疑、喜剧这三个类型的剧作创作中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准。这种微妙的平衡,真是很不容易。

    现在剧集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节点,怎么保持这种平衡非常困难。偏重回故事,原有的角色就会变得固化扁平化,必然流失看心理戏和看角色的观众,加重角色刻画特别是写实向的刻画,相信很多人会因为“长不大的成年人E和变乖不炫酷的V”弃剧。

    难啊,做好工作真的是难!

     4 ) 是劫还是缘:《杀死伊芙》次季首播

    爱一个人,你会做疯狂的事。吓!

    《杀死伊芙》拍的是情绪和心理,结构和故事是退在后面的。

    《利器》也十分注重主观情绪的表现,甚至融入意识流的拍法,模拟人意识的特点,挖掘此刻与记忆之间的关联性。但是《利器》同时拥有一个疑雾重重、峰回路转的故事。

    而《杀死伊芙》则显得剑走偏锋,将重心都放在这对女人身上,渲染其感官反应和心理嬗变,已然到了放纵的程度。

    你很难说《杀死伊芙》的故事背后有一个强烈的创作意图,不过这并没有妨碍它在最近几年的电视剧市场中显得如此独特。

    谁说只能拍《红玫瑰与白玫瑰》,就不能拍《五十度灰》呢?情感或感官,情色或色情,爱情或性爱,每一样都能自成主题,创作应该尽可能不受干预。

    人类社会不断嬗变,人的意识世界越来越复杂,这也会在人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中相应地反馈出来,这是正常状况下的自生现象。

    《杀死伊芙》的一大特色就是抓住女性角色之间的复杂情愫。伊芙和波妹之间不可自控的强烈爱恨完美地呈现了这一点。

    但是不仅是她们这对人物在表现女性之间的暧昧关系,剧中很多地方都在有意地调入这种蕾丝色彩,使全剧产生一种非常具有反差性的风格,颠覆了观众通常的观看体验和思维方式。

    以本季已经播出的第一集为例,伊芙在吧台前默默扎小手的时候,走过来加入这段情节的角色是一个女性。她拥有一头和波妹相似的漂亮金发,以及性感中掺杂暧昧的表情。她对伊芙表现出很高的关注度。

    另一处同类型的情节就是伊芙的女上司和女法医见面的时刻,两人之间言语和举止可谓亲昵无比。

    这种风格为剧作本身增添了暧昧效果,如鸡尾酒一般,既能刺激视觉,又能绽放味蕾。

    无论这种做法是别有深意还是曲意迎合,它都具有革命性。

    本集伊芙和波妹的行为动机

    1、伊芙

    落荒而逃的伊芙表现了一系列高强压力下的行为,她的压力是两种强烈情绪的杂糅:惊恐与痛苦。

    这首先体现在她的滥食和自残。购买大量糖果,这是她下意识的行为,体现人在焦虑之下对甜食的依赖。

    在吧台前她不自觉地用笔芯狠狠扎自己的手掌,凸现她内心情绪的极度焦虑与压抑。

    过来关心她的金发女被她当成了对她不利的人,她惊恐的情绪一下又飙到了嗓子眼,撑到了极限,所以当她意识到金发女对她别无企图时,她的情绪猛然松弛下来,出现了行为无法自控的傻笑。

    当她终于逃出生天,惊恐消退,痛苦情绪就占据了上风。抚摸列车餐桌上爱心的举动,流露出她对生死未卜的波妹深切的担忧(指甲还残留着对方的血迹)。

    为了应对这种痛苦,伊芙打开了心理防御机制,压抑真实感受,进行情感隔离,以求逃避不可控制的猝变。

    她用音乐和舞蹈阻塞自己的思绪(表情始终僵硬);

    用切菜的机械动作使自己无暇他顾(多镜头强调她表情的僵硬,切出的食材严重超量);

    用欢快的语调和肢体欺骗自己是愉悦的。

    但是手指接触在刀锋上的感觉却还是使她想起了那个让她陷入危险又让她尝到刺激的女人。她将刀子慌张地刺入她的身体,她却对她说:“我好爱你。”

    之后她请求推销员详细介绍他推销的窗户也是因为她脑子一静下来,就会开始胡思乱想。

    2、波妹

    波妹是个心理发育有很大缺陷的人,就像个孩子:

    喜欢糖果(向医生要糖果、被贴纸吸引);

    为博得同情“随地”卖萌、撒娇、示弱(抿嘴要糖果、扮可怜逃出医院);

    模仿成人行为(“安慰”重病患者女家属)。

    同时她也任性,自我,天真;没有正常的是非观念,情感认知迥异于常人。

    这一集短暂和波妹唱配角领便当的是个小病友(根据本剧节奏,我们都知道她会在离开前杀了他),他出了车祸,父母双亡,但是最让他伤心的却是他毁容了。伊芙和他相处很愉快,还对他的处境产生了同情,因此产生了帮他解决问题的善意。

    但是以她的思维方式出发,她的解决方法是让他一劳永逸地结束这个痛苦:干净利落地拧断他的脖子。

    杀死男孩之后,她抓起一把本属于男孩的糖果,脸上浮现的表情是对这段短暂相处的幸福回味。

    波妹对伊芙刺杀她的行为没有丝毫怪罪,她认为伊芙这么做纯粹地出于对她的爱意,伊芙对她下手越狠,说明对她越爱。她对自己的判断十分自信,认为自己对伊芙了如指掌。但她忽略了伊芙对她的恐惧心理和自卫的动机。

    她的分析判断烙印着她强烈的主观意识,她热烈地渴望得到伊芙的爱,这使得她的狂热心理焚毁了更多细节,混淆了真伪的边界,将两人间的关系简单视作了两厢情愿。

    结尾处,深夜时分,波妹脸上洋溢着对伊芙的眷恋和迷狂,而伊芙对波妹的情感如同秘密的潜流,矛盾却涌动。

    这两个,注定逃不过彼此,命中的

    公号:段雪生。微信:vc1003404232。微博:段雪生。

    往期剧评:

    《细说战士》

    《细说伊芙》

    《细说阴阳魔界》

    《细说真探》

    《细说麦瑟尔夫人》

    《细说天才女友》

    《细说威尔森夫人》

    《细说兔子共和国》

     5 ) 7集联想:v杀死niko的女同事杰玛,替代杀死人妻版的伊芙!

    躲在niko身后,但没有被niko保护的无辜牺牲者

    这一集,在去罗马之前,小v突然杀入niko和同居女同事杰玛之间,一通灵魂拷问后,本集末尾,剧情一转,现出结果:niko被打晕,杰玛惊悚的被套袋窒息而亡。v姐还特意用胶带标注了:易碎品。剧组提醒我们,本剧一直都是心理惊悚剧哈。

    联想:1、v姐拷问niko,是否爱伊芙。此时,niko理所当然的认为,v 姐问的是作为自己妻子这个身份的伊芙,这是大男子主义想当然的一种思维定式。但是,v姐认知的伊芙远比niko认为的伊芙,要丰富和美好的多。

    niko真正惹怒v姐的地方,令v有了情绪起伏,出现杀机(而且杀人方式不是已拿在手的刀子,是更有象征意义的手法)的原因,是连niko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那种男性(丈夫)习惯性的将伊芙物化为人妻的特定角色,而非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独特独立的人去认知、了解和关怀,看起来的丈夫似的付出,都是先把伊芙贬低化、幼稚化之后的敷衍。

    而对v姐来说,伊芙是特别珍贵,独一无二的存在,给自己带来全新体验的、自己珍视的伊芙,在niko那里,却其实和女同事杰玛是一样的。如果当年niko结婚娶的是杰玛,他也会想当然的说,我当然爱她(我是标准好丈夫哟),我确定啊,(为啥?)因为她是我老婆嘛。

    所以,杰玛的死,从某种意义上,是愤怒的v姐,在杀死那个人妻版的伊芙吧,为后天父系社会驯化的顺从的那个伊芙,阻碍解放、觉醒的那个社会化角色的躯壳。没有独立自我存在的、面目模糊,正正像个塑胶假人(结尾被杀和摆放的杰玛是v的象征手法吗)的伊芙。

    第一季里,v毫不犹豫的杀死了bill,这个对于伊芙更像一名约束她的老父亲的存在。而伊芙,确实在此后孤身上路,再也不例行的先询问bill的意见,任何大事情都自己拿主意,连卡妈也不得不常说,哦,伊芙你又来了,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表情。

    这一集,如果niko能够坦诚回答,他只爱原来的那个伊芙,甚至是撒个小谎,说自己爱杰玛,杰玛可能都不会死。

    niko看起来怯懦,却在(拿自己和杰玛的生命)豪赌v姐不敢杀死自己,非要死磕和一个精神变态者去争夺伊芙。这愈发显得前面他离家出走,表示要分手的行动只是向伊芙施压罢了,并非真的放手伊芙。

    2、问答后,意识到niko不会轻易放手伊芙,v姐很难得的抑制了杀bill时的冲动杀机,采用了迂回警告的方式对待阻挡她与伊芙关系的niko。

    如果,v姐是一名男性,也许,niko会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可能连niko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小v的性别是自己特别恼怒的原因。一种男性自尊被挑战的恼羞成怒。因为v姐拥有的一切正是伊芙想要的,而作为丈夫的niko却在灵与肉方面都表现无能,无法与伊芙契合。

    v姐认为的真实的觉醒后的伊芙
    niko娶回家扮演妻子这个角色时的伊芙
    v姐:鸡同鸭讲!你真的了解我说的那个伊芙吗
    niko:伊芙=我老婆!没毛病啊。
    v姐:你丫敢这么贬低我的女神!
    你死定了
    为啥你丫就不能坦诚一点,承认你爱杰玛这样的乖乖女,天生做老婆的料啊。为毛你非要和我抢呢!
    鉴于安娜事件,伊芙也许也会对老公有执念吧?虽然我也不太确定哈
    niko:我要赌一把!你不敢把我怎么样

    在本集片尾,v姐给大家留下惊悚又恶搞的一幕,杰玛的结局我就不上图了。剧组用一集一杀,时刻提醒我们,v姐是怎样不可预料、不可控制的存在!

    这次真的惊到了!你可以和v姐平起平坐聊天、掐v姐脖子还能活着的唯一原因就是,小v看在伊芙的面子上啊!这下晓得了吧,niko!你不过是占着丈夫这个头衔,自以为对伊芙享有特权的伪好人。杰玛是你害死的!

    我觉得,这里杰玛被特意摆设的样子,乍一看,有一种塑料假人的感觉,而且又刚好是在储物仓库里,杰玛还被贴上了“易碎品”的标签,她本人的妆容和假假的拔高的尖尖的说话声音,都被刻画的像人偶。

    以上。也许是我过度联系,也许是编剧在悄悄向niko为代表的直男宣告:看,你们男人不是特喜欢物化女性吗?(杰玛人偶)这就是你们眼中的人妻!你没有资格爱伊芙,你爱的那个伊芙,已经死了!

    第8集最新预告,上图喽!

    v姐深呼吸ing:oh~eve

     6 ) V的冷血精神病、施虐倾向(或受虐)及表演型人格特征,E的反社会、受虐倾向(或施虐)及老妈子控制欲(第六集)

    V的冷血精神病、施虐倾向(或受虐)及表演型人格特征,E的反社会、受虐倾向(或施虐)及老妈子控制欲

    好了,标题就是开个玩笑,另外这篇文章是从属与另一集更帖,但因为太长了,就又单独开了一贴方便排版阅读,有兴趣看前面几集评论的同好可以点://movie.douban.com/review/10099795/

    作为一个半吊子心理学爱好者,没有资格去下诊断性的判断,所以标题所提到的内容都是指这两个角色从电视剧演出里能看到的一些特征,并不是断定她们就是“什么什么”。你也可以当我过度解读bullshit瞎叨叨。

    在以上前提下,围绕EV两个角色分别展开讨论,另外这个剧里神经症的角色太多了,也会顺带说一点。

    另外,还有一个前提,以下只讨论这些心理学范畴的特征,不涉及任何现实社会法律规则和道德标准。看剧喜欢精神病不就是在安全的上帝视角观摩黑暗面的过程嘛,角色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复杂性更重要,不论多喜欢V或E,都请记住,她们是角色,是观众移情的对象,而不是真实的杀人狂和神经症患者。

    好,废话讲完,进入正题。

    V的冷血精神病(Psychopath)、施虐倾向(Sadomasochism偏sadistic)及表演型人格特征(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

    V的冷血精神病Psychopath

    关于V的Psychopath的人设讨论和科普的帖子散落网络,太多了,我无意再重复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但我想比较原著、电视剧第一季到目前第二季第五集,来讨论下V的“病情发展”

    KE原著第一本看完(感谢义务翻译的大大:http://jzdgq.lofter.com/,感兴趣的可以去下载,记得给大大点个赞。)

    在原著的人物设定中,V是非常符合病理上对Psychopath的描述,非常“类型化”。

    第一季在菲编主导编撰下,基于原著加入了很多“戏剧化”的细节表现,所以V呈现出了与以往该类型角色很不一样的性格特质。(可以对比优雅谨慎高学历的汉尼拔看,第五集如果是拔叔跟亚伦皮尔对上,能想象皮尔会被“谦虚的”拔叔从学术上摁在地上碾压。)

    第二季到第六集V的角色特征延续了Psychopath的特征,但是,但是,但是要注意这个Psychopath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型和不同以往的人物内在动力。而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在剧情推动下由“E”这个“V”的外部镜像客体带来的。

    为什么Psychopath高比例的在罪犯间出现?不同的心理学流派都多少会提到跟“自身存在感”相关。“存在感”怎么体现?以下我引述两段弗洛姆的观点:

    “一个生效的人是有能力去做某些事,完成某些事情的人。能够对某些事情产生效力,就是确定自己并非无能,确定自己是一个活的、有用的人。能够生效,意味着自己是主动,而不仅是被动的;是积极的,而不仅是消极的。最后,证明自己是存在的”

    “成人也一样,需要用能够生效来肯定自己的存在。要达到效能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但是,这个需要也可以由另外的方式满足:有权威压制他人,感到别人怕自己;杀人者观摩牺牲者的痛苦表情;征服一个国家;折磨人或者把人所建设的东西摧毁。”

    V在原著第一本和第一季里都在用“花式杀人”来感受自己的生命,体会自己的效能感存在感,直到倒霉催的E捅了她一刀,“存在感”开始有了新的体验渠道。

    第二季进展到第六集,V为了能保持跟E的关系,居然学会一定程度的“自律”和“团队合作”。

    我不得不说,V的角色持续保持着自身性格结构中“孩子气”的部分(这点编剧的把握是非常准确的)。只不过,孩子气从打翻小朋友的冰淇淋,投注到了跟E的“较劲”中。在跟C妈和军需官的戏中,抓住机会就演五岁(她自认高E一点)笑四岁的戏码。在E面前直接挑衅C妈权威的show off,一方面在E面前展现自己,另一方面是Psychopath自我中心和过度自由感就从来没变过,不分场合地确认自己的存在感。

    以前V会违反组织要求自加戏剧化的杀人戏码,杀人之后跟K花里胡哨地炫耀(有时候是撒谎避责),但很快就会感到无聊(boring关于boring我又要在后面叨叨一堆),被禁止杀人后还要抢着去杀,都跟迫切需要确认自己的存在感这种动力直接相关。

    现在好了,有了粉丝(还想睡粉),这种欲望开始集中到特定对象E身上。

    “孩子气的Psychopath”不断的用各种行为跟E摇旗呐喊:“你快看我啊,我为你准备了好多你喜欢的杀人表演哦,我棒不棒?”

    到了第六集,为了向E定点演出,V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杀人欲望,开始试着接受与人合作被遥控的工作方式。

    我们这就来对比下,作为老师傅的K,她第一季一言不合就拿刀卡着K脖子,唯二出现的合作者里有被她二次碾压的小南瓜。而到第六集,她只是口头警告E要尊重她,E在听筒里不断老妈子一样地打扰她,她也并未发飙。

    一个Psychopath出于自发自愿地与人合作?我相信从事心理或精神病研究的人都想来围观一下的,而做人类生物神经研究的肯定有把V塞进核磁共振或者脑袋上贴满电极的实验冲动。

    关于V不断在提及的礼貌和尊重,横向跟汉尼拔拔叔对比下。V对于帮了E审问幽灵之后,E没有thank you很受伤,而拔叔偏好吃没礼貌的人。我瞎猜一下,礼貌和尊重大概是对Psychopath最显性最容易从外部世界感受到存在感的方式,而且反过来,也是影视作品里比较容易展现的他们对他人“有用没用”这种价值判断的表现方式。

    “没礼貌”=“没用”=“没有存在价值”=“可以杀掉”

    V的施虐倾向Sadomasochism

    英文用sadomasochism,而不是用sadistic,是我个人认为,V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施虐者,而其有着隐性的受虐倾向,两相对比,V的施虐倾向占主导。从V角色的设定看,说她是明确的施虐者,应该没人会反对吧?

    另外要澄清下,这里的施虐受虐并非特指性虐待,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侵犯性暴力虐待行为。(容我提前吐槽下E,E可能真是一个 性受虐者)

    佛洛依德认为施虐源于本能(性本能和死亡本能),卡伦霍尼认为施虐源于无望或绝望,弗洛姆认为除了人的内在还要加上社会性格,我这个列举非常不科学,因为他们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就姑且一看,知道学界各有各的说法就好了。

    我们先来看看BORING,这个反复在台词中出现的,快成V的slogan的“无聊”。

    “慢性抑郁(无趣)

    这些杀人事件的动机似乎不是恨,而是不可忍受的无趣感和无能感。有这种激情的人需要证明毕竟还有人曾对ta起反应,还有人可以因为ta而受到打击,ta需要作出一些事情来,结束天天不变的单调生活。杀,是一个办法,可以让ta觉得自己存在,让ta觉得毕竟还可以在另一个人身上产生效力。”

    是不是很有既视感?感觉每句话都在说V对不对?这段话出自弗洛姆的《人类的破坏性分析》,这段话之前两页全是青少年恶性犯罪的案例,眼前是不是出现E手里oksana的犯罪档案的画面?

    但是,我又要但是了。E跟V建立“合作关系”以后,明显在V身上出现了某种微妙的转化。

    “单纯刺激,如果反复的次数超过某个阈值,就不再被神经系统计数,因而失去了刺激效果(这是由于神经生理的一个经济原则,一种刺激如果反复出现,便表明它不重要,因此消除对它的知觉)。如果希望刺激继续有效,就要把程度加强,或者把内容改变(要有新的成分)”-同上来自弗洛姆《破坏性》(要注意“刺激”是不带任何褒贬义,针对不同对象则有不同意涵的。)

    如果把V套上主语位置,可以这样表述,在V的案例中,单纯的杀人超过一定次数,则失去杀人带来的刺激效果。如果希望刺激继续有效,就要增加杀人的数量强度,或者变着戏码地杀。

    但是到第二季,V还保持第一季麦当劳式的“更多选择更多欢乐”式的杀戮行为吗?

    第五集“免费”审了个犯人,第六集接了不杀人的卧底单耶,真忍不住想xx下,这是多么巨大的职业生涯转型啊!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呢!

    除了单纯刺激,弗洛姆分类了另一种叫“启发性刺激”,我们来看看能不能解释下V的变化。

    “这种启发性的刺激可能是一本书,一首诗,一个观念,一道风景,一首音乐或一个爱的人。这些刺激所产生的都不是单纯的反应,而像是它们邀请你,请你主动地去回应它们,与它们共鸣。由于你主动对它们有兴趣,你就在你的“对象”(实际上已不再仅仅是“对象”)身上不断地看见、发现新的层面,你越来越觉醒,越来越心思敏锐。你不再是通常那样被动地让刺激在你身上发生作用,按照它的旋律舞蹈;现在,你由于与世界相连而展示出了你的功能,变成了积极主动、有产生创造性的人。单纯刺激制造驱力(drvie),也就是让人被它所驱使;启发性的刺激则产生努力(striving),也就是使人积极地努力于一个目标。”

    感觉可以解释V对于E所有的行为和态度,包括妥协性的行为。不过关于“创造性”这点我们还是要记住V是个Psychopath,她除了写“培根”油画明信片,还是会优先把创造性发挥在她擅长的杀人上。

    我们来看看V表现很好的第二次互助会告白戏码。她在告白自己以往的内心世界,感觉一片荒芜,感受不到任何事,做看起来所谓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并不真的喜欢。直到,有个人告诉她,be honestly,don’t be a dick。

    效果不错,抹平了第一天的失败,迅速拉近人心开始操纵Amber。

    V应该是清晰的意识到了自己虐待倾向在转化(或许从甜蜜的捅刀就开始意识到了),但我并不认为目前的她是非常有逻辑理性的意识到这些变化的根源,而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感知和行动层面上的调整和应对。

    以下是我的脑补和过度解读。

    V聪明的脑瓜里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E带来的启发性刺激,产生从未对他人或物产生的共鸣和兴趣。从绝对的自我中心与自由感中探出漂亮的娃娃脸,开始看到自己与外部世界连接的可能性(目前具体对象就是E了)。她看到了世界上另一个自己(还是E),看到了更多自己内在新的层面。这些发现太过甜美甚至超过了对Anna的感觉。于是她开始为了要进一步去获取这种甜美的感受,开始不惜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原则,去进一步加深与E的联系。

    但是,是的,我又要但是了。从来没人说过,这两种所谓的刺激是非此即彼的,现在的V,还是会无聊,无聊到要杀人,也同时积极主动的“变乖”,此消彼长,自我搏斗。

    行为上看,人物是在做矛盾的事,但从心理层面,非常地合乎逻辑。

    另外,要注意一点,V的告白除了说给监听里的E听,她还是很习惯在用Psychopath的惯用伎俩在使用自己的新感受,目标是操纵Amber进而接近Aron。

    谎话最高的境界,可能就是真假掺半,比例按情况调控。从剧情看,V不是准备型学霸选手,看资料背资料这种她玩不来,她更擅长的是假装共情的情绪控制。

    又要再表扬下这集里V的自律了,换成以前,在被皮尔这个控制狂虐待狂学术羞辱之后,皮尔应该会死得很难看。V只扇了他脸,太有进步了,所以啊,自控自律是个好东西。

    V的表演型人格特征(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

    贴一段DSM5(精神病诊断手册第五版)对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在自己不能成为他人注意的中心时,感到不舒服。

    与他人交往时的特点往往带有不恰当的性诱惑或挑逗行为。

    情绪表达变换迅速而表浅。

    总是利用身体外表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

    言语风格是印象深刻及缺乏细节的。

    表现为自我戏剧化、舞台化或夸张的情绪表达。

    易受暗示(即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影响)。

    认为与他人的关系比实际上的更为亲密。

    但我个人非常明确地认为,V不是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但她的内在结构中有一定表演型人格的特征。Psychopath为主,有一定成分的HPD。而且,谁叫人物设计地又漂亮又会穿衣服呢?怎么戏剧化,都会有E狂热追星。K的设定则是稳定锚作用,太清楚她的底了,不吃那套。默默吃着膨化食品,你演,我看你跟我演。必要的时候还要劝住那个老妈子“女朋友”给她点空间。

    E的反社会Sociopath、受虐倾向Masochist(可能还有施虐Sadistic)及老妈子控制欲

    在谈诸多特征前,我要强调下,E自我中心,极度自我中心,越来越自我中心

    E的反社会Sociopath

    E在第二季里Sociopath的程度就如演员访谈里说的一模一样,持续滑向黑暗中,从一个有反社会行为的人Sociopath滑到反社会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我看也就一步之遥。再加上C在第五集里对任务目标高于V违规杀人行为的默认,这给了E相当危险的暗示与鼓励。E摇摇欲坠的道德感和良知,真的前途堪忧。

    V一直非常笃定地告诉E,我们是一类人,在不同场合不断重复暗示明示。第六集里不断在表现,在抢E早餐时,在提醒E尊重自己时,都是一个意思,我们两一样,不要觉得自己比我就好到哪里去。

    请允许我回溯下时间线,跳到第一季第五集,E拆穿V满嘴谎话的时候说的那句台词。

    “You are an asshole。”

    第一季第八集和第二季第六集,都提到了honesty。

    一个叫V honestly don’t be a dick的家伙,自己才是一直都不honestly的asshole!

    好想给E的办公桌贴个大标签:“认识你自己!!!”

    E对待自己的丈夫,在关键问题上从来都是采取回避问题的态度,从来不说真实感受,甚至编瞎话,从第一集到现在,一直。她对Bill绝对比对Nico坦诚,可Bill这个有利的人际支持被V给捅死了,连接正常社会的一根有力稳定柱说断就断。

    反观下,E在什么时候停止他人对自己黑暗面的下意识回避或反驳,在V直接点出来她的反社会特征的时候,类似第五集V在早餐桌上跟她说“like us”的时候。

    我跟朋友讨论了下,这种下意识的否定和撒谎,可能源于某种安全感需要,be normal and decent 很难,能不破就不破。

    说E完全没意识自己的反社会吧,我是不信的。你大姐大学是读相关专业的,你跟我说你完全不知道?bullshit!

    但一边享受这种反社会的快感,一边无视自己的回避,一边狂热追星V,一边跟V强调自己normal?

    你个自我中心的Asshole!

    一个坦荡的Asshole和一个自我否定的Asshole的权力争夺战,这心理张力够再写两季。

    下面呢我要严肃回来,为什么Psychopath的V那么笃定Sociopath的E跟自己是一类人?

    到DSM5(精神病诊断手册第五版),Psychopath都没有单独列项,而反社会人格障碍则有明确的列项和诊断标准,注意反社会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特征是两个概念,前者是病理性的诊断,而后者更多用于人格特征描述。

    从精神病诊断的权威标准来看,Psychopath和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中间有太多相似症状和表现,Psychopath有可能发展到ASPD,但ASPD的种类却比P要多。

    虽然目前E还在S和ASPD之间摇摆,但很容易就明白V为什么笃定了吧,表现特征太像了。就像猫互相闻屁股,闻到类似的信息素一样,哎呀,你好呀,忍不住就往上蹭。

    真疯起来,不好说她们两谁更吓人。

    E的受虐倾向Masochist(可能还有施虐Sadistic)

    明确单指性方面的,不仅仅是因为第六集开场两分钟的SM大戏。

    还记得第一季第三集里E贱兮兮地问Bill的同性恋倾向,Bill提到玩过五种SM游戏时她的反应么?

    还记得第一季第八集,Kenny也在场,E嘴又管不住问C跟K房间里为什么大乱时没礼貌的态度吗?Kenny本来就有点亚斯伯格社交障碍,这嘴是有多欠才问得出来。

    E唯一一次有点表现出虐待倾向,是在捅刀戏,但我认为当时的杀人欲望是严重超过S倾向的,可能有一点,但微乎其微。

    V在院里淋雨旁观之后,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这点,V在性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S倾向,但作为一个虐待倾向比较多的选手,转化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V这段戏里的表情很微妙,微妙点在于几乎没有表情,就是严肃的注视。我又要过度解读一下,学习力突飞猛进的V这时候可能真的在思考,E的内在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可能并没有太多悲伤嫉妒的情绪,而是试图搞明白,那到底对E来说是什么?也许同时还有点性幻想,毕竟刚刚惹过Nico,给过Nico真挚的建议(你可以跟你老婆试试)。但我也不认为V会代入Nico,毕竟是个“放着我来”性格的V,最可能的大概是threesome。

    再说一次,E真的骨子里是个Asshole,第二天早上可以沐浴在美好性生活的愉悦里,忘了欺瞒老公的事实。这段戏跟第一季第一集里E跟老公说V的案子时反应明显的映照,说完V一个小伤口就要了受害人命,E直接赞美 impressive,老公则正常人反应 so awful,E听了才改口and awful。现在好了,自我中心发展到完全无视老公早上起来明显表现出来的不良反应,还沉浸在自己的one-night stand的愉悦中。

    你个自我中心的抖M!

    再贴一条:“认识你自己!!!”

    Nico这个角色真的惨,先被V刺激到回家S老婆,然后又被习惯性无视。逼着一个没有S倾向的人S别人,基本等于被喂屎。

    这集标题“希望你喜欢传教士(体位)!”黑色幽默了。

    E的老妈子控制欲

    这条纯吐槽,纯粹是我对E角色设计的一点猜测。

    一般提到这戏,说猫鼠游戏,大家的刻板印象大多是E是猫,披了个M15的皮嘛,V是鼠。

    但我觉得恰恰相反,从心理层面V才是猫,第一季里玩得E团团转,E是鼠,收个行李都能被吓半死。

    但现在猫鼠角色在互相渗透,对,渗透,不是简单的对调。

    E的职业经历根本没拿得出手的针对特定对象的成功案例,只能算半个探案人员,终于拿到了幽灵的线索还是靠她的女巫(V的拟猫化应该是绿眼睛黑猫吧,我最喜欢的品种,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所以她在第六集整集里探案剧情中表现出来的不专业,想控制V按她的办案方式行事都体现出一种非常细碎的老妈子感。

    V擅长杀人,要控制特定对象的行动,而不是摧毁,确实是个挑战,但V忍着羞辱没把皮尔给干死,应该是尽最大的努力了。(不过给个杀人狂这种练习机会,真的好吗?)

    另外聊聊那个冤死货车的女人,V的动机高比例在于扫清障碍,功能性的杀人,剩下的是给E看,用行动告诉E,不要总是不honestly,总自以为可以控制她,我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存在。E看到当面杀人的戏码以后,反应很有趣,先本能受惊身体一震,但眼神最后又转回有点意味深长(?)真搞不清她是不是又性奋了。每天的工作有可能都要冒着湿着内裤的风险,真的健康吗?(好了好了,我又bullshit了。)

    一个半吊子跟另一个半吊子合作,且看后面两集CK父母如何推进(调教)他们了。

    我他妈太啰嗦了,终于啰嗦完了,谢谢有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

     短评

    eve和villanelle情感关系太吸引人,这是充满性欲和渴望的不断拉据的爱情,我很向往了。#私以为约等于性转版汉尼拔。#02“我杀了一个人也给你写了一封情书”这种求爱方式试问谁不为之倾倒?#03“我要在你的嘴唇上留下伤口,就像我在吻你。”#04villanelle彻底失恋了。#05被偏爱的有恃无恐。#06该死的相互吸引力。#07这一集糖分超标:villanelle听到留言后情不自禁的痴汉笑,证明了她对eve说的“我只有和你在一起时才有感觉”,以及情色气息溢出屏幕的phone sex。#08 。

    4分钟前
    • 连雀
    • 力荐

    给老子看

    9分钟前
    • 赵大闲
    • 力荐

    伊芙本来是受卡罗琳、军情六处之命抓住薇拉内尔,却渐渐开始质疑卡罗琳、军情六处的善恶;薇拉内尔本来是受康斯坦丁、十二门徒之命杀死伊芙,却渐渐开始和康斯坦丁、十二门徒为敌。说不定后面的剧情会演变为伊芙和薇拉内尔化敌为友,共同对付更可怕的敌人。毕竟一个是智商超群但战五渣,一个身手敏捷但不懂谋略,两人正好互补,产生1+1>2的效果。总的来说《杀死伊芙》融入了男女平权意识,对男性审美的反击,重新定义了“美”的含义,告诉我们女性不只有美貌,也充满智慧和才思。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谍战剧,逻辑缜密,剧情在线,并非百合剧而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惊悚剧,有对专制的反抗,对体系的抨击,也有对命运的不屈服。的确,双女主相爱相杀是本剧的一大看点,但如果只看到了这一点而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可以说这部剧算是白看了。

    12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看到她在安慰那个小孩儿...心想她的人设呢???怎么就跑偏了???下一秒就扭断了小孩儿的脖子,真好。

    17分钟前
    • 已销注
    • 推荐

    小变态还是那么变态我就放心了(⁎⁍̴̛ᴗ⁍̴̛⁎)

    22分钟前
    • gopyavideogame
    • 力荐

    虽然三观不正时常死路人,但意外的满满女性平权主义,男性充当配角辅助性却不贬低,女性职业角色占比目测达50%性格人设千奇百怪又丰厚出彩个个反差萌,IT死宅一周见一次私人修脚师当个精致boy可还好?更别提还有50%的黑色反差幽默,被亲爹拖走的陌生男孩别哭哈哈还有昂贵的窗户玻璃梗,心疼无语独自背身睡的老公哈哈。(这部剧里迷人的小细节太多了,值得拉片好好回味)

    24分钟前
    • 南民
    • 力荐

    当伊芙杀死毁容的小男孩时,我相信她心里是有爱的。

    25分钟前
    • 今天下不下雨
    • 力荐

    没人觉得kenny很萌吗!

    27分钟前
    • 春风老少年
    • 力荐

    这部剧有九成是由维拉内拉的个人魅力支撑起来的,不懂为什么奖都给了EVE。

    29分钟前
    • 第六个杯子
    • 力荐

    一口气看到第二季最新,稍微有点点失望,不管是十二门徒的线还是villanelle和eve的羁绊线一直推进不下去的感觉,很紧凑的镜头却被没有进展的情节拖累了。villanelle的接头人和eve的上司反复和好又散伙让我对十二门徒毫无兴趣了。爱谁谁吧。

    31分钟前
    • 祷昒
    • 还行

    这一季性暗示太大胆了。隔着门的抚摸能听到门内的低吟,刻着“love in elevator”的口红要传达“I killed him and wait for you”。CT里的刀片是为了报复你捅我的一刀,但我不舍得你再感受一次我所经历的痛苦,所以只留给你小小的伤口,在双唇上。

    35分钟前
    • 17
    • 推荐

    Eve和丈夫没孩子,小变态就别提了,凯瑟琳是个一把年纪还和无数“老朋友”推杯换盏床第之欢的女老板,怀孕的jess和没怀孕一样和特种兵站在杀人现场,并且抱怨肚子里的孩子偷牙里的钙。剔除了母性的女人仿佛才是更合乎自然的人,杀手是女人,恋人是女人,警员是女人,当然,变态也是女人。

    40分钟前
    • feifeiRun
    • 还行

    三星观望。的确很喜欢啾迪,但如果姬情变成唯一的卖点那就真的让人很失望了,这才第二季啊。

    44分钟前
    • Favilla
    • 还行

    “好人”永远在撒谎,“坏人”依旧坦诚

    48分钟前
    • 吃好喝好
    • 力荐

    这致命的吸引力才是真正的相爱相杀啊…打起来!打起来!打完去做!爱!

    53分钟前
    • 雪碧阿童木🍊
    • 推荐

    “相爱相杀”真的还是女人诠释的到位,是真的爱,也是真的杀。

    58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我得去伦敦看我的女朋友。#S02E01

    1小时前
    • 载不动一脸懵
    • 力荐

    第一季的人设很精彩,于是第二季变本加厉的渲染这种人物特征,人物都是为了变态而变态,过于故弄玄虚,本来sandra的表演方式就有些夸张,再加eve的设定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没法看了,前一季可以认为是荒诞加黑色幽默意味,这一季光靠发癫的剧情和迷幻音乐撑不住

    1小时前
    • chrisflorick
    • 较差

    “她捅我,就是为了表现她有多在乎我”——小变态,你清醒一点!!!

    1小时前
    • 城之内
    • 力荐

    S02E01。“我得去伦敦见我的女朋友。”“我比任何人都了解她。”So fucking sweet !!!

    1小时前
    • 狼矛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