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画片 麦兜·饭宝奇兵

    麦兜·饭宝奇兵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画片中国大陆,中国香港2016

    主演:金刚,大汪,张正中,彭博,孙小妞 

    导演:谢立文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我亲爱的怪物伙伴

    • 更新HD

      鲁邦三世:巴比伦黄金传说

    • HD

      小鸡快跑2:鸡块新时代

    • 蜡笔小新:我的搬家物语仙人掌大袭击2015

    • 冰川时代3

    • 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

    • 更新HD

      狮子王

    • HD中字

      功夫熊猫2

     剧照

    麦兜·饭宝奇兵 剧照 NO.1麦兜·饭宝奇兵 剧照 NO.2麦兜·饭宝奇兵 剧照 NO.3麦兜·饭宝奇兵 剧照 NO.4麦兜·饭宝奇兵 剧照 NO.5麦兜·饭宝奇兵 剧照 NO.6麦兜·饭宝奇兵 剧照 NO.16麦兜·饭宝奇兵 剧照 NO.17麦兜·饭宝奇兵 剧照 NO.18麦兜·饭宝奇兵 剧照 NO.19麦兜·饭宝奇兵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外星巨兽屁屁怪突然袭击地球大肆破坏,全球进入一级戒备,手足无措的军方决定向全球征集优秀的机器人设计,来对抗屁屁怪。梦想当发明家的麦兜(张正中 配音),也带着他设计的“电饭宝”去参赛,机缘巧合下,竟然侥幸当选。于是地球的希望,一下子都落在了麦兜身上!麦兜又能否成为英雄,拯救地球?

     长篇影评

     1 ) 家用电器如何打败外星怪兽

    我认为,只要谢立文继续担任编剧、导演,麦兜系列就会比《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之类的国产动画片,更有看头。 曾经,麦兜是香港的象征。它充满了熟悉的港式符号,比如高楼林立的城市、鳞次栉比的繁体字招牌、鱼丸粗面式的粤式餐饮。这些本土的、原汁原味的符号共同建构了二次元的香港,而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主角麦兜,也自然成了香港的符号。 前几部电影的片尾,出现一行小字:「本片100%香港制作」当年《麦兜故事》上映时,许多香港观众看到这行字,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 首部曲《麦兜故事》向观众绍介了一个迥异的香港,确立麦兜在银幕上的符号,紧接着,主创谢立文利用它展开独特的香港历史重述。 《麦兜:菠萝油王子》是借麦兜父亲麦炳的归去来故事,讲述了香港城市的起源和崛起,将香港历史的源头限定在二战结束;《麦兜:当当伴我心》是用校长组建合唱团、苦苦维持春天花花幼稚园的故事,带港人回顾金融危机的辛酸岁月;《麦兜:我和我妈妈》,在麦兜和麦太的成长故事线中,埋藏了香港城市建设变迁和底层香港青年的共同回忆。这三部电影历史重述成份最多,艺术水准高过其他几部,也暗合了香港新世纪以来的政治思潮。 《麦兜:饭宝奇兵》淡化了香港的地标符号,也无涉香港的历史重述。春田花花幼稚园升级为鲜鱼小学,黄秋生不再配音校长,麦兜的官方CP由阿May变成了April,原本港味明显的大角咀成了一个不知名的渔村。但弱化香港的地理存在,不代表谢立文、麦家碧对港味有所妥协。他们的目光转向了香港的文化,比如超人大战怪兽、周星驰的无厘头等文化视觉符号。 所以别担心,《饭宝奇兵》依旧是地道港片。比《寒战2》更有港味。 除了从香港的历史挖素材,谢立文还有两个法宝。首先,是类型片的拿来主义。《麦兜:我和我妈妈》包了一个侦探故事的外壳,《麦兜当当伴我心》是一部音乐片,《麦兜响当当》戏仿了功夫片。《饭宝奇兵》,很显然,模仿了奥特曼、环太平洋之类的怪兽片。乔布斯说的好,「好的艺术家抄袭,伟大的艺术家剽窃。」谢立文从真人类型片直接拿过来的结构和桥段,用粉嘟嘟、胖乎乎的麦兜演绎,就像杜尚为《蒙娜丽莎》添上两撇小胡子,有种可爱的萌感。 谢立文的第二个法宝,姑且称为「无用」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贯彻了整个麦兜系列。如春天花花幼稚园Miss Chan教小朋友吵架、讲价,鲜鱼小学里学习「晒咸鱼,打鱼肉、捏鱼丸」,《春天花花同学会》通篇对社会栋梁的嘲讽,本片最后由家用电器制造的大饭宝击败了外星怪兽,全片「好好生活」的主题,都是「无用」价值观的体现。 史上最「吃饱了撑的」、堪称「无用思想家」的人物,非麦兜的祖先麦仲肥莫属了。他是孔仲尼同时代人,是我国一名「极次要极次要的思想家和发明家」。他发明了电饭煲,但忘记了发明电。他发明了史上第一台电话,但只有等贝尔发明了第二台电话,才能通话。为此,他苦等多年。麦仲肥最伟大的发明是一台计时器,一年等于一秒,一千年报时一次,十万年才会有公鸡报时。 《饭宝奇兵》里的麦兜也是一名发明家,发明出的机器人「电饭宝」,后来成为「总设计师」发明出集合电动按摩椅、洗衣机、电饭煲、风扇等多种家用电器的超级机器人「大饭宝」。别问麦兜的发明天赋从哪里来,他有大思想家麦仲肥的发明基因。 谢立文曾经说:「什么时候才算悲观,就是你说好一个人一定要做什么,一定要成为社会栋梁,一定要买楼的时候,就是很悲观了。」要为无用之事,遣有涯之生。 人的行为,不一定无时不刻都必须追求有用。「好好生活」,偶尔无用地生活。为什么家用电器能打败外星怪兽?原因大概在这里吧。

     2 ) 当小猪变作了英雄

    文/梦里诗书

    在略显稚嫩的卡通画风中,缔结已难以言状的细腻情感,一直是麦兜这个系列令人钟情的所在,但这种观感在《麦兜·饭宝奇兵》中却变成了奢望,顾左右而言它松散的节奏,难以再吸引人的英雄故事,都让电影犹如一碗白饭般食之无味。

    麦兜这个系列动画电影,之所以让人有着一种真挚的共鸣,在于那源于小人物质朴的真实,在于麦兜与母亲那相依为命深深动容的羁绊,更还在于电影将虚化的卡通人物接住了香港这座城市厚重的人文地气,但在这部电影中除了依稀还能所见以亲情的羁绊,剧情构思上近乎与《喜羊羊》并无差别,画风上也变得尤为凌乱,使一部本自出色的成人寓言变成了低幼童话。

    那么这次的故事都究竟做了什么,从所谓的外星人入侵地球,便令人感觉到了一种迷之尴尬,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更不经令人诧异,这真的是昔日我所熟悉的那个平凡而无厘头要着鱼丸粗面的麦兜吗?在这部电影中令人再也找不到那种熟悉的港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英雄电影的模板套路,而于此中电影用污段子营造的恶搞笑料,不仅再也不复那昔日的忍俊不禁,也使其变的并不再适合孩子。

    看这部电影不经令我想起了蜡笔小新的一部电影版《风起云涌的金矛勇者》,虽然剧情不经相同,但电影本身的问题实则都是在于将一个草根形象刻意的拔高成了所谓英雄,而这一点用在天真的麦兜身上变的更为突兀,没有了源于小人物的共鸣,没有了香港文化的奠基,一个自以脑洞大开的故事与污段子笑料的集合,虽能所见导演谢立文希望开创新的故事风格,但如此去其精华的另类,终只是令人尤为失望。

    当小猪变作了英雄,诚然一个力挽狂澜挽救世界的麦兜,使电影变的不再那么哀而不伤,但我依旧还是喜欢那个单纯乐观的小猪,而不是一个所谓的“盖世英雄”。

     3 ) 杨晓林-《麦兜·饭宝奇兵》:当“含泪的微笑”成了童稚梦呓

    杨晓林:原载《文汇报》2016年9月28日(有删改)。

    香港作为一座现代大都市,压力与节奏强度时时都在爆表,成年人过劳的大脑和绷紧的神经亟需轻松的文艺作品来镇痛,来抚慰,解压神片“麦兜系列”因运而生。麦兜这样一个猪头猪脑的角色,从香港本地的动画形象,逐渐扩散到整个华语世界,成为一种平民精神的象征。

    国产动画电影这些年来最接地气当属“麦兜系列”,讲述香港社会几十年的变迁史,以草根和民间身份幽默点评岛国的逸闻趣事和凡人苦恼,截然不同于中国所有远离现实生活的动画。香港人人喜欢麦兜,是因为故事中满满的都是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故事中装满小市民的幸福和快乐,悲伤和忧愁。麦兜的故事情节极其生活化,甚至非常“反心灵鸡汤”,类似于欧·亨利式“含泪的微笑”中既有满满的正能量,又挟裹着小民面对世事沧桑的世故、无奈、小聪明、小狡黠,以及所有努力都无济于事后,阿Q式的自我安慰。影片所包含的忧愁和哀伤戳中了人心中最为柔软的地方,无数的观众在麦兜、麦太及校长身上看见了自己、看见了亲人和朋友,看见了辛劳、打拼和壮志成灰,也看见了世事无常,看见了时代变迁。麦兜之所以能住进我们的心里,在于那种源于小人物质朴的真实,在于电影接住了香港这座城市的人文和地气。

    麦兜系列以一个脑袋不够灵光的猪头小孩做主角,所有人物的言行都幼稚化,貌似是给小朋友们看的,实质上,缺少人生阅历的小朋友们除了看着好玩外,其实基本上是看不懂其深层内涵的。麦兜系列实际上是成人寓言,以比较滑稽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成人世界的荒诞和小民们的无奈,在大巧若拙的卡通画风中,融入哀而不伤,难以言状的细腻情感,这一直是其令人钟情叫人牵挂之所在,但这种观感在《麦兜·饭宝奇兵》中却荡然无存。

    作为麦兜系列的第七部电影,《麦兜·饭宝奇兵》颠覆了麦兜的传统,求新求变,但却变出了问题。本片也有满满地母爱,但故事的魂魄却从头至尾飞离了那个小岛,徒留那片街区和那所学校尴尬地充当背景,将一个草根形象麦兜刻意地拔高,成了力挽狂澜挽救世界的英雄,把一个自以为脑洞大开,但却被国产动画用滥了救世故事与一些戏仿恶搞段子缀合起来,使一部本来应该很出色的成人寓言变成了低幼童话。

    《麦兜·饭宝奇兵》不光低幼,还很低俗,这种低俗已经沦落到和喜羊羊系列大电影一个层面上,作为为麦兜20年庆生的重要作品,尤其让人大跌眼镜。纵观喜羊羊系列,大多数的故事都是喜羊羊们和灰太狼借助村长的发明,或穿越,或变身,最终打败了野心家,保护了地球甚至人类安全的故事。而本片的思路几乎与其如出一辙。喜羊羊让成年观众最为不能容忍的,就是把恶搞恶趣当作童心童趣,一伙脑袋不够灵光的小家伙在玩无厘头搞笑,很多搞笑都是脑筋急转弯式的,既不合情理逻辑也不合事理逻辑,更不合童话逻辑,完全是一帮80后创作者的异想天开,毫无智慧而言。一些伟大的作品尽管故事也充满着着荒诞不经,但是观众从中可以看到现实的荒谬不堪,看到世事的悲凉,进而引发深层次的思考。但“喜羊羊系列”中没有现实,它只高高的浮在天空,如同几个发烧的小家伙在梦呓和梦游。“喜羊羊系列”的继承者《熊出没》是这样,不幸的是,《麦兜·饭宝奇兵》亦是如此。

    影片无处不在的戏仿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扎肉超人外形像腊肠,自称来自外太空加那坦星,是专门负责保卫宇宙和平的使者,是正义的化身,但能力有限而又话唠,这是对美国动画中诸多来自外星超级英雄的调侃;蠢萌憨傻却又所向披靡的屁屁怪则是对日本动画《奥特曼》中怪兽的嘲弄;特别是“大饭宝”及其智商明显不及格的设计者麦兜,则是对一切发明家的讥讽。影片的背景音乐常常雄浑而又气势磅礴,但画面人物却稚拙呆笨,这种声画不对位的视听设计是想造出点喜剧感,但却在本片中却让人尴尬,不知导演意欲何为?麦兜因为设计的大饭宝哄走了屁屁怪,因此成了全球小英雄,这种空洞无趣的故事,让拼命做鱼丸,堵上一切为儿子梦想买单的麦太太不但不能让观众感动,还得让观众为她的智商担忧。

    诚如网友的感慨:曾经的“100%香港制造”,在本片中已然人是物非。

    (作者系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4 ) 永远单纯/最不得了

    /
    一路追麦兜从小到大,今年的上映时间推迟,还有点遗憾。同期的《哆啦A梦》也是拯救世界题材,可是没能打动我。还以为自己的心已经变得硬邦邦。

    //
    开头十分钟刚过,我还以为麦兜也要让我失望了。普通话+怪兽+超人实在无法忍受,内心os:为什么麦兜也变了。看到后面才松一口气,还好。

    上一部电影里麦太去了外太空,难过了好久。这一部又看到麦太,幸好故事从不连续。还有校长和Miss chan。

    片头的《麦记》一开始唱,熟悉的感觉就又回到了身边。拥挤的小城,生活的细节,麦兜的童音,还有鱼丸和好吃的。这才是我熟悉的麦兜。

    ///
    麦兜读的学校变成了鲜鱼小学,暑期作业改为了晒咸鱼,打鱼丸。不知道“鲜鱼”是不是寓意“咸鱼”,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为后面的麦兜立下了flag。

    故事的开始是《科学鸭鸭》,麦兜为了家里的生意可以更好,开始尝试鸡爪鱼丸,但是总没有人喜欢。有一天怪兽侵略了地球,麦兜古怪的设计入围了机器人大赛。小城没有人会做机器人,厉害的校长亮出来了真身份,没有钱造机器人,麦太就疯狂打鱼丸。妈妈和麦兜的故事线已经开始。麦兜开口说的第一个词就是“妈妈”。后面校长告诉麦兜要好好教导电饭宝,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从麦太到麦兜教育的还原。
    校长为了喜欢的姑娘也重新捡起了放弃多年的梦想。麦兜的主题还是那么励志。
    后来的大饭宝是集合煮饭洗衣按摩熨烫于一体的家用电器机器人,其实麦兜最初的想法就是想让妈妈工作少一点。看完之后好想有这样一个大饭宝。

    片尾大饭宝发射的信号戳泪点,想念地球山坡的月亮。毕竟,麦兜教过他无数次“月月”,“亮亮”。无论到哪里,还是家乡最好。

    ////
    谢立文和麦家碧坚持把保留童真进行到底,麦兜的想法总有可能实现。保护每一个孩子的童心。想起了《哈利波特》拍摄花絮里说的话“拍摄过程中没有哪一条龙受伤”。
    也总是能教给你许多道理“要靠自己”,“过马路,要拉手”教导小朋友再好不过。

    /////
    电影的歌曲一如既往的好听,最喜欢《麦记》和《默记》还有结尾selina唱的歌“永远单纯,最不得了”。

    //////
    最后的最后,想怀念一下那个曾经陪我一起看麦兜笑我这么大了还像小孩子一样哭鼻子,却会伸手帮我擦眼泪的人出现过。
    祝你在米国也能好好生活。

     5 ) 自己世界的英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做任何比较,就此一部电影而言,最大的感触是它又将我带回了那个遥远的童年。能够 触发人回忆的东西很多,但是能让人成年后再度如此深切地感受当时那份心境的东西却很少。而今看这部电影,是在让人感受,是让人能够有机会回到过去,在泪流满面的看着多年前那个电视机前的孩子。

    那时心中的世界尚未如此笃定而真实,一切尚且酝酿在无限可能之中,怪兽,外星人,奥特曼,机器人。。。。。。没有什么是不存在的,而自己,终将会是这个魔幻世界里的救世主。电影里麦兜的经历亦虚亦实,毕竟谁儿时没有为那些可爱的梦想做过自以为是的傻事或者创意呢,但是我们大都并不会像影片中那样,天生就注定能去完成恢弘的旷世之作。我们能明白要努力,要经历风雨,就会看到胜利。但是,长大以后才会发现,原来我们中的大多数连走上竞技场的资格都是没有的,哪怕幸运透顶,能够走到决赛,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配角而已。没有扬名天下,没有万众瞩目,更没有后面精彩绝伦的电影惯用压轴戏码。你我皆为芸芸众生罢了。而影片里可笑浮夸,集尽世俗之恶臭的博士,小尼奥弥和扎肉超人,才是现实世界的胜利者。

    但我们仍然可以成为英雄,我们仍然可以成为救世主。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宇宙都有着一个怪兽,我们都可以成为这个世界里的救世主。在这个世界里,我们都可以尽情的鄙夷小尼奥弥和扎肉超人,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打败怪兽。影片中小尼奥弥的强力攻击与扎肉超人的花拳绣腿最终败给了那句致命的“S O R R Y”,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以一种虚荣的心来面对困难终将失败吗?而麦兜的大饭宝机器人,充满爱意的关怀,基本而可贵的礼貌最终却能让怪兽收手。难道不是在暗示这些品质的可贵吗?不是在告诉我们们所遇到的诸多“怪兽”其实也是孤独,缺乏爱的,一切恶意都不是平白无故的吗?兴许随着成长,那些最初笃行的品质终将备受质疑,就如同大饭宝被怪兽带走以后发回的消息,有人会觉得是一堆废铁最终幻想,但是也有人相信那描述的是事实。成长让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的边界逐渐模糊,许多事情都是无从考证,无从判别的,但是,信仰真善美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我们的那份初心,那份善意也许赢不了别的,但是,它却能够帮我们取得这场心灵之战的胜利,帮我们赢回自信与快乐,让我们愈发热爱这个世界,相信这个世界。

    成长是什么呢?成长是让每个人不断地构造自己的世界的同时,消灭一个又一个怪兽,然后保卫这个世界的和平。这不是所谓的一次又一次妥协,这是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6 ) 给大人看剧情太简单,给小孩看小孩看不懂

    其实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和我妈妈,看了两遍都哭了,因为是在家里看的没有大银幕那么震撼,所以想着这次去看,能让我更感动。

    结果出人意料啊,中秋节那天第一场,很多家长领着小朋友来看的,整个现场的气氛吵吵闹闹的,电影舒缓的叙事节奏对于小朋友来说太慢了,他们也不太理解里面的自嘲和讽刺。人物说话的节奏也相对慢,尤其是校长,特别有催眠作用。很多小朋友看到中途就哭着要离开,到后面机器人比赛还好一点的,前面都没有什么搞笑的情节,虽然开场的那首歌我觉得蛮有冷幽默的。

      我对于那种慢悠悠叙事的语气倒是很喜欢,只是后面的情节看起来超级尴尬啊。电影情节把大部分侧重在了机器人打斗,感情戏意外的少,本来就觉得麦兜是卖情怀的,和妈妈之间淡淡的遗憾和忧伤,面对社会压力和现实那些无奈和辛酸。

       剧情的一开始缓慢的香港老渔村慢慢展开,被嘲笑和看不起的麦兜小朋友,就像郁郁不得志的麦佳碧本人小时候,像个猪头,连宫崎骏也用红猪叙事着自己的外表和内心,可见抱歉啊,我是猪头也没什么不好,平凡人,本来就都是猪头,有自己不擅长的,有短板,有被嘲笑的地方,但我们都没有绝对我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我们就算是猪头也一样会努力着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然后被人嘲笑,有点坚持下去,有的选择放弃。

    可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篇幅被描写机器人大赛,制造的困难仅仅是资金不够,结果还没有十分钟就被麦太给解决了,(从高利贷借钱)并且没有利息。

    然后大概想表达不被看好的电饭煲如何取得了胜利吧,麦兜那憨憨的,有些无厘头,天真又善良的性格并没有得到侧重的表现。不知大家还记不记的麦兜憨憨的叫鱼丸粗面的故事,结果,到了这里他是如此自信,只要给电饭煲打气加油就好了,其余的困难都是由别人解决的,一点也不突出自己。

    无论是妈妈、校长还是老师的人设都和之前不同似的,母爱表现的也不足,犹记得我和我妈妈里麦太说自己上太空鼓励麦兜的时候泪奔了,无论麦兜是搭错线还是被人说蠢钝不堪麦太都没有放弃,舍弃一切花哨的东西,呈现出最纯粹的爱,而饭煲中麦太的母爱仅仅体现在几个地方,情节少不说而且并没有让观众觉得很困难,总觉得有什么好想不到位一样。

    大人看了这部剧就能猜出后面所有的情节,而缓慢又不搞笑的情节让小朋友又觉得不好看。就像一盘菜,上等菜做出了中等味道,让人失望。

    扎肉超人仅仅是来搞笑的,嘲讽凹凸曼来的,让大人觉得好黑线,可是小朋友完全看不懂呀,身边的小朋友还说扎肉超人怎么不来拯救地球,他是不是生病了,家长真的不知道该解释他打不过怪兽不好意思来所以不来,还是说扎肉超人太忙了,没空,这种不负责的大人的行为。

    大人们从小小的细节里能看到自嘲的咸湿大叔却被无聊的剧情弄的发困,能明白剧情的小朋友却没办法对于里面隐晦的各种小细节产生共鸣。

    为什么要打败坏人啊?

    也许这样拍大人会更能共鸣吧,制造机器人要很多钱,而且也没有那么高的技术来支持一个小朋友的幻想,麦太奔走劳累,结果却没人能帮忙制造机器人。校长和小学里的学生一起努力终于制作成功了饭宝,当人们如火如荼的举办机器人大赛时,结果饱含梦想的饭宝被淘汰了,花费心血制造了大机器人,结果怪兽再也没来。对于饭煲的失败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独自承担了费用。然后麦兜一如既往的是个猪头,没有人看好他。

    这一切好像是人类无厘头的一个梦而已,长大后的麦兜终于发行了饭宝,作为一款多功能电饭煲,成为一个大发明家的麦兜最擅长的就是打鱼丸。常常说自己打鱼丸第一,发明还差的远,然后摸摸麦太的照片。

    好像回忆里,麦兜抱着妈妈哭泣,说自己好笨,妈妈说,钝一点没关系,最重要要勤力咯。麦兜说妈妈我要跟你学打鱼丸,做鱼丸科学家呀,妈妈说不用啊,你打鱼丸岂不是不能卖,不努力不行啊,还有好多债要还啊。

    长镜头里,麦太和麦兜看着月亮,好像能看很多年。麦佳碧最遗憾的大概就是自己发达的时候妈妈就已经不在,这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伤。

    周星驰特别听妈妈的话,因为知道妈妈多辛苦,心疼妈妈,真的不用好好笑,只要让我好好哭就好了。心疼梦想,心疼妈妈,心疼努力却最后失败的自己。

     7 ) 不如,与“麦兜之母”麦家碧丧笑几回

    虽然这部没有之前好——前作通常都是五星,至少也是四星——但依然让我看到麦家碧的试图突破,也让我相信还有好的麦兜电影在前。
    更重要的,是让我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采访。很庆幸是麦家碧。也特别感谢是她。


    鱼蛋粗面的人生哲学——“麦兜之母”麦家碧专访

    你翻遍网上东拉西扯的豆腐块文章,怀揣宅、腼腆、说话慢等别人敲上去的标签,憧憬一见听闻多年的麦家碧,渴望好好聊麦兜系列以及最新上映的《麦兜·饭宝奇兵》。
    然而相谈甚欢的大半小时,你以为你在采访麦家碧吧,其实麦家碧也在揣测你。一个人话锋中藏一份尊敬、好奇与童趣,本就值得对方敬重和喜爱。而且,原来她的机敏、利落、搞笑、聪慧、爽朗、随和、俏皮、少女心、笑点低、天然萌等属性,差点就要被遮掩。

    “一二三四五六七多劳多得”:一画廿数载

    ■若从1990年算起的话,麦兜已经诞生26年了。
    麦家碧:我从来都不知道的,你们说多少就多少(笑)。我不会画了一个东西,然后说你是几几年出生的(转身面向沙发垫指点一下)。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长大了之后有很多人理会他。

    ■第一部麦兜电影《麦兜故事》上映后市场反应挺好的吧?
    麦家碧:其实我很喜出望外。因为没想到在电影院上映,以为是在艺术中心,放几场给fans(粉丝)看看而已。

    ■当时就想继续做这个系列?
    麦家碧:因为好玩啊。譬如之前我们做书,做杂志,都是平面的,你也猜得到乐趣差很远。做电影的话,不说看的那个,我们也多了很多玩的东西,音乐啊,节奏啊,配音啊,调度啊。我想所有导演都是在这个时候就停不下手了。

    ■麦兜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是否要兼顾很多东西?有什么要取舍吗?
    麦家碧:首先就是要来中国内地做宣传。我很怕出门、很怕上街的,上一次来就是两年前了(笑)。另外就是什么都要多做一个简体版,电影里面的image(图像),就要多做一个。香港的话会是繁体字,其实有点像两部电影了 (笑)。但尽量都少一些,希望两个version(版本)一样。

    ■兼顾中国内地市场的话,港味是否会少些?
    麦家碧:其实港味我觉得绝对不用专门避开的。就像我们看日本电影,看欧洲电影,这些反倒都是乐趣。

    “教我如何去小便”:尝新与突破

    ■每一部电影之间不一定是连续的。可以看作“诗选式”的编排,还是平行宇宙的呈现?
    麦家碧:其实我不懂你说的term(术语) (笑)。但没你想的那样这么有计划。我们都是创作先行的,当然首先要有剧本。写剧本的就是谢立文了,我想他都是相当即兴的。就像是抓药那样,看看我们身边有什么好玩的人,聪明的人,没合作过的,或者合作过的但这次这类故事会适合的。比如我们找了黄炳,又有3D公司,有了更成熟一点的3D技术——我们之前每一部都有一点点,但这次我们有很多。因为我们有把握可以做动作大一点的东西,所以就可以玩超人打怪兽咯(笑)。虽然3D技术比起好莱坞还是不太成熟,但对我们来说够用了,那就试一些速度快点的,视觉冲击大点的。

    ■麦兜系列的风格一直有微小的变化,比如《麦兜当当伴我心》古惑仔的风格就已经不一样,《麦兜·饭宝奇兵》不仅有3D,扎肉超人生活的环境画风也不同。是想着怎么去处理的呢?
    麦家碧:其实画风经常都是混杂的(笑)。就是抓药的方法,看身边有什么厉害的人,比如,原来杨学德可以画那些市井的人,于是谢立文设计了这个渔村,里面就有很多这些人——借高利贷的,搞水电工程的,撑艇的阿婶。于是故事就已经很有趣了。每一个艺术家、画家的功力汇聚起来,就建立起许多质感很有趣的东西。这次我们找了黄炳,他的活力就体现在外太空景上。这个空间不知为何很大,颜色很怪,而且在里面让人无所适从,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外太空了。而我们也不认识外太空,扎肉超人的家不过是我们作出来的而已。反正就让黄炳去玩,而他也确实玩出一个我们觉得很可爱的东西。又譬如《麦兜我和我妈妈》,细心看的话,树是很漂亮很可爱的,很有港味的,因为我们有一个艺术家是只研究中国香港的树木、landscape(景色)的。

    ■那做到《麦兜·饭宝奇兵》,觉得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麦家碧:其实每一部都有不同的突破。首先,突破了我自己所有的画风。就是说,我虽然不用画那些不会画的东西,但是我要去接受,要看怎样才能磨合。杨学德是显然跟我背道而驰的,但不知为何还是混了进去(笑)。有些人接受得了,尽管还是有些很纯美主义的人会说,我不喜欢这些啊,好丑啊,好恶心啊。但还是会越来越放开手脚,多找几个更不相似的艺术家摆在一起,看看可以不可以。

    ■除了画风,最喜欢里面哪些新鲜的元素?
    麦家碧:Detail(细节)是喜欢的。有很多东西,就是自己脑子里想过,但是从来不知道可行性如何。譬如谢立文说,扎肉超人最后练成了那个“倒挂腊鸭”,我觉得好好笑啊(笑),看到后自己也丧笑了好久(笑),“倒挂腊鸭”两次喔。很多时候不是要用口说的gag(笑话),而是动作层面的,而这都是3D可以做到的。所以虽然一开始我很不喜欢3D,还是以前那种想法,就是什么都要很诗意啊,讲故事要很浪漫啊,但其实,讲故事也是可以打着鼓去跟你讲的。
    ■这次确实很不同,希望大家会接受。
    麦家碧:我也明白会有一些旧粉丝死都要粉红色的猪,虽然这次猪有一点点咖啡色,因为他在渔村晒咸鱼晒成这样。他的同学仔全部都很咖啡色(笑)。April就更深色了,她其实是野猪(笑),而且比麦兜大一点点。不过比起阿May,还是要小一点点。

    ■那这次为何阿May、得巴没戏份了?
    麦家碧:是哦,因为他们是在春田花花幼稚园的。这次幼稚园也没有了,现在是一家小学来的,就是给你一个新鲜感。就是有这么一班小朋友,个个牙齿不齐,而且都是黑漆漆的(笑)。
    ■也不怕观众会很怀念这些陪了那么多年的角色?
    麦家碧:那就下次出来咯。但这些说不定的(笑)。

    ■这次麦兜似乎“成才”了。
    麦家碧:长大了。不过其实对这件事,我还很不习惯。至于《麦兜我和我妈妈》那次,在造型等方面是很仓促的。现在这次就在原初造型上再加多一点点,让他晒黑些,长高些。
    ■有高吗?
    麦家碧:稍微高了一点点吧。(笑)因为他的手手脚脚要长一点,还要穿鞋子,但是他还是这样笨手笨脚,转啊转啊又要转到篮球架里。连我们配音的小朋友张正中都长大了一点点,正好。他已经配了三部了(笑)。

    ■希不希望麦兜继续长大?
    麦家碧:其实没关系的。反正可以随时缩小。刚才也跟你说了,这两年真的需要很多新刺激。麦兜3D化后,已经完全不是我所能掌握之内的,他有些地方也是我从来没见过的。
    ■那接受吗?
    麦家碧:有些地方接受得了,有些不能。比如有些地方3D后会很硬,所以换回2D。像是麦太的头发,平时我可以画几条线,然后整一些轻轻的色,但3D后她就会有一块尖尖的东西凸出来,我就想,哎呀,好尖啊,那怎么办啊?就会把整个3D弄得比较2D一点。这次多了很多3D,是我们本来就驾驭不了的。反正,不是为了3D而做3D,而是有些地方确实需要一些强烈的视觉效果,而3D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手段而已。
    ■以后不需要弄成需要戴3D眼镜的吧?
    麦家碧:不会有这种东西的,戴自己的眼镜就好了(笑)。

    “春风亲吻我像蛋挞”:港味与温情

    ■这个渔村没有明确指是中国香港还是潮汕的。
    麦家碧:其实没关系,不用说死。但要是有渔村这种情怀。而渔村里的食肆在中国香港都会找到。我们有首歌是叫《默记》,里面的“唛记麦记”在中国香港上OpenRise网站是全部都能找到出来吃的。旅游发展局的项目(笑)。

    ■这么多金曲,是怎么想出创意呢?
    麦家碧:从来都是谢立文选歌。这次我们有钟氏兄弟唱,有刘小华唱,有小朋友唱,有何博士(即何崇志)一直帮我们arrangement(编曲),填词是谢立文。有一首《从图图嫩多到巴尔的摩》,关于母爱的,是麦太在打鱼蛋时出现的。很多人就问,图图嫩多在哪里啊?其实图图嫩多是墨西哥的。为何有这些名字呢?我们经常乱答,但后来我证实了,谢立文就嘻嘻哈哈,“你猜不到有人拿着Google Map(谷歌地图)来作词吧” (模仿谢立文声音) 。他可能为了押韵,找了这个地方。

    ■听说在做《麦兜我和我妈妈》时已经在做这一部了。
    麦家碧:是啊,不想这么慢,又再搞三年,就贴着一起做。动画组每个星期开一次会,议题就是说完《麦兜我和我妈妈》说《麦兜·饭宝奇兵》。当然,做创作的人是很水的,不能分心太多,所以还是很慢。真要做完《麦兜我和我妈妈》才赶紧speed up(加快速度),但也还是要搞两年。你现在再给我半年,我还是可以继续改善的。

    ■《麦兜我和我妈妈》有很多温馨的市井温情,这次是想让新故事有更多空间去讲其他东西吗?
    麦家碧:是的。但是妈妈爱麦兜的深度是一样的,会去借高利贷等等啊。
    ■这次表现的篇幅少一些。
    麦家碧:就是没打很多份工咯,一份搞定。(笑)

    ■这次格局比《麦兜我和我妈妈》的“上太空”又进了一步,宇宙都出现了。
    麦家碧:那除了要给观众新鲜感,我们自己做也要新鲜感。大哥,两年对着同一个故事,逐格逐格地做,是不是疯的啊这帮人(笑)?你们几十块,90分钟就消费了我们两年青春(笑)。那必须要新鲜。

    “林荫下你的光芒”:动画乐与路

    ■动画方面有没特别喜欢的?
    麦家碧:有啊,日本就有一些。不过也有很多是我没法应付的,比如那些很男孩子的。我都是看小丸子。或者一些欧洲的,英国的,stop motion(定格动画)我都很喜欢。最近的《失常》就好好看。

    ■《麦兜·饭宝奇兵》的扎肉超人、屁屁怪、电饭宝都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比如超人打怪兽、《金刚》、《天空之城》和大白等。
    麦家碧:我刚刚才知道什么是大白。我没看过,只看过poster(海报),觉得form(外形)很漂亮,我还买了它那盏灯。什么都买了,就是还没看,我应该去看的。《金刚》是没看过的,《天空之城》是看过的。但是当时《天空之城》最初不是在电影院放的,而是一些人在影厅凑起来,围着看share(分享)的电影。(那时)已经惊为天人,对我来说,它是比所有好莱坞电影都要厉害的。如果蹲在这里就是pay tribute(致敬)的话,我想所有人都pay tribute了。不过其实有个很实际的用途,这么小,难不成你把它摆在脚那里吗(笑)?你摆在哪里都是错的,就要摆在这里。而且这也浪漫。

    ■那机器人变成行李箱这类很赞的创意,是怎么想出的呢?
    麦家碧:我已经不记得了。因为已经开了千千万万次会,很可能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人冒出一句,或者是谢立文这样说,“嘿,你就把它按来按去,变成一个行李箱那样呗”,然后3D动画组的人就花心血将它变成3D。“这个地方再贴服一点好不好啊?”到下次开会的时候就成了这样的一件事。这些visual(视觉)的东西很多时候3D是帮得上忙的,比如那个它那个眼翻啊翻啊翻的,是这样翻呢,还是这样翻呢(用手比划了半天),都要试的。
    ■花了很多心血。
    麦家碧:其实做动画从来都是一帮傻的人不停地花心血。(笑)

    ■那这次是否也是谢立文创作故事呢?
    麦家碧:是啊,创故事,做音乐,全场指手画脚吱吱喳喳。(笑) visually(视觉上)我们做的任何东西他都会有很强烈的意见,他就是要很准确的。我觉得对他来说,现在都还不是最满意的状况。我们差不多到了last minute(最后一刻),才觉得外面那个太空真的不行,就打电话给黄炳来救命。本来是要他来帮忙art direct(艺术指导)那场戏,后来没时间了,就叫他做,结果黄炳画了几幅东西来给我们做background(背景),我们就animate(绘制)他的东西。
    ■就是要见招拆招。
    麦家碧:但那也是乐趣所在。

    “默记”:科技与旧物

    ■你曾说过不信灵感这种事,反正就像麦太那样,麦兜有什么问题就去解决好了。创作《麦兜·饭宝奇兵》有碰到什么困难吗?
    麦家碧:很多困难。人才不是很够,所以我们做得这么慢。电影始终不是我们之前那种耕田式,农夫农妇两个在这里耕啊耕啊(笑)。而是很大一帮人,这些人做动画是inhouse(自家的)的,那些人是别家的,很多东西就控制不了。所以就要花时间,因为要reject(驳斥)回来再reject回去,而且很多东西是你想不到的,都要试。譬如饭煲它不是直行的,而是摇摇晃晃,撞到后又转个圈,笨手笨脚的(模仿机器人)。这个我们幻想不出来如何令一个high-tech(高科技)的超人表现得很low-tech(低科技)、很笨拙这样(笑)。那时就买了一堆六七十年代翻做的那些铁皮公仔来研究,再跟3D动画人谈,这样就做出了现在它这种笨拙而又浪费时间的走法(笑)。出来的效果是很可爱的。明明是要拯救世界,却用一些很旧式的电器,而且很low-tech那样。

    ■当时你提过,《麦兜响当当》中,麦兜的生活哲学就像是你们夫妇俩对工业化的一种反抗。
    麦家碧:我一点都想不起说过这些话了(笑)。那这部电影刚刚相反啊,有这么多饭煲。简直是对工业的致敬。但是你看到这些饭煲都是旧式的饭煲,大家扔了都不在意。还有洗衣机啊什么的(笑)。你要我做一个很high-tech的,但其实最high-tech也就是大尼奥弥。但再high-tech,也不知为何会有一条内裤绊倒它。就是会有那些笨手笨脚的东西(笑)。

    ■那这次有很多比较高新科技的内容,是否反过来强调“科技改变生活”的意蕴?
    麦家碧:其实是不是科技都不重要的,最后的ending(结局)才重要,那就是要“好好生活”。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去买一个电器,都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善生活有很多方法,你做运动也可以,你跟你妈关系好一点,或者你建立一些友谊,都是改善。你看完后买一个饭煲同你妈煮一顿很好的饭,也很好啊。
    ■而且电饭煲是当时引进最早的那批电器,对于很多人来说感情很深。
    麦家碧:对于中国人,(就是)饭啊米啊。而且现在你一个人生活的话,很少需要自己拿一个饭煲出来。(拿饭煲煮饭)都是一家人开饭的那种感觉。

    ■那这次用了饭煲的造型,特别含义是刚才说的,还是说麦兜喜欢吃,而饭煲又特别像它,且是粉色的?
    麦家碧:“电饭煲”三个字好好笑。我知道一个鬼佬被人纹身 (在左臂上比划,笑) ,好好笑,好像被人耍。但电饭煲又是一个中性的东西啊,你究竟是笑他还是赞他啊(笑)。

    ■那它的特别含义是?不过似乎凡事找含义不是很合麦兜的主题。
    麦家碧:那就是啊。真好啊,你还会自己搞定 (笑) 。其实光是设计电饭煲就弄了好久,开了很多次会,试了好些颜色。但它明明是一个饭煲,不如就白色。然而原来白色在动画世界里很麻烦,因为有很多反光位,(特别是)对于3D。搞了差不多大半部电影才决定用粉红色。却忽然发现,那当然是粉红色啊,还有什么色可以选,真是的,想了那么久 (笑,进房间找手机) 。那天我跟谢立文去买水壶,应该是上两个星期的事情,他就在找水煲,而我居然发现了两个饭煲,好好笑。(翻出一张粉盖白身电饭煲,腰上还有花)不知是否中国内地出品来的?好低能(有“幼稚”、“蠢萌”的意思)啊(笑),是不是特意这样设计的呢(笑)?对于它做出来的饭一定不是很期待咯。

    ■说sorry(对不起)那个地方,是否有很多讽刺的意思?
    麦家碧:其实似乎不是只有我们玩这些串字讲sorry吧,这是很旱(即“干巴巴”)的一个笑话,但是大家依然笑得很开心(笑)。很怀旧,而且现在的人很时兴把所有东西都放到电视上。就是笑我们这些东西咯(笑)。搞得这么大一件事,地球都快要灭亡了,都还是要把它变成一个娱乐事件。
    ■对照这种浮夸,麦兜他们相对就踏实了。
    麦家碧:各有各踏实吧。超人踏啊踏啊,就甩了一个东西出来。我都觉得好离谱啊(笑)。其实这里都不能自圆其说的。无端端有一帮打鱼丸的,跟十大首富,再加上几个收高利贷的,为何加上一个电工就会变出这个东西呢?
    ■那是“执死鸡”(捡便宜),还是“傻人有傻福”?
    麦家碧:(笑)不是啊,都很精密啊。但after all(终究),它都不过是一个家电,都应该能处理得来的。

    ■电影有没一种狂想曲的味道?
    麦家碧:我想笑你这个词啊,狂想曲这么旧的(笑)。很vintage(古老)。狂想曲,有什么电影不是狂想曲?尤其是甩开现实生活的电影。而动画就一定是狂想曲啦。如果不是,我就请一个明星拍就好了(笑)。

    “仲有最靓嘅猪腩肉”:再见会有时

    ■你觉得是什么让这个系列可以一直这么旺下去呢?
    麦家碧:我从来都觉得我们是在挣扎期,还不是很有勇气的(笑)。你不去电影院看,你就不知道麦兜咯,你不买这个公仔,你也不认识麦兜咯。就是还是很小众的东西。

    ■你最看重麦兜故事系列什么最重要?
    麦家碧:我觉得观众是最重要的。因为你那么努力地做了一件事,必须有一些愿意听你絮絮叨叨的。比如你为什么要听你阿妈夜晚讲一个故事给你听,因为你爱她嘛。我相信很多喜欢麦兜的人是真的还有麦兜那一份,不是蠢,是善良、单纯,追求quality(品质),所以喜欢麦兜。我是真心尊敬喜欢麦兜的人。像是《麦兜·饭宝奇兵》,我从来不想界定它是一部儿童片还是大人片,虽然这次感觉上会更儿童片一点,因为这个类型是小孩子的,大人已经不相信超人,不相信怪兽。但拜托大人也都去看咯,因为不止是在说超人和怪兽(笑)。大人和小孩在看不同的东西。

    ■下一部听说麦兜要去深圳打工,然后收获了一份爱情?
    麦家碧:(笑)这个我也隐隐听过,但其实谣传很多。其实经常是几个剧本混在一起想,所以我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反正就是等着看就好了。
    麦家碧:谢谢!

    (原载于《看电影》)

     短评

    都说麦7变了,鱼蛋插在鸡爪上。。。可是要知道香港也不是从前的那个HK了啊。。。

    2分钟前
    • 水仙操
    • 还行

    香港人民爆发成为太空奴隶兽,建制派香肠超人无力支架,中央武力对抗不果,还需要麦兜教大家回归生活的快乐。这样一想,就觉得不会太政治错误了。但更喜欢之前几部把重心放在人生家庭感悟上啊……在坐飞机离开渔港之前的段落还是不错的

    3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3.3星。非常奇怪的一部,麦兜发明机器人打跑怪兽,这感觉像是小时候看“孙悟空大战变形金刚”“葫芦娃大战圣斗士星矢”这种山寨故事一样。接地气是麦兜最大的特色,这部的故事拔太高。前半段从麦兜妈砸锅卖铁支持麦兜到参加比赛都还算有趣有泪,后面打怪兽之后就崩了,我们爱的是小人物打不死的麦兜。

    8分钟前
    • what'swilliam
    • 还行

    麦兜系列最诡异最cult的一部,要是拍成真人电影几乎就是惊悚片了。

    10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好失望,不是感动我的那个麦兜兜了,全片只是靠低幼的剧情来吸引小朋友和污污的画面迎合成人的低俗趣味,只剩配乐还有点麦兜的味道。这部香港本土制造系列的成功最大的原因是那种融合了香港底层日常的喜怒哀乐,现实的无奈与执着的理想,那种打不死的小市民精神,让孩童天真的声音告成人有爱有未来。

    12分钟前
    • 西决
    • 较差

    尖沙咀的猪样小朋友小朋友变身成打怪兽拯救世界的大英雄,这该是系列最油腻的一碗心灵猪汤,让习惯了以往恬淡微苦的我有点不适应。只有那首“麦记”依然是古早的味道。

    15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系列史上姿态最奇怪的一部,各种反套路和奇异萌,节奏稍显松垮,可以说既不是曾经的麦兜,又依然是曾经的麦兜。烧饭救地球,为什么变味成恶搞超级大片的污污动画,依然那么好看?真是一个谜。最难得莫过于,那么多令人尴尬的元素却处理地如此自如地爆笑,与感动。

    20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曾经的“100%香港制造”,已然人是物非。

    23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喜欢关于妈妈的情节,喜欢饭宝设计的小心思,不过作为一部正常说故事的麦兜电影,少了前几部的柔软和温情,还是更喜欢看麦兜的生活和与麦太之间的母子情深,话说里面这么多污到不行的设计真的不是有意而为之的吗?

    24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这集太污了。阿may为什么换成龅牙妹不开心。

    26分钟前
    • 阿朽
    • 还行

    不太懂大家的麦兜情结了,这部明明超可爱的啊!

    31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一直忘不了在AMC哭成泪人的妈妈和一脸懵的小童。专门看了粤语版,但这集麦兜煽完母爱后,长时间离开了那个小岛那片街区和那件学校,飞得太高。最无语和尴尬的是,麦兜居然有才、成功还有人爱了!特摄片加《环太平洋》的混搭,似乎让电影更有工业气息,但难以掩饰整个电影的松垮拖沓。

    35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麦兜鼓励大饭宝去战斗,就像麦太呵护麦兜去成长。这一部比之前的所有系列都更加天马行空、混搭突兀,好在它的内核依然是支持,成全,陪伴,与爱。在整个华语动画产业里,我想麦兜题材会是我永远的菜。

    37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拯救地球的是妈妈的爱和日常的温暖啊。抚慰怪兽的,是可以挠到屁股的舒服啊。

    39分钟前
    • 怪奇妇女
    • 推荐

    开场的画风有点惊吓,是不是承包给了某内地公司,好在麦兜出来面朝大海大喊努力加油之后正常翻才敢坐了下来,迟到六分钟没有感到懊悔,依然笑出眼泪,从来没有人真正关心过怪兽的生活日常,马云耙耙S.O.R.R.Y,屎屎忽忽哈哈哈,一个人包场,生日快乐,好好生活。

    41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好好生活

    43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

    国配不错的,不要因噎废食。麦兜电影版最kuso的一部,连马云爸爸都没放过。怪兽超逼真的欧派,饭宝股间伸出的大大泡泡糖。13年过去了,麦兜虽然已经被清除出港猪的队伍,但它依然没有失礼香港电影。而要问什么是麦兜精神,答案大概就是猪头发明家的鸡爪鱼蛋吧。

    46分钟前
    • m89
    • 推荐

    这种近乎天真的可爱实在应该被看到

    47分钟前
    • omelette
    • 力荐

    动画片 香港 谢立文 麦兜 感动 动画 喜剧 二次元 吴君如 黄秋生 一期一會!! 每年沒看到麥兜好似無過過呢年咁...萬眾 / 種期待!!! 7.6/10

    48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当麦兜变成了拯救世界的大英雄,曾经贪吃鱼丸粗面上台就想便便的猪就也无法感动我们了。

    49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