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播放:我是布莱克-HD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我是布莱克

    我是布莱克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英国2016

    主演:戴夫·琼斯,海莉·斯奎尔斯,莎伦·佩尔西,布莱恩娜·尚恩,迪伦·麦基尔南,娜塔利·安·杰米森,史蒂芬·克雷格,哈瑞特·构斯特,李丹,米奇·麦格雷戈,大卫·莫瑞,茱莉·尼科尔森,杰姆斯·赫普沃思 

    导演:肯·洛奇 

    猜你喜欢

    • HD

      生死罗布泊

    • 正片

      欢乐时光 陈小春版

    • 正片

      长恨歌

    • 正片

      百变神偷

    • 更新HD

      最爽的一天国语

    • 更新HD

      猫猫逃走了

    • 更新HD

      众神与将军

     剧照

    我是布莱克 剧照 NO.1我是布莱克 剧照 NO.2我是布莱克 剧照 NO.3我是布莱克 剧照 NO.4我是布莱克 剧照 NO.5我是布莱克 剧照 NO.6我是布莱克 剧照 NO.16我是布莱克 剧照 NO.17我是布莱克 剧照 NO.18我是布莱克 剧照 NO.19我是布莱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59岁的丹尼尔·布莱克(戴夫·琼斯 Dave Johns 饰)是个木匠,由于心脏问题,他生平第一次需要申请社会救济。尽管他的医生禁止他继续工作,但他依然决定冒着被罚款的风险找一份工作。在他反复前往“就业中心”求职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凯蒂(海莉·斯奎尔斯 Hayley Squires 饰),一位需要照顾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为了不让孩子流落到儿童福利院,她不得不住在一间离自己出生地450公里远的住房内。当今英国行政机构的繁琐程序就像一张网,牢牢套住两人。丹尼尔和凯蒂决定尝试相互帮助……

     长篇影评

     1 ) 拿下金棕榈的宣传片

    所执导的作品十四次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二次获得金棕榈奖,肯·洛奇毋庸置疑是最受戛纳欢迎的导演。他和迈克·李二人近几十年来几乎认领了戛纳电影节所有的英国“配额”。工人家庭出身、法律专业背景的肯·洛奇自视为德·西卡的信徒,半个世纪来始终如一的以他所认为的德·西卡式的现实主义美学,来讲述工人阶级的欢乐与哀愁、苦难与幸福。以拍摄题材、价值取向而言,肯•洛奇是绝对的硬核左翼,其作品是坚定的站在工人阶级立场,审视、辨析工人处境,为工人发声,反抗强权与不公。让肯•洛奇第二次荣获金棕榈的《我是布莱克》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影片在英国公映后,成为了肯•洛奇有史以来英国票房最高的电影。在这之前肯•洛奇电影的票房成绩一直不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有一度只能靠接拍广告为生。

    反常的高票房并非必然等于好作品,要不然伊斯特伍德美国本土拿下3.5亿美金票房的《美国狙击手》也不会被塞斯·罗根讥讽为“纳粹宣传片”。但是反常高票房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影片着实引发了太多观众的情感回响,毕竟这是一部没有明星、没有暴力情色渲染的非特效片。简单点说,《我是布莱克》的杀手锏是煽情,并且是建立在切中英国社会机制要害之基础上的强力煽情,程度亦近乎宣传片级别。

    一位导演有明确的政治立场,一部电影中有着对某些历史事件、某种社会机制的正负评价,这都司空见惯,也无可厚非。像是戈达尔极端激进的《中国姑娘》甚至《东风》这样高度政治化的电影,是以声画错位的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方式解构银幕认同幻觉、讨论政治斗争的可能性空间。贝托鲁奇的《1900》,涉及到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等重大的社会-政治系统的历史进程,但影片的落脚点却是人在这些意识形态-历史过程中的抉择,归宿是人。一部电影,如果最终的落脚点,只是批判或者讴歌了某种意识形态、某种制度、某个社会机构、某类人,不管这种批判或者讴歌具有多种程度的正确性,这依然是一部宣传片。换一个方式表述,肯·洛奇的立场虽然是非常激烈的左翼批判,但所持的表现方式却是最保守的宣传片美学。

    肯•洛奇第一部获得金棕榈的电影《风吹麦浪》已经初露端倪。整部电影就讲了一件事情,大英帝国禽兽一般的统治带给爱尔兰人民的巨大精神创伤,骨肉兄弟相残的悲剧结尾是为最好的明证。

    《我是布莱克》的预设立场也是极端明确的。影片着力批判了全球化、新自由主义、英国伪善的福利机构,讴歌了英国工人正直、坚毅、果敢、幽默、善良的珍贵品质。批判与讴歌的力度在影片结尾部分达到了最高潮,英国的超高票房正是观众与之共鸣的结果。

    肯•洛奇虽然信奉德•西卡,但因为早年剧场出身的缘故,他的剧本远远比德•西卡戏剧化。肯•洛奇对于德•西卡的参考,其实更多的是在于非职业演员的使用,在于强调自然主义的表演方式。

    德•西卡式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有些时候不存在以因果链来结构化剧情的状况。行为与行为之间的先后关系,常常只是因为此行为在时间上先于彼行为,而并非此行为导致了彼行为。《风烛泪》中著名的女仆煮咖啡那场戏,一直被影评人拿来作例子。这场戏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一场没有任何目的性的戏,煮咖啡只是煮咖啡,没有意义、没有隐喻、没有预示,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在肯•洛奇的电影中,不存在这样的戏,他电影中的每场戏都是精心的戏剧化设计。

    《我是布莱克》的剧情链条算得上是环环相扣,整体的戏剧框架不存在任何一场“无用”的废戏,而影片贯彻戏剧性原则最明显的一点是极端刻意设置的对抗主体之间的巨大反差。男主角布莱克的形象与品质,越是正面、越是完美无缺,福利机构的作为越是无情无理、越是负面,观众对于恶与善的感受强度、移情作用便越是大,影片对于观众情绪的煽动也越是成功。而这一切都是肯•洛奇预设的目的。

    我们可以再具体审视一下影片的剧情大框架,也即是布莱克所面对的踢皮球式的困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剧情和人物都是创作者虚构的(编剧Paul Laverty是人权律师出身,早年有着极为丰富的维权斗争经验,这肯定影响到了剧本的走向)。身为主角的布莱克的心脏有严重问题,无法工作,因此需要申请因残疾无法工作的救济。但是福利机构聘用的所谓医保专业人员以近乎荒诞的方式认定布莱克不达标,不具备认领的资格。于是布莱克只能申请复议。但复议需要时间。于是申请失业救济,但领取失业救济的前提是必须找工作。而布莱克即便找到了工作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工作。面对这个困境他最终放弃了申请失业救济。而就在看到申领残疾救济金曙光之时,布莱克心脏病发,不幸去世。这个踢皮球式的困境的根源来自第一次的残疾认证。

    影片开场第一场戏就是这场认证。过程非常荒诞。屏幕为黑屏,画外音对白交替出现,是一个提问-回答的过程。作为医保专业人员的回答,予人高度机械化的机器人感。而直到这场戏结束,医保人员的形象都没有出现。这好像真的类似一种人工智能的存在。这场戏耐人寻味之处是,虽然提问者犹如人工智能,但布莱克明显是被刁难了。医保专业人员离题万千的提问,故意摧毁了布莱克的认证过程。换言之,布莱克并非是被严格设计的程序化、机制化、科层化的福利系统所害,而是福利系统根本就不想给予布莱克这样的患难者任何救助。在肯•洛奇的理解来看,新自由主义霸权之处便是认为布莱克这样的人就是懒汉,“自由竞争”的社会不容许这样的有生存空间。我们在此无意也无需讨论新自由主义的利弊,关键在于肯•洛奇预设了这样一种戕害存在,于是要让观众最深切地感受到,并且予以高度负面化的批判。剧作于是便呈现为这样一种主动灌输-被动接受的模式,这种模式便是宣传片的模式。

    肯•洛奇为了强化这种迫害性,还特别设置了两个配角。布莱克的邻居,黑人小哥,走私鞋子的原因是因为作为工人的酬劳低到已经无法苟活的程度。单身母亲发凯蒂,甚至在恶劣的福利制度的逼迫下,做了妓女(福利制度居然逼良为娼!)。

    影片的高潮是布莱克的葬礼,凯蒂读出了布莱克的一封自我证明的信,一封对英国福利制度终极的批判之信。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本来是拍出了《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罗西里尼,但德•西卡拍出《偷自行车的人》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德•西卡取代罗西里尼,成为了新现实主义的全权代言人。这一方面是因为有强烈社会批判倾向的《偷自行车的人》更容易为广大观众接受的美学系统以及因之产生的世界级影响力度,另一方面是罗西里尼创作风格的改变。《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里类似纳粹军官脸谱式的塑造方式,让罗西里尼耿耿于怀(他当时还没有对影片全权的控制能力),他以后甚至认为自己真正的处女作是《游击队》。

    法国著名影评人Amédée Ayfre对罗西里尼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德意志零年》有着很精彩的评价,这个评价非常有参考价值。Ayfre认为这部电影不存在表演。小孩完全不是在演。“我们无法说他演得好还是差;他超越了这一点。我们也无法说他值得同情还是令人反感;他只是活着,摄影机观察着他。我们也无法判断他杀死父亲后内心是什么感受(遗憾?悔恨?绝望?)。小孩就这么整个地存在着。”Ayfre认为罗西里尼给我们的是一种“整体性的人的态度。”在他看来,实际上,连罗西里尼也不知道小孩为何自杀,小孩并不属于罗西里尼。对此,阿巴斯有着更精妙的表达版本,“我什么也没做,可是如果我不存在,这部电影也将不存在。”

    关于现实、新现实主义,罗西里尼反复强调的都是道德问题,“不存在捕捉真相的技术”,他理解的道德,是“要去理解个体,以更多的好奇之心理解个体,不仅仅是个体的表面,更是个体灵魂最微妙的面向!”

    对肯•洛奇来说,不存在个体灵魂的复杂暧昧维度,个体与现实早被他以单线条的笔触灌输给观众,一切只待接受即可。

    (已刊于“虹膜公众号“邪论专栏)

     2 ) 穷人只不过是福利游戏的启动引子

    穷人只不过是福利游戏的启动引子

    廖伟棠

    犬儒主义者说:一个人如果30岁之前不是左翼那他就是没良心,一个人30岁之后还是左翼则是没有大脑的笨蛋。80岁了的英国导演肯洛奇(Ken Loach)就是这么一个老“笨蛋”,电影界像他那么几十年如一日地关注左翼议题、关注底层权益的导演,屈指可数,他以他的电影证明了良心并不取决于青春的激情,也能与老人的睿智同在。
    肯洛奇的新电影《我是布莱克》(I, Daniel Blake)夺得今年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评论界反应极端——尤其是在某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个小清新网站上,某些自命不凡的青年“影评人”纷纷给予负评,讥讽老左翼的入世,并哀叹金棕榈已死。
    这也算是一部左翼电影在今天的正常宿命了。
    然而这部电影的成熟之处正在于它超越传统左翼电影的黑白分明。艺术创作中的人性论与阶级论,存在寓言与意识形态宣言,总是不能决然分清的——《我是布莱克》选择了让这些成分在一部张力饱满的现实主义叙事片里并存,既是导演的艺术经验老道,也是他对人世的体验浸淫得深的结果。这种智慧也许开始时与左翼的批判精神有关,收结处却关乎对存在价值的论证。
    《我是布莱克》的故事以平凡承载巨大的悲剧,从某个角度看这是一部卡夫卡《审判》的当代版本,从另一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更刻骨的一部《老人与海》。事实上,这位身陷困境还想着帮人的老木匠丹尼尔.布莱克,用北岛的诗形容的话,就这一句:“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就像他的遗书所宣称的:“我 ,一个公民,不比谁更高贵,也不比谁低贱。”
    可就是这样一个正直善良的汉子,在一种貌似高级的社会福利制度之中,陷入了犹如《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的境地:鳏夫布莱克,无儿无女,一辈子靠双手干活生存,晚年发现心脏有病而不能工作。政府派来的“专业医疗人士”狡猾地证明他尚有工作能力,导致他的残疾救济金被取消,在申请上诉期间他身无分文只能申请待业救济。但后者需要不断去找工作,每次他找到工作又不得不因为需要上诉证明自己不能工作而推却,结果又导致待业救济金的失去,在重重困境中,布莱克愤而反抗,郁郁而卒。
    一个一直遵循规矩的人,最终被规矩耍得团团转,只能求助原来他眼中破坏规矩的人——布莱克的邻居黑人小哥“China”。“China”因为在广州混过而得名,他倒卖来自中国的水货球鞋赚钱,颇为布莱克不屑。“China”也痛恨英国政府虚伪的福利制度,但他懂电脑帮布莱克填妥了繁复的救济申请表格——帮他在“法的门前”推近了一步。
    是的,卡夫卡渊深的“法的门前”,推近一步可以说无补于事。那个著名的寓言中,来法院办事的乡下人不得其门而入,临终前目睹守门人把门关上,他问为何一直没有他人从此门进入,守门人说此门本来就是为你而设,如今也要为你而关。布莱克让我们体验到这样一道门就在每个人身边,福利制度的苛刻和繁琐确保了维护它的一套官僚的生存,换言之是官僚比穷人更需要福利制度,穷人只不过是这套游戏的启动引子而已。
    在法的门前,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遵从游戏规则而苟延残喘,要么挺身一击换取尊严。善于寻找缝隙生存的黑人和福利机构的某个善良职员,只不过是前者的润滑剂,善良的职员忧心忡忡地劝布莱克忍耐苛刻的审核,否则“我见过多少像你一样的好人,因为不配合而最终沦落街头。”——所有的不改变都是因为被压迫者习惯了忍耐,就像雾霾的继续存在有赖于吸霾者习惯了口罩一样,电影里的西方福利制度,不过是一个更为精美的口罩而已。
    但是布莱克最终维护了尊严,作为一个人而死去,不只是因为他选择了挺身一击在福利大楼墙上涂鸦控诉这样一种左翼激进行为,还在于他一直坚守自己身为公民所秉持的原则:以人性而不是以规矩为准绳去帮助他人。正是对同样被法的大门无理推拒的单亲妈妈凯蒂一家的帮助,让布莱克确认了自身的价值,而不是那些各种部门的表格。凯蒂一家后来也帮助布莱克,这既是朴素的无政府互助论的投射,也是对尊严的学习。
    悲壮的是这一次老人与海的搏斗之中死去的是老人,即便他没有失败。布莱克与凯蒂的小儿子的一段对话发人深省:“你猜死于掉下来的椰子的人多,还是死于鲨鱼的人多?”小朋友想了好几天,直觉地给出了正确答案:“死于椰子的多。”遇见鲨鱼,这位老人尚可以搏斗,但像命运一样不可测的从天而降的椰子砸下来,你就只能认命。椰子如此平凡又如此致命,就像布莱克死前凝视的那些面目如一的官僚一样,他无奈地顿悟:“我难以置信,就是这些人在决定那么多人的生死。”
    从社会批判意识而来,到全世界普遍的人类困境而终,编剧并没有刻意上纲上线,那样一种从容发力的电影久违了,这是戛纳赞赏它的一个理由。另一个理由当然是欧洲普遍的价值危机、信奉已久的机制“礼崩乐坏”之时,这部电影有如一面准确的镜子予以反映。而即使有文以载道的倾向,电影也没有放过本身作为艺术对每一细节的打磨,最令人惊叹的是电影里每一个角色都既是自己又是象征,就像那个咆哮着“It's Truth!”的履历培训师,他既是反讽的符号也是愤怒的间接投射者。
    当然,这样一部电影我们不会拥有,我们甚至不配拥有。我们还在寻找一个更好的口罩的阶段呢。

    原刊腾讯大家http://xw.qq.com/iphone/m/24persecond/d71e13c019d57342db713bfbd1de0318.html

     3 ) 金字塔底端的蜡烛、老鼠和牛

    此片平淡却不拖沓,片中角色看似不多,但却覆盖了英国社会底层百姓的三种模型。

    同样面临着严酷的社会规则,黑人邻居是绝处逢生的“老鼠”,钻着市场经济的漏洞,倒卖运动鞋糊口。凯蒂是自我牺牲的“蜡烛”,生活所迫走向卖身养家的堕落道路。

    个人认为片中运动鞋这个点不是巧合,而是经过艺术设计的。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双鞋既能让聪明的人看到商机,发家致富;也可以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穷途末路的人走向堕落。还有一点讽刺即社会存在的价值是让社会成员有尊严地活着,但片中的所有小人物为了生存都或多或少地牺牲了一部分尊严。每个人物又都是“性本善”的,至少他们能得到观众的情感认同,但是他们为什么得不到相称的社会福利和社会认同呢?导演或许是借着小人物的际遇来控诉社会的弊病。

    无路找路也好(“老鼠”),绝境走向自毁也好(“蜡烛”),不过结局多么凄凉,过程多么艰苦,这两种社会角色都在顺应规则。还有一类不服规则的人,正如男主角布莱克,是金字塔底端的“牛”。

    我认为在“牛”的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英雄主义的影子。布莱克的目的是和这个世界和解,但前提是坚守自己的正直和一切做人底线。这条前行的路对他来说太难以适应。虽然他像牛一样笨重、缓慢地前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抗争。

    这头“ 牛”是他自己精神王国的英雄,甚至可以说是他阶级同类眼中的领袖。然而他在整个社会格局下却是一个随意就被摆平也需要被摆平的棋子,无足轻重。在西方价值体系里,英雄主义的背面一般是悲剧。毕竟螳臂无法挡车。人情和制度始终是两码事,而且是难以和解的两码事。像布莱克这样,即便你的德行你的人格被所有人尊重,囿于你的阶级,冰冷的制度也不会给你尊重。

    我觉得这个片子很深,它拍的是一个点,讲的是一个面。把现实不加粉饰冷冰冰摊给你看,把美好的撕碎给你看。这三个社会角色的模型是我看完后最有趣的一点心得,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蜡烛”、“老鼠”和“牛”当中找到一个自己恒定或流动的定位。

    这部影片在B站上有。

     4 ) 不低头

    丹尼尔·布莱克,朋友们叫他丹,59岁,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人,俗称:英国人。这里有女王、贵族、剑桥,抖森、卷福……优雅的国度,不是么?当然不是。

    有贵族,就有被剥削者。英国同样有底层。据说威廉登陆之后八百年,英国上流社会一直由八百个家族把持。矿工水手贩夫走卒想往上流动,单凭个人的奋斗肯定渺茫,英国稳定的社会结构,从未拥有广泛的阶层流动。要进入你熟悉的伦敦上流社会,除了天时地利人和,像《赛末点》那样的运气也不可或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英国是左翼胜地,出版过《资本论》,兴起过声势浩大的新左派和新马克思主义运动。导演肯·洛奇是一员左派悍将,数十年来坚持将摄影机对准底层的工人阶级,以坚硬的、不低头的姿态伫立英国影坛,提醒世人英国除了《唐顿庄园》和《故园风雨后》,在不事生产的贵族之外,也有不屈的工人、有残酷的阶级固化。

    《跳出我天地》里,面对撒切尔夫人的新自由主义强权,数以万计的矿工在矿业工人联合会的带领下,加入到抵制矿场自由市场化的罢工中。为了罢工,工人们圣诞节甚至无煤取暖,父亲果断砍了钢琴。然而他为了供孩子继续芭蕾生涯,顶着“叛徒”的恶名屈屈辱下井。这些远在英国的被压迫的脸,像极了我们国度那沉默的多数。

    《我是布莱克》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坏人,唯一的大反派,由低效无能的官僚系统担当。布莱克申请失业救济金屡次碰壁、找工作、填表格、学习填写简历等等经历,但始终得不到那份他应得的失业补贴,处境尴尬犹同卡夫卡笔下那位徘徊在“法的门外”而终身未得其门而入的主角。

    资本主义伦理,工作被神圣化,是光荣的标志,失业则被视为懒惰、吃救济金的蛀虫。但财富分配不均,令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失业会令有产者一夜之间即可由小康堕入贫困,贫困者堕入饥寒交迫。布莱克因病失业,在福利门外兜转徘徊,饱经劫难、愤怒和绝望,像“法的门前”的人一样,最终倒在了福利制度的门外。官僚系统固然可以害人,杀人者却是资本的伦理。

    布莱克是一位木匠,边缘但足以糊口。然而一旦失业,他不得不应对电脑、互联网等新鲜事物,被迫加入到全球化的竞争中。曾经,全球化描绘了天下大同的美好图景,然而现实是滋生了一个前所未有、跨越国境的巨富阶层,联合起来实现了全球化剥削,而底层人民却被隔离在各自国境之内,默默苦熬。唯一的希望就像布莱尔的黑人邻居“China”,依靠广州认识的工厂小贩在街头贩卖品牌厂货,揩资本主义的油。

    戛纳评委选择了《我是布莱克》,英国选择了脱欧,美国人选择了特朗普,不过无论政治向哪个方向,但愿永远有人拥有清醒的头脑。

     5 ) What kills people more?

    “上午九点,称为穷人的葬礼,因为那时候办最便宜。对我们来说Dan是富人,给了我们用钱换不来的东西。”——《我是布莱克》

    上午九点的葬礼

    看完《我是布莱克》,想到的是马尔克斯的中篇《没有人给他写信上校》。同样两个老人,担忧着面包不足,又坚守着尊严。

    然而平面的印刷对我的冲击,小于这picture。《上校》中都是上校妻子扮演着愁苦,上校甚至还是乐天的,面对迟迟未来的救济金,他只是等待着,心思清明。

    可是Dan,妻子离去,独自生活。第一次申请津贴,甚至不会用电脑。

    看着他一次次地在电脑屏幕前填申请表,又一次次地失败未果。

    一个让人心疼的角色,却又强硬地拒绝别人保护。甚至保护起了别人,遇见了单身母亲Rachel和她的两个孩子。为她们发声,陪着她们去获得一些低微的生活补助,担心她们的生活,阻拦着Rachel做轻贱自己的事。

    I DANIEL BLACK

    后来,Rachel的女儿Dasiy送来她们的食物,Rachel陪着Dan去申诉。可是Dan在空荡的房间里不出门。终于,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世界上还有很多穷人。这是看这部电影时的第一念。

    以善恶区分,以妍媸区分,都远不如以贫富区分来得那么无助。

    哀鸿遍野,卖炭翁,狄更斯的钢笔......一直一直,一直一直,这个世界都存在着这些人群,边缘地,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欧亨利著名的一篇,一个男人为了生存下去,为了果腹,为了蔽体,为了一片屋顶,费尽心思犯罪,好住进监狱这个有保障的屋子。如果真的到走投无路的地步,我可能真的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吧。就好像Rachel,知道女儿鞋底脱胶,知道女儿在学校被看低、被嘲笑,而做出一样无可奈何的决定。

    难以想象为了生活下去,很多人要经历何种程度的绝望,做出哪些无助的决定。站不到他们的立场,无法体会他们的艰涩。

    电影中一个问题阐明现实的真相:

    “椰子和鲨鱼,哪个杀的人更多?”

    “是椰子。”

    世界在向前走,大多数人已经不必担忧地生活着,只用偶尔担心一下鲨鱼,不必为面包发愁。还可以去尝试各种享受,甚至享受着生活。可是,还有人,为了温饱而艰难地寻觅着,可能没有目标地寻觅。真是一个残忍的世界啊,就像我问我自己,要不要尝试这种生活,答案必然是坚定的拒绝。甚至束手无策,只能观望着,像动物园笼外的游客,永远无法体会笼中兽的心情。最可悲的是,我可以看一摞摞的书,关于贫穷;看一部部电影,类似布莱克的生活。却只能了解,难过着,写着一些感受,什么也做不了。

    真难过啊,什么都做不了。电影之外的我们,竟然也变成了无助的人,希望也帮不了我们什么,就像希望无法为他们改变什么一样。

    2017.02.22 傍晚

     6 ) “大现实”下的现实主义电影陷阱

    这么多年了肯·洛奇从来没变过。。。

    我有一年在戛纳也看过一次他的新片全球首映,他的镜头永远对准工人阶级与底层,是世界电影里非常独特和坚守的一股力量。。。

    中国,终于可以在2021年,西方世界一起共同充分直面和理解肯·洛奇电影带来的争议与创作处境的困境——巨大的贫富差距,正在快速堆积相当一批被社会主流抛弃的边缘穷困人群,不只是这部分人,而是更大范围的人,如何在当下寻找自己生命的尊严与意义的问题。。。

    2021年,中国终于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直接面临同样的困境与议题了。。。

    这与上世纪60年代欧洲导演社会议题大大领先中国社会国情截然不同,中国眼下的内卷,正在让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然后才是第二个问题,关于眼下的“大现实”,电影导演的态度是什么,所谓现实主义对于国产电影有几种姿态?

    这个问题就复杂了。。。

    这个问题就肯·洛奇这部电影来说,跟中国就很不一样了。。。

    曾经最与肯·洛奇有类似气质的中国导演是贾樟柯,但最近几年贾科长也在寻求变化,比如天注定,比如江湖儿女。。。

    其他对社会大多数人的电影关照,基本还是中国传统“看戏”理念下的情节剧方向。。。

    管虎之前的《民工之生存》其实有点点肯·洛奇,之后很少有。。。

    关于对底层的关照,英国历来比美国影视剧都要暗黑得多,哪怕最近新片《乡下人的悲歌》我还没看,看导演我Ron Howard就知道会拍得很温情,包括最近最终季的我最爱美剧之一Shameless,也是越来越温情,干脆第11季要完结了。。。而它翻拍自同名的英国原版,那个暗黑和狠劲儿,远远超出美剧版。。。

    中国估计这几年会有大量关注大众老百姓的影视剧出现,只是看怎么避免过度温情和过于情节剧的陷阱。。。

    正是从这个角度,我在金鸡奖时看了《吉祥如意》当时就觉得导演一个非常预设性的两段式拍摄手法,反而让聚焦普通家庭的国产电影产生了一种罕有的情感表达,这种docu-drama和“对docu-drama的docu”两段式开放式的创作,客观上躲开了上述过度温情与过度情节剧的陷阱,很有意思。。。

    同样是面对家庭与死亡两个母题,《吉祥如意》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方程式,其原始性的冲击力不比肯·洛奇这部电影差多少,估计争议性也是类似。。。

    行吧,居然肯·洛奇和董成鹏之间,让我感受到了某种连接,也蛮神奇的😂😂😂

    上面这些话是因为我看到下面的帖子的感触。。。

     7 ) 来自社保作业的小短评

    英国是一个高福利国家,无论在观影前还是观影后者都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正因为如此,会产生与我们国家不一样的,令人啼笑皆非,甚至会扼腕叹息的故事。布莱克就是这个背景下的极端例子。

    因为是高福利国家,他们拥有政府分配的“临时救济房”(女主住的那套),即使这套房子并不算好,但也能遮风避雨。但相对的就是为了维持这套福利制度,需要高昂的经费,光靠普通的税种是无法维持的,所以有了男主需要缴纳的“卧室税”这种让我们不能想象的税种。它的本意是好的——有多个卧室的卧室的家庭条件一般都不错,为了能让穷人过得更好一些,这些条件不错的人理应帮助同一个国家住不上房子的穷人。可是这样就极大地伤害了中产阶级。甚至是像布莱克一样无法工作又无法领失业救济金和就业支持津贴的人。

    回到影片的中心人物布莱克,他是被这套制度还惨了的人,政府福利部门把医保核定工作交给了雇佣无医疗知识的商业公司,商业公司像布莱克询问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但不具备特殊性,且不承认专业医生开出的证明,再加上核定环节复杂,没有弹性,造成问题难以解决的后果。布莱克是个个例,但也正是因为合理的存在而告诉世人这套制度的缺陷在何处。他们的失业津贴发给有工作能力并且努力找工作但暂时找不到工作的人。就业支持津贴发给经过医保核定成功的生病群体。那布莱克呢?他似乎是一个在制度之外的人,没有任何一条制度可以保护他。这套制度在公平方面是做到了,但是也难有法规之外的状况,这时候他的反应就会非常慢,甚至显得不近人情了。

    这是一部在高福利国家这个特定背景下才能产生的悲剧,他把人们长期追求的那种高福利、制度化的国家撕开一个口子,让我们得以一窥在这之内的悲剧。

     短评

    @balmes 结尾刻意得令人发指非常非常非常不喜欢,但肯洛奇还是那个肯洛奇,温柔敏锐,简洁动人,从不让人失望。生活中长久的残忍冷漠和其间闪现的温情与热血时刻在他的镜头下熠熠生辉,尽管调子悲观了很多,那颗赤子之心依然未变。

    6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被社会救助拖垮的自尊心、被时代变革抛弃的沦落人、被程序规则羞辱的人情味、被阶级资本无视的普通人,被动语态继续下去……和片名《我是布莱克》这个主动语态的铿锵有力截然相反,无助满满。

    9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影片通过布莱克这个人物道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面对毫无人情味的政府公职人员和繁复的程序化机制,作为弱势群体却只能一步步妥协。肯洛奇再次为底层人民发声,无奈中又透着一股温暖~

    10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后半段进入超市开始有点跳,也在故意拔,肯老是在重复自我,但依然是部感人、不乏幽默而且努力拒绝冰冷的通俗庶民作品。踢皮球的焦躁感做得很足(我想起了《生之欲》…)。至于不成问题的问题,放在哪个社会制度见仁见智。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老来者与青年一代、小朋友的沟通。椰子与鲨鱼的人生远航。

    14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我是一个公民,不在这之上,也不在这之下。”

    1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真庆幸ken loach还在拍戏,一如既往的正直良善。去除一切的技巧,剩下的只有一份纯粹的审视和关怀,是切肤之痛,也是真心真意。真受不了那些自以为是的负面评论,他们不会明白一个艺术家真正动人的是一颗真心

    19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无所谓当不当得起金棕榈,反正就是一幅英国药丸的社会写真。你可以说它没有技巧,但你不能说它没有发生。PS有评论真心让人炸毛: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老大爷,五十年来都在拍下层人民;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记者,喝了几口左岸咖啡居然就要人退休——你们咋不上天呢?!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欧盟电影展展映】满满都是对英国社保制度的猛烈批判。演员都很好。主人公被无形而死板的社会规章碾压的冰冷遭遇让人同情,社保中心的冷漠与主人公和单身妈妈相互扶持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结尾更是提出了有力控诉。虽然略显说教,但也充满力量,引人深思。更可悲的是,在你国这根本不算什么

    26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吃人的社会制度”。或许大多数观众会像那位就业办公室的女士一样,看见主角因为身体不适无法工作却被毫无道理的福利系统折腾得团团转,对他有着深切的怜悯,希望他努力配合领到救济;而我想肯洛奇更是在说,故事或许令人落泪,却更应激怒我们:配合实则是维护,要团结起来去打破、改变它

    2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肯洛奇告诉我们,多观察这个世界,多了解身边的人,是拍出伟大作品的第一步。

    3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年度十佳之选,用幽默的方式批判社会制度,这还不算厉害的,厉害的导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张悲悯之心,有点很像阿基·考利斯马基导演的片子。犀利的见血,足够有力量,却又不带戾气和暴力,我们仿佛能从这样的故事里看到我们天朝身边的事情,呈现出来的完全又是另外一种的态度和感觉。

    3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沒有誇張華麗的鏡頭故事,沒有拐彎抹角的電影語言,只有十分直白樸質的敘述方式,可說是一部極為淺顯易懂的電影作品。導演沒有任何一絲絲想要藏拙隱晦的意思,很直接地點出了國家社會的制度腐化及沒人性,很簡單、很克制但卻有很強大的警世意味。

    35分钟前
    • mingjoyce
    • 推荐

    很不错

    3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结构工整,节奏得当,叙事明了,情怀感人。没有明显瑕疵,也无突出亮点。但有很多感人瞬间。没有奢求,无可妥协。电影像布莱克一样有尊严。说多了都是放屁!

    40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力荐

    去年战胜《托尼厄德曼》获得戛纳金棕榈大奖的影片,确实好!比后者更朴素,犀利。人类的优秀艺术作品必须这样直视现实与人生,用艺术的方式展现人性、理想及情怀。我们被娱乐票房完全控制了的电影业界,应该清醒一下了。

    4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不会电脑的老人不识卡带的孩子,时代发展太快,停下来看看身边短暂的美好唯有电影了。80岁的肯洛奇新现实主义直指当下社会中占多数的穷人,China与假鞋在英国的体制下有全球化的辐射度。全素人演员,虽有过度卖苦煽情设计,但他们代表了这一类人,开头结尾和转场的黑屏原来是向布莱克的致敬和默哀,欧盟影展。

    47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很讨厌剥离文本评论电影的人,高端是吗?跟你们所鄙视的只看文本的人比高端在哪儿啊?肯洛奇爱拍底层人民,就是原地踏步了?他拍了这么多年,想讲的事情想改变的东西都还存在,为什么不继续拍?He cares!What do you care?

    48分钟前
    • unun
    • 力荐

    欧盟展@百美汇;3.5;求天求地求国家不如求自己,姓社姓资姓共产终究姓人性;肯洛奇热血依旧,批判力道不减,在一片冷漠中熹微温暖犹存;大黑特黑西方的同时,顺便调侃了一把China;书架一段最感人,因为有爱,他们是精神的富裕者。

    4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nziff1 深知不是最众望所归的金棕榈,也差点被短评里的一星吓得放弃,但庆幸还是带着了解英国人民疾苦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然后带着摸了一脸的泪水离开。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看过洛奇的太多片子,并不执着于要求年近八旬的他超越自我,但即便这是一部太重复自我的电影,讲一个如此触动的故事又有什么错吗

    54分钟前
    • 弗兰克 行
    • 力荐

    中产阶级对底层人民自以为是的关怀。

    58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加载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