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世界,永别

    世界,永别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日本2015

    主演:伊莲娜·雅各布,新井浩文,村田牧子,村上虹郎 

    导演:深田晃司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太空险航

    • HD

      幽灵行动阿尔法

    • HD

      第四阶段1974

    • 更新HD

      虫煞

    • HD中字

      玩具熊的五夜惊魂2

    • 更新HD

      肉体创伤

    • 假面骑士×假面骑士 OOO W feat. Skull Movie 大战 Core

    • HD中字

      最后的前线

     剧照

    世界,永别 剧照 NO.1世界,永别 剧照 NO.2世界,永别 剧照 NO.3世界,永别 剧照 NO.4世界,永别 剧照 NO.5世界,永别 剧照 NO.6世界,永别 剧照 NO.16世界,永别 剧照 NO.17世界,永别 剧照 NO.18世界,永别 剧照 NO.19世界,永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近未来,由于核电站爆炸,日本国土大半笼罩在重度核辐射的威胁之下。危急关头,日本政府被迫作出“弃国宣言”。与之相对,国际社会迅速制定了联合避难计划,日本国民按照名单的先后次序相继逃亡海外。作为难民的谭雅名次比较靠后,可她的身体情况有十分糟糕。在她的身边,童年时代的知心好友列欧娜也被留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人们一个一个地减少,而两位好友也迎来了说再见的时刻……

     长篇影评

     1 ) 20170504

    / 一个异常缓慢的片子 很多画面节奏慢到睡着 / 片中提到了核爆炸 但对灾后的影响描写有限; 提到了追逐幸福与不孤独 私以为是两个层面 不好混为一谈; 提到了人工智能 记录并学习主人 对于情感和美学没有自主判断 贯穿全片 但也不是片子一直强调的重点; 那么通片到底在说什么 我不明白 / 于我 生活并不只是不断的再见 还有期待、遇见、思念 奇怪的人设、消极的情绪、零散的主题 此片更像是导演的自言自语 /

     2 ) 《再见》:深田晃司想“终结孤独”

    日本核电站爆炸引发全国性的核灾难,日本国民将由政府的安排依次到别国避难。而在这之前,人们一边等待一边继续在这被污染的土地上生活着。

    这是深田晃司2015年导演的电影《再见》(さようなら)里的背景。这个既照应现实、又有未来寓言感的设置,会让人联想到“日本沉没”式不安。但导演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要表现的对象是整个人类。他让一个有些违和有些特殊的在日外国人谭雅当影片的主角,在大灾难的背景之下,来突显人类的困境与救赎。

    人类困境在影片中表现为一种本质又广义的孤独。人类进化,文明发展,某种意义上都是为了与之对抗。而发展又衍生出新的问题,产生着新的割裂。

    谭雅尤其孤独。谭雅小时候就为无法治愈的疾病所困,后来又远渡重洋以难民的身份从南非来到了日本——一个全然不同又陌生的国度。她现在依然身体不好(核灾又新添伤害),常常待在屋子里窗前的沙发上,有些忧郁的望着窗外。

    孤独与生俱来。人需要“抱团取暖”,由本能衍生出来的情感——不管是亲爱、爱情还是友情——带给彼此安慰。谭雅小时候有来自父母的爱,现在父母不在了,虽然没有跟太多人来往,但还是有一个好朋友佐野女士以及男朋友敏志。

    佐野和敏志也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存在不只是要表现情感的力量,更要说明情感的脆弱。

    佐野女士表面开朗,其实也是个孤独者。她会来约谭雅外出,不仅是对谭雅的鼓励,其实也是为自己找一种陪伴。佐野曾因某个原因害死了自己的一个小孩,这让她和原来的家庭分离了。而现在在灾难之下,她的另一个孩子将离国避难,分离变成永别。灾难加剧了佐野的情感危机,以致让她无法承受,彻底崩溃了。在之后的盂兰盆节庆典上,佐野冲入了火堆。

    而敏志原本答应要和谭雅结婚了,后来却抛下她,自己和家人一起离开了,是什么让爱情蒙羞了呢?敏志的身份也比较特殊,灾难使问题暴露、特性显现,原本单纯的爱情被卷进更加复杂局面之中。

    谭雅是南非的白人。当年种族隔离结束之后,一些黑人开始报复袭击白人。谭雅一家虽然之前和黑人相处和睦,但也受到波及。所以父母就带着谭雅离开南非,以难民的身份来到了日本。谭雅一开始没有把这个告诉敏志,而如果他们结婚的话,谭雅的难民身份也会波及敏志(一家人要一起安排),外来的难民显然不会是日本政府优先考虑的对象。而敏志是未归化入籍的在日韩国人,这样的身份这时反而成了优势。

    两人的身份差异还有另一个冲突,而这甚至让敏志生气了。在日韩国人在日本境遇,跟种族歧视之下的有色人种类似,属于被歧视欺负的弱势群体。对于南非黑人白人之间的矛盾,他显然是站在处境相似有共鸣的黑人这一边的。于是黑人伤害白人的事实在他看来不可能的,他会觉得这是白人的谎言。这一根深蒂固的立场差异,对两人情感的伤害恐怕更加难以弥补。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就这样,很容易地被外在的干扰破坏割裂了。或者说,情感本身就具有双面性,有爱就会有恨。而人与人之间身份的差异、属性的对立,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对抗孤独,任重而道远。

    在佐野约谭雅陪她见儿子的途中,突然出现了一对搭车准备去登记结婚的情侣。这样的安排不是为了简单的煽情,而是一个很巧妙的对照。情侣中的男生有盗窃的前科,但女生还是义无反顾坚持要结婚,对他们来说生存危机无法动摇他们的爱情。导演借情侣说明一些基本事实(结婚、前科与避难的关联性等),并对谭雅等人产生影响,进而突显其的处境(谭雅勇敢提议结婚并说出自己的身世;佐野则意识到她没有离开的希望了,之后和儿子的见面成为真正的最后一面)。

    另外,影片表现末世风情是一种沉静流淌的风格,人物故事在日常对话中不经意的透露,情绪也没有太大的起伏,有了这样一个参照组,对观众来说就容易抓重点,影片要表现的矛盾冲突也更容易理解。

    一下子,友情、爱情都没有了。或许是因为习惯孤独而变得很淡然,但最重要的还是列欧娜的存在,让谭雅在失落之余不至于崩溃。列欧娜是谭雅小时候父母买来陪伴照顾她的机器人,现在她还会为谭雅读诗。

    列欧娜为谭雅读了谷川俊太郎、若山牧水以及兰波和卡尔•布瑟的诗。那些诗大多表现流浪的肆意和孤独的难解,是人类孤独本质的写照。“那就出发吧/去看你尚未见过的山/可你是否能忍受这寂寞”——或许无法让人积极、振作,但因其真实与美丽而让人感动,成为心灵的慰藉,排遣孤独。

    在影片中,诗是人类的文明一种体现。除此之外,文明还有另外一大内容——科技。科技让人类的生存变得容易,解放体力与脑力。机器人列欧娜就是科技的体现。对生病的谭雅来说,列欧娜在生活上的照顾不可缺少;同时列欧娜也充当一种载体,通过记录、分析、输出,满足谭雅的精神需求。

    文明,超越了个人情感记忆,超越了时间距离,汇聚了整个人类历史的精华,可以共享、可以传世,是对抗孤独的强大武器。

    但谭雅后来还是死了。死亡无法避免不可抗拒,是“终极的孤独”。列欧娜一直待在谭雅身边。忽然有一天,列欧娜动了,她出门上路,不顾一切要去竹林看看竹子有没有开花。

    没有了外在命令的列欧娜为什么又动了(谭雅生前最后的要求的为她读诗,谭雅死后,列欧娜就停止了),是她“活”了吗?

    列欧娜是智慧型的机器人,她不止有强大的数据库,她还会学习。她原本只有“天空”、“美丽”这些词语单独的概念,通过谭雅她理解了“天空是美丽的”,学会了审美。见证了谭雅的死亡后,列欧娜轻抚谭雅的遗骸,表现出了情感。之后到她再行动,影片提示是经过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自然界万物生死循环,列欧娜的外表也变得非常破败),在这段时间内,列欧娜恐怕并非是“死机”了,而是在“思考”。结合数据与经验,最终产生了“自我意识”,没有命令没有任务,而是为了自我的需求行动。

    为什么要去看竹子开花。因为竹子开花罕见又美丽,看了会让人感动。列欧娜要去体验美丽与感动,就像孤独的人类一样去寻求慰藉。

    “进化”的刘欧娜,是情感、审美、科技的结合,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列欧娜不仅“活”了,还不会“死”,是一种新的存在。这就是导演为“终结孤独”而给出的答案吧!

    只是这“希望”依然显得有些悲观。在导演看来,人类创造了文明,但受制于情感与肉体,无法绝对理性做出最优化选择,又面对恶化的环境显得非常脆弱。所以人类有一天终将灭绝,取而代之的是由人工智能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新生命”。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影评公号“星期三噪音”(noiwed)

     3 ) 世界,永别:电影版,清心普善咒

    金庸《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宁愿醉死在酒里,也不想老死在床上。

    任盈盈为了救他,弹了一曲“清心普善咒”。

    用的是古琴。

    白居易《琵笆行》里的商人妇,千呼万唤始出来。

    成就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弹的是琵琶。

    读书、读诗,想象过那个场景,也想象过那些余音,

    但自己明白,没那个想象力,体味其中玄妙,也就只能读书、读诗。

    80后,深田晃司,2015年,自编、自导了一部影片《さようなら》(再见)《世界,永别》

    用画面填满了我的想象。

    这就是,“清心普善咒”的境界。

    这就是,“枫叶荻花秋瑟瑟,浔阳江头夜送客”的余音。

    塔尼娅,死在窗前。

    她真的是等死,慢慢等死,死在窗前。

    她不想死在床上,宁愿死在窗前。

    窗前有光,光下有花,花下有土,土上有她爱的人,背着她同行的脚印。

    那天,她累了,他蹲下身。

    那天,她说,我们结婚吧,他说,好啊。

    目睹,塔尼娅,在窗前变成枯骨的是,Geminoid F。

    她是塔尼娅的终生好友,她是一个需要坐轮椅的,机器人。

    Geminoid F,最后选择了,殉情。

    死在一片竹林前,深情地凝视,开满的竹花。

    那是,塔尼娅,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眷恋,看到一幅感动到哭的画面。

    备注:

    《世界,永别》さようなら 《再见》(2015)

    //www.iqiyi.com/v_19rr795xhc.html

    Geminoid F,

    是由日本机器人专家石黑浩制作的一个女机器人,出生于2010年。

     4 ) 机器人竟然演电影?这部科幻片里日本灭国了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流量君],ID:dotammm

    关于机器人的电影,我们都看过不少——

    《机器管家》、《剪刀手爱德华》、《人工智能》……

    每一部都能让我们爱上机器人,每一部都让我们热泪盈眶。

    不过,这些机器人,都是真人拍摄+电脑制作而成的,

    你有看过真正的机器人“本色出演”的电影吗?

    比如说这部:

    《再见》 | 2015

    又名:世界,永别

    电影虚构了未来日本遭到核辐射、民众举国逃难这一背景

    讲述了留在日本的难民坦尼娅,和陪伴其长大的智能机器人的故事。

    而片中的机器人,就是由日本制作的一个女机器人——Geminoid F

    她“出生于”2010年,因为皮肤是由柔软的硅胶研制而成的,还能像真人一样对话、唱歌;

    所以从远处看,她肤白貌美,几乎与真美女无异

    在这部《再见》中,她本色出演机器人,与女主相依为命——

    女主10岁就离开了南非,作为难民来到了日本;

    她在机器人的陪伴之下长大。

    然而,由于核电站的爆炸,日本大半国土都被笼罩在重度核辐射的威胁之下。

    危急关头,日本政府被迫作出“弃国宣言”

    随之而来的是撤离计划——

    国民按照政府排列的名单先后次序,相继逃往海外……

    女主的身体情况很差——

    但作为难民,她的名字,迟迟不出现在那些被疏散群众的名单中。

    虚弱的她,预感自己就快死了,每天就是睡睡觉,

    跟机器人聊聊天,读读诗;

    偶尔到门外吹一下风,机器人也会因为辐射问题,劝她进屋。

    因此她的生活,基本都在这个小屋子内度过。

    昏暗、低沉,没有一丝明亮的色彩。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漫长而苍白无力的吧。

    哪怕她偶尔会等来男朋友——

    他们坐在沙发上,聊天,接吻,大概还做了爱

    男朋友答应会与她结婚。

    只是最后,男朋友一家得到了政府的疏散名单,去了国外

    而她,还是在这个小屋子里,度日如年。

    有时候,朋友佐野会来找她出去散散心,兜个风。

    只是佐野曾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作为一个杀人犯,她被疏散的名次一定在很后面。

    于是在一个篝火晚会上,佐野义无反顾地扎进了熊熊燃烧的火堆……

    女主身边的人,离开的离开,死去的死去;

    就连邮局,也要关门走人了。

    最终,还是只剩下了她和机器人……

    影片到这里,展现了一直极致的孤独——

    好比夜幕降临,一旦天黑下来,这个世界上,就真的只剩下自己一个生命了……

    这样绝望的死亡气息,也终究对应了女主的逝世;

    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等到镜头再转向她时,她已经成了一具尸体,而机器人,一直陪伴着她……

    在这部电影里,导演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末日情怀”的世界;

    这个世界上,还有男人的自私背离和机器人的至死相随。

    但片中的每个人物,都不够饱满鲜明——

    我们只能从冗长的对话中,从只言片语中,猜测这个人物的性格。

    还有这冗长拖沓的拍摄手法,给人带来的无聊感——

    如果你不太喜欢安静文艺的片子,那么这部电影,大概会让你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影片最大的亮点,无疑是机器人的本色出演

    这也是导演引以为傲的。

    出演的机器人,会眨眼、微笑、皱眉等65种不同面部表情——

    要知道我们如今一个表情包,就传达N种复杂情感了。

    因此这个机器人,掩盖了影片中其他人物的光彩。

    不过冲着这个机器人,也可以看看这部电影——

    毕竟这是首部“机器人亲自全程参演”的片子

    而制作这个机器人的石黑教授表示:

    将来会出现“机器人演员”这个职业。

    这或许才是本片最具革命性的地方。

    连人工智能都拍戏了,那些鲜肉演员们,你们感到恐惧吗?

     5 ) 她从沙发坐起来

    是很奇妙的缘分呢。

    因为偶然点开电视直播app中“日韩院线”,能看到这一部电影。

    那时我正在沙发上叠衣服,而Taniya也从沙发醒过来,正在发呆。毕竟也不知道做什么好。

    外面的天空偏黄,是阴天。好朋友佐野找她一起去看避难公告。

    大概是有风,随着她们一起骑车的时候,头发轻轻的飞扬。剧情也随着镜头缓缓的推进。

    人们的相遇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同样的,再见也是。

    希望不论何时,即使是独自一个人,也仍有努力活下去的勇气。

     6 ) 短评

    影片的背景设定和很多情节都是诗性的,因此是否真实就显得没那么重要——虽然我还是觉得最后尸体慢慢干瘪的镜头,其周遭应该积灰。我也不太清楚竹花是否真的长成片中那样。

    整部片子静默、哀美,是一种对日本民族固有的不安全感的极唯美表达。个人觉得其中的政治插入略显生硬——虽然我同意导演观点。

    不足之处是我觉得整部作品都像是导演的个人独白,人物都只是为了导演自己的表达而存在。相比其它类似的电影,本片又显得不那么浑然天成,感觉差那么一点点,略显做作。此外,女主从个性到谈吐,从内至外,完全是日本式的,其南非难民的身份设定是否真的有必要,值得商榷。

    (巾城)

     7 ) 人类之脆弱,众人皆孤独

    #电影《再见》深田晃司(编剧导演) 整部电影干净纯粹,引发人类深度思考:

    影片背景是核辐射后的日本……

    有钱人有资本的家庭、夫妻、个人都离开了日本,留下的人们越来越少,逐批开放遣送其他国家避难的穷困难民,和一些有案底的罪犯……

    女主童年拥有爱自己的父母,温暖的家,陪伴自己的智能机器人。有关系很好的同性友人,有相爱的男友。

    首先是父母的离开;接着是承诺结婚一起离开,相爱的男人,他却背信弃义,跟自己的家人先行离开,只托机器人留下了虚无缥缈的口信“未来在某个地方相见”;最后是好友的去世,得知好友很多年杀过人,眼睁睁看着好友,大叫着扑向大火……

    人类之脆弱,众人皆孤独。 亲情、爱情、友情,逐渐离场…… 陪伴主人直到女主变成枯骨的是智能机器人Geminoid F

     8 ) 从末世的荒凉感之中,寻找幸福的意义

    本片的故事改编自福岛核泄漏事件。只不过,在电影里它的脑洞开得更大。一开始,就是日本各地13所核电站相继爆炸的新闻。事件之后,日本全国都笼罩在重度核辐射的威胁之下。与之相对,国际社会迅速制定了联合避难计划,日本国民必须按照名单上的先后次序相继逃亡海外避难。

    女主角谭雅是一位从南非逃亡到日本的难民。她的避难次序比较靠后,并且她的身体情况也一直很糟糕。陪伴在她身边的是童年时代的知心好友蕾欧娜,她是一名机器人。蕾欧娜作为谭雅的护理人员,悉心照顾主人,忠心不二。一天,谭雅的好友佐野来找谭雅,相约一起去看政府避难名单上有没有自己的号码。两人骑着自行车出发了,路上经过一片竹林。谭雅看到竹子上的一片红色,以为看到了竹子开花。他的父亲曾告诉她,竹子开花是世上罕见的美丽景象。谭雅和佐野终于来到了避难名单前,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一位男子突然声嘶力竭地大喊,之后被警卫们及时拦下。

    末世的情绪在感染着每一个人,无数人选择纷纷赶路,准备逃离。谭雅的男朋友敏志来找谭雅,告诉他自己的老家也遭遇了辐射。他一个人骑车穿过空无一人的街道,像个傻瓜一样。

    剧情发展到这里,电影的主要角色已全部出场。谭雅,她的男友敏志,日本友人佐野,以及机器人蕾欧娜。接下来,这些人物一个又一个地离开,死去。直至全部消失,末日降临。谭雅和佐野在路上遇到了一对情侣。他们正准备去市政府办理结婚,这样避难的号码才能连在一起。

    全片忧伤的基调,在这一段才有了些许的好转。当男孩得知谭雅来自南非之后,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欣喜。他在草坪上手舞足蹈,飞奔了起来。而他的女友也闻声赶来,两人像疯子一样又跑又叫。佐野一直对自己曾经堕过胎这件事耿耿于怀,感慨地说自己可能无法排上避难的号码了。她去看望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他和爸爸生活在一起,即将前往印度尼西亚避难。但儿子并不喜欢妈妈,跟着爸爸离开了。

    影片的高潮戏份,是原本中止,却又再次召开的盂兰盆舞会。人们有的手中拿着乐器,有的两手空空。他们都围成圈,踩着节奏,一起跳着舞。佐野在人群举行篝火仪式的时候,选择了赴死。她冲向火焰,发出了最后的呐喊。两个月后,敏志寄信过来,告诉谭雅他们全家的避难许可已经定下来了,希望以后有缘再见。之后,漫长的时间里,便是蕾欧娜陪伴着谭雅,直到谭雅病重死去。在谭雅死后,蕾欧娜一个人坐着轮椅消失在荒野之中。她来到山坡上,从高处滑向低处,摔断双腿,从轮椅中挣脱出来。最后,她来到竹林前,看到谭雅爸爸曾说过的竹子开花的场景终于出现了。

    电影的片名さようなら,正是徐志摩所翻译的沙扬娜拉。直译为《再见》,另一版的译名《世界,永别》也很有味道。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和世界告别的意思。

    本片由日本新锐导演深田晃司执导,他的前作《临渊而立》获得了第69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临渊而立》讲述的是平静家庭中的意外闯入者,而本片的主题则颇为宏大,涉及死亡、末日和人类的幸福

    影片的节奏始终缓慢,而镜头则始终悠长。女孩骑着车穿过山野,一个人自由自在,却也透着极致的孤独。同样,汽车行驶在荒无人烟的路上,唯美而寂寞的境况也大抵相似。另外,影片的光影处理十分用心。曾跟随黑泽清、广木隆等著名导演合作过的摄影师芦泽明子,这几年一直在尝试运用光影变化来呈现真实时间的流逝感。最开始,谭雅窗前的光线是明媚的,柔和的。而在影片的结尾,光线越来越暗。尤其是谭雅即将离世前的光线变化,细腻到令人感动。窗外的光线,一点一点,十分缓慢地被黑暗掩盖。直到最后全部变成黑暗,而谭雅也在黑暗中离开人世。

    从一开始的四位主角,到最后的一人不剩;从开篇时的优美风光,到最后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导演对末世氛围的营造虽然缓慢,却十分精准。末世的荒凉感,人心的变化,都描摹地淋漓尽致。谭雅观看了自己儿时的家庭影像,温馨的场景让人留恋。但影像却突然消失,蕾欧娜告诉谭雅家中的蓄电池没有电了。于是,谭雅那颗刚刚燃起的喜悦之心,又再次回归孤寂。

    之后,谭雅还和蕾欧娜探讨了孤独与幸福的终极问题。

    是消除孤独,还是得到幸福?
    人工智能不知道怎么选,只要不孤独了,就会幸福了,不是吗?

    对于终极问题的寻找往往很难得到答案,而死亡总是来得特别突然。

    影片中有一个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片段,它用一个机器人的视角纪录下了人类的死亡,客观而残忍。谭雅死后,肉体在沙发上慢慢腐烂,直到最后变成一具骷髅。生命的绝望也好,喜悦也罢,在机器人的眼中,全都不值一提。

    作为首部机器人“亲自”出演所有场景的电影,机器人Geminold F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你没有看错,饰演机器人蕾欧娜的正是由石黑浩团队设计的仿真机器人。Geminold F外形是20多岁的日俄混血女性,会做出眨眼、微笑、皱眉等65种不同表情。更能像真人一样发声、交谈、唱歌,全部动作都可以由团队远程操作。在片中她精湛的演技,更是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而Geminold F也因为出演《再见》而成为了第一个拥有IMDb条目的机器人演员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部电影和Geminold F都将在未来载入电影史册。而关于人类孤独与幸福的探讨,影片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那些从蕾欧娜口中念出的诗句,曾给谭雅在长久的时间里带来心灵的充盈和慰藉。或许,这就是幸福最真实的意义吧。

    那就出发吧,去看你尚未见过的山,可你是否能忍受这寂寞。——若山牧水
    一个人向前,向前出发,虽不知为了什么。——谷川俊太郎
    当纤夫们的哭叫和喧闹消散,河水让我随意漂流,无牵无挂。——兰波

     短评

    中段可以不用突然学索科洛夫。但还是挺惊喜,特别是最后几场戏,够拍案叫绝的了。末日来临,人其实比自己以为的还要孤独。

    6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拍得很“好看”

    9分钟前
    • 圣墟
    • 还行

    深田晃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了很多,提到怎么去营造“走向死亡”的世界,但整个故事依旧存在缺憾,部分人物不够饱满,这也或许是为了突出机器人后,无法平衡整个故事的缘故吧,而机器人无疑是本片的最大看点,见面会上石黑教授也提到了将来会出现“机器人演员”这个职业,这或许才是本片最具革命性的地方

    11分钟前
    • xxhhcc
    • 推荐

    灰绿末世色调以及倾斜变异的镜头,像极索科洛夫之《沉寂的往事》与《母与子》;多元文化背景的女主,出现在核爆炸后的日本,再次印证生存危机意识的深入骨髓;对光线的处理很到位,高潮部分有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之味,在时间的万古亘流面前,无论人类或机器的孤独,都会被吞噬得一干二净。

    1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怎么会有这么可我心意的电影(放在post-covid也很合适,虽然女主演技实在有点弱。我也想有一个这样的机器人,可以给我念诗,回应我说的每一句话,陪着我死去。但其实她只能是我自己,为了让我确认我对自己有多么陌生,以及我终究只能拥有我自己。PS. 新井浩文突然站起来,说了句,抱歉,我得回家了,都给我整哑然失笑了(苦笑),他俩(导演和新井)可真厉害。

    15分钟前
    • 力荐

    机器人演员???感觉不会太完美

    20分钟前
    • 你不喜欢文渊吗
    • 还行

    我走进了陌生人群,回来,却满脸泪痕。这是一片没有孤独的土地,这是一片处处都是孤独的土地。

    21分钟前
    • 野有蔓草
    • 力荐

    前面剧情沉重又有些乏味,最后部分较好

    24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还行

    在她的身边,童年时代的知心好友列欧娜也被留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人们一个一个地减少,而两位好友也迎来了说再见的时刻……

    25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世界尽头,人类毁灭,天荒地老,只剩孤独的类人机器人,主人腐朽成尘埃,只有她,终于看见百年一遇的竹子开花,似乎开始知道什么是悲伤。

    2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今天你用替身轻蔑演技,明天由机器人抢你饭碗

    3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伊莲娜留给世界的“红”。机器人守护到最后。看完这个电影对世界真是心灰意冷。唉

    35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前面看着比较压抑。

    36分钟前
    • 天地一沙鸥
    • 力荐

    你一点一滴地死去 像孤独一点一滴侵蚀我 两个震撼的长镜头可以看出 我的爱看似轻描淡写 你却在一点一滴死去中慢慢举足轻重。

    38分钟前
    • 黄悦_
    • 较差

    只有死亡和人类的寂寞是永恒的。

    41分钟前
    • Lilith
    • 力荐

    又一个看得生无可恋的电影。对白透着灰暗绝望的死亡气息,只等那竹子开出花。难民题材扣上了核末日,软科幻的黑泽清绑上了是枝裕和的空气人形,机器人出演机器人的设定成就了电影也拖垮了电影——就正如最近一段评注:不是往电影里加入了诗,片子就会变得有诗意。真正传达思想的还是来自两个长镜头啊

    4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3.5 两天连看两本深田晃司,一紧一驰,各有所长。核末日的设定,索科洛夫混搭黑泽清,有一堆槽点,但看起来又嗲又带感...

    4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末日题材,摄影挺美的。

    48分钟前
    • 慕詩
    • 还行

    #FIRST10#虽然多次感觉电影可以结束了,但是最后20分钟让心理的好感度增加。摄影很美,女主也很美,末世,恐慌,孤寂,不知道最后机器人就是为了看竹子开花,还是准备自杀,这世界到底还能糟糕成什么样?人工智能都会演戏了,演员们不着急么?!

    51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节奏很慢

    55分钟前
    • 一颗栗子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